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斑,也称为散景(Bokeh),即是照片中焦距以外模糊的部份, 算是一种朦胧之美;复杂一点来说,就是由于光线在物体上的反光、漏光、折射光等,会在镜头的虚化下,呈现出各种光斑。那么,如何拍摄出漂亮的散景呢?
焦段
要拍出散景,长焦镜头是首选,建议最少有50mm或以上,因为长焦距会把主体与背景的距离压缩,使到背景变得更模糊,而主体却可以被突出。
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背景景物失焦的程度就越深,点光源就越发散,散景的效果就越明显。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光圈值越大就越好。
诚然,光圈值越大,散景光斑的 “个头” 就越大,但如果背景处的点光源数量多而分布密集,过大的光圈会让散景光斑相互堆叠,不太好看:
在这种情况下,稍微调小些光圈,让光斑之间相互分离,轮廓清晰些,数量多些,亮度高些,效果可能反而更好:
在动手拍摄时,你可以调整多个光圈值来观察散景的实际效果。利用相机的实时取景功能,并用 LCD 屏放大观察,你一定能调出最想要的散景。
如果你的光圈不是特别大,那就让主体靠近镜头些,同时控制一下背景到主体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大散景就越明显。
拍摄场景
理论上,只要条件符合,所有场景都能拍摄焦外散景,但最适合的还是以下几个拍摄场景:
人造光源最为接近点光源形态,以人造光源为主的拍摄场景(如夜景、室内),非常适合拍摄散景。与自然光源相比,人造光源最大的好处在于可控。你可以通过改变灯的数量和颜色,调整散景的效果。
城市灯光形成的光斑,夜晚最常见的散景拍摄主题。
树丛缝隙中透出的点点阳光,密集、微小而常见,是白天最常见的散景拍摄主题。
遇上雨雪天气时,配合高速快门,你能将空中的雨滴凝固成焦外散景,画面非常有意境。
大量重复的、对比度高的小景物,如绿草丛中的鲜花,蓝天下枝头上的花朵,也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处理成散景。
半透明物体的折射光、反射光。
半透明前景的遮挡。
散景的形状
散景的形状是由相机光圈开孔形状所决定的,而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结构效能,光圈开孔的形状总是趋于圆形,而不可能非常不规则。那么各种各样形状的散景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呢?
心形散景
五边形散景
你需要的材料很简单,一张纸质稍硬的黑纸就足矣,再遵循以下步骤,就可以做出你想要的自定义形状焦外散景了:
首先,准备一张黑纸,将镜头压在纸上,画个和镜头同样大小的圈。然后,沿着圈的形状剪下黑纸,最好稍大些,确保这个镜头盖能完全盖住镜头。
最后,对折黑纸,在黑纸中央剪出你想要的图案,建议你剪多几个备用,可以换不同的形状。
这样贴在镜头上,注意边缘不要有漏光的现象,这样拍出来的效果会不怎么好,拍摄的时候焦点应该是选择最近对焦,让背景有大虚化的效果,还有就是背景需要有一点点的光源,例如小灯泡,这样的效果才明显。
总结:摄影技巧有很多种,借助小物件来达到比较新颖的拍摄效果,多留意身边能利用的小物件,多动手去尝试拍摄的风格,才会领略到拍摄其实是很好玩的。
查看更多关于【AE】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