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兰州新区摄影
今天,甘肃的装备制造业除了在石化通用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电工电器等传统领域具有优势以外,还在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以及节能环保装备等新领域中,打造了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甘肃的装备制造业正向着智能高端方向稳步迈进。
创新领跑补短板
“经过16个月的快速建设,2014年10月14日,兰石集团全面完成了‘出城入园’兰州新区工业园区建设,正式投产。当年10月5日,我在兰石重装公司生产车间投产前夕拍下了这张照片。”“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被采用照片的作者,兰石集团党委宣传部高级主管贾润涛至今仍清晰记得当时拍照时的情形,“照片记录了兰石集团实现企业装备制造升级换代。”
2014年,兰石集团出城入园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集中采购设备1670台/套(其中进口设备17台/套),集团内部承担设备共计164台/套,出城入园采购设备数量之大、质量之优、先进程度之高,是兰石集团发展历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更加成为兰石集团发展的新引擎和加快培育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实现了装备升级的兰石集团,在通用机械、钻采、新能源、军工、农业装备等领域打造出的一个个充满张力的“兰石品牌”。
兰石集团的事例说明,超越行业同类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多个行业技术空白,是装备制造企业立足市场、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基于此,我省装备制造业围绕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大做文章,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目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技术获得突破。
航空装备上,依托中航兰飞、中航万里、甘肃长风等企业,为各类国产飞机配套生产自动驾驶仪、电动舵机、航空电机、机外照明、机载计算机等,多项产品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海洋工程装备上,兰石集团根据我国东海、南海等环境,自主研发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用15000米钻井包,促进了我国半潜式钻井平台用高端钻井装备研发水平。
智能制造方面,依托海红科技、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等企业,生产智能通信配电设备、高低压成套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等;依托兰州高新区、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甘肃伯骊江3D打印有限公司合作建设3D打印智能制造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2. 兰州新区摄影基地
兰州长城西部影视城
营业:8:30-18:30(周一至周日)
地址:甘肃省兰州新区中川镇纬七路兰州新区西部影视城
兰州长城西部影视城介绍
在兰州新区有这么一个地方,一个可以让你感觉到时空穿越的地方,一个可以让你惊叹兰州人民建造智慧的地方,那就是 兰州新区长城影视基地。
兰州新区长城影视城是兰州新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质目的首期工程,是甘肃省重点项目;总占地商积约6000亩,首期工程占地1055亩,主要建设内容即:
一带一路两基地五大区
一带:丝绸之路带沿线国家文化遗产及博览城
一路:中华千年大道
两基地: 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兰州旅游度假产业基地
五大区:外星人及四大文明古国区、西部影视城区。林区影视拍摄区、明园遗址区、皇家御花园区
目前,建成或完成主体工程的有世界古文明代表性建筑及狮身人面像;伊斯兰教博物馆;希腊神庙;中华各朝代典型历史建筑:清明祈年殿、明朝太和殿、唐朝大明宫、主入口80米水幕长廊、较大单体分基人、民国一条街、东西门楼、游客集散中心等。
作为新近崛起的国家第五个新区—兰州新区,只要我们走进兰州新区,古今中外,一天走过千年,我们就能感知到四大文明古国历史和文化的温润与厚重。
在兰州不远的地方能有这么个好玩又神奇的地方,简直是兰州人民的福音啊,趁着现在试运营期票价便宜赶紧去游赏一凡吧!
3. 兰州新区摄影作品
兰州,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的印记如何渗透进它的城市肌理之中?
边陲要塞到工业城市,再到今日的西北文化名城,河流如何与兰州共荣共生?
