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反虚实拍摄
要达到你说的“近实远虚或者远实近虚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相机镜头、近景、远景三者的距离差。控制好这三者之间的距离就能实现虚实的效果,近景和远景到相机镜头的距离差的倍数足够大。比如:近景是一个人,远景是一颗树,人离相机一米远,树离相机十米远,那么用单反拍照时把焦点对准人,后面的树很容易就被虚化掉了。假如拍照时对焦不对人,而对在十米后的树上,那么一米前的人也很容易被虚掉。假如人退后九米,靠在这颗树上,相机不动,这时候要想把人拍实而树虚掉就很困难了,因为距离差不够。再比如:用单反拍一张写满了字的报纸(假设报纸的标题是近景,结尾一行字为远景),如果你把报纸放在地上,相机从上而下垂直90度拍,那么报纸从标题到结尾的字都很清晰;如果你把报纸放在桌子上,拿着相机坐在凳子上以45度角拍,对焦点在标题上,那么结尾的字可以很虚,因为标题和结尾到镜头有了距离差。
二、数码相机感光元件尺寸的大小。简单说就是大尺寸感光元件的相机更容易拍出虚实明显的照片,在单反上就是全幅比半幅的虚实效果更好。这也是为什么感光元件尺寸小的DC虚化效果比不上单反的原因。
三、相机镜头焦距和光圈的大小。很明显的是焦距越长、光圈越大的镜头,越容易拍出虚实明显的效果。长焦镜头的虚化效果好于广角镜头,在同样焦距情况下,大光圈镜头的虚化效果好于小光圈镜头。
综上,要想达到你说的虚实效果的方法,简单说:第一就是靠近被拍摄主体,控制好前后距离,第二就是尽量用长焦或大光圈镜头拍摄。摄影里曾经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时候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看看那些精彩的微距照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 单反拍照虚
那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对上焦。相机在使用手动镜头时,对快门按钮是没有限制的,就是说不论合焦与否,都可以按下快门拍摄。使用手动镜头拍摄需要仔细地手动调焦,对上焦后才按下快门拍摄。
3. 单反拍照有虚影
可能是由于相片质量未调到最高,可通过设置来提高相片质量。
进入小米手机的相机界面,点击相机设置,可以看到有一个拍照画幅选项,在底部有一个照片质量,一般来说,默认都会是普通或者是标准,这个时候把它调成高就可以了。然后向下拖动进入测光模式,默认就是终点测光,然后将它改为中心群众,返回相机界面之后,将手动关闭返回相机界面,就可以看到有一个拍摄选项,比如说白平衡或者是对焦,如果不满意手机的自动设置,可以选择自己来调试这些功能,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就清晰了。
4. 单反前实后虚怎么拍
前景清晰,后景模糊,通俗的说法就是虚化了。在摄影的特征里,虚化的程度和四个因素有关。一、光圈的大小,一般而言,镜头的光圈越大刚越虚,这也是大光圈镜头贵的原因。二、画幅的大小,画幅的大小对于虚化程度的影响非常大,同样光圈的镜头,全幅要比半幅虚差不多一档半,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买全幅的原因。三、镜头与被摄对象的距离,被摄对象与背景间的距离,镜头离被摄对象越近越虚,被摄对象离背景越远越虚。四、镜头焦距的影响,镜头焦距越长,则等同条件下越虚,这也是很多人为了追求虚化选择长焦距镜头的原因。如图为尼康80-200镜头,d800e拍摄,长焦距,虽然光圈2.8不算大,但也可以得到效果不错的虚化。
5. 实拍与虚拍的区别
第一点,前虚后实变化到前实后需,是通过旋转对焦环实现的。旋转对焦环,改变了摄像机的焦距,只有跟摄像机距离等于焦距的物体是最清晰的,远的或者近的,都会迷糊,这就是镜头的景深效应。(比如焦距是10米,A物体距摄像机7米,B物体距摄像机10米,C物体距摄像机20米,那么这三个物体中,只有B是清晰的,A和C都是模糊的,并且C比A更模糊,当你旋转对焦环,使焦距变远时,C将由模糊逐渐清晰,B将由清晰变模糊,A将更加模糊;反之同理)。
