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反镜头防抖标志
镜头外圈通常会标有焦距,光圈,滤镜尺寸等信息。标牌上面的信息以nikon为例: AF-S是说带有SWM静音波动马达的自动对焦镜头; VR是nikon的防抖功能标识Zoom变焦镜头的意思; ED表示该镜头使用了低色散镜片Nikkor是nikon的镜头专用商标; 70-300mm指示了变焦范围,动70mm到300mm的焦距; 任意可调 f/4.5-5.6 分别对应70mm端和300mm端的最大光圈值G是镜头类型,表示没有手动;光圈环IF表示内对焦,即,对焦的过程镜头没有长度上的变化,注意是对焦,不是变焦。
2. 佳能镜头防抖标志是什么
佳能单反镜头是不是防抖的,看镜头型号中是不是有 IS,IS是Image Stabilizer(图像稳定器)的缩写,表示镜头内部搭载了光学式手抖动补偿机构。有 IS,就是防抖的,没有 IS,就是不防抖的。例如,佳能EF 100mm f/2.8L IS USM,就是防抖的。
在镜头是主要看镜头镜身部位的型号标志,如佳能16-35mmIS,其中的“IS”就是佳能防抖技术的英文缩写。尼康的型号中标有“VR”,适马的型号中标有“OS”,腾龙的型号中标有“VC”的都是防抖镜头。这种技术本来只有在其高端单反镜头上经常采用。
3. 单反 防抖
一是性能的限制,相机的cmos很大,一般不会用整块cmos进行视频拍摄,而是只取中间的一块即可满足需求(也有可能是因为用整块,数据流太大了会带来发热等等),其二是通过机身算法进行一定程度的电子防抖,使画面更稳定,这个操作也会裁切。
4. 镜头防抖不防抖标志
一只小手加上3划曲线,这就防抖标识了(每种相机的防抖标识均有不同)。一般在相机的模式里面可以设置。
5. 单反镜头防抖标志是什么
光学防抖:通过镜头的浮动透镜来纠正“光轴偏移”。其原理是通过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然后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地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这种防抖技术对镜头设计制造要求比较高,而且成本也相对高一些。
光学防抖功能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一般情况下,开启该功能可以提高2-3档快门速度,使手持拍摄不会产生模糊不清的现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效果非常明显。
特别在大变焦相机,效果就更为明显了;因为一般变焦越大的情况下,就算是极轻微的抖动也是非常易见的,对于长焦情况下对防抖的功能需求就更大了。做得最好的是松下。 在数码相机拍照时防止手抖动使照片产生模糊,早期的数码相机是通过镜头的光学防抖或者高感光度这两方面来实现的,现在为了加强防抖效果厂家把光学防抖和高感光度同时应用起来就叫做双重防抖. ASR(Advanced Shake Reduction)高级防抖功能。。。
比较高级的电子防抖功能,所以。。。
还是电子防抖
6. 单反镜头防抖标志图
不开
佳能镜头上stabilizer键平时是关着的,若是开着的话视频拍摄时会有噪声且及其费电。
IS防抖技术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应用在民用产品上的光学防抖技术,是佳能公司在1995年发明的;
首只应用该技术的镜头为佳能EF 75-300mm F4-5.6 IS USM镜头,如今,IS防抖技术也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佳能EF 70-200mm F/4L USM IS就是采用二代防抖技术镜头。
该技术的具体原理为:它属于典型的镜片移动式光学防抖,在所有的佳能的防抖镜头中,全部安装有陀螺传感器,它能够准确地检测人手产生的全方位振动,然后把它转化为电信号,经过镜头内部的芯片处理之后,控制一组修正光学镜片与感光元件(胶片)做平面平行的移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于手抖造成光线偏移。
7. 单反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
两种可以同时用,但最好不要用!索尼和宾得是这类的典型。
如果是配适马的镜头,开其中一种就好,两种同时开的话只能说患了帕金逊,比没开还要差很多,基本都是糊的。两种而言,镜头防抖比机身防抖的效果要好很多,因为机身防抖有一个延迟。我用宾得K5和尼康d700,两种曾对比过。
查看更多关于【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