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第十五届国际摄影艺术展
顾长卫,1957年12月12日出生于西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中国电影导演、摄影师, 有“中国第一摄影师”的美称。
其主要摄影的作品有《孩子王》、《红高粱》、《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菊豆》、《兰陵王》等;其导演的作品有《孔雀》、《立春》、《最爱》等。
1988年,《红高粱》《孩子王》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摄影奖。
1990年,《菊豆》获得第8届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柯达摄影奖。
1995年,《兰陵王》获得第1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最佳摄影奖 。
1996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2005年,《孔雀》获得第55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2011年,《最爱》获得第20届“上海影评人奖” 最佳导演奖 。
2013年,《龙头》获得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 最佳长片导演奖 。
2. 中国第十五届国际摄影艺术展时间
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有含金量的,而且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比赛在全国还是比较有名的在书法圈子里,每年去参加的人也不在少数的。作品要求:书画作品尺幅最大不得超过4尺整纸最小不小于斗方。
征稿年龄:
5-6岁(幼儿组),7-11岁(少儿组),12-15岁(少年组),16-18岁(青少年组)均可参赛。
奖项设置
学生个人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单位集体奖:集体一等奖、集体二等奖、集体三等奖、集体优秀奖教师辅导奖:辅导一等奖、辅导二等奖、辅导三等奖、辅导优秀奖
3. 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展
1874年,一个重要的画展在巴黎卡普辛大街举办。这就是在世界美术史上著名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画展展出了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塞尚等一批年轻画家的作品。他们一反欧洲几百年来在画室中作画的传统,主张到室外大自然中,在阳光下作画。值得注意的是,首届印象派画展是在法国著名摄影师纳达尔的帮助下,在他的照相馆旧址举办的。
4. 中国第十五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品
摄影作品参赛要求
1、作品格式为JPGE文件,长边不小于800像素。
2、各网站自定图片上传规格标准,原则上不大于200K,每组作品提交的数量最多不超过8张。
3、为保证评比的公正性和一致性,作品一律不得加入边框、水纹、签名等修饰。
4、所有参赛摄影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作品的风格、题裁、地点不限,拍摄时间应为2002年以后。作品内容必须真实,符合大赛主题。
5、参赛作品黑白、彩色均可,单幅、组照不限。可以经过适当处理来调整显示效果,但是必须保持摄影类作品的基本性质,禁止任何歪曲作品真实性的操作。参赛者须保留图片原始信息。
6、参赛作品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标题,字数不能超过15个汉字。如果标题明显与作品内容不符,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者同时可提供30字以内的图片描述。
7、参赛作品必须从主办方指定网站直接上传,任何用代码链接的参赛作品无效。
8、压缩为rar 或zip格式后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5. 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
雍和,男,1956年8月13日出生,上海报业集团图片中心原副主任,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雍和长期在《新民晚报》工作,原任摄影部副主任,曾获上海市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摄影年度人物奖,作品曾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金奖、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6. 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民主和包容性是以往平遥的一贯作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到了繁荣和推动摄影文化普及的作用,但是随着摄影这门消费性技术的普及,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参加展览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平遥的低门槛招展制度也就开始曝露了一些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展出者满意,观看者不满意,因为低门槛造成了展览的低劣化,结果造成对摄影有严肃追求和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士的疏离。因为人们感觉不到花钱费力去平遥有什么可以获益的。其实这也不仅仅是平遥的问题,其它摄影节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尤其在今天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条件下,摄影作品的传播方式早就有了巨大的变化,如何经营好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摄影节就真是一个大问题了。
最近受平遥大展艺委会主任张国田先生委托,帮助对一些向平遥大展自由投稿的摄影作品进行一些整理,以便让本届平遥大展的总体面貌向专业性和学术性上提升一步。这些作品本来都是像以往那样直送组委会,在获得组委会批准之后自己根据组委会指定的展出区域办展,有点"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味道,但是展出的效果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组委会给我提供了四十余位作者的作品,有的是直接纪实性的作品;有的是较为主观化的艺术性作品,每位作者的作品均在十五幅左右。由于展览空间展线的限制,十五幅作品显然过多,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以便让每位作者的作品有一个较好的呈现。在编辑过程中,发现了这些朋友们在编辑处理自己作品中的许多问题,比如:
1, 作品的规格不统一,长宽比例紊乱
2, 作品的色彩不统一,黑白彩色混搭
3, 作品的幅向不统一,横幅竖幅交错
4, 作品的镜头焦段不统一,景别上忽远忽近
这些问题非常强烈地出现在这批作品中,一时让我想起这些年很多朋友给我看作品时自己的感受。
照相机的普及化,让许多朋友以为自己拥有了照相机拍出了许多照片就是成功的摄影师了。照相机制造照片的技术会很容易地给许多人以幻觉,殊不知那些照片在本质上和文字并无太大的区别,都是需要人们将其散乱的碎片般的照片加以编辑组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句,达到表述自己思想的目的。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摄影是奢侈的,而且也和单幅绘画有一段同步的时期,所以人们对照片的评价有相当部分和对绘画的评价一样,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意义解释对象。很长时间,各种摄影展览都是以单幅作品为主。单幅作品在那个时期可以满足人们在两个方面简单的需求,一是政治性宣传,一是唯美的需求。这两类需求都不要求影像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是说单幅的影像可以独立成章。再加上匮乏时代允许的低产出门槛,独幅作品的展示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随着物质社会时代的来临,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原来昂贵的摄影器材在整体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中显得低廉化,摄影消费在城市人群中越来越高,摄影已经成为人们普通的生活方式之一。对于职业的摄影家和以摄影作为表现媒介的艺术家们来说,独幅的摄影作品就显得过于单薄和孱弱了。另一方面,社会展览空间的拓展和泛化,也给艺术家和摄影家提供了更充分表达自己的空间,于是以规模化的影像展示渐渐成为主流。既然规模化,就要产生规模系统的内在语言逻辑关系,而不是规模化的碎片呈现。展什么,怎么展?就成为一个必然考量的问题了。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中,人们开始产生和总结经验。在诸多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展览语言的纯粹性和集中性。每一个展览,必须做到语言单一,突出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也就是说,一个展览解决一个问题。要做到主题明确,语义清楚,让观众在欣赏中看到作者的明确思想和专业品格。
首先话题要集中,只呈现自己要表达的一个思想内容和技巧风格。不要说东说西,面面俱到,说事就是说事,不要再考虑无关的技巧,不能炫技。最大的技巧就是一个技巧,不要再生枝节。比如:你是要表现一种悱恻的心情,就注意作品整体的朦胧性,任何写实性的元素都要淡化;你是以表现人物肖像为主的,就要注意肖像的景别必须统一,是头部特写的就不要夹杂半身像;你是表现生活场景的,就需要注意作品镜头焦距段的统一性,不要远景近景什么都有,那是给传媒杂志的报道性摄影才需要的;展出作品的幅面方向应该一致,不要横幅竖幅夹杂,要不都是横幅,要不都是竖幅,必须一致;要注意色彩和色调的统一性,高明的人甚至考虑到了作品颗粒的一致性,不要影调忽明忽暗。
以上这些主要是指艺术性的作品展示。如果展示报道性的图片故事,则只需注意影调色彩的统一性即可,其它是不太受限制的。
其实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但常识却往往是最容易被人所忘记的,甚至有些朋友干了一辈子还是不注意这些基本的常识,就是件非常遗憾的事儿了。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