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φ 英:phos(光线)和 γραφι 英: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下面跟着我来看看使用长焦距镜头的小技巧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利用长焦距对焦
使用变焦镜头时,正确的对焦方法是先用长焦距对焦后,再选择合适的焦距拍摄;因为在长焦距时,被摄体的影像最大而景深最小,这就方便了准确对焦。在遇到逆光或光线复杂的情形时,也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局部测光,而无需走近被摄体进行测光。在平时拍摄时,经常以一个中焦距或长焦距的变焦镜头为主,用最长焦距对焦和测光,锁定曝光后再选择理想的焦距拍摄,这样就不必来回移动脚步。
2.对各焦距要多作尝试
大部分含枯摄影爱好者虽然都极为关心变焦镜头的变焦倍率问题,但在具体使用时却往往是长焦距一头用得最多,有些甚至将其当作一个定焦远摄镜头看待。其实,当你尝试运用其他各焦距而获得截然不同的画面时,便会发现变焦镜头作为一种可变的取景工具,有着相当的潜能。
3.熟悉变焦镜头的操作
早期的变焦镜头上,变焦和对焦是以二环分别调节的。现在大部分变焦镜头都已改为单环控制,其特点是通过将镜头前后推拉来改变焦距,左右旋转来进行对焦。因此,对刚刚购买新镜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要熟悉及牢记变焦的前后方向和对焦的左右位置,避免在精确对焦之后因变焦时微稍转动调节环而影响清晰度。这也是很多较为“保守”的摄影家宁愿埋镇使用旧式的双环式变焦镜头的原因。
4.适当运用支撑物
当运用焦距为200mm或更长焦距的变焦镜头时,应把镜头固定在三脚架等支撑物上,以保证拍摄时的稳定性。
5.选择合适的遮光罩
变焦镜头比其他类型的镜头更容易产生光晕,因此,一个合适的遮光罩是少不了的。有时遮光罩造成的遮挡在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取景屏上看不出来,但是在胶片上却显示出来。这种情况在使用小光圈拍摄时最为明显,往往会使遮光罩也落入景深范围。
此外,有些遮光罩在长焦距一端有效,但变焦至短焦距一端使用时,就会使照片上产生取景屏上看不出来的因遮挡而造成的晕映现象。因而,为变焦镜头选择合适的遮光罩并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6.加用增距镜
在需要使用极长焦距的情况下,花很少的钱购买一个2倍增距镜,便可随意将你的70—210mm镜头立即变成140-420mm超望远变焦镜头,一个3倍增距镜更可达到210–630mm,使你的镜头马上跻身天文望远镜的行列。然而,代价将是损失光圈级数和摄得照片的清晰度。
例如,一个F4的变焦镜头加上2倍增距镜后,光圈会损失2级而变为F8;加上3倍增距镜后,最大光圈就变成了F11。如你所知,要发挥镜头的最佳解像力应当是选择比最大光圈收小2级的光圈来拍摄。因此,当加用增距镜时就必须考虑选用高速胶片和三脚架,同时,被摄体以静止的为宜。
7.慎用滤光镜
除非确实需要,一般不要给变焦镜头加用滤光镜。在海滩或咸水的环境下,确实需要一块保护镜。为了改变色温,制造特殊效果,例如为了加深天空颜色和消除反光,需加用偏振镜。除此之外,加上一些可有可无的滤光镜,只会增加已经让人头痛的镜头内部光线反射问题。
8.控制画面深度
用一个变焦镜头在离被摄体1.5米处用60mm焦距拍摄,与在离被摄体7.5米远处用300mm焦距拍摄,所得照片中的被摄体影像是一样大小的,所弯老粗不同的是两张照片画面深度不同。用60mm焦距拍摄的照片,其背景有深度和空间感;而300mm焦距拍摄的,给人的感觉是景物被压缩了,被摄体与景物似乎被“拉近”了。
9.保持距离,防止变形
在使用变焦镜头的广角一端拍摄时,要注意与被摄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造成被摄体变形。须记住,拍摄时的距离是影响透视效果的主要因素,而不是焦距。
10.控制景深的诀窍
可以做一个实验,用同一光圈,在同一距离分别以25mm和50mm的焦距拍摄两张照片,再将用25mm焦距所拍摄的照片放大,使画面中被摄体影像与50mm的一张中的一样大小。比较两张照片的背景后就会发现,放大后照片中的背景并不像第一张照片中的那么朦胧,实际上得到了更有用的景深。这种方法应用于定焦的广角镜头时同样有效。
摄影知识焦距
超焦距摄影这一话题由来已久,就是在林林总总的摄影知识丛书中也很少提及这一话题。作者本人寻找了大量的资料,并就这一话题展开了研究。这里需要弄清楚几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超焦距、超焦距在摄影中的实用性及实际操作方法。对这一话题如何通过通俗易懂的方法来说明白,实际上也不容易。但直白地解释更可以让我们的摄影爱好者得到了解。
这里首先要学习的一个照相机基本术语是:什么叫模糊圈?这对后面理解超焦距是会有帮助的。
一、什么叫模糊圈?