第二点,关于光圈与景深的关系。要想获得比较明显的虚实效果,一般来说,要求镜头有比较小的景深,这时就要把光圈调到最大。也就是说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虚实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虚实效果越不明显。(顺带说一下,景深与快门速度没有关系,目前为止,我没见过哪个镜头的景深会受快门速度影响)用脚架固定好机器,机器设置为手动对焦,手动设置光圈开到最大。
2、用树木作为拍摄对象,选择纵向相距10米以上的两棵树,以两棵树干清晰度为参考测定对焦效果。
3、先将机器靠近前景近端的树干(距离树干约5米),画面中保持近端树干为前景,远端树干为背景。镜头变焦到长焦端(拉到最近),再调试聚焦环,使焦距落在近端的树干上,这时远端树干应该虚化模糊;这时启动摄像机,录制10秒。
4、手动均匀调整聚焦环,焦距转换到远处树干(可先试验一下聚焦旋转的角度),直到远端树干清晰,这时近端树干应该模糊。录制10秒后停机。
这样可实现由近实远虚变为近虚远实的效果。反之亦然,
6. 实拍和虚拍的概念
使用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追踪拍摄
对于运动的物体,我们在拍摄时若使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由于锁定焦点后物体还会有一段位移,可能会造成焦点不实而拍虚的情况。
为了获得更清晰的成像,应把自动对焦操作交给相机完成,而我们只负责构图并按下快门。具体设置可以在相机自动对焦模式菜单中选择,不同生产厂家对自动对焦模式的叫法不同,如尼康叫“ 3 D跟踪”,而佳能则称为“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叫法不一样,但意思相同。
当选择了相应的自动对焦模式后,我们在拍摄运动物体时,通过半按快门可以实现跟踪对焦,始终保持运动主体焦点清晰。而通过智能信息显示光学取景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观察自动对焦变化情况,从而在严谨构图的前提下追踪拍摄对象完成拍摄。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对运动轨迹有规律可循(如慢跑者、 赛车等)的拍摄对象,这类对焦模式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而在拍摄动作飘忽不定的孩子、宠物时,则显得不是那么实用。
拍摄慢跑运动员,开启跟踪对焦功能,相机自动依据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切换到相应自动对焦点,从而保证清晰捕捉运动画面
2
使用高速连拍抓取每一个动感瞬间
拍摄短时间内动作变化剧烈的运动,高速连拍是非常实用的功能。高速连拍通过增加单位时间内拍摄张数,提高了拍摄效率和成功率。实际拍摄时,一般有这样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1.提高快门速度
如果快门速度过慢,显然会影响连拍速度,此外较慢的快门速度还不利于获得清晰的影像。使用连拍功能时,一般至少应保证 1 / 500 s的快门速度。
2.连拍时机的选择
在运动状态转变的短暂时间内利用连拍功能拍摄有助于记录更丰富的照片信息,如跳高运动员腾空的过程、赛车进弯的瞬间等。
3.构图上预留空间
高速连拍过程中一般没有时间调整构图,为方便后期处理,建议前期构图时留有一定空间。
在跳高运动员起跳腾空的瞬间按下快门连拍,获得一组极富动感的运动照片
3
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时,精彩画面转瞬即逝,为了清晰地凝固动态瞬间,多选择高速快门来拍摄。这类照片由于定格了肉眼难以看清的动态画面,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
1.快门优先模式
