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镜头影片
拍电影,在很多的情况下会使用推拉镜头,但是现在一般情况下导演运用轨道推拉的比较多,运用镜头推拉的较少。
至于国内哪个导演喜欢用推拉镜头,这个说不准,推拉镜头一般是在剧情需要的时候用的,不像是长镜头那些,很少有说喜欢而运用的。以下举例几种使用推拉镜头的情况:1.推镜头:这样的镜头所表现出来的景别画幅是由大到小的,所以在遇到交谈画面中一人有细微的动作表情,镜头由中景或近景推到特写,这是推镜头最常见的运用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入情景,也很常用,是说在一个大远景或者远景这类的大画幅景别中推进到某个近景或特写的小细节,以此进入叙事。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一些使用推镜头的情况就不多举例了。
2.拉镜头:这样的镜头所表现出来的景别画幅是由小到大的,最常见的使用情况是过渡、渲染情绪的使用,一般是在一种情绪达到极点时画面由近景等急速或缓慢拉远成大远景,延续情绪或者作为过渡。我记得在电影《如果·爱》中就有这样的运用。
2. 推镜头在电影中的作用
变焦镜头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能够起到常用的“推拉摇移”中的推拉作用,即通过镜头焦距由短变长把主体由小变大(相当于推)、镜头焦距由长变短把主体由大变小(相当于拉)。
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变焦镜头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它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它实现了镜头焦距可按摄影者意愿变换的功能。与变焦镜头固定焦距镜头不同,变焦距镜头并不是依靠快速更换镜头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而是通过推拉或旋转镜头的变焦环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在镜头变焦范围内,焦距可无级变换,即变焦范围内的任何焦距都能用来摄影,这就为实现构图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变焦距镜头自身的任何一级焦距与别的相同焦距的固定焦距镜头功能是一样的。但变焦距镜头不限制摄影者使用哪一级焦距,因而在使用操作上要便利灵活得多。它省却了外出拍摄时需携带和更换多只不同焦距镜头的麻烦。甚至在临按照相机快门前,摄影者还能通过变换镜头焦距对被摄体进行取舍,对画面进行剪裁,以期在拍摄前把画面构图安排得更为理想。 变焦距镜头变换焦距的快捷程度,是固定焦距镜头通过更换镜头变换焦距无法相比的。35毫米自动袖珍照相机或部分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变焦距镜头还采用了电动变焦模式,电动变焦不仅仅是省力和便捷,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均速变焦,这为摄影者通过焦距得细微变化剪裁画面、确定构图十分有利。变焦距镜头通过在照相机快门开启的瞬间变焦,还能进行"爆炸效果"。有的照相机还依靠自动控制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变换实现自动构图功能。最新颖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还设置了自动记忆镜头焦距的功能,这一功能可允许摄影者设定照相机记忆一种或数种使用频率较高的镜头焦距,随时能在将镜头焦距变换至先前记忆的焦距上来。
变焦镜头的作用:
使用变焦镜头进行聚焦时,最好考虑首先将影像调至最大处进行聚焦;也就是说,使用镜头的最长焦距端聚焦。然后,再把焦距变小到拍摄时所期望的焦距上。在此过程中,所有焦距上的影像始终保持清晰。运用这种技术,由于是在尽可能最大的影像下聚焦,所以能够更容易地观察到影像细节是否清晰,因此也是最为精确的聚焦方法。 注意,有些变焦镜头需要转动两个单独的控制环,一个环控制聚焦,另一个环控制焦距。这种结构布局的优点是一旦完成了聚焦,不会因调整焦距而意外地改变了焦点。
其他的变焦镜头只需要移动一个控制环,转动它进行聚焦,前后滑动它即可改变焦距。这种"单环"变焦镜头对于操作来讲往往更快捷和更方便,但通常也更贵一些。需要注意,改变焦距时,不要失去清晰的焦点。
3. 电影推镜头指的是什么
推轨镜头对主观镜头极有利。如果导演想强调角色行动的目的,可以用剪辑的方式,捕捉动作的头尾即可。但他若是认为动作的过程重要,则往往会用推轨镜头。
推轨镜头(dolly shots,有时又称trucking或tracking shots)是将摄影机架在小推车上前后移动,或在被摄物的侧面移动,也可铺轨道,使滑行平衡顺利。现在,摄影机架在汽车、火车或任何移动物体上所拍的镜头,都称推轨镜头。
推轨镜头对主观镜头极有利。如果导演想强调角色行动的目的,可以用剪辑的方式,捕捉动作的头尾即可。但他若是认为动作的过程重要,则往往会用推轨镜头。如是,若主角在寻觅的行动里,用主观的推轨镜头会延长寻觅的悬疑。同样的,往后拉的推轨(pull-back dolly)也会因突然显露某些信息而惊吓观众。因镜头往回推时,会显露先前景框外的东西。
《发条橙》中的推轨镜头
向后退的推轨或升降镜头先特写某一主体,然后向后撤退拉成全景。这两极化的影像对比可以是滑稽、令人震惊,或甚至是具讽刺性的。在这场著名的戏里,摄影机先拍女主角的特写(费雯·丽饰),慢慢向后拉高,银幕上出现成千上万的士兵,最后在极远景时停下,远处的旗杆前,一面破烂的南军军旗在风中摇摆有如破布。这个镜头传达出史诗般遭战火蹂躏及失落的场景。
