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好友 摄影技巧首页 频道列表

    摄影世界杯(世界摄影比赛)

    视觉  2022-11-201830

    1. 世界摄影比赛

    1839年8月19日,摄影技术问世。发明之初,摄影是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被使用的,像维米尔等画家都曾利用它进行绘画创作。同时,摄影也给古典绘画带来了巨大冲击,任何画家也画不出照片那样的真实效果,Paul Delaroche甚至曾宣告过绘画已死。

    摄影的艺术化尝试

    Oscar Gustave Rejlander《Hard Times》

    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初,“是否能将摄影称作艺术”成为了久久盘踞在摄影这一媒介之上的阴霾。1922年,先锋艺术杂志《Manuscripts》邀请了包括杜尚在内的多名艺术家对这一问题发表看法。有趣的是,邀请的这三十几名艺术家里居然没一个摄影师。显然在当时,大家并没有把摄影师列入艺术的范畴。

    2. 世界摄影比赛最高奖项

    摄影界的最高奖项是普利策奖、荷赛、哈苏国际摄影奖。

    1、普利策奖: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2、荷赛奖: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

    该会成立于1955年,因为发起于荷兰,故被称为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至2018年已举办了61届。

    3、哈苏国际摄影奖:哈苏国际摄影奖创办于1980年,已经逐步成为一项国际摄影界重要的摄影赛事,主要宗旨是奖励“一位公认的摄影师的主要成就”。

    3. 世界摄影比赛作品

    体育攝影的名称叫体育动作类摄影。

    北京时间2013年2月15日18:00(荷兰当地时间2月15日11:00),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 —“荷赛奖”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捷克摄影师Roman Vondrous拍摄的“越野障碍赛”获得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

    4. 世界摄影比赛冠军 狼 西藏

    西藏有狼的,但是基本只是出现在无人区(基本在羌塘草原、可可西里一带),游人所到的景区狼是不会来的,还没听说过游人被狼袭击过的案例,所以在西藏不用担心野生动物对游人的伤害。

    5. 世界摄影比赛的简称

    1895年12月28日 (农历冬月十三),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

      1895年12月28日(距今121年),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举行首次放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被认为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卢米埃尔作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师,擅长快速摄影,并发明了既是摄影机又是放映机和洗映机的机器。他拍的第一部片子是一部宣传片《工厂的大门》,表现当时法国里昂卢米埃尔工厂放工时的情景,片长仅一分多钟,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因而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世界各国大学电影艺术研究生的必看片目之一。

    6. 世界摄影比赛有哪些

    喜欢摄影的朋友想深入学习一点摄影知识,我集中推荐一下这几年我自己看过的,觉得不错的几本摄影书。

    《摄影美学七问》,作者阮义忠,被称为中国摄影教父。这无疑是这些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摄影书,思想深刻、艺术性强,7篇对话,把摄影的美学特性剖析得淋漓尽致。喜欢摄影的同学都应该读一读。

    《当代摄影新锐》这本介绍的摄影新锐,至今很多已卓有建树。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旧版名《世界摄影大师——二十位人性见证者》)介绍20位世界摄影大师,值得一读。

    《面对摄影大师》拜访布列松、马克·吕布、寇德卡等世界摄影大师的故事,堪称大师向大师致敬,生动活泼有趣,让我们了解大师生活状态。

    《摄影家西游记》作者因工作关系(编辑《摄影家》杂志)游历欧洲各地、与当地摄影家、杂志编辑、策展人交流的札记。

    《论摄影》被称为摄影圣经,地位毋庸赘言。我在图书馆借回来看了许久,也许是对西方写论文的思维方式还不适应,感觉有些沉闷,没有看完。

    《摄影大师对话录》法国摄影大师法兰克·霍瓦的《摄影大师对话录》,阮义忠编。大师与大师关于摄影的深入对话,读之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我将是你的镜子》顾铮编译,世界摄影大师的自白或访谈,值得一看。

    荷赛奖得主傅拥军的《纪实摄影指导》,其实更偏向于新闻摄影。名家大讲堂这个系列的书都不错,图文并茂,很是精彩。

    颜长江《三峡日志》。作者是生在秭归县长在长江边的人,对于三峡有一种深沉的爱。这是他沿着三峡行摄的日记,真诚质朴,充满感情。

    《失焦》卡帕的二战战地摄影手记,毋庸多言。

    《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中国第一本系统阐释纪实摄影的书,其中的知识非常丰富、格调很高,且很好看,严重推荐。

