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肢摄影距离
略微仰视,
并且要注意后面的参照物背景,
最好是比较空旷的感觉,
这样人看起来会高些
参考资料:
摄影中,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不同,直接影响摄影效果,分述如下:
1、拍摄角度对摄影效果的影响 摄影的拍摄角度,是指对被摄对象的拍摄方向,通常可分为正、侧、高、低四个基本角度。从正角度拍摄正面人像,着重表现人物脸形阔度轮廓;而拍摄正身人像,由于镜头正对身躯,便着重表现人物体形的阔度轮廓。从侧角度拍摄人物,易于表现脸形、体形的起伏线条。人物摄影角度的正与侧,还可对脸形起扬美避疵的作用。例如,挺直的鼻梁、微突的下巴,选用侧角度拍摄,可以表现优美起伏的脸形线条;对有些较长和扁圆的脸形,选用一定的侧角度,则可隐掩长和扁圆的脸形特征。对头额冲凸或鼻梁不挺,以及下巴后缩或颧骨高尖等脸形,选用正角度拍摄,就可掩饰这些特征,使人物形象美化。
角度高低,是指照相机的俯仰。高角度俯摄,由于镜头成像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对正面半身人像,能起突出头顶、扩大额部、缩小下巴、隐掩头颈长度等作用,使人物产生脸形清瘦的成像效果;拍摄全身人像,会使人物成像有矮小前倾的感觉,而身后地面显著,地平线上升;如果拍摄多人像,两边人物以及背景和陪衬物体的垂直线条会出现向外倾斜的变形现象。
低角度仰摄,对正面半身人像,会出现额部缩小、下巴扩大、鼻孔突出、头颈过长、脸形饱满的成像效果;而身后地平线则下降或隐掩;拍摄团体照,两边人物以及背景和陪衬物体的垂直线条会出现向内倾倒的变形现象。
2、拍摄距离对摄影效果的影响 人物摄影的拍摄距离,是指照相机与被摄对象的远近,关系到影像的透明效果。通常,拍摄距离不宜过近。否则,容易产生不良的透视变形。例如,近距离拍摄正面头像,往往会显示鼻子大、耳朵小的怪诞成像效果。一般地说,拍摄头像或半身人像,距离可掌握在2一3米左右,不宜近于1.5米。而全身人像的拍摄距离,可掌握在4一8米之间。团体照的拍摄距离,则可根据人物的多少和队形排列的长短,灵活掌握。
2. 四肢关节摄影距离
一、脸部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一级
1.面部重度毁容,同
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
2.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
二级
1.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80%,伴有四肢大关节中3个以上活动功能受限
2.全面部瘢痕或植皮伴有重度毁容
三级
1.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70%,伴有四肢大关节中2个以上活动功能受限
2.面部瘢痕或植皮
≥2/3并有中度毁容
四级
1.面部中度毁容
2.全身瘢痕面积≥60%,四肢大关节中1个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3.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轻度毁容
五级
1.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2.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毁容标准之一项
六级
1.面部重度异物
色素沉着或脱失
2.面部瘢痕或植
皮≥1/3
3.全身搬痕面积
4.撕脱伤后头皮
缺失1/5以上
5.女性两侧乳房
完全缺损或严重瘢痕畸形
七级
1.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二项者
2.烧伤后颅骨全层缺损≥30cm2,或在硬脑膜上植皮面积≥10cm2
3.颈部瘢痕孪缩,影响颈部活动
4.全身瘢痕面积≥
5.面部瘢痕、异物或植皮伴色素改变占面部的10%以上
6.女性两侧乳房部分缺损
八级
1.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2.面部烧伤植皮≥1/5
3.面部轻度异物沉着或色素脱失
4.双侧耳廓部分或一侧耳廓大部分缺损
5.全身瘢痕面积≥20%
6.女性一侧乳房缺损或严重瘢痕畸形
7.一侧或双侧眼睑明显缺损
九级
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二项或轻度毁容者
2.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
3.面部有≥8cm2或三处以上≥1cm2的瘢痕
4.颈部瘢痕畸形,不影响活动
5.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
十级
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cm2
3.全身瘢痕面积<5%,≥1%
3. 四肢摄影距离是多少
完美的身材应该是腰以下的腿长点全身的61.8%,也就是俗称的黄金分割。 从理论上讲,女性的身高与体重,四肢与躯干等部位在一定的比例下最美。专业人士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后,终使美丽得以量化:
