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反推拉镜头
拍视频不要用拍摄单张照片的思维来进行,拍摄照片一般一类照片用一个镜头就可以了。 拍视频因为是一段时间的画面,要讲究画面的效果,一般来说要不断换用不同焦段的镜头来拍摄,最后剪辑成连续的画面,这个画面就有了特写,有了中焦和长焦,有了推拉的画面,这样才是一个比较完美的能够表现你的思想主题的一段视频。
佳能演示的一小段视频,一般会用到七八只镜头,推荐使用24-70/2.8、70-200/2.8加35、85定焦镜头。如只想一只镜头拍,那只需一个大变焦行了,如24-105、28-300。 希望对你有帮助!
2. 单反推拉镜头摔了一下变紧
1、用作分压器。电位器是一个连续可调的电阻器,当调节电位器的转柄或滑柄时,动触点在电阻体上滑动。此时在电位器的输出端可获得与电位器外加电压和可动臂转角或行程成一定关系的输出电压。
2、用作变阻器。电位器用作变阻器时,应把它接成两端器件,这样花电位器的行程范围内,便可获得一个平滑连续变化的电阻值。
3、用作电流控制器。当电位器作为电流控制器使用时,其中一个选定的电流输出端必须是滑动触点引出端。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 安装“旋转型”电位器在固定螺母时,强度不宜过紧,以避免破坏螺牙或转动不良等; 安装“铁壳直滑式”电位器时,避免使用过长螺钉,否则有可能妨碍滑柄的运动,甚至直接损坏电位器本身。2、 在电位器套上旋钮的过程中,所用推力不能过大(不能超过《规格书》中轴的推拉力的参数指标),否则将可能造成对电位器的损坏。3、 电位器回转操作力(旋转或滑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轻,随温度降低而变紧。若电位器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需说明,以便采用特制的耐低温油脂。
4、电位器的轴或滑柄使用设计时应尽量越短越好。轴或滑柄长度越短手感越好且稳定。反之越长晃动越大,手感易发生变化等 。
3. 单反推拉镜头怎么拍
你好!没太看懂你的意识。如果用单反相机拍摄照片就不存在镜头是否啦匀速的问题。如果是拍摄视频用单反相机进行的话,不止存在是否匀速还会出现抖晃的现象,而且随着镜头的拉近越来抖晃越厉害。
如果用DV或者摄像机来拍摄,机身上有自动推拉按钮,只要轻轻拨动就会匀速地推拉镜头。由于DV是手持式没有肩扛摄像机稳定。
如果非要用单反相机做到匀速推拉镜头,要把小臂的位置固定,只用手腕的摆动来转动镜头,应该基本可以做到匀速。
4. 单反相机镜头推拉
使用单反相机拍视频,想要把视频拍得好,其实要注意的,关键点有非常多,那首先第一点就是尽量使用全高清或者4k拍摄这样画面的分辨率和质量先有一个基础的保证。
其次就是拍摄时候的运镜。多尝试不同镜头的组合。多用不同的机位进行拍摄。
除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推拉摇移四种方式之外,我们还应该多去尝试一些刁钻的角度进行拍摄。
接着就是光圈。镜头的光圈对拍视频其实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那越大的光圈则有越好的背景虚化。但这一点也要适可而止。利用景深和透视关系来得视频,营造一种朦胧的美感。
最后就是视频的剪辑。剪辑要根据你所拍摄的内容来进行,而最好在拍摄之前就有一个大概的思路,我要拍什么? 想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后期处理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就是拍视频需要注意的几个基础的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单反推拉镜头卡顿
可以在抽屉的滑道上滴几滴润滑油。
6. 推拉式镜头
只要是双环的,就不是推拉式变焦环。尼克尔80-400镜头一代也是双环,所以不能推拉变焦。
7. 单反推拉镜头不好
现在几乎所有的单反都能拍视频了,像佳能、尼康、索尼等几大品牌经过多次叠代,其拍摄效果甚至可以和专业摄像机相媲美。
但是,单反毕竟不是摄像机,所以使用中有几点需注意的。
1 机内的光电耦合器件CMOS在工作时会发热,所以尽量避免长时间拍摄,比如拍摄延时就会很伤CMOS,缩短单反的使用寿命。
2 单反在拍摄照片时,利用机内“单次”或“连续”对焦可以获得清晰的照片,但用单反拍摄运动物体视频时大多数不能自动对焦。我们可以用小光圈以增加景深或把单反固定到兔笼里,配上跟焦器人工对焦。
3 手持单反拍视频会造成画面晃动,造成不舒适感,除非特殊需要,否则,应把单反固定在三角架或手持稳定器上进行拍摄。
4 影视中经常会用到“推、拉”镜头,在摄像机镜头上有个“船形”开关可以轻而易举实现变焦,但单反上只能人工变焦,会造成画面“卡顿”。这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反复练习,找感觉,也是可以拍出“顺滑”的推拉镜头的。
以上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互动。
8. 单反拍视频推拉镜头
用单反拍视频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熟练掌握相机拍视频的基本功能,如手动操作时,要根据所处的拍摄环境光线,调整好速度,光圈和ISO;