出于精确控制快门速度的需要,我们在拍摄运动题材时,可选择快门优先模式。即设定快门速度,而相机调整光圈值以配合设定的快门速度而获得准确曝光。对应于不同的相机品牌,佳能用Tv挡表示,而尼康用S挡表示。
2.足够快的快门速度
对不同的运动场景和运动对象,抓拍到清晰画面所需的快门速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应根据拍摄距离、物体运动速度及运动方向来决定。当拍摄距离较远、物体运动速度较慢且运动方向与拍摄方向趋于平行时,不需要太快的快门速度即可将拍摄对象定格在画面之中;而当拍摄距离较近、物体运动速度较快且垂直于拍摄方向时,则需要极快的快门速度才能将拍摄对象的影像凝固下来。实拍时可以在 1 / 1000 s左右进行调整。
3.提前预判结合连拍功能
拍摄运动状态时刻变化的拍摄对象,如果看到精彩画面再按下快门,由于反射神经及快门时滞的双重作用,很难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对此,我们应做好充分预判,并提前按动快门,利用连拍功能提高抓拍成功率。
游泳运动员进方向与拍摄方向垂直,为了凝固高速运动的肢体动作,采用较快的快门速度
4
追随拍摄制造动感
追随拍摄,即指在拍摄过程中移动相机跟随运动物体,并使其在取景框内保持相对静止,然后利用较慢快门速度将背景动态模糊。使用该方法拍摄的照片,运动主体清晰,而背景则相对模糊,由于动态效果强烈,被职业体育摄影师广泛采用。虽说追随拍摄具有一定难度,但掌握相关技巧并多加尝试,我们同样可以拍摄出精彩的追拍照片。
1.选择自动跟踪对焦模式
在追随拍摄时,为了保证焦点清晰,若使用佳能相机,应把自动对焦模式设置为“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而若使用尼康相机拍摄,则应选择“ 3 D跟踪”对焦。
2.合适的快门速度
追随拍摄对快门速度要求较为苛刻:若快门速度过快,无法获得明显的背景模糊效果,这将极大削弱画面动感;而如果快门速度过慢,则很难保证运动主体清晰。一般在实际拍摄时,我们多选择将快门速度设定在 1 / 30 ~ 1 / 125 s。
3.稳定的握持相机
由于追随拍摄本身就是一种摇拍手法,因此相机握持的稳定与否对照片质量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应尽量舒适地握持相机,并将相机贴住面部,使头部和相机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手臂微微贴住身体以获得支撑,并在追拍过程中以腰为轴匀速旋转。
4.提前移动相机
在整个跟随拍摄过程中,尤其是按下快门前和快门释放的过程中,都应尽量保持拍摄对象在取景框中相对静止,这样才能保证照片足够清晰。因此,提前移动相机显得十分必要。
5.使用带防抖功能的镜头
带有防抖性能的镜头在跟随拍摄时能提供额外的保障,抵消部分手抖造成的画面模糊。尼康带有防抖功能的镜头带有VR缩写,而佳能能的缩写则是IS。
追随拍摄 F1 赛车,将赛车清晰地呈现在照片中,而背景则相对模糊,动感强烈。
7. 单反拍出来虚
如何评定一张照片是不是废片,最大的因素就是看这张照片是否准确对焦,对焦准确了才能够让照片变得清晰,在实际的拍摄当中,如何让我们的照片保证清晰,这里面的学问就非常多,不仅与镜头相关,还与相机本身有密切联系,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习惯操作,作为一种拍照的基本技能,没掌握透彻往往就会让我们照片变得朦朦胧胧,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些避免脱焦、跑焦、失焦的小技巧。
一、产生原理
在相机光学结构的里面,恰当的焦点能够让拍摄物清晰地呈现在传感器上,从而形成最锐利的图像,此时反差值最大,而其他焦点对焦的地方就会变得模糊,反差值下降。在大部分数码相机上,都能够自动对焦,通过对比度法或相位法,两种方式确定准确的对焦点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对焦。具体的技术原理,在此就不必深究,今天我们说的是,在相机计算确定对焦后,与实际的对焦点出现偏差的情况,这就是照片焦点发虚的问题关键。
