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机分解示意图
1、传统相机成像原理
镜头把景物影象聚焦在胶片上成像,片上的感光剂随光发生变化,片上受光后变化了的感光剂经显影液显影和定影,形成和景物相反或色彩互补的影象。
2、数码相机成像原理
光线透过镜头投射到感光元件表层,光线被感光元件表层上滤镜分解成不同的色光,色光被各滤镜相对应的感光单元感知,并产生不同强度的模拟电流信号,再由感光元件的电路将这些信号收集起来,模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成为数字信号,再由DSP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还原成为数字影象,数字影象再被传输到存储卡上保存起来。
扩展资料: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在照相机被发明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制造各类光学成像装置,这种装置被称为“Cameraobscura(暗箱)”。
19世纪上半叶,人们终于找到了固定保存暗箱中投影面上光学图像的方法与介质,照相机工业由此发端,因此Camera obscura被认为是照相机的祖先;而“Camera”则成了照相机的英文名称。
2. 单反原理图
单反相机和微单相机都是通过镜头到焦平快门,曝光而得到光电转换(数码相机)取得画像,都可换镜头。二者不同点在:单反带反光板(镜)对焦与无反光板采电子对焦方式即光学对焦与电子对焦。
3. 单反相机分解图
感光元件大小以及材质+镜头=清晰。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来说的。以前大部分的数码单反CCD尺寸都比135胶卷的尺寸小,而全画幅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并且对于已经有传统单反的用户来说,镜头使用会有换算问题。比如佳能EOS 350D的CCD尺寸大概等于胶卷尺寸的1/3左右,EOS 10D上装100mm的镜头,换算1.6倍率后就变成160mm的镜头了。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越接近43.2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胶卷感光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的D100,CCD/CMOS尺寸面积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EOS 5D MARK II、尼康D800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我们就叫他们是全画幅。
4. 单反原理简图
和眼睛一样有各种东西
传统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把景物影象聚焦在胶片上
2.胶片上的感光剂随光发生变化
3.胶片上受光后变化了的感光剂经显影液显影和定影
形成和景物相反或色彩互补的影象
数码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光聚焦在CCD或CMOS上
2.CCD或CMOS将光转换成电信号
3.经处理器加工,记录在相机的内存上
4.通过电脑处理和显示器的电光转换,或经打印机打印便形成影象。
具体过程:
数码相机是通过光学系统将影像聚焦在成像元件CCD/ CMOS 上,通过A/D转换器将每个像素上光电信号转变成数码信号,再经DSP处理成数码图像,存储到存储介质当中。
光线从镜头进入相机,CCD进行滤色、感光(光电转化),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将拍摄物体“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的像素点,这些像素点以模拟图像信号的形式转移到“模数转换器”上,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器上,处理成真正的图像,之后压缩存储到存储介质中。
一:景物的反射光线经过镜头的会聚,在胶片上形成潜应影,这个潜影是光和胶片上的乳剂产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再经过显影和定影处理就形成了影像。摄象头的数码影像和胶片成像原理不同,是经过镜头成像在CCD上,经过CCD的光电转换,生成视频信号,再经过显示屏电光转换,才生成图像。
5. 单反 拆解
拆卸UV镜……逆时针拧下来就可以啦……大多数螺纹都是这样的状态。俗称“正扣”面朝镜头,逆时针拧,就可以把UV镜拧下来了。
6. 单反镜头分解图
一、单反镜头和电影镜头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影镜头没有呼吸,单反镜头往往会有很大的呼吸效应。
什么是呼吸效应,呼吸效应,就是镜头在对焦时候,因为焦点变化引起的焦距的变化。使得图像产生变大或变小的效应。在固定图像拍摄的时候,没有人去注意这种效应,只求在焦点的图像清晰即可。而电影是一个动态的画面,画面不仅有平面的两个维度,还有一个时间的第三个维度。因此,当拍摄一个人从远处走向近处的时候,焦点需要连续的跟着这个人进行变化,当这个变化引起了构图的变化。看着就不那么令人舒服了。
