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尚书是谁
【尚书】官名。
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
秦属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
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
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
成帝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
东汉政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其主客尚书令至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
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
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
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
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
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
隋、唐正三品。
明正二品。
清未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
宣统三年,始改尚书为大臣。
2. 曹尚书是个怎样的人
曹利用(?-1029) 北宋大臣。赵州宁晋(今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人,字用之。1004年(真宗赵恒,景德元年),契丹南侵,真宗(赵恒)亲征,驻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宋军射杀契丹主帅挞览,他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契丹兵营议和,拒绝割地要求,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1014年(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拜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尚书右仆射。
真宗乾兴初,加左仆射兼侍中。
后恃功益骄,并得罪太后及宦官。
适其侄曹汭犯罪,因被牵连,遂谪知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又被诬指私贷景灵宫钱。遂继贬房州(今湖北省房县,位老河口市西南)安置。
3. 尚书曹郎
晋朝最重要的机构是尚书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台,也叫尚书省,魏晋以来并用,直到南朝后期才固定称省。晋朝尚书台组织比东汉、曹魏时候更加严密。公卿权重者录尚书事。尚书令为首,尚书仆射为副。尚书令、仆射办公处称都座,有左、右丞。左丞负责尚书台内部禁令及庶务。右丞负责库藏庐舍及远道文书奏章。都座以下有列曹尚书,初设有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后改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
东晋则设吏部、五兵、左民、度支、祠部五曹。尚书下有三十五曹郎(尚书郎)。东晋时只设十五曹郎。从组织构成上可以看出,尚书省是朝廷内外、中央地方各项政务的集汇处。
4. 曹尚书的故事
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国--曹安。
周武王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振铎。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
其它如下:
曹刿:春秋时期鲁国名将,我们学过的古文:“曹刿论战”
曹参:西汉名将大臣。
曹操:字孟德,安徽亳州人,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丕:即魏文帝。三国时曹魏政权的建立者,曹操之子。
曹植:著名诗人。三国时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为魏明帝。
曹叡:魏明帝(203-239)时年36岁在位(226-239)十三年,曹丕之子。
曹芳:魏少帝(232-274)时年43岁在位(239-254)十五年,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
曹髦:魏高贵乡公(241-260)时年19岁在位(254-260)六年,曹丕孙曹霖的儿子。
曹奂:魏元帝(246-302)时年57岁在位(260-265)五年,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
曹霸:谯郡人,唐代杰出画家,官武卫将军。
曹唐:字尧宾,桂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人,唐代诗人,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
曹松:唐代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省潜山附近)人。生卒年不详。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大将。
曹端:字正夫,河南省渑池人,明代著名学者。
曹顶:通州(今江苏省南通)人,明代抗倭英雄。
《红楼梦》曹寅: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之祖父。
曹雪芹:清代著名作家,他的名著《红楼梦》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部宝贵的遗产。
曹振镛:安徽省歙县人,清代大臣,官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编修、学政、大学士、军机大臣。
曹福田:直隶静海(今属天津市)人,清末义和团著名首领之一,后被清政府杀害。
曹汝霖:上海人,曾任清政府外务部副大臣、袁世凯政府的外交次长。
曹学楷:鄂豫边红军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31年冬牺牲。
曹邦辅:明户部尚书曹邦辅,定陶人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抗倭明将。
仅供参考....
5. 选曹尚书
选曹郎:古代官制名
选曹郎,三国蜀、吴所置尚书台郎官名。主管铨选官吏事务。
中文名:选曹郎
性质:古代官名
朝代:三国
职责:主管铨选官吏事务
三国蜀、吴所置尚书台郎官名。主管铨选官吏事务。《三国志·陈祇传》:“弱冠知名,稍迁至选曹郎。”《虞翻传》:“第四子汜最知名,永安初从选曹郎为散骑中常侍。吏部郎”别称。《三国志·夏侯玄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许允)明帝时为尚书选曹郎。”《梁书》卷五三《良吏·沈瑀传》:“去官还京师,兼行选曹郎。”
职责
主管铨选官吏事务。
6. 尚书主客曹
三省六部制度是隋唐时期创建起来的一种政治结构和官制体系,古装题材的电视剧里会经常提到六部,那么这六部是哪六部呢?六部之下还有别的政治机构吗?它们的职责和管理范围分别是什么?
