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反对比度怎么设置
一般来说,调节摄像机的饱和度和亮度要求熟悉摄像机器菜单(MENU)操作,推荐使用该摄像机特定的控制台,按正常步骤操作,具体步骤如下:1.登录摄像机管理系统,多半是使用IE浏览器,在地址栏里输入摄像机的IP地址;2.登录后,根据摄像机的类型找到其视频属性的设置窗口,一般为右键选择的步骤;3.在视频属性的设置窗口里,找到饱和度和亮度,按需求而定,从0~255调节,最后点击保存;4.完成后,可在控制台,实时查看摄像机的饱和度、亮度等参数调节情况,达到理想效果。
2. 单反比例设置
怎么说5D2也是比较专业的机器,一般单反片子都要做些后期处理,所以都没有更改画幅比例的设置,都是4:3,做后期时再做剪裁修改。
3. 单反对焦怎么设置
很可能碰到了机身或者是镜头上的AF/MF转换拨杆,这个拨杆通常在镜头上,一些相机的机身上也有。如果你是用的尼康或者佳能的单反相机,那么你可以在镜头的左侧操控区找到AF/MF拨杆,将拨杆调至AF一侧后,镜头的自动对焦就会工作了。
4. 单反调对比度
曝光
曝光数据的调节需要用敏锐的眼力来确定。我永远都是使用手动调节,因为在拍摄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稍微的过曝,而设置成光圈/快门优先或是自动曝光,基本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亮度要求。这张照片是在阴天的情况下拍摄的,并且不是开阔的空地,左边和右边都有高墙。这样的位置有一个非常理想的结果就是孩子眼睛里有catch light,亮亮的,正是两面墙前方空地的亮光反射进来。
白平衡
白平衡也是需要下功夫来让大脑记忆的。每个相机的性能不同,比如富士相机在“阴天”模式下,照片色调会非常暖,桔黄色成分明显增多,而同样在尼康D200中应用“阴天”就不会有那么明显的桔黄色调。所以觉得你拍摄的光源或色调有点改变了,那就要及时调整白平衡的设置了。
服装
服装颜色亮丽 + 简单的背景 + 正确的曝光 + 正确的白平衡 = 颜色亮的照片。
要注意颜色亮并不等于颜色多。衣服则是越简单越好,如果混搭不出来感觉,宁可从简。要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如果孩子肤色偏黑,偏黄就不太适合穿深红色或橘色系的衣服,因为衣服的颜色会多少反射在皮肤上,这样会让肤色更难以达到亮丽。
后期
如果觉得照片不够亮,方法就是上调曲线,将直直的曲线按照你想要的效果,拉成弓的样子(朝上是亮,下是暗)通常曲线一变,照片会相对的发白,像洗过一样,所以这就需要在用另一个图层,然后在这个图层上把柔光softlight加上(图层下面那个下拉框就是可以选择柔光的地方),如果觉得颜色还是淡,可是尝试加两次柔光:)(大多情况不需要这样的)如果还是觉得红的不够红,绿得不够绿,可以调节饱和度
1.相机选择文件存储格式为无损格式用电脑校,这种方法能出超高水准的艳丽程度。
只要后期存储格式正确,可以再次后期,达到极致水平
2.相机选择鲜艳模式自动出压缩格式JPG,此种格式后期范围有限。色彩一般
3.相机选择艳丽,TIFF格式,然后用电脑后期,此种格式艳丽程度高,近似无损。
4.相机直出压缩格式如JPEG,JPG用电脑软件后期调整,艳丽程度低,高程度容易溢色
一、用RAW格式拍摄,保证最大的信息量
1.定位相对专业的相机,都会提供RAW格式给用户选择,一般情况下,笔者都习惯使用RAW+JPG(最佳)来进行拍摄。虽然这样会使存储卡很容易就拍爆掉,虽然很多时候最终都不会用到RAW,但笔者依然有保留RAW原始文件的习惯,因为它可以记录下当前技术条件下,你能够获得的最大的照片信息量--对于追求最佳画质的朋友来说,无RAW不欢。
