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焦平面和对焦点
所谓的共聚焦就是:从一个点光源发射的探测光通过透镜聚焦到被观测物体上,如果物体恰在焦点上,那么反射光通过原透镜就会汇聚回到光源,这就是共聚焦,简称共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相机之前设置了针孔或狭缝,由于不同焦平面的目标的荧光信号经过物镜后的焦距不同,导致固定位置的针孔或狭缝具有阻挡非焦平面荧光信号的作用(非对焦平面的目标的焦距不等于针孔/狭缝到物镜的距离,无法形成焦点)、极大削减了通过针孔进入相机成像的非焦平面荧光信号,达到成像的荧光信号基本来自对焦焦平面,从而提高成像清晰度的目的。此即共聚焦的基本原理,也是区别与非共聚焦显微镜的根本原因所在。
2. 光学焦点和焦平面
焦平面focalplane第一焦平面和第二焦平面的统称。过第一焦点(前焦点或物方焦点)且垂直于系统主光轴的平面称第一焦平面,又称前焦面或物方焦面。
过第二焦点(后焦点或象方焦点)且垂直于系统主光轴的平面称第二焦平面,又称后焦面或象方焦面。由第一焦平面上一点发出(或指向第一焦平面上一点)的光线,经光学系统后,成为一束与主光轴有一固定夹角的平行光。
平行光束的方向决定于发光点在第一焦平面上的位置。与主光轴成一定夹角的平行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出射光线(或其反向延长线)交于第二焦平面上的某一点。
该点在第二焦平面上的位置,决定于入射的平行光束的方向。焦平面不是一对共轭平面。
3. 对准平面是焦平面吗
一、定义不同:平面度公差是指基片具有的宏观凹凸高度相对理想平面的偏差。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平面度属于形位误差中的形状误差。面形公差:是一种定向公差,是被测要素相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所以定向公差具有控制方向的功能,即控制被测要素对准基准要素的方向。
二、评定方法不同:1、三远点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点所组成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2、对角线法:是以通过实际被测表面上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所作的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此基准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3、最小二乘法:是以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二乘平面作为评定基准面,以平行于最小二乘平面,且具有最小距离的两包容平面间的距离作为平面度误差值。
最小二乘平面是使实际被测表面上各点与该平面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的平面。此法计算较为复杂,一般均需计算机处理。4、最小区域法:是以包容实际被测表面的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是符合平面度误差定义的评定方法。
面形公差:1、测量面对面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面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基准平面用平板体现,如右图所示。测量时,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在被测平面内滑过,找到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测量线对面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孔的轴线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需要用心轴模拟被测要素,将心轴装于孔内,形成稳定接触,基准平面用精密平板体现。测量时,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当百分表或千分表从心轴上素线滑过,找到指示表指针转动的往复点(极限点)后,停止滑动,进行读数。
3、测量线对线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孔的轴线相对于基准孔的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三、测量原理不同平面度:数据采集仪可从百分表中实时读取数据,并进行平面度误差的计算与分析,平面度误差计算工式已嵌入我们的数据采集仪软件中,完全不需要人工去计算繁琐的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的准确率。
面形公差:数据采集仪会从百分表中自动读取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跟最小值,然后由数据采集仪软件自动计算出平行度误差。最后数据采集仪会自动判断所测零件的平行度误差是否在平行度公差范围内,如果所测平行度误差大于平行度公差值,采集仪会自动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该产品不合格。
回答完毕。
4. 焦点焦距焦平面
焦距,本来是一个光学中的量,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光心: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
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能成像,一般用 凸透镜做照像机的镜头时,它成的 最清晰的 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最清晰的 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
由于我们照像时,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总是相同的,比如给人照像,有时,想照全身的,离得就远,照半身的,离得就近。也就是说,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照得到 清晰的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
从上边的叙述来看,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个固定的数。也就是说,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不能调整的。相当一部分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也是不能调整的,称之为“(固)定焦(距)镜头”,所以说,上述(我们平常)所说的“调焦”,并不是真的调整镜头的焦距!只有另一部分相机,它的镜头是“变焦镜头”,就是那些能够“变倍”的镜头,用那样的相机在进行变倍时才是真正的 “调整焦距”!
