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自然的美激活你的灵感,没有灵感拍出图片将会是死气沉沉。
各位老师早安吉祥[玫瑰],摄影就是学习和增长知识过程,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民俗文化知识,用自己摄影专题语言完成追求,这是最快乐、最快捷完成自己梦想的途径。这也是我梁剑图说中国学习摄影的方法。
具有一定摄影知识的人,如何学习进阶的摄影技术和理念?
恰好最近写了两篇有关如何练就摄影眼的文章,我想刚好符合你的情况。
「练就摄影眼」 「1」 掌握镜头畸变和透视效果是关键
有摄友说了:“道理我都懂,我就想知道怎么能拍出好片儿来”,也有摄友说,拍到一定阶段,感觉就到了一个瓶颈期,不知道拍什么,拍出来也很平平,没有感觉了。
所以今天老刘来跟大家来聊聊——如何练就一双“摄影眼”。
我们都知道,很多老鸟都会建议新手从50mm的定焦镜头开始学起,为什么呢?
因为50mm的镜头视角和人的双眼是最为接近的,也就是说你看到的和拍出来的基本一致,不会有不同(这也是50mm镜头被称为标准镜头的原因)。
f/1.4 1/125s ISO100 50mm
而且一般来说,50mm的定焦镜头都有很不错的画面表现力,并且,不管是局部特写还是大头照、半身照、全身照,甚至是环境人像,50mm镜头都可以应付。
此外,因为是定焦镜头,所以在拍摄的过程当中需要我们拍摄者自己通过移动来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和距离进行构图,十分有利于新手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学习构图。
不过,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自然要接触到不同焦段的镜头,虽然我们知道,广角镜头有桶形畸变,长焦镜头有枕形畸变,但是,在实际的拍摄中,我们还是经常无法拍出别人的那种大片既视感。
f/2.8 1/600s ISO50 50mm
差别在哪儿?老刘觉得,所谓摄影眼,第一步要学会的就是从镜头的视角看世界——当我们要拍摄某一个场景的时候,脑海中不是自己看到的效果,而是用不同的镜头拍摄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两个问题——镜头的畸变和透视关系!
镜头的畸变分为广角镜头的桶形畸变和长焦镜头的枕形畸变。
广角镜头的桶形畸变:
如果说50mm左右的焦段与人眼看到的效果接近,那么广角镜头(24mm以下为广角镜头)则全然不同,它的桶形透视畸变效果十分明显。
人物全景照片(如下图),因为低机位拍摄,其近大远小的拍摄效果,会让人物的腿显得特别修长:
距离镜头近端(脚)和远端(头)的比例也会变化非常大;
画面中央的足球,也因为距离拍摄者更近而变得更大,而远端的球门、照明灯都变得更小。
此外,边缘部分的球门框和照明灯也变成倾斜的,而不是垂直的。画面居中的部分,相对也会变得凸起,这就是广角镜头的桶形畸变。这些都远不同我们人眼看到的效果。
在我们做了镜头畸变矫正后,只是将画面中间向外凸出的部分适当压缩,但并不会改变整体的透视效果。大家可以对比两张图仔细看一下差别。
广角镜头的透视效果
因为广角镜头的“近大远小”的特点,它同时也有了很强的空间透视效果,也就是视觉上的空间纵深感。
同样的情况下,广角镜头拍摄,将会拉伸纵深方向上物体之间的距离,同时画面当中的线条也会因为这种纵深感而变得更为突出。
长焦镜头的枕形畸变
与广角镜头相反,长焦镜头的枕形畸变是中间凹陷进去,如果拍摄人物面部特写,人脸很可能变圆、变胖,原本的高鼻梁也可能会因此变成塌鼻梁。这一点在平时的拍摄过程中注意就好。
长焦镜头的透视效果
除了同样的光圈,长焦镜头会有更强的虚化效果之外,还有一个特性就是长焦镜头会压缩空间上主体与前后景之间的距离。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画面当中的背景变大了(同样的场景,广角镜头拍摄则是很小的)。
f/8 1/200s ISO50 102mm
如果用长焦镜头拍风光,则同样会拉近不同距离的景物,所以长焦镜头的透视感更多体现为压缩空间后增加的画面的层次感。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长焦拉近了人物与中间的村庄和背后的梅里雪山之间的距离,并且,梅里雪山在画面当中是非常清晰、非常大的。
而同样的场景,我们人眼看到的雪山并不会这么近、这么大,如果用广角,那么雪山则会显得更小、距离更远。
总结
当我们充分了解了不同镜头焦段的畸变和透视效果,那么在拍摄前,我们的脑海当中应该就有了一个最佳的拍摄方案——看到环境,我就可以想象到拍摄出什么样的效果,进而确定用什么样的镜头焦段来拍摄。
「练就摄影眼 2」 技术你都懂,可为什么还是拍不出好照片?