产生焦点不准确的情况,原因有很多,如:镜头与相机不匹配、镜头反差值弱、相机识别计算错误、拍摄者的运动、物体位置改变、相机移动等等情况,都是会影响我们实际拍摄效果,脱焦跑焦都是非常大可能的,除了随机性的跑焦外,大部分失焦的情况,其实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讲解一下避免跑焦的6种方法方式。
二、副厂镜头的匹配问题
先说说随机性的跑焦,大多数会出现在副厂镜头与相机机身的匹配上面,由于相机厂商在对焦系统上,拥有了诸多专利技术以及商业秘密,在有一些对焦技术是不能够透露给副厂镜头的,像索尼的微单™相机,对于高精度的相位对焦在追随运动物体上,加入了限制,并未开放该技术,因此会出现一些匹配上的问题,同时相机上也不会有副厂镜头的校正数据,对边缘通光量、颜色校正、畸变校正等数据有所缺失。
除了镜头的匹配问题以为,一些原厂的大光圈的镜头在使用最大光圈拍摄的时候,偶尔也会无法避免的出现失焦情况,同时,一部分有损坏的镜头,光轴出现了故障,也会导致自动对焦不准确,形成失焦。
三、避免失焦技巧
1、大光圈镜头解决跑焦问题
镜头跑焦,最常出现在大光圈的镜头上面,像50mm F1.0、85mm F1.2等等镜头,在全开最大光圈下,偶尔会出现失焦的情况,由于镜头的光圈值非常大,精神很浅,因此自动镜头在对焦环的位置就需要非常精细,对焦差距仅仅零点几毫米,都会被放大几十几百倍,最终导致失焦。
100%的解决方法有两个,就是缩小光圈或者实时取景放大对焦。缩小光圈以后,景深变大,清晰的方位更广,对焦的精度要求就没有这么高,更加容易对上焦,牺牲了大光圈。想要在最大光圈下进行精确的对焦,方法就是打开手动对焦模式,使用实时取景功能,点击放大,转动对焦环进行手动对焦,调整到恰当的对焦点。
2、避免相机移动
在拍摄人像照片时候,常常需要从低往上仰拍,吸纳的人更高一些,然而,如果选择是中点对焦模式,中点位于人的身体上,而脸部则不在焦点位置,变成脱焦的图像。因此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应该正确的选择对焦点位置,将对焦点设置在人脸的位置,避免脱焦。
3、避免前景干扰
在负责的环境拍摄,对焦点有可能会受到其他物体的干扰,让画面变得不准确,前景极有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正确对焦,在人像摄影时,像头发丝类型的密集细小的干扰物,对焦的时候非常容易就对上了头发,而人脸确实虚的。
解决的方法就是在拍摄时对于细小的物体格外小心,使用单点对焦,选择正确的对焦点,避免相机自动往前对焦偏移,除此以外,回看照片检查是否对焦准确也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步骤。
4、使用高精度对焦点
在单反相机上面,不同的对焦点,精确程度并不一样,在使用不同的镜头,会又不一样的精准程度,从普遍的情况来看,中点的对焦点相比边缘的对焦点更加精准,在对于一些大光圈的镜头,能够有更好的对焦
除此以外,我们需要根据拍摄场景选择恰当的对焦模式,好像在拍摄体育运动的时候,正确的选择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式,能够给我们的拍摄有很大的帮助,高端的相机,能够设置不同的运动物体对焦灵敏度、中断对焦设置选项。
5、避免折射影响对焦
在拍照的时候,遇到镜面反射的物体,由于入射光线经过了镜面反射,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让相机的对焦系统识别错误,从而脱焦的图像。解决的方法就是选择镜面物距相等的物体替代对焦的检测位置,借助物距相等的原理,实现精准的对焦。
6、镜头的焦点调校工具
在一些副厂镜头上,会支持电子调焦校正的工具,来校正镜头的对焦不准的情况,手动将镜头固定偏移的值校正在镜头上面,弥补脱焦的问题。
总结
再高清的相机,如果没有对焦准确,就毫无用处,因此我们可以还是需要养成一种查看照片的小习惯,查看曝光是否准确,对焦是否准确,都是必不可少的技巧,而本文所说的小技巧,则是从镜头的选择、相机的设置上面,都给提个醒,祝大家能够拍照好照片。
(摘自网络,侵权删除)
查看更多关于【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