纽约时报旅行杂志《NYTimesTravel 新视线》通过兰州在黄河岸边的四次跃进来深度讲述这座沿河谱成的醉乡民谣之城的过往今生。
兰州是少有的沿黄河而生的城市。城市被黄河分为南北两部分,在历史上与黄河关系密切,城市与河流交融而生。
黄河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灵魂,河流是这座城市生命中的幸运。
黄河和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但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长江上有太多沿江城市。但黄河边很少有沿河布局的城市——这或许是因为黄河河道的变迁历史与黄河两岸城市的关系并不愉快。兰州是少有的沿黄河的城市,城市与黄河相拥而生,关系密切。
兰州最早的建城历史,就与黄河息息相关。
在中原汉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接带,黄河在大西北的群山中冲刷出一片谷地,一座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于此逐渐生长起来。兰州在历史上最早有行政区建制,是在秦代。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随后沿黄河修筑了四十四座城池,其中的榆中城,即在今天的兰州市城关一带。
这座古城池,体现了我国古代“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城原则,是军事型城市化的代表。到了汉代,霍去病北伐匈奴后,于西固北侧南渡黄河。随后命令其礼宾官李息主持修造城堡,一座名为“金城”的军事要塞又一次出现在这里,这个名字寓意“言城之坚,如金铸成”,也成为兰州至今的别称。而“兰州”一词则起源于城南的皋兰山。
隋代初期,将这里的金城郡改名为兰州,兰州第一次成为这片土地的名称,尽管随后历经更名,在唐代肃宗乾元元年,这里又复称兰州,随后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诗《题金城临河驿楼》记录了这座边塞城市的险要:”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在地理位置层面上看,兰州东接黄土高原,西靠青藏高原。古代丝绸之路从西安起经兰州时便分为西北向与西向两条通道。北向通道为众人所知,沿河西走廊便一直穿向中亚。而西向则从湟水河谷到达青藏高原,在越过祁连山后于张掖与丝绸之路相接。
被群山环绕的兰州正处于兵家相争之地,是接连中原地区与西北的重要关卡。
处于多民族交接地区的兰州注定会经常受到外族侵扰,其一决定了这座城市从一开始就不能如同当时长安一般成为都城,其二不稳定的环境也让它难以持续地扩展城市规模。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沿河而建的兰州老城骨架起于明朝,宣德年间,兰州修筑了方城外廓,因为明朝边疆的扩大,不再是原先所谓的军事要塞。
曾经朝代的边境线在明朝时早已北移至河西走廊。兰州也变成了腹地城市,自然城市功能和规模也可以稳定发展。之后,兰州政治地位不断上升,乾隆三年,将甘肃政治中心从临洮迁到来了兰州,随后陕甘总督府也由西安转移至兰州,以实现“节制三秦”和“怀柔西域”的目的。到了清代中后期,随着人口的不断积聚,兰州城市建成区逐步突破内城城墙,逐步向外围廓城扩展。清末平定西北的左宗棠,曾在兰州督办军务,开办兰州制造局,开启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民国时期,兰州城逐步发展,城市空间逐渐扩展。
孙中山先生曾经在《建国方略》中将兰州这座位于中国几何中心的城市,定位为“陆都”,体现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民国很长一段时期,兰州远离战火,城市稳定地持续发展,城墙被拆除,建成区扩大到城关以外,城市建设用地也不再是古代方城的模式,而体现出更多不规则的地块形态。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内陆腹地的兰州,远离战火硝烟,作为大后方,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的转移,城市快速发展,长期以来作为西北军事重镇的城市,文化和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功能的综合性不断提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兰州成为内陆的工业重镇,从之前的“消费城市”,迅速转型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生产城市”。
而兰州在建国后这七十年城市规划渐趋完善也同样伴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与转型。在1952年,《兰州市都市建设计划》出台,为城市发展定位从“工业为副”到“工业为主”的转型提供了设计,开始体现出苏联工业大生产模式下建城的特色。
在“一五”计划(1953 ~ 1957)时期,兰州被国家选为八大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并且成为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一五”计划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6个都落位兰州。在城市的建设中,为了承接这些重大项目落地,形成了城市沿着黄河东西向布局的“带状组团式”布局。在西固发展重工业、七里河发展机械业,成为现代兰州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的框架。兰州1954 年第一版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我国第一个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大工业城市的功能和空间落位。规划城市性质为工业和交通城市,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整个城市围绕工业生产的组织,划分为15大功能区,多布局在黄河南岸,沿河展开。
