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典期间的美术作品展
一家方舱医院的创建史从2月3日决意建造,到2月5日首批方舱医院开舱接诊,再到此后的运维管理。近日,随着一批批轻症患者出舱,分布在武汉各地的方舱医院陆续关闭。这些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场馆陆续完成“临时医院”的特殊使命。作为破解“一床难求”困境的应急之策,建立方舱医院在新冠肺炎防控这场战“疫”中起到了关键转折作用,是中国医学救援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举措,更会在整个武汉抗疫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月11日,位于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有28名患者集体出院。潘松刚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万军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家方舱医院的院长。此前虽已做了10年三甲医院副院长,但如何建设并管理方舱医院,万军“一脸茫然”。
病人不认同、社会不理解、医生不了解,万军用三个“不”概括创建初期的武昌方舱医院。历经无数风浪,这艘生命之舱正从三“不”驶向三“零”的彼岸(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
3月1日,武汉市硚口武体方舱医院34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剩余76名患者作转诊处理。此后,武体方舱医院不再接收患者,被媒体称为方舱“首休”。3月3日,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视疫情发展有序关停方舱医院。
站在武昌方舱医院门口,听闻消息的万军深呼一口气,“每一天都是艰难的”。
茫然
2月2日,全国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万余例,其中三成在武汉。
数字背后潜藏着更多危机。彼时,所有定点医院患者爆满,医疗资源极度紧张,大量确诊的轻症患者只能居家隔离。由于其具有传染性,导致家庭聚集性感染和社区传播的风险陡增,疫情防控面临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疫情扩散的双重压力。
按照中央指导组要求,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在2月2日12时前,对全市“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收尽收,确诊患者须集中收治。
一边是奇缺的床位,一边是大量待收治的患者。怎么办?两难之下,方舱医院应运而生。
“建造方舱医院的目的,就是集中收治大量确诊的轻症患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方舱医院并非至善之举,但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是控制疫情的现实之举。”
得到批准后,选址工作随即展开。“一是要空间开阔,能满足大量、快速、集中收治患者的需求;二是要通风良好,避开居民区且易改造。”全程参与方舱医院筹建和管理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主任王健说。
2月3日晚,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公告,洪山体育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城市客厅三地入选,将分别改建为武昌方舱医院、江汉方舱医院以及东西湖方舱医院。由于场馆面积所限,首批三家方舱医院预计规模在4000张床位,后续将陆续建设其他方舱医院。
“该怎么建设,又该如何管理?”2月4日一早,万军看着眼前的洪山体育馆,一脸茫然。对于如何建设并管理方舱医院,万军知之不多。
“既往,方舱医院主要在军队中使用。”王健说,方舱医院具备可移动、能快速投入使用抢救伤员、功能模块化等特点,能满足军队灵活机动的作战需求,但在公众面前却亮相不多,仅有的几次是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等灾难救援中使用。
“这次要建造的方舱医院有所不同。”王健说,一方面要空间大,且在固定场所收治病人;另一方面,不同于军队方舱医院救治的大部分是创伤类病人,如今面对的是传染病病人。“坦率地说,这是一次首创,大家心里都没底。”
万军赴任当天,王健等人向他详细说明了筹建武昌方舱医院的初步设想:由“国家医疗队+武汉医疗队”主导运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担任队长单位,按照传染病医院的管理方式,将确诊轻症患者集中收治,切断传播途径,让建设方舱医院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
听了专家们的描述,万军虽然仍懵懵懂懂,但时间不等人——指挥部给出的开舱接诊时间是2月5日。看看表,已是2月4日18时。“时间不多了。”深吸一口气,万军迈步走进洪山体育馆。
争议
洪山体育馆内,改建工作已热火朝天地展开。施工方正在安放床铺等基础设施,武昌方舱医院预计规模为1000张床。时间仓促,一些物资是临时拼凑来的,每张病床边的小桌子上,用红色字体清晰地写着“25中”。
“用建设传染病医院的标准来考量方舱医院。”万军回想着王健等人的话,沿着场馆转了一圈,眉毛越拧越紧。“问题很多。”
最突出的问题是床位摆放——床挨床且床头对床头,相当于两排大通铺,不仅没有间隔,也没有阻隔。这会潜藏两个问题:一是距离过近,不利于病人隔离;二是一旦有患者出现过激行为,易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群体事件。