    《普利策新闻奖图语》美国新闻摄影大奖获奖作品的剖析,不错。

    <布列松传》记得看过这么一句话“布列松是摄影的一道门,不管你同不同意他,都要从他门下走过,当然,如果你很有本事,也可以从他头上跳过。”

    《瞬间的背后》 一句精辟的语录,一幅让人醍醐灌顶的照片,然后再聊聊照片背后的故事,它的来龙去脉,拍摄趣闻,以及怎样才能拍出这类照片。美国新闻摄影大师乔·麦克纳利的新闻大片,真的是大片。其中多数使用闪光灯拍摄,喜欢用灯光的朋友很应该看看。

    《摄影家的门槛》摄影家的“门槛”是什么呢?姑且可以说是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家的区别,摄影人都想被人称为摄影家,甚至艺术家,很多人都想躺在沙发上指导那些把自己当神的摄影爱好者。可是风雅如贾宝玉也不敢说自己是槛内人,千千万万个爱好者很难诞生一个摄影家。那么在千千万万个爱好者和摄影家之间,真的是只有一条门槛,而不是一座等你去跳的龙门吗?

    这部书,结合李少白的一批作品带给我的启发,告诉大家,爱好者和摄影家之间只有一个小小的门槛,甚至可以说其实只有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只要你不相信各种故弄玄虚的表演,只要你自信、理性、踏实、耐心,再学一些辩证法,你就可以轻松地迈过这个门槛。

    除正文部分外,李少白以摄影家自述形式提供给我们每张照片的创作数据、创作目的、主要手法、测光点与曝光补偿等内容,标注在每张作品下面,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

    《图片编辑手册》第一本系统的中文图片编辑图书。我认为图片编辑是对摄影作品的再创作,对于一组作品,好的组图编辑非常重要,这本书很有用。

    这些书是我看过的众多摄影书当中的精品,有品位、有格调、有层次,对学摄影的人非常有帮助的,至于充斥着图书馆、书店书架的什么数码摄影入门、构图技巧、风光摄影技巧……之类的烂书少看或者根本不要去看。

    7. 世界摄影比赛叫什么

    石膏山国际摄影大赛LOGO石膏山国际摄影大赛是由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北京摄影艺术协会主办的具有极强专业性与权威性的国际摄影盛会。2012年10月,石膏山国际摄影大赛暨摄影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是石膏山着重文化旅游发展的又一着重棋。国际摄影大赛通过摄影家的镜头传递出石膏山的至美风景,摄影创作基地的落户更是为石膏山打造文化旅游名片增加了权重。

    8. 世界摄影比赛 巡护员

    野外遇到熊要有正确的方法,但是为了防止人死熊口的惨剧发生,我们首先

    第一,是要对熊有正确的了解。

    关于熊的生态

    1.熊是杂食性,植物、虫子、哺乳动物都会吃。并不会挑拣食物是死是活,所以,装死不可行。

    2.棕熊的冬眠时间是12月~3月。这个季节可以稍微安心一点~

    3.棕熊的发情期在6~8月。这个时期的棕熊会非常的活跃。选择在这个时期进山的话,遇熊概率会大大增高,一定要小心。

    4.秋季的棕熊会常到河口捕鱼吃(9~11月)。钓客们注意~

    5.熊的视力不好,听觉和嗅觉灵敏。要利用这一点进行预防和自救。

    关于熊的性格和行为

    1.非繁殖季的时候,公熊和母熊是分开生活的。

    所以动物园里的公熊和母熊,一般也是分开饲养。

    2.母熊一般会带着1~3头幼崽行动。

    3.棕熊跑的有多快?比奥运会短跑选手的冲刺还要快。没有破纪录的信心的话,还是不要和熊赛跑了。

    4.对于美味且容易到手的食物特别执着。野外露营一定要把食物藏好,否则很容易招来熊。

    5.野生的熊会本能避开人类。但一旦吃过人投喂的食物、或者人丢下的垃圾,就会为了食物做出非常大胆的行动。

    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其他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安全。不要投喂野生熊,不要乱丢可食用垃圾。

    第二,事前预防。

    虽然问题是遇到熊怎么办,但显然能想办法不遇到熊更好。

    有几种行为会增加你遇到熊的概率:

    死鱼丢弃。

    一些人把鱼钓上来直接在河边掏内脏,或是挖出鱼子丢弃死鱼。不管扔在河里还是河边,都是很危险的行为。钓上来的鱼一定要一个鳞片都不落地带走。

    近距离摄影。

    近年来因为一些生态摄影师的行动,一些野生棕熊变得不那么怕人了。但是,熊一旦习惯了人的出现而不逃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摄影的朋友们请注意,不要太过于接近熊。这种行为会对自己和以后的游客都造成危险。