二、电影镜头一般要求像场更加均匀。暗角更小。电影最后投射到的屏幕是非常巨大的,当边缘暗角过于明显,会影响观影效果。
三、边缘分辨率和中心分辨率更加一致。摄影镜头因为成本的问题,对这些考虑相对有所舍弃。很多摄影镜头中心的分辨率很高,边缘的分辨率则很低。毕竟在一个照片上,我们关心的,视觉焦点绝大部分在中间点。而电影因为需要表达故事的内容和故事需要,有时候重心点不在中间,而在边缘,慢慢移动到中间,如果,这时候边缘的人影模模糊糊,而移动到中间时候又变的无比锐利,这种效果会让电影感觉很不舒服。
四、电影镜头的光圈一般用无极光圈,这样可以通过光圈的变化,让光影产生一种流畅的渐变明暗的效果。而摄影镜头以前为了控制准确的曝光,往往,使用定位嗑蹦,锁定一定大小的光圈,使得拍照的光圈与摄影速度进行等效的匹配。而这往往影响电影效果的处理。
五、电影镜头的光圈往往采用T值,T值代表的实际通光量大小。比如同样的光圈,不同的焦段的镜头,最后曝光的速度不一样,而电影镜头的T值,基本上可以保证,不同焦段的镜头同T值曝光速度基本相同
六、摄影镜头里有自动光圈功能,而电影镜头里没有自动光圈功能。也就是,电影镜头光圈值在那里,镜头的通光就在那里。而摄影镜头平时光圈一般都停留在最大光圈的状态下,只是在一按下快门,或者按下景深预测妞后,才将光圈缩小到设定的大小。
七、其他的还有些小的并不明显的功能,比如电影镜头有后焦校准镜片。即调整后焦校准镜片,来校准镜头焦距。
由于以上的几个因素,所以形成了电影和摄影对镜头的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设计电影镜头的时候,需要根据这些要求,对摄影镜头进行电影标准的改造。
谢谢关注我的今日头条
7. 单反解析图
单反相机相对于手机来说,特点明显,有人说单反拍出来的效果好,是因为拍摄者通过单反相机的设置,根据拍摄情况具体做了调整。
一、光圈可调
1、相机光圈的大小,控制着进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照片的亮度。感光度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照片越亮;光圈越小,照片越暗。
2、光圈从摄影艺术角度来说,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用来控制照片的景深。
如下图所示
那什么是景深呢?景深,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张照片中清晰的部分。照片中,清晰的部分越多,表示景深越深,清晰的部分越少,表示景深越浅。
而景深表现在照片上的明显特征就是虚实对比,进而通过虚实对比让照片更加简洁,主体突出。
二、快门可调
1.影响照片的亮度
快门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进光量的多少。在光圈和感光度不变的情况下,快门时间越长,照片越亮,
2、可以根据时间长短拍出轨迹如灯带等。
三、感光度可调
感光度又称为ISO,是指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相机屏幕上显示的ISO数字越大,表明设置的感光度越大,相机对光线越敏感;数字越小,表明设置的感光度越低,相机对光线越不敏感。
具体表现在照片上就是照片的明暗,如果光线不足,可提高感光度来达到效果,而且遵循白加黑减的原则。
8. 相机分解图
请根据以下方法操作:
1、打开相机,拍一个要发到快手的视频,然后保存起来;
2、进入文件管理-分类浏览-视频-找到刚刚拍摄的视频(格式必须为MP4);4、打开快手打开本地作品集;5、找到自己拍摄的长视频就可以发布了。
9. 数码相机分解图
1. 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首先区别是分辨率
数码相机的像素数高达数百万,动态录像的单幅图像的像素数只要几十万,但动态录像每秒钟要记录数十帧,总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数码相机的图像处理芯片是专为处理静态图片设计的,要处理动态的流文件往往有些力不从心,因为 DC 、 DV 的图像处理芯片都是专用芯片,其“高效率”来自于“功能专一”,要兼顾双方,要么使用运算能力更为强大的处理器,要么牺牲处理效率,而前者意味着昂贵,后者意味着低能。另一方面,巨大的数据量需要庞大的存储空间,所以现在主流的 DV 仍使用磁带,因为即使采用高压缩比的 MPEG-4 格式压缩, 512MB 的存储卡也只能存储十几分钟的高精度录像。
2. 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其次区别是光电系统
拍摄单张照片时可以预先变焦、对焦,精确是第一要求,为了精确甚至可以舍弃一点速度。拍摄动态图像时,变焦、对焦与图像拍摄同时进行,要求光电系统的配合不但要准整,而且要快,甚至对“快”的要求超过了精度。所以, DC 、 DV 两者对光电系统配合的要求是不同的,很难两边兼顾。因此,现在很多 DC 虽然能够拍摄录像短片,却不能在拍摄中途进行变焦操作,许多低端机型甚至在录像开始后对焦距离也锁定了。
查看更多关于【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