“两床之间要有间隔,床头之间也要加隔板。”万军说。
“间隔多宽?隔板多高?”施工方问。
“间隔至少一米,隔板一米五。”凭着多年医院管理经验,万军答道。
“间隔好办,可我去哪儿找这么多隔板?”正值春节,工厂停工,很多工人已回乡,施工方很无奈。
“必须用隔板!”万军态度坚决。
“到哪儿去找?”对方应道。
双方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3月8日,在武昌方舱医院,刘嘉宇以医护人员为模特进行绘画创作。11岁的刘嘉宇得到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呵护,擅长绘画的她送上自己的作品,表达祝福之情。王毓国摄
与此同时,距离武昌方舱医院仅11公里的江汉方舱医院,陆群正拿着设计图与施工方沟通。
陆群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大年三十当天,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抽调其赴武汉抗疫的通知后,陆群直奔武汉协和医院,协助做好院感防控。由于江汉方舱医院以武汉协和医院为依托,作为感控专家的陆群被派来参与方舱改建。
“我的任务是在现有条件下,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虽无先例,但改建方舱医院并非无章可循。陆群知道,改建相当于把一所大型场馆改造为传染病医院,因此三区两通道(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病人和医务人员通道)等传染病医院的基本建设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在确定病人的收治标准时,也考虑了感控问题。”王健说,入舱前,要对患者进行流感、病毒性肺炎等传染病排查,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底本
通风系统也是改造的重点之一。“体育场馆和传染病病房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压,后者是负压。”中南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张亚男说。洪山体育馆就是由该单位负责设计,因此她对原有结构了如指掌。
张亚男说,改造通风系统,首先考虑的是保证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参考传染病医院的压力梯度原则,通风系统控制的合理气流方向应该是从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流动,污染区须为负压,清洁区为正压,使污染区空气不会直排室外。
污染区主要为病房区,都是高大空间,原本的空调系统为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为保证污染区为负压,张亚男指导施工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为病房区安装了排风系统,并配置了高效过滤器,排风经过滤后高空排放,避免污染室外环境。
滴答滴答,时间在流逝。半小时后,施工方找到万军。“有办法了!”对策是将市政道路上的阻隔板消毒处理后移至舱内。万军指着病床间的蓝色隔板,笑着说:“就是平时马路上用的。”
按下葫芦又起瓢。武昌方舱医院分为A、B、C三个区,万军发现,场馆内只有一个男女卫生间。这么多病人,怎么办?
施工方提出,用移动卫生间。“如果存在粪—口传播怎么办?”万军脱口而出。
就在宣布建造方舱医院的前一天,2月2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粪便传播,应引起高度警惕。最终,双方协定,由环卫部门每日安排专车将移动卫生间的排泄物抽走,集中消毒处理。
虽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站在馆内仅半个小时,万军便浑身打战。“这么冷,病人怎么可能休息好?”于是,患者用品中又加上了电热毯。
解决完这些问题,万军下意识地看看表,已是2月5日凌晨2点。
云集
就在万军、陆群等人忙于方舱建设之时,2月4日上午,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卢金星和7名同事驾驶着中国疾控中心移动P3实验室检测车,从北京日夜兼程赶赴武昌方舱医院。
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共调集来自北京、广东的3辆移动P3实验室检测车赴武汉驰援,这些车辆都是SARS后装配的应急设备。
“全国一共就3辆,全都用上了,移动P3实验室检测车的主要功能是为患者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王健说,方舱医院虽体量庞大,但仍按功能分区,以病房区(舱内)为核心,实验室检测车、影像检查车等停靠在舱外,提供支撑保障。
2月5日早7时,历时23个小时,卢金星一行8人到达武昌方舱医院。当天下午实验室准备就绪,随时可接收临床样本,开展核酸检测。卢金星指了指身后的移动P3实验室检测车说,接到驰援指令前,他就安排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了保养,“四个轮胎都换成了新的”。
2月28日,武昌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在给患者测体温。杜禹甫摄