2.说起RAW,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技术名词,叫色彩深度。色彩深度的单位是bit,普通的jpg照片色彩深度为8bit,这意味着RGB这三种颜色,每个颜色有256个等级,组合起来可以产生总共256*256*256即约1677万种不同的颜色,这是目前主流显示设备的显示极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相当够用。
3.但是与RAW格式的色彩深度相比,JPG就显得异常单薄。目前主流单反/单电相机支持拍摄12bit的RAW文件,12bit表示RGB每种颜色都有4096个等级,组合起来可以产生超过687亿种颜色!某些高端单反相机支持拍摄14bit的RAW,在理论上可以记录4.3万亿种颜色。与这些内功深厚的高手相比,JPG实在没有太多的内涵可以挖掘。
4.可以记录更多的色彩,代表着照片拥有更丰富的过渡,虽然这一特点在普通的6bit或者8bit显示器上没办法看出差别,但是却可以让后期调整的空间变得更大,而且在高端显示器上调图或者最终打印输出时,亦能看出非常明显的区别。举个例子来说,用JPG格式拍摄晴朗的天空,后期拉色阶或者动曲线的话,经常会出现天空颜色分层的现象,这就是由于相机记录的蓝色层次太少,经不起后期调整;而使用RAW格式拍摄,蓝色层次够丰富,即便后期有更大的动作,依然能够保证有足够平滑的过渡。
二、用尽量低的ISO,保证纯净画质
1.对于胶片来说,感光度越低,颗粒越细腻,可以记录更平滑的过渡以及更丰富的细节;感光度越高的胶片,颗粒感越明显,细节损失越大。当数码相机发展到今天,高感影响画质的问题依然没有获得很好的解决,尤其是早期使用的CCD传感器,低感画质很棒,但是高感画质却相当糟糕,这也是高感相对强悍的CMOS逐渐取代CCD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与CCD相比,CMOS传感器在高感画质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目前高端单反相机最高感光度已经超过ISO 2200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可以让我们在光线更加极端的环境下成功的拍摄出可用的照片。然而,可用并不等于画质好,想要获得最佳画质,艺臣文化摄影建议还请使用尽量低的感光度。
3.尽量低的感光度,并不是说只能使用ISO 100。对于采用1/2.3英寸传感器的小卡片相机而言,ISO建议不要超过400,因为像素实在是太密集了,分散到每个单独像素的光线实在是太少了,胃口本来就小,还不让它“吃饱”,画质可想而知一定不怎么样。另外,目前厂商大力宣传的背照式CMOS,在单个像素进光量方面的确有进步,但是这点儿优势也被厂商过度追求高像素而消磨殆尽。
4.对于主流的APS-C级单反/单电相机而言,尽管最高感光度亦飙升至ISO 51200甚至更高,但是从测试以及实际拍摄的经验来讲,ISO 800-1600是保证画质的最高极限。当然,这个标准跟像素多少也有直接关系,对于某些像素高达2000万以上的APS-C机型来说,使用低感是获得最佳画质的重要前提。
5. 单反照片对比
不要拿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比,其实两者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不存在哪个好哪个不好的说法。单纯拿照片来说,手机的拍的照片确实比相机拍的照片讨人喜欢。手机拍照的优点是便携快捷,缺点是后期空间小。相机呢,拍照是七分前期,三分后期。前期是谱曲,后期是演奏。如果用照片的用途来说,只是发朋友圈,记录生活,那么手机拍照就足够了,如果是打印大型的海报,商业类摄影之类必须要用相机来拍照。再者,一张好的照片不只是看画质,更重要的是看用光。一张好的照片,取景,曝光,虚实,构图都很重要。至于照片的好坏,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