二是拍摄时,要想得到视频高质量,一定要习惯使用三角架,这样避免手执晃动对画质造成的影响;
三是用单反拍一定注意灵活运用不同景边,如学会运用推拉摇移,特别是拍静物时,这样可以让画面丰满;
四是用单反拍视频,要注意关注画外音的录制是否满足视频要求,确保视频音质好。
9. 单反推拉镜头不顺畅
数码相机上有拉远近的按钮,单反要变焦镜头才能拉远近,有的是直接转动变焦环,有的是直接推拉式的拉远近
10. 单反推拉镜头不匀速
1.MIC:麦克风输入接口
麦克风输入经由 XLR 母座,可接受平衡式或非平衡式低电平讯号,使用专业动圈式、电容式或丝带式低阻抗麦克风,如果使用非平衡式麦克风需要尽量使用愈短愈好的麦克风线,以避免电波噪音的干扰。
2.LINE:高电平输入接口
高电平输入通常经由 TRS 1/4“ 立体 Phone Jack 或 TRS 1/4” Mono Phone Jack 送入,麦克风音源以外的讯号都可经由高电平输入至混音机,立体 Phone Jack 的输入是平衡式的,相同于 XLR 的方式,但是如果一定要用非平衡式器材时,可用 Mono Phone Jack ,其接线不能太长(4.5m 以内)。
3.LINE -20DB:衰减 20 分贝按键
按下此键可以对输入电平衰减 20 分贝。一般在环境噪音较大,设备电平噪音较大或电平过高的时候使用该按键。使用该键将对音频输入信号的所有频率进行衰减,以达到将音量较小的杂音或电噪音过滤掉的目的。有时会出现输入电平信号过高的现象,如不进行衰减,则衰减器的控制范围就会大大降低,只能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滑动,造成对音量输出控制很难操作。此时应按下此键,以增大衰减器的有效控制范围。
4.PEAK:峰值指示灯
Peak 灯亮时,警告使用者输入信道内的讯号过强。发现 Peak 灯亮时,并且任由这种情况持续的话,调音台会启动自我保护功能,切断音源输出。所以,此时应调整输入音量大小,否则,调音台的音频输出将被自动切断。可使用的控制包括:Line -20 DB、减小Gain、拉低衰减器,一般以减小Gain为宜。
5.GAIN:增益旋钮
它是用来调节输入信号电平大小的。输入的信号以多大的电平来输出是由该旋钮和该输入单元的推子共同决定的。显然,旋钮顺时针方向角度越大、推子越高,输入信号的输出电平的提升就越大,或者说该路输入的音频信号在输出中的响度就越大。增益范围为 20 分贝到 60 分贝。值得注意的是,增益太高会使声道负荷过载,导致声音失真;太低则背景噪音明显,可能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讯号电平提供混音输出。使用高电平输入时要将增益转小。增益旋钮是作为声音输入调音台的关口,调整适当,即可保证调音台下一级的处理电路能接收到充分且“干净”的信号。
6.HIGH、MIDDLE、LOW:三段均衡器旋钮
High、Middle、Low 分别可以对高频、中频、低频进行增强或衰减,控制范围为正负 15 分贝。中频控制收人声时尤其有用,可以非常准确地修饰演出者的声音。 低音:20 Hz ~ 500 Hz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音:500 Hz ~ 2 KHz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高音:2 KHz ~ 8 KHz 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使齿音加重、音色发毛。
7.MONITOR:总监听音量旋钮
调节该通路在监听线路中的音量大小。如不使用额外接入调音台的总监听设备,则此旋钮可置于 0 处。
8.EFFECT:输出至效果器旋钮
调节该旋钮决定该路输出至效果器的电平大小。如不使用外接的效果器,则此旋钮可置于 0 处。
9.PANPOT: 声像旋钮
它用来调整该通道信号在左右声道之间的立体声位置。调节范围 左声道 5 ~ 右声道 5 ,如不需要制作特殊效果,一般置于 0 处。
10.PFL:衰减器前监听按键
当衰减器前监听按键按下时,监听输出送出的仅为该路信号,使用该键可有效地判别出杂音的来源。当有多路输入的 PFL 被按下时,监听输出送出的将是这些通路的混音。
11.FADER:衰减器(音量推子)
决定该通道信号发送给总线输出的音量大小。音量推子实际上是一个衰减器,用于对该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衰减。当推子位于最下端(或音量旋钮位于最左端)时,信号被无穷衰减。这时,该通道没有信号输出。调节范围 -∞ ~ +6 分贝,一般以推到 0 处适宜,超过 0 则会使声音产生一定程度的失真。如果一定要提高电平讯号,一般采用适当提高Gain的办法,而不会将衰减器提升超过 0 。
由于音乐输入为连续,而人声输入为间断,故在操作上有一定区别。在对音乐的输入轨道操作时,一般使用“淡入”、“淡出”效果。即操作时先缓缓推拉衰减器,再慢慢加快操作速度,切忌匀速推拉或者瞬间大幅度的操作,这样会使听众感觉很不舒服。而在对人声输入通道进行操作时,一般采用“一步到位”操作。即在需要人声的时候,将推子一下推到大概合适的位置,再根据监听和电平表显示进行细微调节。而不需要人声时,要马上把推子拉到最底部,以避免不必要的声音被输入进去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