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镜头》
特性就是在同一银幕画面内保持了空间、时间的连续性,统一性,能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
长镜头不打断时间的自然过程,保持了时间进程的不间断性,与实际时间、过程一致,排除了蒙太奇通过镜头分切压缩或延长实际时间的可能性。
长镜头表现的空间是实际存在着的真实空间,在镜头的运动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实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排除了蒙太奇镜头剪接拼凑新空间的可能性。
2. 长镜头 1917
世界各国的电影都有镜头数量少的影片出现,比如《俄罗斯方舟》、《鸟人》、《太空港2013》、《九条命》、《人生小结》、《1917》以及希区柯克的经典黑白片《夺魂索》等。
这些影片基本都是由十个一下的长镜头剪辑完成的,电影专业术语中的长镜头的运用是电影拍摄的高难度技术之一,既要求导演的高超调度技巧,也要求所有部门所有演员完美配合、严谨入戏、毫无偏差才可能有最佳效果。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同样1~200分钟的电影镜头越少难度就越大,艺术感才越强。全世界电影产量无数,但镜头少的优质佳片并不多。
3. 《5·19长镜头》
11月8日晚,从19点50分到21点,记者用长镜头记录了济南月食从生光到复圆的美丽过程。当日因为天气原因,月亮显现的是漂亮的红月亮。
4. 长镜头 小说
1、阳光下的罪恶
不愧是“侦探小说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编,前半交代人物,叙述各自的性格行为作风,还有最重要的人物关系。命案发生后侦探波罗就开始审讯,平等对待每一个嫌疑人,实地探查后理出了线索,从推理上指认出凶手,在没有证据杀人犯要逃离时自己露出马脚,重要证据钻石也相应现身。完美的推理侦探片
2、东方快车谋杀案
电影感很强,用长镜头带出众生相,用上帝视角的俯拍呈现谋杀案,用镜子叠影展现每个人物内心的隐秘。结尾“最后的晚餐”式构图,将12个人正义的复仇推向极致,也让波洛遭遇情与法的道德困境。这也是这次改编最为迷人之处,波洛一开始认为凡事只有对错,没有灰色地带,最后却将天平砝码放在道德情理一边
3、尼罗河上的惨案
《东方快车事件》是将一群看似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而本片则是前者的背面,即每个人都有动机和机会。两种相反的逻辑使波洛系列更具连贯性:波洛经过前一事件之后,不放过每个嫌疑人,却走入了误区。电影放大了这一点,塑造了一个饱满的波洛形象,同时在珠宝和巨石段落的留白也让本片更添一抹神秘气息
4、怪宴
恶趣味。冷幽默笑料百出。步步惊悚悬疑。片头纸人构想让人眼前一亮,尖叫门铃和会移动的房间都无限有爱。谋杀线索错综复杂,结局出人意料。混搭元素,欢乐大趴
5、嫌疑犯X的献身
最冷静的一版,虽然神探的做派很漫画化,但故事和台词其实非常克制。堤真一和松雪泰子的表演准确而充满力量,最后的相对大哭直接过渡到波涛汹涌的沉尸现场,很好地升华了主题
6、第三人
考究的构图和倾斜镜头,对称的讲究:Anna和警长,Harry和Holly,对与错,爱与正义。单拿出来看,每个人都可以是第三个人。剪辑烘托出的疑神疑鬼的维也纳,奥逊威尔斯刚出场的一笑,伸出井盖的血淋淋的一双手,还有最后一个怅然若失的镜头
7、福尔摩斯先生
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但是一个不普通的讲述者。甘道夫先生贡献影帝级表演,配乐摄影也很棒。一点感悟:永远都要追寻和思考事实真相,但不是每次都要说出事实,事实有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在认识事实的基础上合理改变。开始觉得日本的线很冗余,没想到是画龙点睛
8、罪恶之家
一气呵成的经典。贪婪,妒忌,色欲,无情,懦弱这累累孽障是重重的石头,一层层压在善良正直宽容的土壤上,那棵绿芽是在上帝的注视下扎入黑土去往天堂的,这是嘲讽悲剧人间的完满的结局
9、七宗罪
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天主教义七罪,在大卫·芬奇的《七宗罪》里觉非是灌输宗教思想的宣讲,电影借以一名疯狂变态者对触犯教义人的惩戒,警探层层侦破抽丝剥茧之下,其不仅是揭露着世间阴暗,更是对本我的深思
10、沉默的羔羊
颇具匠心地将恐怖片与侦探片结合成一体,采用希区柯克式的悬念手法和现代恐怖片的心理分析,将观众引入了象征性的潜意识的世界。警察为了捉一名杀人狂魔而不得不求助于另一名杀人狂魔,这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荒诞与讽刺意味。影片一直在寻找人类社会的恐怖之源,最后得出了一个“由于秩序本身的问题造成的,反过来危及秩序的犯罪病例”的结论,这使得影片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5. 《长镜头》小说
影片根据安东尼·约翰斯顿(Antony Johnston)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冷战”结束前的间谍行动: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急剧变化,“柏林墙”面临拆除的命运,但此时也是最黑暗的时刻,各种暗杀行动时有发生。
一位英国军情六处的地下官员在柏林遇刺,他掌握了从民主德国带回来的一份间谍名单,但杀手在他身上并未找到。
一位名叫洛林·布劳顿(塞隆 饰)的特工,肩负起找回这份间谍名单的任务。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