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罗斯枪式相机
hisi是视频监控摄像机。
视频监控摄像机是用在安防方面的准摄像机,它的像素和分辨率比电脑的视频头要高,比专业的数码相机或dv低。监控摄像机大多只是单一的视频捕捉设备,很少具备数据保存功能。
监控摄像机从外型上主要区分为枪式、半球、高速球型,另外还有模拟监控和IP网络监控的区分,广泛应用于学校、公司、银行、交通、平安城市等多个安保领域。
2. 俄罗斯数码相机
答:
相对而言,俄罗斯相机足比较便宜的。
俄罗斯东西之所以那么便宜的原因就是由于当初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独立,俄罗斯经济接受了西方国家的休克疗法,导致了俄罗斯的经济全面崩溃,直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气来,再加上俄罗斯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人们所需的物质远供大于求,所以就导致了俄罗斯的东西非常便宜,
3. 俄罗斯枪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以500亿美元的军费,励精图治,研制出一系列先进武器:
1、空军方面,研制了四代半战斗机苏35和隐形战机苏57,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三个研究出隐形战机的国家。
2、海军方面,研制了“北德文斯克”战略核潜艇和“波塞冬”核鱼雷,震撼了美英。
3、陆军方面,研究出丅—14新一代主战坦克。
4,火箭军方面,研究出“白杨”M战略核导弹和“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令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失效。
5,防空军方面,研究出S300、S400、S500防空反导系统,保持了俄罗斯防空导弹先进性。
4. 俄罗斯 相机
Rolsen是俄罗斯有较长历史的主要家电企业,目前排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家电企业之后居于第二阵营,公司主营彩电、微波炉和小家电,其中彩电在俄罗斯占有5%的市场份额。诺维科夫介绍,Rolsen原来有3家工厂,在金融危机中关闭了两家,现在只剩一家。
公司主要产品都靠OEM代工生产,它有30多家供应商,全部都是中国企业。目前,Rolsen电视合作方是海信,CRT合作方是长虹,微波炉来自格兰仕,其他还有新宝、东菱等等。
5. 俄罗斯相机镜头
八羽怪镜头 前苏联镜头格里奥斯Helios-44-2,58mm/F2, 因是八片光圈叶片,因此得名“八羽怪 解析度极高,色彩浓厚,很有德头的风范。
焦外呈现令人眩晕的漩涡状,是八羽怪成像最突出的特点,而在色彩上,则咸淡适中,后期处理有足够发挥的余地
6. 俄罗斯制式机枪
二战期间苏联可不是只有“大盘枪”(DP)一种轻机枪,而是有三四型之多,就机枪火力而言形成:班、连、营所属轻重机划分,火力打击是有层次的,要比德军和英军细致的多。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老百姓所说的“大盘枪”)在二战期间属苏军班排级支援火力,通常情况下一个班配置一挺,是班火力的核心!“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的特点是和苏联所有枪械一样设计简单,它只有65个零部件,非常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大量装备...到了苏德战争中后期为了加强火力一个班配置提高到了2~3挺,在加上人手里的冲锋枪,坐在坦克上面推进到敌人前沿下车后就是一阵密集的乱枪扫射,然后就是在“乌拉”呐喊声中冲上敌人阵地。“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弹盘为47发装填量,使用7.62×54R大威力子弹与“莫辛纳甘”步枪通用,机枪射程800米,由于机枪枪管长加上大威力子弹,“大盘枪”的精度还算不错的。“马克西姆”M1910水冷重机枪,就是“帝俄版的马克沁”,图片上这挺M1910机枪应该是苏联在“苏芬战争”后制造的,注意水冷套筒上面那个大注水口盖,早年间的M1905和M1910可没有这样大,“苏芬战争”期间由于天寒地冻水结冰,苏军的M1910经常因为水箱里没水不能进行持续性的火力支援...但缴获芬兰军队的马克沁重机枪后发现,芬兰人将水箱注水口扩大,战场上可以抓几把雪甚至冰块放进去,机枪射击一会的功夫雪就变成水了...苏联人也仿效了这种做法。这挺M1910是早期型号,水箱注水口太小。