一、吏部
顾名思义,吏部的职责就是主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和考核。吏部的一把手是吏部尚书,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人事部部长,吏部之下设立了四个部门,简称“四司”, 四司的具体部门名称因为朝代的不同而各不一样,但不管哪个朝代它的职能总是大同小异、基本类似的:
1、第一个部门主要是负责官员的考授、拣选、升降和月选。
2、第二个部门主要是执行封爵、世袭、恩荫、请封的职能。
3、第三个部门负责管理官员的复名复姓、入籍、出籍、和养老。
4、第四个部门负责对官员的奖赏和处罚。
主管以上四个部门的官员从高往低排分别是侍郎、郎中、员外郎。
二、户部
户部管理着户籍和财经两大块儿,最高主事官是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部长,户部下设四个部门。
1、第一个部门管理着全国各地的国土、田地、户籍、赋税、军需、俸饷和财政收支等。
2、第二个部门负责制造货币、让货币进入市场,相当于现在的中央银行。
3、第三个部门存储着国家的钱财和物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库。
4、第四个部门管理着税粮、军需的验收及转运。
以上四个部门当中第一个部门是户部底下最庞大的一个机构,分管这四个部门的官员是侍郎,类似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
三、礼部
礼部主要负接待外宾,筹划典礼、办立学校、科举考试等等,相当于现在外交部、文化部和教育部的合体,最高管理者是礼部尚书,也就是现在的外交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和教育部部长,礼部下设四个部门:
1、第一个部门负责办理学校和科举考试等文化教育事宜。
2、第二部门负责祭祀宗庙,为统治者卜测吉凶,挑选良辰吉日。
3、第三个部门主要是接待外宾,搞好外交。
4、第四个部门掌管膳食、牢狱、典礼及制作官服印信等事务。
以上四个部门的负责人是侍郎,均为副部长级别。
四、兵部
兵部掌管全国的军队调动、军官任免及国卫防务,类似于现在的国防部,最高长官是兵部尚书,也就是现在的国防部部长,兵部下设四个部门:
1、第一个部门主管武官的承袭、选拔、候补和品级升降。
2、第二个部门负责战备物品的采购和收管,比如马匹、武器等。
3、第三个部门主要负责军功赏罚的考评及战后的抚恤巡防。
4、第四个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兵籍和军械登记及军报的文书传达。
以上四个部门的负责人也是侍郎,副部长级别。
五、刑部
刑部负责实施国家的政令刑罚及审核全国的刑事案件,类似于现在的司法部、公检法等部门,刑部尚书是刑部的最高管理人员,各个朝代在刑部下设的部门数量都有所不同,其中尤以清朝所设的司部最多,大大小小的部门加起来达到了十七个,总的归类起来:
1、第一类部门负责修订法律法规。
2、第二类部门负责审核全国各地的刑事案件。
3、第三类部门掌管牢狱、狱卒和罪犯。
4、第四类部门负责各地文书的收发及日常政务。
六、工部,掌管全国的施工建筑事务,相当于现在工信部、水利部和城乡建设部的合体,古代的工部是很厉害的,除了可以盖房建坝、采矿织布还可以制造出军火器物,最高领导是工部尚书,下设四个部门:
1、第一个部门负责皇宫和各个地方官衙、道路的规划、修建与维护。
2、第二个部门主管制造和分发政府的官用器物。
3、第三个部门是专门做预算的,评估各种工程修缮所需的费用并记录上报。
4、第四个部门是为了修建皇陵而设,古人都比较讲究这个。
主管以上四个部门的官员从高往低排分别是侍郎、郎中、员外郎。
最后来总结一下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其中各部下设四个司,统称为六部二十四司。
7. 曹尚书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曹”的”本义为“救济粮”、“粮草”、“饲料”,转义为“吃粮之人”、“庶人”,再转义为“庶务”。“曹”后来指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例如:曹干(官署中的干事人员);曹掾(泛指一般官员);曹务(古代官署中分类所管理的事务);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机关)。西汉成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其长,称仆射,余四人分四曹办事。东汉尚书增至六曹。魏、晋时迭时增减,最多时达三十五曹,而尚书仅五六人,乃以一尚书辖数尚书郎,尚书郎各主一曹。此即“五曹尚书”“六曹尚书”之由来。此曹后演为部,六曹尚书即六部尚书。尚书郎所主之曹,即以后部内之司。地方州郡亦有曹,如户曹、贼曹等,略当近现代机关之科。隋文帝开皇三年(583),诏佐官改“曹”为司,如司户、司法等。此后地方政府不再用“曹”。
8. 尚书曹郎是什么官
宪部尚书,官名,即刑部尚书。
隋朝始置。文帝开皇三年(583)由都官尚书改名。
唐朝沿置,正三品。唐中叶后,多以外官兼任,渐成空衔,侍郎实掌部务。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司刑太常伯,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再改秋官尚书,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玄宗天宝十一载(752)至肃宗至德二载(757)一度改宪部尚书。吐蕃(今西藏)王朝仿唐制置刑法长官,译名亦为刑部尚书。
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升从二品,始掌全国刑狱政令。辽南面官置。西夏亦置。金初刑部与左、右司同署,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分立,置尚书一人,正三品。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亦置,三人,正三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置,初一人,正三品,隶中书省。六年增一人。十三年废罢中书省,升部秩,仍置一人,正二品。建文(1399—1402)中升正一品,成祖即位,复旧制。永乐迁都前,并置行在刑部尚书于北京,迁都后去行在字,以南京原刑部加南京字,置一人,秩同北京,分掌南京诸司及公、侯、伯、五府、京卫、所刑名之事。
清末入关前天聪五年(1631)即置刑部承政等官,顺治元年(1644)改承政为尚书掌部务。置满、汉各一人。初满官正一品,汉官正二品。十六年均定正二品。康熙六年(1677)复旧制。九年再均改正二品。雍正八年(1730)定满、汉均从一品。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刑部为法部,遂废。
9. 曹尚书是什么人
意思是廉洁正直的尚书。
读音:lián zhèng shàng shū
廉正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廉洁正直,尚书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古代的官位,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词语笔顺:
扩展资料
尚书在汉宣帝时期权势就已经很高,《汉书》盖宽饶传记载,担任卫司马的盖宽饶向尚书投诉卫尉不合理差遣,尚书责成卫尉废除弊端。卫尉是中二千石,仅次于三公的品秩,尚书在当时已经是有实权的职务了。
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是古代中央政府部级长官。尚书在隋、唐正三品。尚书在明正二品。
查看更多关于【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