这是我们要理解超焦距摄影的一个关键的摄影术语。模糊圈在有的摄影教科书里也称弥散圈。
模糊圈的概念首先由1866年英国摄影杂志署名T.H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来的,他通过实验发现人眼在25厘米明视距离看图,可以分辨图中相距为1/4毫米的两条线。一张35毫米照相机底片放大成20x30厘米相片(即放大8倍),相片上直径=1/4毫米的圆圈,在底片上应是一个直径为1/32毫米的圆圈,这就是后来莱卡等照相机厂取模糊圈为1/30毫米的'由来。
一模糊圈的基本原理
点光源经过镜头在像平面成的像是一个点,保持镜头与底片距离不变,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点光源,像平面上成的像就会成为有一定直径的圆形,圆形的大小取决于镜头孔径和点光源偏离程度,只要这个圆形像的直径足够小,相片看去仍然够清晰,点光源圆形像再大些,相片会显得模糊,这个临界点光源圆形像,就叫模糊圈。
二、模糊圈的应用
一般35毫米(135)照相机镜头的模糊圈直径≈1/30毫米,中幅相机镜头的模糊圈直径≈1/15毫米,微型相机的模糊圈直径≈1/60毫米。但是各照相机厂家所定的模糊圈直径,会略微不同(建议参考照相机说明书)。
二、什么叫超焦距
通常我们在摄影过程中操作照相机时,无非就是全自动(傻瓜模式)、程序、半自动(光圈优先或速度优先)和全手动四中常用的基本模式。确实很少有人会去使用超焦距模式摄影。
要理解并熟练操作照相机的超焦距模式,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超焦距!
超焦距完全不同于上述四种基本模式。它是根据模糊圈的基本原理,通过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圈和距离(对焦环)的组合,达到摄影者所要求的最大景深范围。
景深范围对于具有一定摄影基础理论知识的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非常好理解。但是对于采用上述四种模式拍摄,通常也能很好地解决景深问题。但是在风光摄影或新闻纪实摄影时,是很难处理好景深问题。
超焦距——就是摄影者通过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圈和距离(对焦环)的组合,应用照相机模糊圈的原理,使被摄物体从照相机景深近界到景深远界(无穷远)有一个更大范围的景深;同理,可以通过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圈和距离(对焦环)的组合来调整超焦距的范围。
例图:
超焦距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
超焦距计算公式为:
H=(F×F)÷(N×C)+F
超焦距计算近似公式为:
H=(F×F)÷(N×C)
H=超焦距(米)
F=照相机镜头焦距值(mm)
N=照相机镜头光圈值(F)
C=模糊圈≈30线/mm(标准值为30)
举例(近似公式):
设定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6mm、光圈F32时,求超焦距?
即:(16×16)÷(32×30)
=256÷960
≈0.267米(保留小数点一位数时,小数点后两位数采用四舍五入后,≈0.3米)
三、超焦距在摄影创作上的应用
超焦距在摄影创作上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在纪实(新闻)抓拍摄影。大家都知道,无论是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或是摄影者的手动对焦有多快,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如果使用超焦距摄影,则完全可以预先根据摄影需求进行参数设定,而无需进行现场设定。摄影者可以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错失良机,摄影者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捕捉想要的瞬间以及构图上。二是在风光摄影上,由于超焦距可以获得非常大的景深范围,可以使从近到远的景物都清晰地呈现在画面上。也就是说,超焦距摄影能更好地记录和再现整个近景、中景和远景。所以说,超焦距摄影是摄影爱好者应当了解和掌握的一门摄影技巧。
当然,在应用超焦距摄影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如超焦距的曝光问题。如果曝光时间超过手动拍摄的极限,应使用三角架;如果拍摄距离太近和在室内摄影因空间较窄或光线较暗等情况下都不适宜超焦距摄影。超焦距摄影由于拍摄过程中受光照条件的苛刻所限,所以往往被广大摄影爱好者所忽视,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当在拍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大家试试,那一定会有另类一番的情趣。
查看更多关于【C4D】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