M1910重机枪伴参加整场的“苏德战争”,大部分苏联/俄罗斯二战题材的电影当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M1910机枪实际上是很笨重的,枪身加上轮架重量超过了50公斤,但是有轮架一个人就可以拖行它,骡马也可以,反而要比三脚架机动灵活的多!M1910有四联高射机枪型,每一挺备弹150~200发7.62×54R子弹,四联装限制的提高了火力密度,打击500米低空飞行的飞机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干扰了敌机低空扫射的攻击航线。
M1910机枪对苏/俄军对轻武器的发展还是深远的,因为它和马克沁一样的第一代全自动武器,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它的原理才能发展出更多型号的自动武器,它和M1905机枪起到了自动武器设计基础的作用。郭留诺夫重机枪(SG43)7.62毫米重机枪,由于M1910有沉重的水冷外套,还需要有一套“家伙什”伺候它,使用变得复杂化,为了更加利于战场机动,苏军研制出来不带水冷套的SG43重机枪取代M1910,它的枪身重不到14公斤明显轻于M1910,枪的结构也简单不少更适合战场维护,“郭留诺夫重机枪”是二战期间比较著名的装备,它在苏联机枪发展史上的地位很高 ,更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了苏联机枪的理论,起到了承前启下的作用。电影《上甘岭》剧照,“郭留诺夫”也跟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在与美军“勃朗宁”M1919机枪的对抗当中不落下风,根据既使用过M1919又使用过“郭留诺夫”的部队总结,后者的轮式枪架虽然有些沉重,但是在射击稳定性和600米外打击精度上要略好于后者...由于在在两场世界级战争中表现良好,我军也仿制了“郭留诺夫”在1953年定型,命名为53式重机枪。著名的“德仕卡”38(DSHK–38)型12.7毫米重机枪,是世界枪坛的常青树!到现在仍然活跃在地区热点战场。
DSHK–38重机枪是二战期间唯二的正真意义上的重机枪!射程和威力远远过于7.62/7.92这样的中口径所谓重机枪,在“苏德战争”中缕缕压制德军的MG–34/42通用机枪,而且它被当做高射机枪时也使德军飞机不太敢低于800米高空进行俯冲投弹和扫射,作为轻武器它当时是一种更让人畏惧的装备!DSHK–38重机枪使用12.7×108毫米子弹,全弹长146.8毫米,钢壳弹重量131克、弹头重48.28克,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量,人只有挨上一发就会被打成两截,12.7毫米重机枪在战场上对汽车、半履带车一类的机动工具威胁也是甚大的!400米被可以轻易的击穿并且杀伤乘车的人员。列宁格勒保卫战中DSHK–38通常被当成高射机枪使用,由于弹道平直、子弹威力巨大,多次击落德军低空飞行的战斗机,再配合其它高速炮大大的减轻了德军的空中威胁!鉴于该枪的巨大威力,德军没有任何一种枪与之对抗,德军只能使用KWK38型20毫米炮(《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那门扫射美军的家伙)压制“德仕卡38”。“德仕卡38/46”同样也跟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部署在前沿阵地和运输沿线,在与美军的飞机作战当中也多次击落过美机,较为有效的保护了后勤交通线的安全。
由于“德仕卡38/46”的卓越性能,我国也对它进行了仿制,在1954年仿制成功,命名为:54式12.7毫米重机枪,该枪仿制成功之后迅速的装备到了我国装甲兵、中小型舰艇上...并且它还是营级分队主要火力支援武器,54式重机枪距今已经60多年了,仍然没有全面退役的迹象,它现在甚至装备到了我军新一代726A型气垫登陆艇上...这说明了它枪坛“常青树”地位的稳固。
总之,二战期间苏军的轻重机枪型号较多,可能是主要参战国当中机枪火力密度最高的,甚至超过了注重火力强度美军!更主要的是这些型号的机枪都算是“一代名枪”都是大师之作!虽说二战结束不长时间它们被更好的机枪所替代,但是苏联将它们大量援助到了国外,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反抗外来侵略,争取独立的有效武器。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