写真式人像如何光构图
导语: 上帝说:必须有知氏光。于是就有了摄影,来看看怎么运用光来构图的吧!
拍摄时段选择
作为一个资深强迫症,我一直森森的觉得“照片有光才好看”。所以旅途中尽量不要偷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有好光线点缀你的照片嘛。
一天当中拍出光感的最佳时段就是日出和日落。如果你想拍摄柔和的大逆光,可以使用比较大的光圈+适当提升曝光补偿,配合比较高的白平衡数值让温暖的光线从妹子身后透射而出,比如这样。
如果你想拍出星芒效果可以用比较小的光圈比如F16什么的,拍出光芒万丈的效果。想拍剪影就减点曝光让主体仅呈现出轮廓和肢体,想拍明亮就加点曝光让人物正常曝光,比如这样:
如果在旅途中能碰到奇妙的光线,那是更好的了,那么如何把握呢。
如果人品攒的足够多,你也会在旅途中遇到一些奇妙的光线。在景点也好在房间里也好,记得要把光和人物结合起来,比如像下面这样站在光线里,妥妥的。
除了自然光线,人造光源比如夜景的串灯神马的也可以充分利用啊。
除了自然光线,人造光源比如夜景的串灯神马的也可以充分利用啊。比如下面这张越南会安的灯笼,一般看到它潜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抱起灯笼来一张,但是很有可能灯笼的 彩色灯光会把脸印成明暗不均的大花脸。所以可以离灯笼保持一点距离拍摄侧面的剪影轮廓,灯笼会被大光圈镜头虚化成好看的'彩色色块。
后面看看构图。
构图与环境人像
呐,其实你们也看到了,以上出现的照片里很少有面对镜头的大正脸,大多是意境优先、结合了景物与人物的环境 人像。所以啊,人在照片里的比例不一定要大,你可以通过安排妹子在照片里的位置来平衡环境,让构图更饱满,有了环境也才能让人家知道照片里的你到底是去了 哪儿,让照片更有旅拍范儿而非到此一游。
既然是要结合环境,那就来发挥创意想一些有趣的构图。比如我们可以用花来当前景,焦点对准主体,用比较大的光圈把花虚化成色彩炫酷的点缀知迹色块。
又比如左边有一片沙丘、一扇门、一棵树,我们就可以让妹子站在右边,跟它形成呼应平衡。
再比如用雕花窗、建筑构架等环境中现有的元素作为框架,把人物安排在框架当中,让照片看起来好像装饰画一样有形式美。
巧妙的借用框架来搭猛散构图。
还比如平静的水面形成的倒影可以用来拍摄迷死人的对称式构图,比如前面说到的天空之境茶卡盐湖。雨后的积水也是很好的对称介质哟。
最后插一句,广角镜头特有的边缘拉伸畸变可以让画面很有冲击力,更可以拍出高贵冷艳的大长腿效果。不过用它的时候要小心避免把人物安排在太边缘的位置,不然就会不小心拍出一个变形的大胖纸。
旅拍负空间的构图思维技巧
负空间构图的画面内容不多,但并不意味着整体美感的缺失,或是信息量不足。事实上,负空间往往会让主题更加鲜明,画面更有意境,而且能引发观看者的无限想象。以下是我搜索整理一份旅拍负空间的构图思维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光圈:f/3.5,速度:1/640s,焦距:70mm,ISO:200
夏季的冰岛会出现极昼现象,这是6月中旬凌晨1点的光线,太阳从西面斜射过来,角度很低,刚好能照到这个位置。这样的大场景只能利用纯自然光,要把握好机会,光线转瞬即逝。
C 知识点 C
☆ 什么是“负空间”?
“负空间”是建筑和设计领域陆庆常常用到的一个概念、一种手法。简单来说,负空间就是物体之间的空间,在画面中的作用类似于国画里的“留白”。在摄影里,正空间指照片主体,通常也是相机对焦的区域;负空间则是除了主体之外的画面空间。通常,我们用大面积的负空间,来表现主体的孤立状态。
☆ 负空间构图有什么优势?