负责方舱医院医疗服务的,是20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以及武汉本地和各地驰援的队伍,共76支医疗队8000多名医务人员。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是首批抵达武汉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之一,主要依托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目的地是江汉方舱医院。
该队队长劳炜东说,疫情发生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被指定为广东省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队员们在出发前已经做好了防护培训。“这些医生都是临床一线骨干,为轻症病人提供医疗服务,问题不大。”
开舱
2月5日17时,武昌方舱医院准备就绪,等待社区将病人转运过来。万军仍在舱内不停地巡查,像是交卷前的最后检查。
23时40分,武昌方舱医院迎来首批患者。天公不作美,白天淅淅沥沥的小雨转为疾风骤雨。事发突然,方舱内雨伞储备不足,患者从转运车上下来,只能用外衣勉强遮住身子,一路小跑到收治区。仅有的两个水池前,准备洗漱的病人排起了长龙。电源故障,导致电热毯一度无法使用。灯火通明的大厅内,咳嗽声、喘息声此起彼伏,很多病人难以入眠,表现出抱怨和不满的情绪。
更糟糕的是,气温还在下降。到了2月6日晚,患者的不满情绪升级,舱内出现摔打生活用品等过激行为。这些情况,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被传递到外界,“收容站”“集中营”等负面评价涌来。天气预报显示,2月7日,武汉将有降雪并迎来寒潮,最高气温仅2℃。
形势不等人。万军拿起高音喇叭,拉上武昌区区长,一同跳上了馆内的一处高台。二人分别从物资保障和医疗服务的角度向患者作解释安抚工作。“有点儿效果,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万军说。
根本问题是要马上供暖。但对方舱医院而言,要供暖,首要解决的不是热源,而是通风。“在之前改造的基础上,还要再升级。”张亚男说,凭借多年经验,她迅速给出解决方案——当病房区域开启空调供暖时,剩余空调须关闭新风阀,全回风工况运行。在病房区内按床位数设置多台空气消毒机,以净化室内空气。
当晚,施工人员按照方案进行改造。次日,顺利供暖,病人的情绪逐渐稳定。
运转
武昌方舱医院内,辽宁、福建等4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国疾控中心移动P3实验室检测队以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4家武汉本地医院,医务人员达数百人。
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万军的答案是,放权。因为方舱医院创建开诊时间紧,病人成批次转运过来,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制度设计,建立组织架构。
“驰援的队伍都是各地精英骨干,本就具备完整的制度和规章。初期这段时间,就要依靠并发挥每支队伍的自主能力。”万军说,4家本地医院一一对应4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以国家队为主,我们配合协助”。
度过了初期的“兵荒马乱”,制度设计逐步提上日程。依据多年的医院管理经验,万军设立了“三部两办”——院务办公室、院感办公室、医务部、护理部、物资保障部,这些都是运维一个战时传染病医院所必需的部门。
在医务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照顾和管理病人,院方组织病区内的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医患之间搭建“信息高速路”。对病区的管理,借鉴了社区管理模式,即网格化管理。以隔板为条线划分不同的网格,每个网格内6名~8名病人,其中一人为网格员,这些人既是党员,也是热心肠,爱张罗。网格员们能及时了解病人情况,第一时间告知医生,扫清管理“盲点”,尤其对于中老年人的帮助很大。
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连廊上搭好了雨棚,患者上卫生间时不用再淋雨;门口的垃圾堆里,吃剩的一次性饭盒全部装进黄色垃圾袋,避免污染环境;病区内加装了多个洗手池并提供热水;舱内设立了图书室,供患者阅读消遣。
艰难的4∶1
2月11日,武昌方舱医院首批28名患者出院,万军为每个人颁发了出院证。
“有三个目的。”万军说,一是增强患者的信心——在方舱医院能够康复;二是给医护人员信心——可以治好患者;三是给社会信心——方舱医院不是收容所,而是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医院。
“虽然进入常态化管理,但感控必须常抓不懈。”陆群举例说,江汉方舱医院建立了感控观察员制度。院感观察员可以在医护人员进出病区过程中,对其穿脱防护服给予直接的观察指导,帮助医护人员避免职业暴露,降低感染风险。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武汉已建成16家方舱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3万多张,累计收治患者1.2万余人,武汉每4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1人在方舱医院治疗。方舱医院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
今天,武昌方舱医院将关舱。
2. 非典图画作品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让中国人民谋幸福,不在挨饿。
钟南山——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不懈努力。