如此后退的推拉镜头比传统的推轨镜头令人困惑。当我们将镜头推近时,通常能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去什么地方。但当摄影机反方向拉时,在跑步的主角一直在画面中,我们不知目的地在哪,只有一种迫切、紧急逃走的渴望。
推轨镜头有时能造成与对白矛盾的张力。比如杰克·克雷顿(Jack C1ayton)的《太太的苦闷》(The Pumpkin Eater)中,女主角(安妮·班克劳夫特[Anne Bancroft]饰)回到前夫家,两人躺在床上闲聊,女主角问前夫是否后悔离婚,前夫答说没有。然而此时摄影机却自顾自在房内移动,显示出女主角的照片等,证明男主角口是心非。这个推轨镜头是导演经由角色向观众说话,是创作者突然介入叙述。对角色存怀疑或讽刺心理的导演如刘别谦(Ernst Lubitsch)及希区柯克都常用。
4. 电影推镜头的作用
推摄(推镜头):
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主要是为了突出主体和细节,同时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个主体和细节决定了镜头的推进方向和最后的落点。推镜头在镜头推向主体或细节的同时,取景范围由大到小,随着次要部分不断移出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或细节逐渐变大,“强迫”观众注意,并且它的落幅画面最后使被摄主体或细节处于醒目的视觉中心位置,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推摄分变焦推和移动机位推两种。
拉摄(拉镜头):
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使画面从某一被摄主体逐步拉开,展现出主体周围的环境或有代表性的环境特征,最后在一个远远大于被摄主体的空间范围内停住,也就是在一个连贯的镜头中,既在起幅画面中表明了主体形象,又在落幅画面中表明了主体所处的环境,这种从主体到环境的表现方法是一种以点到面的表现方法,它既表现了此点在此面的位置,也可以说明点与面所构成的关系。比如画面起幅是一名记者正做报道,拉开后是一个交通事故的现场,这表明记者是在一事故发生地做现场报道。同样是这个镜头,假如继续往出拉,出现一家人正在看这个电视节目,这样,看似对这则报道的强调转移成了一家人对此事的关注。实际上画面的全部意义是在画面最后出现的特定环境时才完成的,可以看出,拉镜头的落幅画面是揭开画面表现意义的关键之笔。
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从起幅开始不断拓展,新的视觉元素不断入画面,原有的画面主体与不断入画的形象构成新的组合,产生新的联系,每一次形象组合都可能使镜头内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一些拉镜头以不易于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想象和猜测,随着镜头的拉开,被摄主体从不完整到完整,从局部到整体,给观众一种“原来是这样……”的求知后的满足。这种对观众想象的调动本身形成了视觉注意力的起伏,能使观众对画面造型形象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推拉摄和移动摄得区别是:摄影机沿其光轴方向移动,是一种特殊得移动摄影。
摄像机处于运动状态进行拍摄叫移摄,移摄的镜头叫移镜头。移摄有横移、之分。纵移移摄使画面的框架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开的态势,并且移动摄影通过摄影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电视艺术是通过电视屏幕表现生活图景的,但是电视画面的表现范围却受到四边画框的严格限制,移动摄影使电视画面造型突破这种限制成为可能,比如横移在横向上突破这种画面框架两边的限制,开拓了画面的横向空间;纵移在纵向上突破了屏幕的限制,在电视画面中直接通过运动显示了画面的深度空间,特别是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并且对于较为复杂的空间在表现上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现代影视节目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航拍镜头,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对完整空间的表现,赋予了影视画面更为丰富多样的造型手段。航拍除了具有一般移动镜头的特点外,还以其视点高、角度新、动感强、节奏快等特点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不常见到的景象。比如影片《望长城》中,经常用航拍的移动摄影表现长城的雄伟气势,如电视片《历史文化名城-----平遥》中用航拍的一个前移摄镜头,让一条长长的古街尽收眼底。这些航拍镜头将观众视点带到空中,居高临下极目远望,扩大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容量,形成了浩大的气势。
5. 推镜头视频
手机镜头属于定焦,拍视频拉进效果不是太专业,可以把手机架好,用两手指练习缩放,最好用微型移动轨道拍摄推拉。
6. 经典的推镜头
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被摄对象向前推近进行拍摄以及注意所摄取的画面。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体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