千年前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之所以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就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感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前不久,有位摄友跟老刘闲聊的时候说,自己现在到了瓶颈期了,怎么拍都没有感觉,没法进步了~
其实这位摄友说的也是平时咱们都会碰到的问题——玩摄影有一段时间了,技术原理都懂,可依然拍不出那种“感觉”。
差在哪里?
大概就是这很没有细节的两个字——感觉。
这该死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这个“感觉”到底要如何解释?这个“感觉”能具体一点吗?
摄影,在技术上并不难,用心学+多实拍,很快就可以掌握并提升到一定水准。难的是技术掌握了,但是照片却总是拍不出自己想要的,或者别人拍出的那种感觉。
其实,这个“感觉”不是别的,就是——审美。
它包含欣赏美的能力,也包含发现美的能力。
张大千《杜甫诗意图》
提高审美,走马观花可不行
审美这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谁都不敢说自己的理念就是对的。但不管怎样,你必须拥有更高的审美水平,因为你自身的审美水平,直接决定了你的作品所能达到的境界。
审美的提高,也绝非一蹴而就、更非一日之功。
如果你不是天才,那么多看优秀的艺术作品,绝对是提升自己对摄影的理解、提高自身审美的不二法门,是打开自己的“摄影眼”的第一步。
马远《寒江独钓图》
平时看到名画,我们往往会脱口而出——太美了,太好看了!
但是为什么好看,好看在哪里?似乎没多少人能说的明明白白,只能笼统地说:我觉得好看。
你看看,这不又回到“感觉”的老路上了?
所以,只是看还不够,更需要思考、研究,自己要想明白,这些名画为什么好看!
马远《踏歌图》
就以上面这幅南宋画家马远的 《踏歌图》为例,怎么看都是美,到底美在哪里?
仔细看看就知道,画中上方的苍山是远景,中央若隐若现的楼阁是中景,下方的翠竹垂柳和踏歌农户是近景,相互之间恰到好处的留白,给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画面层次相当丰富。同时远近大小的不同,自然而然体现出了由近及远的空间感。
右下角四位微醺的农户和左下角观望的两位孩童,更是成为画面中的点睛之笔(趣味点)。
不论是构图、留白的技法,还是人物情绪、意境的表达,都堪称极致,这就是“好看”的原因。
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
多观察,身边的都是故事
我们时常觉得,身边的一切都那么寻常,可是我们却又时常发现,别人身边的日常却一点都不“寻常”,其间的差别,无非是观察和思考——如何把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
宋徽宗大家都知道了,除了做皇帝不行,其他都挺厉害的,他开创的瘦金体独具一格,他的书画也是大家风范,南宋的文化达到中国历代王朝的最高峰,跟他的推动密不可分(PS,据说蹴鞠也很不错,仅次于高俅)。
徐悲鸿《奔马图》
做皇帝看上去是自己说啥是啥,可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自由。不过这并不影响宋徽宗对生活的观察,他的很多花鸟画都是传世精品。
其实很多国画大家的作品并不是气势恢宏的大山大川,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但是在他们的笔下却都是大作。
张大千《松猿图》
从你喜欢的题材入手
上面那么多的画作看完了,是不是发现,其实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所有元素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主题?
等一下,容我冷静一下……
怎么有一种被带偏的感觉?
仔细观察没有错,但是怎么说艺术这东西也是分门别类的,还是不要贪大求全,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可能会更好。比如苏轼就特别擅长画墨竹,
摄影的题材有很多,人文、纪实、风光、建筑、动物等等,能够把某一个领域内的题材拍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开始的阶段,不妨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然后更有目的性的多看其他的优秀作品,并且多思考、多模仿,最终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吧。
苏轼《潇湘竹石图》
无论拍什么,别忘了你想表达什么
任何可称之为作品的照片,都一定是有表达、有感情、有灵魂的,单纯的漂亮、好看,是很难成为经典的,这也大概是为什么一些单纯的唯美人像摄影被称为“糖水片”的原因,虽然这也并没有什么(我只是想表达这个妹纸很漂亮,肿么了?)但是最终你能够让自己满意的,一定还是那些有表达的作品。
作品的灵魂是什么?
这东西还真别硬性拔高,非得跟阅读理解似的,一定要解读作者是怎么想的,噼里啪啦说一堆?
我又不是作者,我怎么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可问题是我们拍了照片之后,我们是否知真的道自己想表达什么?
郭熙《秋山行旅图》
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大家,不如取悦自己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可以努力追求拍得更好,但也并不是就一定就要像那些大家,拍出多么让人惊艳的作品。
我们可以向身边所有人学习,学习好的手法,借鉴不好的经验;
我们可以接受所有人善意的批评与指正,但并不一定非要采纳;
摄影的快乐不是别人说你好,而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真的开心!
夏圭《松崖客话》
总结
多看优秀作品,多品其中缘由;多拍自己喜欢的题材,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些大概就是练就自己的“摄影眼”需要储备的内在实力吧~
个人建议:
1.构图和色彩很重要。
2.照片尽量能表达你的心境,应景的图片有灵魂。
质量看设备了[灵光一闪]
查看更多关于【资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