霍英东——香港爱国主义商人,无论是抗日期间还是抗美援朝期间,为解放军提供不少物质,对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也做了不熟努力。
3. 非典 展览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积极为国家级美术展览组织、选拔、推荐美术作品,并承办多个全国性美术大展,如《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1 999年)、《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2002年)、《“西部风”中国雕塑巡回展》(2002年)、《第十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 2004年)等,上海100多件美术作品在全国综合性美术大展中获金、银、铜奖。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注重弘扬主旋律创作,发挥艺术的社会效益及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协会先后主办和承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览》(2001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2004年),《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展》(2005年),《永恒的和声―京沪两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联展》(2005年)等重要展览;举行了“重建家园”―上海美术家抗洪救灾捐赠书画活动,在“非典”时期组织画家绘制艺术口罩,将拍卖所得全部捐给上海市红十字会,并组织200多位画家为中华(上海)骨髓库建设向上海市红十字会捐赠了300多件作品。
此外还举办了《与文明同行一一地铁文明乘车漫画巡展》、《禁赌漫画展》、《禁毒漫画展》等。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积极开展与海内外美术界的交流与合作。2004年世界和平美术大展在上海举行,该展是当代美术家在世界和平主题下的一次盛会,集中了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俄罗斯、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以色列共16个国家的1 76位画家的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语言,展示各自的文化,表达对和平的真诚期盼和维护。
2005年,协会获中法互办文化年上海组委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第六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优秀组织奖。
由协会编印的《上海美术》作为协会联络会员、宣传协会的一个窗口,积极推介上海美术家及其作品,开展学习研讨和争鸣,加强与会员的沟通交流,已成为上海美术界创作研究、艺术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全国各省市美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自1986年开始,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了10届。展览采用邀请展的形式,从上海的中青年艺术家中选拔优秀作者,集中展示其作品。
联展积极进行艺术探索,努力弘扬海派绘画精神,对上海中青年美术力量的发现和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加历届海平线的200多位画家,大多数已成为上海画坛的骨干力量。
自第八届( 2000年)起,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采用国际通行的策展人机制,使展览更具活力。
4. 非典期间的美术作品展示
金陵八痴”是一批长期痴迷于书画,有智慧、有实力、有爱心的老艺术家群体。
其中有画虾技法勇于创新,唯一在国内外举办百幅虾画的军旅画家,人称“江南虾王”的张锦炎;融隶、篆、草、楷、魏碑于一体、隶书创新成一绝,雅号“五味隶书翁”的戴登科;师从吕凤子,六十余年钻研国画,被媒介誉称为“金陵鹰王”的徐阑湘;一笔画鱼、造型优美、动感性强、质感晶莹,世称“金陵画鱼人”的丁常容;主攻写意花鸟,笔下牡丹华丽富贵、婉媚多姿,享有“金陵牡丹戴”之称的戴倚山;构图奇险、设色大胆、寓意深邃的山水画家古雪中;书画兼长、尤擅画马,被誉为的“金陵画马人”的王正禄等。534148772 这些老艺术家,不仅画艺超群、各怀绝技,而且人品高尚、广洒爱心。长期以来,“金陵八痴”热衷于义卖、义举,学雷锋、助残疾、敬老人、抗非典、援灾区、慰边防……每个场合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这批平均年龄72岁老艺术家们近年来,就捐资数十万、捐画近千幅,爱心温暖无数人。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不顾年老体弱,也不管风吹日晒,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开展书画爱心活动。与那些崇尚虚名、注重实利、心浮气躁、道德低下的艺术家相比,他们更可爱、更可敬。在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更需要象他们这些德艺双馨艺术家来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534148772 八痴”简介 534148772 金陵画鱼人534148772 丁常容,笔名皓石,号梦松居士,雅号“金陵画鱼人”。