在人像摄影实践中,我们总是想运用各种构图手法来表现和烘托人物,恰当地利用负空间技巧来创作,会使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突出、画面更有意境,可以有效地唤起构图的结构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
☆ 负空间构图应该注意什么?
人物所占的画面比例、位置,以及与背景空间的反差度都需要仔细考虑。通常来说,负空间构图的人物比例都相对较小,否则负空间效果不明显。空间环境要求“干净”,色调、元素尽量单一,以便于突出主体。同时人物的动作幅度和形体姿态要格外考究。
一、在极简环境中,突出人物、突显意境
最常见的负空间构图,往往选择单一色调和形式的背景,可以是雾气、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者其它景物。
光圈:f/4.5,速度:1/500s,焦距:200mm,ISO:160
6月的冰岛依然很冷,拍摄那天还在下小雨。这里有一片刚从冰川上流下来的浮冰,人物站在离岸边1米的石头上。人物的姿态要优雅,状态要融入到磅礴、宁静的环境中,长焦镜头强化了这种静美之韵。
光圈:f/5.6,速度:1/400s,焦距:100mm,ISO:125
从崖石上俯拍,模拟无人机视角,新娘躺在山谷里的红草滩上。为了让人的姿态更具美感,也更融入整个环境,选择了睡姿,女孩子气质也符合这样的感觉。同时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压缩空间,更具画意美。
二、巧用环境要素,减法中做加法
对画面进行有目的的取舍,尽量减少负空间中的干扰元素,使负空间更“负”,这是选景构图时的主要思路,但悄悉早这并不意味着舍弃全部环境要素。在简洁的基础上,选取一二有代表性、有造型感的元素融入画面,能够更好地实现在环境中烘托人的目的。
光圈:f/3.2,速度:1/250s,焦距:200mm,ISO:50
阴天,水面很平静,利用倒影增加形式美感,使画面更具国画韵味。同时借用白墙乌瓦的房子和延伸到水中的小路增加线条和结构感,三分法构图,有限的造型元素都将注意力导向人物。
光圈:f/16,速度:10s,焦距:50mm,ISO:50
阴天,已临近黄昏,人站在冰冷的水中,当时浪稍大,为了避免浪花让水面这一负空间变得“凌乱”,我使用了慢门,反而让水面多了几分氤氲之美。启雀选择进入画面的枯树非常讲究,同时人物的位置也很关键。
光圈:f/16,速度:1/8000s,焦距:100mm,ISO:50
巴厘岛的清晨,这棵树很有特点,为了突出造型感,我选择逆光拍摄,将人物和树都处理成剪影,非常简洁,且把环境中的色彩都去掉了,突出在简单线条下的人物。人的姿态和枯树的线条形成了极好的呼应。
三、在一片美景中,找到最佳位置
难道负空间就只能选择单一元素的背景吗?当然不是,那些辽阔、优美的风景同样也很适合成为负空间。
光圈:f/4,速度:1/400s,焦距:16mm,ISO:200
这是一小片雨后的积水,直径也就三四米,我使用超广角镜头贴着水面拍,人物居中构图,画面感觉平稳、均衡,同时又突显了人物。冰岛的地貌本身就很有特色,我采用倒影的方式又强化、凝练了这一特点。
光圈:f/18,速度:4s,焦距:30mm,ISO:100
巴厘岛旁边的蓝梦岛,这片海边的崖壁被称作鳄鱼泪,海浪从西边冲进豁口,形成巨大的漩涡和雾气,利用慢门虚化掉彭湃的海浪,突出了岩石的结构。人物站在伸进海面的小半岛上,刚好是视觉引导线的尖端,人物处于这个位置与右下角的暗调的岩石达成了一种视觉平衡。