5. 对焦点和焦点区别
主要区别如下:
一、适用对象不同
3D对焦是一个确定的对焦点,主要用于静态拍摄场景,其好处就是特别容易找到焦点,缺点就是因为只有一个对焦点,当你想移动焦点时,通常也要重新构图。
而多点对焦是覆盖一定画面面积的一个对焦范围,主要用于移动物体追焦,如奔跑中的孩子、快速移动的运动员、比赛中的赛车等动态场景。其优势在于它能覆盖很大的范围,在拍摄你可以在相机取景框里面看见很多焦点同时亮起,但是相机会自动优先选择距离最近的,反差最大的对象进行对焦。
二、焦点位置不同
3D对焦的焦点就是最终合焦点:
多点对焦的最终合焦点可能是其覆盖范围中的任何一点:
三、焦点确认机制不同
3D对焦的焦点位置是拍摄前就确定的,可以人为选择:
多点对焦的合焦点由对焦系统依据拍摄情况和对焦算法确定,不受人为控制:
总之,单点对焦和多点对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主要用于静止物体拍摄;后者用于抓拍动态场景,这一点把握住,使用上就不会有大问题。
6. 焦点和对焦点
对焦点是相机里设定的。 有些相机有七个对焦点,有些有九个,有些有几十个,相机不同,对焦点也不同。测光,就是测定拍照时的光线的明、暗程度,从而为相机提供正确的曝光量(反映出来是一组光圈、快门的组合)。
只有针对高端相机中具有点测联动的机型才具备测光与对焦可以实现在同一个点上实行测光与对焦点相同,其他情况测光点默认在相机中心,这个在点测光中可以得到印证,至于全局测光等基本也是以中心点为基准参考全部画面的光源分布,平均分配测光。
7. 对焦平面是什么意思
对于离镜头远近不同的物体,通过镜头后要在固定的位置清晰成像就需要进行对焦(调焦)。直观来说当镜头调好焦距后,被摄体就会特别清晰。传统相机绝大部分镜头的对焦方式都是改变菲林面与镜片之间的距离,在取景时若人为用手来调整此距离就被称为手动对焦方式。数码相机镜头在光学原理上与传统相机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在焦平面处将菲林换成了CCD而已。在相机发明后的大部分时间中,都采用手动对焦的方式,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微电子技术大发展并在相机上加以应用后,才出现自动对焦的概念。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复杂的光电一体化的过程,简单说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反射的光让相机上的光电传感器接受,通过内部智能芯片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都采用被动式:即直接接收分析来自景物自身的反光,利用相位差原理进行自动对焦的方式。这种自动对焦方式的优点是自身不要发射系统,因而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对具有一定亮度和反差的被摄体能理想的自动对焦,在逆光下也能良好的对焦,且能透过玻璃等透明障碍物对焦。个别高档数码相机也同时结合了主动式自动对焦方式,即相机上有红外线或超声波甚至激光发生器,发出红外光或超声波到被摄体,相机上的接受器接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或超声波进行对焦,其光学原理类似三角测距对焦法。主动式对焦由于是相机主动发出光或波,所以可以在低反差、弱光线下对焦,而且对细线条的被摄体和动体都能自动对焦。恰好弥补了被动式自动对焦的不足。
1、菲林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胶片,早期直译成菲林;
2、“在焦平面处将菲林换成了CCD而已”不准确,是换成电子感光器件,包括CCD、CMOS等,而且高档单反也有用CMOS的;
3、主动式对人摄影不可能用激光发生器的,那样可能会对人造成伤害;
4、主动式自动对焦超声波不用光学原理,而是靠测返回波的时间来测距对焦的;
5、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光学测距装置,只是用电子方式显示而已;
6、在单反机上都保留和胶片机一样的光学测距装置和使用程序。
8. 焦平面和焦点的关系
焦点是指一个光学系统有两个焦点:物方焦点和像方焦点。物方焦点是使像成在无穷远的物位置,像方焦点是物在无穷远处所成的像位置。
两焦点的位置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对系统的第一面和最后一面而言的前焦距和后焦距,前焦距是物方焦点相对系统第一个面的距离,后焦距是像方焦点相对系统最后一面的距离。
另一种方法是相对于系统的主平面,即所谓主焦距、物方主焦距或第一主焦距,是物方焦点相对于系统的第一主平面的距离,像方主焦距或第二主焦距,是像方焦点相对系统的第二主平面的距离。
一系统的焦距值,往往是指主焦距值。垂直于光学系统的公共轴,并通过焦点的平面为焦平面,因为焦点有两个,所以焦平面也有两个:第一焦平面(物方焦平面)和第二焦平面(像方焦平面)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