    带狗散步。

    其实有的时候,你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遇见过熊了。只不过熊先察觉了你的存在,躲起来等你通过。但如果带着狗,狗可能会闻到熊的气味,并开始吠叫。这时候熊就会愤怒或者感到威胁,继而对人和狗发起攻击。

    有几种行为会减少你遇到熊的概率:

    在野外时注意发出声音。

    时不时拍拍手。

    佩戴熊铃进山。

    这三种行为都是同一个目的:发出人类的声响,让熊远远地就察觉你的存在。悄声无息的和熊近距离遇上,熊很可能会因为惊吓或感到威胁而发动进攻。

    远离小熊。

    如果你看到小熊赶紧躲开,熊妈妈一定在附近,会认为你对小熊构成威胁,从而发动攻击。

    远离动物尸体。

    棕熊很爱吃鹿的尸体或者时不时被冲上岸的海豚尸体,会连续几天到同一个地点来用餐。要是在野外发现这类动物尸体,要赶快离开这些地方,熊随时会来。

    携带专门的食品容器。

    这个道具主要用于野外扎营。

    人类食物的味道也会吸引棕熊,所以尽量携带味道比较淡的食物。食物存放进密封袋里,再放进强化塑料制成的食品容器。最后,把食品容器放在距离帐篷100米开外的地方。

    第三,实战措施。

    如果真的非常不幸地遇上了熊,逃生的方法还是有的。

    不要大声叫嚷,面朝熊慢慢后退。

    棕熊有追逐逃跑的猎物的习惯。俗话说得好,千万不要背对你的敌人。也不要大声叫嚷,这会让熊感到威胁或受到刺激。

    如果不幸被熊近身,使用防熊喷雾。

    大家都看了最近大热的电影Zootopia了吗?防熊喷雾和Judy的防狐喷雾差不多,也有一个专门的喷雾套戴在腰上的,遭遇袭击时可以迅速取出来使用。

    射程3~4米,只在遭遇近距离袭击的时候有用。

    使用时瞄准熊的眼睛和鼻子,一口气喷完一整瓶。喷射时间仅数秒。千万不要舍不得喷。

    根据北美地区的一项统计,防熊喷雾有90%的概率能阻止熊的攻击。不过不是100%哦。

    其实真正遇到熊的时候,我们能做到的自救措施少之又少。所以还是重在预防哇。

    9. 世界摄影比赛最权威的

    现代世界著名摄影师有哪些?他们的名字是什么?

    1.美国著名女摄影师Annie Leibovitz(安妮·莱伯维茨)

    当女人从来就不容易,要在一个向来由男人主导的摄影世界闯一番天下更难上加难,但Annie Leibovitz却担上了大旗。2005年的《美国摄影》杂志封她为“至今仍在进行拍摄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摄影师”,她也曾经三度入围《美国摄影》“100位在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足见其在当今美国摄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她是当今最重要的女性影像艺术家,也是世界上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

    2.Mario Testino  马里奥·特斯蒂诺

    马里奥·特斯蒂诺(Mario Testino) 是时尚圈最炙手可热的大摄影师。他的时尚摄影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马里奥·特斯蒂诺(Mario Testino) 为《Vogue》、《Vanity Fair》、《The Face》等大量一流时尚杂志拍摄时装大片,并为GUCCI、Calvin Klein、BURBERRY、Ralph Lauren、Versace、Estée Lauder、VALENTINO等奢侈品牌拍摄年度商业广告。

    3.史蒂文·梅塞(Steven Meisel)

    Steven Meisel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时尚摄影大师之一,他为美国版、意大利版《VOGUE》拍摄的大片广受欢迎,他为Madonna(麦当娜)在1992年拍摄的写真集《Sex》更是轰动一时。

    4.法国时尚摄影师帕特里克·德马舍利耶 (Patrick Demarchelier)

    Patrick Demarchelier,1943年出生于法国勒阿佛尔,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顶级摄影师之一。Demarchelier在生活中也像他的作品一样:干练而且专注,他能让你在几分钟之内就放松下来,感到随意。他在视觉呈现上有着独特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协作者。受古典绘画和经典摄影作品的影响,Patrick Demarchelier 善于控制光线,把握人体的线条和结构,不管是漂亮的时装,还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头大象,都能在他的镜头下发掘出惊人的美。“美无处不在,你只需要睁大眼睛去发现。”Patrick Demarchelier 如是说。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地展出。