1、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3、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7、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8、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9、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10、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骨骼美在于匀称、适度。即站立时头颈、躯干和脚的纵轴在同一垂直线上;肩稍宽,头、躯干、四肢的比例以及头、颈、胸的连接适度。肌肉美在于富有弹性和协调。过胖过瘦或肩、臀、胸部的细小无力,以及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身体某部分肌肉的过于瘦弱或过于发达,都不能称为肌肉美。肤色美在于细腻、光泽、柔韧、摸起来有天鹅绒之感,看上去为浅玫瑰色的最佳。
4. 四肢摄影距离是多少DR
数字化摄影DR,采用先进的平板探测技术,不仅适用于头颅、胸腹部、四肢等全身解剖部位的常规摄影需求,也满足急诊、儿科及骨科的特殊投照要求,同时还可以完成担架车摄影、轮椅摄影及行动不便患者的投照。
DR透射过人体后的X线信号被探测获取,直接形成数字影像,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模拟X线图像向数字化X线图像的转变。
5. 摄影的距离
1.大、小焦点选择原则:在X线管容量规格允许负荷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小焦点,以
提高照片影像的锐利度,减小几何模糊。
2.滤线设备应用原则:滤线器是为吸收散射线、降低图像灰雾度、提高影像对比度而设
置的。原则上被检肢体厚度超过15cm或使用60kV以上管电压摄影时,应使用滤线器摄影
技术。使用滤线器摄影时,必须熟悉所用滤线器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
3.摄影距离选择原则:为了减小影像失真及模糊度,在X线摄影时摄影距离选择原则:
①在X线管负荷量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焦点至胶片(IP、探测器板)之间的距离。一般四肢摄影时摄影距离取75~100cm;成人胸部摄影为180~200cm;婴幼儿胸部较薄,摄影距可减少至100cm;
4.X线中心线和斜射线应用原则:X线中心线应用的一般原则是:X线中心线经过被检
部位的中心,垂直于被检部位和IR。但有时为了避免影像重叠,可在不改变被检者体位的情况下,将X线中心线倾斜一定的角度(如胸骨后前位)进行摄影,有时为了观察局部结
构与其组织的关系,可让X线中心线通过被检部位的局部组织(并非被检部位的中心)垂
直射入IR如(头颅切线摄影)。
6. 四肢摄影距离最佳选择是
摄影师给人拍照片的时候,是不是不要靠得太近了?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完全准确,要依你拍摄的内容而定,例如用拍特写当然要离得近一点才好。而通常来讲,不要靠的太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镜头边缘的问题
(1)一般镜头的边缘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畸变和画质下降的情况,如果拍摄主体太近,整个主体都充满了画面,那主体的成像效果相对会差一点。比如用24端靠近拍摄人物,靠近边缘的画面会被“拉扯”,整个人物脸部会被“拉长”而显得怪异不自然。
(2)这种情况就最好离开人物主体远一点,拍个环境人像,运用镜头边缘的变形“拉长”腿部,这也是很常用的小技巧。
二、不宜与被摄者交流
拍摄人物,离不开与被摄者交流,如果靠得太近,大家口水纷飞,怎么交流;镜头怼的太近会让被摄者感到压力,被摄者也无法做太多动作,拍出来的表情肯定也不自然。
三、一般要距离模特多少米拍摄比较好呢?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也没有“一般”的答案,这要看你拍摄的意图和镜头,比如说你用70-200拍特写,和50定拍特写,站的距离当然也不一样。
7. 近距离摄影距离
一、选取适合的场景
70200镜头属于长焦镜头,当焦距到200端的时候,它有极强的空间压缩感,背景的虚化也非常好。
这一张画面里有特别规则的栏杆,如果你用一个普通镜头,24-70或者16-35。那么每根栏杆或者树木的树趟,它的间距都非常大,正是利用了70200这个空间的压缩感,把它拉得更紧凑一些,才使画面有一种紧凑感,所以拍摄类似场景时焦段一般选择在150到200这样。
二、焦段的选择
在使用70200镜头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拍全身儿使用的就是150多一点,拍半身特写就用200,效果很不错。
三、光圈的设置
一般用3.2或3.5的光圈就可以 ,不用2.8的最大光圈。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做出不一样的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 ,利用长焦来压缩空间 ,或者是让画面变得简洁干净 突出主体等场景,像树趟、过道或者婚礼现场等的片子都可以使用70200,这样画面看着特别紧凑舒服。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