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sony微单a7r2上用手动长焦如何放大对焦?
索尼α7R2说明书第111页【放大对焦】:
1、MENU按钮—【拍摄设置】5—选择【放大对焦】;
2、用相机后面的五维导航轮(上下左右三角键调整放大位置);
3、按中央的确定按钮(每按一次放大倍率变化);
4、调焦清晰后按快门(按快门拍摄后放大显示取消)。
如果经常用,可以设置成快捷键。
进设置,菜单里有选项,也可以自定义一个按键为放大
二、大家对索尼 A7s2 无反相机的评价是如何?
它的视角覆盖相当全面,28mm至135mm,在135画幅上覆盖了一部短片需要的大多数视角;它对呼吸效应的控制做得非常好,好过不少低端甚至中端电影镜头,比如CP.2和UP系列;它是一支Parfocal lens,变焦完全不改变焦点;电动变焦+SSM马达提供了绝对平稳而静音的变焦,甚至起始会有一个小小的缓冲使画面不至于突兀;它的锐度在135画幅下非常理想,完全满足4K拍摄的需求;它的光孔可以无级调节;它的对焦环可以在电子模拟与Full MF之间完美切换,提供最好的手动对焦体验;95mm的口径让它的暗角非常轻微;变焦与对焦时几乎不改变重心……
A7S初代是很不完善的,孱弱的对焦,防抖无力,内录规格的低下,以及初代A7系列不那么友好的机身和按键,等等。A7S2最大的改进是改善了对焦。跟A7R2不一样,可能是会影响高感表现的原因,A7S2并没有引入相位对焦系统,而是加入了144个被SONY称之为“快速智能对焦点”的东西,覆盖画面中心36%的面积。拿到手之前对这个对焦系统其实真的没多少信心,SONY的反差对焦始终表现欠佳。虽然拍摄视频更多地依赖于手动对焦,但我拍摄独立项目时因为常常是单人作业,AF能力还是值得重视的。可A7S初代实在让人失望,对于纵深运动的人或物体几乎没有任何追焦能力,若你放任自动对焦系统去追焦,画面常常会让你不忍直视。而且A7S对于非人类的画面主体的判断比较差,经常会出现啼笑皆非的对焦情况。拿到手以后,不得不承认SONY这次实在做得很棒。虽然新的对焦系统不论是面积还是速度都依然比不上A7R2,但已经很接近,与A7S有了质的差别。而且在低照度下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速度和追焦能力在如此的低照度环境中,依然死死地咬住了不算慢的出租车。对于画面主体的判断也比A7S甚至A7R2更出色。而且36%的覆盖面积虽然听起来不大,其实已经超过许多全画幅单反相机了。五轴防抖的加入也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但与许多网友夸张的不一样。常常在网络平台(包括知乎)上见到有人夸大五轴防抖的作用,赞其如小型斯坦尼康一般,似乎有了五轴防抖就不需要别的辅助设备了。其实五轴防抖的补偿幅度相对于运动画面而言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对于动态影像的拍摄最大的意义在于固定机位不一定非得要借助三脚架才能让画面能堪入目,或传统上使用肩扛拍摄的镜头,在这两种情况下,手持+五轴防抖可以让拍摄更灵活,机位的变化更便利。
按键布局等方面的提升就不夸了,Menu和C3终于不再是一种折磨。更多的选项也加入到自定义按键中来,比如静音快门——用过的人自然知道这有多方便。要拍摄高质量的画面,镜头的选择是一个永远的难题,尤其是对于低成本乃至零成本项目。E口的短法兰距可以转接几乎所有镜头,然而始终要认识到一件事情:绝大多数相机镜头其实都不适合用来拍摄动态影像。大多数相机镜头是纯粹为静态拍摄设计的,完全没有考虑动态影像的要求。比如,大多数变焦镜头在变焦时焦点会发生变化;比如,许多镜头在调整光圈时焦点会发生变化;比如,光圈只能1/3甚至1/2EV步进;比如,对焦环是电子模拟的或者行程非常短;比如,呼吸效应非常严重;比如巨大的暗角;比如,变焦或对焦造成巨大的重心变化,不适宜与稳定器配合使用……不一而足。
三、索尼的a7r2的半画幅是怎么调
进入菜单,第二个齿轮选项,第六个小分项APSC/Super35mm,开启就OK。
四、我的索尼A7R2相机用了两年今晚用M档设置定时两秒拍摄后突然无法取消定时!请问大师们该怎么办啊?
你所谓的定时拍摄如果指的是“自拍定时”,按下快门后延迟两秒拍摄。
可用MENU——相机图标1 (拍摄设置1)——[拍摄模式]设定为单张拍摄即可。
如果仍然调不过来,可用MENU键进入设置菜单——工具箱图标——出厂重置——相机设置复位。即可恢复相机设置的默认值。不过尽量不要这样做,出厂默认值不都是最佳选项。
查看更多关于【单反相机入门教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