1943年2月出生,江苏沛县人,擅长写意花鸟画。江苏扬子书画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画家,北京湖社画会专业画家,中国东方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美术馆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颜真卿书画院一级画师。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和国家级展出,被授予“国际和平文化使者”称号。“金陵八痴”之一。 金陵一枝梅刘仁通 534148772 0年生,浙江省景宁县人。原陆军指挥学院教授。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军区老战士书画协会理事,江苏扬子书画艺术学院、金陵老年大学教授和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奥林匹克书画院荣誉院长等。 自幼爱好书画。离休后20余年,师从著名画家、教育家谭勇教授等。作品扎根传统,源于生活,外师造化,朴实无华。擅长画梅,有“金陵一枝梅”之誉。“金陵八痴”之一 江南隶书第一家戴登科 534148772 1931年生于江苏泰州,祖籍镇江丹徒,大学(文科)毕业,无锡书法艺专毕业。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扬子书画艺术学院教授,南京芳草园书画院副院长,南京东慈书画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世界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幼承庭训,酷爱书艺,从唐楷入手,遍临历代名帖名碑。尤擅行、隶,隶书有创新,汇行、篆、魏碑书意,秀润敦厚,生动自然,独具风格。享有流传的美誉:“隶书创新成一绝”、“德艺双馨书法家”。“金陵八痴”之一。 江南虾王张锦炎534148772 张锦炎,1934年出生于湖北省石首市。原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四级教授、军旅画家,江苏扬子书画艺术学院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金陵八痴”之一。喜画花鸟,尤擅虾蟹。近三十多年来,夜思日画,寒暑不辍,画了万余幅虾画艺术作品,使虾画形成了“动感”、“透明”、“简约”、“多姿”、“多色”、“多层”、“神韵”的艺术特点和气势沉雄的艺术风格,被誉称为“江南画虾王”。 金陵孔雀赵淑娥534148772 936年生,祖籍山东青岛。江苏扬子书画艺术学院教授,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艺术顾问,南京军区老战士书画协会政治学院分会副秘书长。出版有《赵淑娥孔雀画集》。 金陵牡丹戴534148772 戴倚山,又名戴兵,号登峰,1944年出生于江苏泰州,大专学历,工程师,职业画家。自幼深受家庭影响,酷爱书画。早年毕业于南京文化宫国画专业,师承江苏著名花鸟画家何鸣教授,并得著名画家施永成、陈培光等先生指教。 现为江苏省扬子书画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中山书画院画师,金陵画院画师等。擅长写意牡丹,兼作山水,有“金陵牡丹戴”誉称。“金陵八痴”之一。 金陵画马人王正禄534148772 王正禄,1945年生,研究生学历。南京中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数十年钻研书画,得陈大羽吴俊发台湾赵松泉等诸多名师教诲。书画功底扎实,造型准确,线条洒脱,立意高远。其书画兼长,尤擅画马。笔下骏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多次参展获大奖。近期获首届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金奖 抱石皴法一绝古雪中 534148772 古雪中,1946年生,四川成都人。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画师,国际关系学院书画顾问,秦淮书画院副秘书长,江苏扬子书画艺术学院教授,金陵八痴之一。5. 非典艺术作品
遥想一年前,我们曾经期望用镜头来记录一代宗师的风采,制作一个系列。走访了许多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他们大多身体状况不佳不能前来。常老当时正在北京住院,她最终答应前来,或许许多人还记得那期节目中她的神采飞扬,以及那件把她映照的分外灿烂的桃红色的衬衫。其实,那时她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乐观,所有的剧组成员都知道,常老做客节目一方面是为了不让几次三番邀请她的编导为难,同时也为了把生命中最后的美好留给观众,传授她的人生经验。四个小时的录制,老人丝毫没有露出半点疲惫感,几次提醒老人停下来歇歇,老人都不愿麻烦大家,耽误时间。那晚,老人犹如在舞台,精神饱满,回忆了71年的演艺生涯以及伴随其中的激情与浪漫。我们和老人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也深深地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祈祷她能够平安。 2004年的元旦,当我们正在为元旦特别节目“温暖2003”筹备忙碌寻找嘉宾的时候,我们又一次想到了常老。上次节目之后,她一直在北京治疗,据说老人家每天还在练功,真正达到了“曲不离口”的境界。再次见面,常老已经远没有半年前那般精神,但是她依然欣然答应要参与节目,与大家共享“温暖”。录制的前一天,她的病情突变,身体的状况容不得老人家再次颠簸与长时间地座谈。