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希济de“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牛希济——《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这是一种临别时美丽的忧郁,词人文笔干净清澈,让人过目难忘。但这不是一位多么才华横溢的词人,这也不是一首多么脍炙人口的大作。看到牛希济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他似乎是牛峤的亲戚。
原牛峤与牛希济乃叔侄,均为五代词人。五代时期,虽历经前朝古文运动,但骈文过分奢华的文风仍盛行。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这是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对于当时浮靡文风的评价。牛峤的词就秉承这一风格,可谓十分艳丽。虽然与牛峤选题多雷同,但牛希济崇尚清新自然之风,其词多淡,清,绵,雅,属另一种婉约。
上片写景,春晨薄雾还在山前弥漫,星星消退之前,月亮照亮了送别时的侧脸,让人动容的是天亮前的这一行泪水,为下文的情感宣泄做了铺垫。下片写情,无论用多少语言,有的感情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该走的人终将上路。而末句“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全文画龙点睛之处,也是作者匠心独具之所在。后人始终无法参透:是将要行至远方的人回首郑重的承诺,我会记得你今天穿着绿色的裙子,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可怜脚下青青芳草?或者是送行的人在返时回头不舍的要求,你一定要记得我今天穿着绿色的裙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可怜身边的青青芳草?
在依稀可见的淡淡忧愁之间,无论多少不舍与眷恋,相信温沉深厚又缠绵悱恻交织的情感已不经意展现。谁说离别一定要肝肠寸断?谁说再见注定是无期之盼?牛希济用《生查子》否定了这一论断。
情到真挚,常相勿忘不需言明竟早已感同身受,最高明的写者也不过如此罢。简单自然造就了最高尚的情感,也造就了这一阙言情的极品。
二、谁能用美的语言描写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灾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全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们力量。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敦煌壁画中有种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问而不断变化。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灾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
三、为什么称麦积山是“东方最大的泥彩塑艺术陈列馆”?
用泥塑作造像的成品制作,在世界雕塑史上,只有我国盛行,也可说是我国的独创。这种塑造艺术,和前代的俑像雕塑有着传统上的关系,难得的是未经过窑烧的泥塑像竟能保存1000多年而仍不朽坏,确属难能可贵。
因此,麦积山泥彩塑像和敦煌千佛洞、永靖炳灵寺等泥彩塑像,同样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最可珍贵的艺术遗产之一。尤其是麦积山石窟,在后世所存的造像有上千,且由于壁画远比敦煌少,使塑像显得更突出,为此,有人称誉麦积山是“东方最大的泥彩塑艺术陈列馆”。
四、手绘盆外面涂一层薄薄的发亮油是什么油
光油就可以啊~或者叫清漆~~
保护绘画不脱落~
查看更多关于【大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