这版城市规划,是由穆欣等苏联专家指导而编制完成的,
城市的工业定位和工业区、生活区的布局,都受到苏联城市建设模式的深刻影响。
城市的一些放射型路网,也体现了当时苏联空间规划和建筑美学在国内援建城市中留下的印记。在这一版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兰州的工业立市战略得以执行,大工业生产轰轰烈烈地在黄河两岸展开,无数的烟囱在黄河谷地竖起。大量工厂的兴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移民。在建国的第一个十年里,城市人口从十万迅速增长到七十万。各地口音交融形成的京兰腔,也成为那段历史的记忆。在1964年时,我国又提出了“三线建设”的国家战略,作为三线建设的重镇,国防工业的布局,大工业城市的功能与形象,都在持续强化。
随着工业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持续涌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各类“城市病”不断出现。
特别大量工业集中于城市核心区,而兰州城市空间格局最大特点是“两山夹一河”,这样的地形地貌特别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作为工业城市的兰州,长期以来空气污染在全国排名前列,甚至作为负面案例,被写入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学地理教科书里。因此,兰州很早就开始引导城市建设向外拓展,大力疏解工业到外围地区。
早在1978 年出台的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综合考虑到地形与工业污染,城市布局就开始不再强调以带状为主,而是开始向多组团的模式转变。在那之后,城市建成区虽然还是多布局在黄河南岸,但是河北岸的安宁、盐场等区域也逐步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后,兰州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功能也逐渐从工业独大,向商贸、文化等多元功能体系发展。在本世纪初,兰州第三版总体规划获批。与第二版城市规划中的定位“一个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不同,
这一版的规划中,城市定位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贸、科技区域中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同时,城市的空间不断向外扩张,产业功能更大规模地向周边扩散,黄河北岸的城市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地图上,如果说之前的兰州是倚靠黄河而生,那么现在的兰州,则像是被黄河大刀阔斧地分为了两半,城市在河两岸空间上布局更加均衡。在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城市的发展开始了更大的跃进。在2011年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中,“东延北展 南升北拓”的跨越式发展模式,城市建成区向更大的尺度拓展。中心城区北至铁路货运北环线,南至南绕城高速公路,东至兰州高新区榆中园区东部边界,西至京藏高速公路,面积达到741平方公里。城市的整体版图已经跳脱出传统狭长的黄河谷地,东西南北的范围都相对宽阔了很多。
2012 年,兰州新区成立。这个具有重要战略定位的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海横琴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时至今日,仍在快速扩张。在去兰州的路上,距离城市好几十公里的地方,新区正在荒漠里竖立起无尽的楼房。在新区附近,还经过一个微缩主题公园,巨大的、七八层楼高的变形金刚的脑袋,坐落在黄沙上,正对着国家大剧院的微缩建筑,显得异常魔幻。兰州沉默的新区固然难以与其他发展完善的城市新区相比,甚至仍带着些西北城市固有的笨拙,但另一次飞跃已在等待。与此同时,兰州的城市形象也逐渐脱离了大工业生产的烙印,开始成为内陆地区的文艺重镇。
低苦艾、野孩子、陈小虎等音乐人,让西北民谣在这里兴起,这座内陆城市在我国独立音乐版图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被称为民谣之都。厚重的黄土地让这座城市今天得以歌唱。而专栏作家韩松落,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学代言人。他的笔触下饱含着对兰州的深情,一个人的文字与一座城市互为荣耀,也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文艺风情。虽说我们常将黄河视为母亲河,但相比之下,中原腹地的诸多城市,洛阳、郑州、开封,却与黄河关系较为疏离(城区并不紧密联系黄河),洛阳是黄河流域最后的荣光,黄河经过洛阳后,下游流域只局限于河堤之内,郑州、开封都属于淮河流域了。郑州黄河边的花园口,带给人的是花园口大堤被扒开,形成黄泛区的痛苦记忆。而在开封,站在千年铁塔上,视线刚好与远方的黄河水面齐平,城市与黄河简直完全不在一个世界,难以形成互动。
