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反光学防抖
相机的防抖功能作用
初次接触数码相机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即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够清晰,老是会发生重影或模糊的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偶尔的失焦(即相机未能正常对焦)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快门速度过低所致。
一般而言,在手持条件下,拍摄到清晰照片的快门速度应该达到焦距倒数甚至更高。举个简单例子:佳能A75的镜头等效焦距是35mm―105mm,那么在广角端,快门速度应该至少保持1/40秒才能保证拍摄的照片较为清晰,而在长焦端,快门速度应该要达到1/125秒才行。
而且如果现场的光线条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可想而知,对于那些10倍光学变焦的产品而言,防抖技术则是更加必要,因为这些产品的长焦端往往达到370MM以上,因此,快门速度必须要在1/400秒以上才算合格,否则就只能望远兴叹了。
其实在实际拍摄中拍摄者的手在胶片或是CCD/CMOS感光过程中的抖动是客观存在的,防是防不住的,只能是靠特殊的机构来减小由于摄影者手的抖动带来的影像模糊。
三大类型
光学防抖、电子防抖和感光器(CCD)防抖。
目前推出过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的厂家有:
佳能、尼康、奥林巴斯、柯尼卡美能达、松下和适马。
防抖的好处,在一定的快门以下,防抖技术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手抖问题,小DC上的防抖对于新手来说尤其重要,使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清晰的照片。
但是,同时,防抖技术也会造成成像锐度的降低。毕竟镜头里多了个浮动的镜片。这对于要求较高的摄影爱好者来说,也是比较不好接受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防抖系统都会有个开关,用户可以选择取消或打开防抖。
加上防抖系统是非常耗电的,所以一般不打开防抖开关,而是要用的时候才开。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防抖,关键还是要尽量使用安全快门,或更快的快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好的三脚架。
目前对于数码相机“防抖”这个词来说似乎增加了“劲敌”,高感光度和电子防抖的产品了丰富起来。
等效感光度的迅猛提升,电子影像稳定功能的应用也日益普及。有些用户可能会把电子防抖和等效感光度提升混为一谈。
确实,对于某些产品,在菜单中打开电子影像稳定功能就是提高等效感光度,使用户可以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抓取瞬间。但在另外一些产品中,我们确实发现了不同之处。
2. 单反相机防抖好还是不防抖好
哈哈,IS是内对焦,是镜头指标不是机身指标,这俩公司产的镜头都是镜头防抖,在佳能机身上当然防抖。至于镜头防抖不防抖,看你拍啥主题用啥镜头,拍新闻,体育等及时性的东西有防抖当然好,大炮有防抖也便于手持,小镜头防抖有无无所谓,拍人文风景这些可以慢慢创作的也无所谓,只要你手稳…
3. 相机光学防抖
有必要!
如今数码相机搭载防抖功能几乎成为了一个标配,简而言之防抖功能可以让你在昏暗的环境下,固定光圈以及感光度的情况下来降低快门速度,从而获得一张更为纯净的照片,也算是提高照片质量的一种手段;
另外,防抖功能可以让我们用更低的快门速度来进行创作,比如手持满门拍摄等,进而减少我们出门携带摄影附件;
最为重要的是,搭载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抖像素”,目前索尼α7R IV可通过抖像素的功能实现最高2.4亿像素的照片,松下S1R可以实现1.87亿像素的照片,奥林巴斯E-M1X可以实现手持5000万以及脚架8000万像素的照片等等,所以说搭载了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还是非常有用的。
4. 单反镜头防抖原理
普通望远镜使用三脚架,科技含量高的的望远镜自带防抖功能。(如佳能的望远镜)近年来科技含量高的望远镜都采用了近年来广泛运用在相机上的IS防抖技术。
一般来说,双眼望远镜的倍率越大,震动越明显。震动造成的影响不仅是眼睛疲劳和分散注意力,还有不能实现清晰准确的对焦。
影像稳定器(IS)技术最初是为高性能摄像机产品而开发,近几年广泛应用于照相机产品,经过成功改造之后,移植到双眼望远镜产品线。关于IS防抖技术:佳能IMAGE STABILIZER防抖系统通常被简称为“IS防抖系统”。是最早被运用的光学防抖系统。
IMAGE STABILIZER防抖系统主要通过镜头的浮动透镜来纠正“光轴偏移”。
其原理是通过镜头内的陀螺传感器侦测到微小的移动并把它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地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这种防抖技术对镜头设计制造要求比较高,而且成本也相对高一些。
5. 单反相机防抖和不防抖有什么区别?
人在举起相机拍摄的时候,难免会手抖,相机也会跟着手一起抖,于是照出来的照片就是“虚”的,不清楚。
有防抖的话,可以通过镜头内部光学镜片的调整尽可能减少这种抖动的影响,提高成片率。
另外,防抖在夜景手持拍摄时可以适当延长曝光时间,提高出片率。但是对于18-55这个焦段的镜头来说,有没有防抖意义不是很大,手的抖动在这个焦段也看得不明显,等到了70毫米以上的长焦端防抖就有存在的必要了。
6. 单反 防抖
1.构造不同
防抖:通百过相机内可移动式的部件,如镜片组或是感官器的移动,对发生手震的光路进行补偿,从而最大程度度降低拍摄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的模糊现象。
不防抖:内部没有可移动部件,直接就是单反机身。
2.使用要求不同
防抖:焦距端镜头视角小,轻微的抖动就会对成像造成较大的影响,大变焦镜头和长焦距镜头对防抖的要求较高。
不防抖:短焦距端镜头取景视角大,相同程度的抖动,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影响相对就较小。
3.优缺点不同
防抖:防抖技术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手抖问题,防抖技术也会造成成像锐度的降低。
不防抖:不会造成锐度降低,当时可能会造成画面模糊。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