于是面对面的梦想搁浅。但是我们依然拍摄了老人在家中养病的画面,她的言语中依然是奋力坚持和从容不改。 两次相聚,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再次翻看影像,我们依然会泪留满面,不仅仅是因为感动,还因为一种跨年龄的情感,我们体味到了她的可亲与可爱。但是她已经悄然离去,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再次打开记忆的闸门,来翻看她的艺术之旅,领悟她的人生经验。 九岁入行 执著一生 常香玉出生于一个艺人家庭,9岁随生父张福仙搭班学戏,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八九岁的时候正是出嫁做童养媳的年龄,为了躲避旧社会女人的悲惨命运,父亲选择让她进入戏曲行当。但是,在旧社会唱戏被归为三教九流之列,演戏的人也被侮辱地称为“戏子”意为下贱。常香玉却对豫剧乐此不疲,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热爱。她说父亲是她的启蒙老师,常派唱腔就是父亲为自己改制的,他的教育原则是“戏是苦虫,不打不成”,“成”了的常香玉赞赏父亲的卓识和远见。 10岁登台,13岁主演6部《西厢》,那时的常香玉已经名满开封,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就能挣八块大洋了。”但是,她决不向权贵和恶势力低头。她举了个例子,一次,有个帮头娶小老婆,要她去唱堂会。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流氓大怒,要动手打她,她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用自杀来表示愤怒,进行抵抗,幸好后来被抢救。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19岁那年的一场新戏表演中,陈宪章与常香玉邂逅。演出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意见。陈宪章见解独特且颇具幽默感,常香玉对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有了好感。但是,此时的陈宪章已经有了家室,相见只能恨晚。但是,常香玉并不介意陈宪章的身份,陈宪章也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欢,于是两人开始了恋爱。常老羞涩地讲述两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情景,他以给她剪指甲为由牵了她的手,谁知道这一牵就是一生。 两人的婚姻受到了常香玉父母以及各方面的阻碍,但是常香玉却坚持自己的选择。婚前,常香玉与陈宪章约法三章,一是她不嫁当官的人,二是不给别人当小老婆,三是不能因为她是个唱戏的就看不起她。陈宪章一一答应,与前妻离婚,并且解甲归田,专心为常香玉的事业奔波,甚至包揽了整个家务。同时,他开始教妻子识字读书,为妻子写作剧本,《花木兰》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几年前,陈老去世。子女们回忆父亲重病住院的日子说,那是他们见过的世间最动人的爱情。那段时间,常老每天都要去医院陪伴老伴,每每离别他们总是用深深的吻来表白内心的怜爱与不舍。老伴去世许久她还常常会念叨:“你爸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他怎么就不发明一种药,让我们俩同时一天死?”陈老先生在弥留之际也交待子女要照顾好母亲,那是他走后最大的担忧。 子承母业艰难与遗憾 常老在节目中感叹自己此生有两大遗憾,一是没能够尽所能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和丈夫,女儿也在节目中说母亲让他们感觉陌生;其二是子女没能够将常派豫剧传承下去,而眼看着自己就要面对生命的尽头和艺术的尽头。小女儿在母亲看来是天生唱戏的料,但是她偏偏不喜欢,于是采用了逃避的战术,逃避到了国外。为此,母女产生很多矛盾和不解。如今,女儿归来,已经为人母的小女感悟到:“母亲从九岁开始做的事情是她的生命,继承她的事业比为她端茶倒水更能够让她温暖。”金发碧眼的小孙女在现场唱了一出《花木兰》,颇有姥姥的强调和神采。女儿用实际行动来解除母亲的遗憾和担忧,但是无人能够完整地传承常派唱腔依旧是她的遗憾。 先天下之忧而忧 每每到国家危难的时候常香玉总是能够挺身而出,捐钱捐物。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她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称。如今,这一事迹已被小学课本收录,文章的名称为《“香玉剧社”号飞机》。去年非典时期,她又拿出几万积蓄捐给医务工作者,表达她的“急国家之所急”的热情。但是,身边熟悉的人都知道,常老一生以清苦的生活为伴,没有享受过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她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旧衣服。她的学生也说,老师家里至今都是石灰墙,刷的绿漆,水泥地面。冬天的时候,就吃白菜、萝卜。即便是已经仙逝,也告诫子女身后事从简,不要惊动更多的人。 与最爱的人团圆 老人一生“戏比天大”,致力于豫剧事业,留下了诸多经典:《花木兰》、《拷红》、《白蛇传》、《断桥》、《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和现代戏《漳河湾》、《母亲》、《人欢马叫》、《红灯记》、《杜鹃山》、《柳河湾》。戏幕合上,老人悄悄离开,悲伤之余我们默默地为她祝福,因为那将是她与恋恋不舍的爱人的重逢…… 文/周敏
查看更多关于【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