而兰州,则紧紧地拥抱着黄河这条母亲河。如果说黄河两岸的哪座城市的黄河要素最突出,那一定非兰州莫属。
兰州是全国唯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在历史上,黄河在中下游肆意泛滥的时候,却在上游平静地流淌过兰州,为这里带来了丰饶的资源。城市的地标:黄河铁桥、黄河母亲像等,都与这条母亲河有关。兰州的黄河沿岸,集中了兰州水车博览园、银滩湿地等旅游景点,形成了沿河的一道风景线。城市“河南-河北”的格局深入人心。而联通整个河南-河北城区的桥则更是城市的骨骼。
说到桥,城市的第一座黄河桥,也被称为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是整个城市的象征,也是游客必去的打卡之处。
这座桥于清末1909 年建成,1928 年改名为中山桥。钢筋铁骨的中山桥,气势不凡,与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形成绝佳的对景,一静一动、一刚一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气质。而到今天,一共有34 座大桥伫立在流经城市的河段,密切地联系着城市的河南与河北。黄河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让苍茫大地上的这座城市不再干枯。一如韩松落所言:“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运。河流是一个城市地理心理上的开怀与贯通,是地理性格上的润泽与丰盛。它使得城市难得闭锁,让与这河流有关的城市都缔了盟约。”奔流不息的黄河,为《读者》的文艺小品和心灵鸡汤提供了源泉,为民谣歌手们的艺术创造提供了灵感,他们固然市井,还有些难以登上大雅之堂,但却最直接地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气质。
更重要的是,滔滔的流水,让人们在年代的变迁中平静,让人们与生活的本源长相厮守。很多游客会觉得这是一座沉溺于旧时光里的城市。兰州大学、诸多科研院所,仿佛都提醒着你这里虽然逐渐远离了都市舞台的中央,但仍然保持有贵族的精气神。
在网络时代,这里依然保持传统的街道生活。熙熙攘攘的夜市,告诉你这里从未丧失过都市的活力。
本文原载于:NYTtravel新视线 公众号《黄河特辑丨兰州在黄河岸边的四次跃进》,转载请联系。撰文、摄影 / 李昊
4. 兰州 摄影
我家是兰州的,兰州大学的摄影专业,具体的不太清楚,摄影方向就业,可能就会向着短视频和头条这些方向发展,或者摄影师啥的,感觉还行吧!
影主要研究艺术学、美学、构图、摄影、图片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影楼、报社、电视台、广告公司等进行照片的拍摄、修图、冲洗等。例如:影楼里艺术照、婚纱照的拍摄、修图和冲洗,服装广告宣传照的拍摄与后期处理等。
摄影就业前景
摄影专业就业前景主要是在摄影、广告、影视制作类企和报社、电视台从事照片拍摄、后期修图、照片冲洗、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影视摄影、宣传照拍摄工作。
5. 兰州新区拍写真的地方
如果你要是方便去西固的话,有一个五月新娘写真拍的很好,而且不贵,我拍的是280选17张入册,多选一张再加10元钱。我同学是去金夫人拍的,昨天刚看了她的照片,也非常不错,很有感觉,建议你可以考虑一下
6. 兰州新区摄影群
小姐姐强烈安利兰州工匠印象婚纱摄影,很不错一家工作室,有自己独特的拍摄方法,想要个性潮流婚纱照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了解一下,很棒棒哦
7. 兰州新区古摄影
兰州的古玩市场有好几个,但规模最大,古玩类别最全的还要属位于张掖路步行街的城隍庙,兰州人也叫隍庙。
兰州城隍庙始建于北宋时期,庙内供奉的是汉朝的纪信大将军。纪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部将,楚汉战争期间,西楚霸王项羽兵围荥阳,纪信假扮刘邦佯装投降,掩护刘邦由北门逃走。后被项羽俘获并杀害,刘邦感其忠烈,特封纪信为忠烈公兰州城隍。
兰州城隍庙现存的古建筑为明、清建筑,为一座四进式宫殿式木质结构园林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12亩,建筑面积12870平方米。
1956年5月1日经兰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隍庙成立了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成为兰州职工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集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玉器、瓷器、铜器、刻葫芦、雕砚台、绣品、文化礼品、黄河奇石、古旧书籍、钱币、邮票等具有地方特色,兰州最大的文化古玩市场。
隍庙常年举办各类书画交流及展览活动,同时举办集邮摄影、奇石文化展等各类大型艺术品展览展销,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城隍庙也是兰州市中心一日游的最佳观光景点之一,游兰州必去城隍庙,采办文化用品、收藏必去必去城隍庙。
8. 兰州新区摄影照片新民小学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新民北路泾滩西路邮编是744000
查看更多关于【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