光圈:f/8,速度:1/1000s,焦距:200mm,ISO:200
整个空间的线条和面的结构比较协调,曲直优雅、舒服,远近虚实也很有层次,将人物作为点的元素放在一个较大的面里,显得很和谐,具体位置要与线条结构相呼应。
四、在负空间中玩玩空间趣味
留白是负空间构图的一大特点,但留白不意味着空白,负空间内同样需要造型元素。在暗调的负空间中,利用光来增加元素,营造氛围,形成趣味。
光圈:f/9,速度:1/400s,焦距:100mm,ISO:400
这是巴黎蒙玛特高地的一条公路,我们的车子就停在路边。下午四五点钟,突然来了阵太阳雨,透过车窗一看,顶逆光刚好把石子路打得很亮,车窗上落了很多雨滴,于是透过窗子拍摄了这幅诗意的画面。
光圈:f/3.5,速度:1/5000s,焦距:22mm,ISO:50
冰岛的西海岸边的'一个小别墅,木质结构,全黑墙面,白色窗子,玻璃上反着蓝天,特别美。这张窗里的人其实是倒影,他们后面是大海和蓝天。我让新人站在窗前,因为窗是顺光,所以人是逆光,于是在窗和人之间布了灯,这样人的影子就会出现在玻璃上。我站在两个窗中间,他俩分别在我的左后方和右后方。
五、利用线条增强负空间的纵深感
有人觉得负空间构图虽然突显了人物,但却将环境精简到了缺乏空间感。如何打破这种状况呢?答案是――线条。
光圈:f/1.6,速度:1/320s,焦距:85mm,ISO:400
长焦镜头,大光圈,横向构图,景深效果很明显,形成了干净的负空间。这种方式充分压缩了空间,此时曲线的视觉引导线,能让画面更灵动,人物位置安排在曲线的端头,将故事引向画外。
光圈:f/4.5,速度:1/1000s,焦距:100mm,ISO:100
这是位于美国西海岸的铁路桥,当时雾气很大,根本望不到桥那头。长焦镜头拍摄,利用枝条当前景,刚好跟画面左侧的钢梁结构形成呼应,让画面更趋于平衡。
光圈:f/9,速度:1/320s,焦距:24mm,ISO:400
圣托里尼的清晨,人的影子被地平线上的朝阳拉得很长,投在小路上。我使用带翻转屏的机身,且用三角架将其举得很高,俯角拍摄,营造出无人机的视觉效果。
六、追光而动,用光线改造负空间
暗环境中,往往更容易突出亮的元素,我们可以让光参与到构图中,用光来把握画面的结构和层次,化繁为简,强化重点,衬托人物,表达情绪。
在光线的作用下,线条才能得到突显,结构才能更加明晰。对于本身缺乏结构感的环境,还可通过光线的丁达尔效应对其进行改造,营造出一种更加立体、灵动、梦幻的负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形成明显的光柱或线条,要满足两个条件,机位要处在逆光或侧光位置,空气中要有粉尘、水珠、烟、雾等颗粒物。还要注意综合考虑明暗两处的受光情况,控制好反差和光线照射范围,以达成理想的形式美和神秘气氛。
光圈:f/3.2,速度:1/1250s,焦距:50mm,ISO:100
这是在仙女山森林里的一个小别墅,午后的阳光斜射过来特别美,为了强化光线感,我们放了烟。人物的姿态想要往中国画的感觉上靠,含蓄、温婉,垂下的松枝也强化了这种感觉。需要注意,烟要在上风口放,且距离要远,这样烟飘到拍摄的位置就很均匀。
光圈:f/5.6,速度:1/250s,焦距:22mm,ISO:125
这是重庆一个废弃的工厂,人物站在高炉的下面,顶上有直径大约3米的铁托。助理爬到大铁托的上面打灯,同时把灰从顶上踢出来,于是在丁达尔效果下,暗部空间内形成了光束。
查看更多关于【全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