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摄影中,景深你是怎样运用的?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f——镜头焦距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
ΔL2——后景深
ΔL——景深
前景深ΔL1=FδL^2/(f^2+FδL)
后景深ΔL2=FδL^2/(f^2-FδL)
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即光圈值(F)越小,景深越小;光圈越小,即光圈值(F)越大,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胶片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数值定义。一般常用的是:
画幅
24mm x 36mm
150px x 225px
4" x 5"
弥散圆直径
0.035mm
0.0817mm
0.146mm
35mm照相镜头的容许弥散圆,大约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1/1000~1/1500左右。前提是画面放大为5x7英寸的照片,观察距离为25~750px。
5、一些计算实例网上有些在线计算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
摄影光学计算器
Windows版本的可下载的计数器在f/Calc
(1)、200/2.8对焦在5m时,f/2.8的景深:
δ=0.035mm
f=200mm
F=2.8
L=5000mm
ΔL1=60mm
ΔL2=62mm
ΔL=122mm
结论:该镜头在用f/2.8拍摄时,清晰范围是从4.94m~5.062m,景深很浅。
(2)、200/2.8+2X=400/5.6对焦在5m时,f/5.6的景深:
δ=0.035mm
f=400mm
F=5.6
L=5000mm
ΔL1=30mm
ΔL2=31mm
ΔL=61mm
结论:该镜头在配合2X增距镜后,主镜头用f/2.8拍摄时,景深是(1)的一半。
2. 摄影里的景深
2MP是200万像素摄像头的缩写,景深镜头是摄像的专业词语,指某个镜头(某段视频)需用长景深拍摄(人物及背景都清晰)。2MP景深镜头就应该是200万像素长景深摄像头(监控镜头)。
首先景深镜头的目的就是辅助人像模式的成片。景深镜头在人像模式的照片中,负责背景虚化部分的识别,这时候高像素的主镜头再去丰富细节和色彩。故景深镜头的分工,使其不需要过高的像素。
1300万像素高,1200+200主摄像头为1200万,200万副摄像头并不是像素叠加,“景深双摄”指在主摄像头的旁边多出了一颗像素相对较低的副摄像头,专门来记录空间和景深信息,这样拍出的照片优势是可以先拍照后对焦,实现背景或者近景虚化增加层次感
3. 摄影中景深的作用是什么
景深镜头:就是对好焦的范围。它能通过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也可以拍出清晰的背景。在光学中,尤其是录影或是摄影,景深是一个描述在空间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离范围。
纵深镜头:运用不同的光位、光比、光效和其他处理方法,在光线造型下可以构成富有纵深感的视像,使用不同焦距的摄影物镜,在不同光圈和物距下拍摄,能在画面中构成不同的景深范围。电影创作中,选取和加工外景,设计和搭置布景,都要为未来镜头画面提供一定的纵深感。
其实纵深一般是指调节前后景的纵深清晰度,最终来影响景深效果。
4. 景深在实际拍摄中的使用技巧
1.利用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大小与景深有着密切的关系。同等摄距下,利用光圈调节景深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需减少景深虚化背景时,应采用大光圈乃至镜头绝对口径即最大光圈:需增加景深时应选择小光圈乃至最小光圈。即使在同样摄距,采用同样焦距拍摄同一对象,收小光圈后对景深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在选择光圈的同时,注意结合利用变焦镜头做焦距和摄距变化等,对景深的利用则更为灵活和科学。2.利用摄距控制景深
摄距越近景深越短,摄距越远景深越长。拍摄一般场景时,景深大都以米来计算;拍摄特写时,景深往往以厘米来计算:当用微距镜头或者用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微距模式做近摄时,景深常常会以毫米计算。可见摄距越近,景深也越短。 在利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的前提下,如希望再缩短景深,应在不影响构图前提下缩短摄距,如以较短焦距配合小光圈做微距近摄仍然希望增加景深,可稍微退后延长摄距来增加景深。
3.利用主体与背景的距离控制景深
主体与背景的间距近,浅景深效果难以显示:当主体与背景都在无限远处,即使是长焦镜头配合大光圈也难以有效虚化背景。如条件允许,相机应尽可能靠近被摄主体,而被摄主体应尽可能远离背景,如此,虚化背景效果才更明显。有时被摄主体位于较近摄距,而背景处于无限远位置,即使用广角镜头配合大光圈拍摄,也可较有效地虚化背景。
4.运用后景深长于前景深原理
在摄影实践中,摄影者应针对景深的形成特点充分利用前、后景深,一般可通过焦点选择来充分利用景深,如拍摄半侧面人物特写,需将焦点定在靠近镜头的眼睛上。根据后景深长于前景深的原理,这个眼睛清晰了,另一个眼睛才会相对清晰:如将焦点定在距镜头较远的眼睛上,靠近镜头的眼睛很可能处于景深之外显得模糊,那就是浪费后景深了。同理。如拍摄前后共四排的合影照,焦点选在第二排,第一和第三、四排也显得比较清晰,这就是用足了全部景深。5.多采用"光圈优先"和"景深阶梯曝光"
无论单反还是便携机,都可通过手动档"M"和光圈优先模式"A"来选择光圈,以最大限度发挥光圈控制景深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大光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F5.6、F4 之类的光圈,包括F2.8 的绝对口径也应该选择使用。实际上处于一般摄距时,选择中档光圈的景深差别比较小,很多情况下非真正的大光圈难以获得明显的短景深。
就表现主体反映主题而言.景深并非越短越好,也并非越长越好。有时需将背景虚化得恰到好处,即背景既不能虚化到令人无法理解其特定内涵,也不能清晰得对主体产生视觉干扰才最合适。由于单反相机都以最大光圈取景,取景和实际成像只要不是同一光圈值,就会有些差异。使用传统相机时.常利用机身上的"景深预测"按钮来检查景深效果,数码单反相机上也有"景深预测"按钮,而且可随时检查实际拍摄效果。如有必要,可利用光圈优先模式,在构图及摄距均不变的前提下,采用不同光圈拍摄几张,以便后期选择。
5. 景深在摄影作品中的作用
光圈是一组叶片组成的近似于圆形的东东,作用有以下几条:
1、控制光通量:光圈大(F1.4)则进光多,弱光环境下能保证更高的快门速度;反之,光圈越小(F22)则越少。
2、控制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也就是常说的背景虚化的比较好);光圈越小,前后景就越清晰(风景照常用小光圈,如F11~F16)。
3、在闪光摄影中,光圈还能控制闪光灯和环境光的光比。环境光用快门控制,闪光量用光圈控制。
景深:焦平面前后的清晰范围。
调节方法:
1、单反和带手动功能的DC:拨到光圈优先模式(A或AV),然后拨动机身上的拨轮;
2、手动镜头:直接转动机头上的光圈环;
3、部分全自动DC无法调节光圈,只能相机自己根据当时的场景自动决定。
6. 在摄影实践中如何应用景深?
佳能800d没有设置景深的标示,景深应凭经验设置,但机身上有个景深预览按钮,按下可实时看到景深的状况。
影响景深大小的三因素是光圈、焦距、拍摄距离,虽然有计算公式可以计算,但在实践中似乎没有人会通过计算设置的。都是凭经验来调整控制这三因素得到预期的景深
查看更多关于【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