    10. 世界摄影比赛战争图片

    这是一部既简单又复杂的电影,简单的是故事结构,复杂的是电影语言。

    影片开场黑屏旁白,寥寥两句话就说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也说明了故事是以第三者讲述的视角进行,给后面的叙事奠定了基调。接着故事开始,画面由暗变明,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出现在画面里,表情冷漠、眼神呆滞,但又梳妆整齐,像是在思考什么,侧面的光线映照在脸上,一明一暗暗示了内心的复杂矛盾,观众疑惑之余,这时旁白出现,介绍了画面中的女人是讲述者的奶奶对应之前的旁白可以知道她就是女主角九儿也说明了具体发生时间是在七月初九,并解释了故事起因和接下来发展,同时画面开始流转,一双手开始帮助女人梳理打扮,这里有两个细节很有意思,在帮她用红线上粉时可以看到因为用力女人轻轻皱眉,说明帮她梳理的人并不是很在意她的感觉,只是像对待物品一样在做,再一个就是给了女人耳环一个特写,这个耳环的外形是一个锁链下面悬挂吊坠,却很像古时候罪犯在监狱里脚上带的链球,用来限制自由。接下来一女性旁白: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必生事端。这算是为后来埋了一个伏笔。说着给女人盖上了红盖头,这时旁白:送轿。

    下面一幕很有趣,女人上了轿子便自己掀了盖头,表现的有点不屈和倔强。画面转换,一群男人上身赤裸抬着轿子前行,后面还有几人奏乐,一个劳动人民的送亲队伍在黄土地上扬起风沙。

    接下来旁白第三次出现,提到了一个习俗,也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提供了依据,接着介绍送亲队伍,除了李大头的伙计外,提到了其中有一个轿把夫并点明这个人就是男主角,这是一个小技巧,先告诉结局来吸引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

    女主在轿里四处张望,这红色的婚轿在此时却像一个牢笼,门帘的缝隙之中看到了前面轿夫赤裸的上身,健康、强壮、一眼便入了神,开始用脚挑开门帘大胆看,轿夫这时仿佛察觉到了这点,一个轻微回头但又马上回来,仿佛这两人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女子看了一会儿后感到有些不妥,不知是害羞还是有所顾虑,回神思考了一下,但又接着看了下去。轿夫这时说了话,带着一点轻浮的调戏,他感觉到了女人在看他。这几句对话也表现出了男主和这几个轿夫的性格,正直、率真。再一段轻微调戏的话语中我们开始明白了,这就是闹轿的习俗要开始了。

    闹轿是怎么弄呢,颠轿。几个轿夫伴着音乐扛着轿子跳起舞,唱起歌来,玩的快活,不亦乐乎。女主呢?则在轿上被颠的很不适,很难受,但仍强忍着没有出声,甚至眼睛泛出了泪光,这时女主看到了剪刀并把剪刀拿起攢在手里想要抗拒但又无可奈何并流下眼泪。根据前面旁白和对白的介绍,女主是被父母卖给了一个患着麻风病的中年男人,女主自是不愿意的,但在出嫁带着这把剪刀,昭示了女主宁死不屈的意志。但女主还是哭了出来,这一哭仿佛有很多意思,这样被父母出卖的一个女孩在这时仍被几个轿夫当作玩乐取乐的对象也着实可怜。男主听到哭声,意识到玩过火了,便停止了玩乐,可见这群外表粗旷的农民汉子却有一个细腻的心,懂得怜香惜玉。女主一哭,众人便老实了下来,继续前行。但这一哭又呼应了开头的俗谚,让人不免对女主担忧。

    这段颠轿的戏虽然短短几分钟,轿夫们唱的歌也是调侃打趣的歌曲,但却是片中第一次民俗艺术文化出现。

    旁白第四次出现,提到了一个地方,青沙口,并形容了环境这是一片野生高粱地,对上画面上的高粱可以联想到这里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地方,也表了题。

    在队伍路过一个十字路口行进到高粱地深处时,突然出现一声啰声并接着一个声音:不许走!站住!轿子放下!掏钱!11个字就说明了遭遇。来者自明身份,神枪三炮,并说明自己有枪,众人无奈,按照要求把钱物放到一堆,并在轿子后方周围蹲下。这时神枪三炮出现在画面里,头戴麻袋,穿着布艺,手持手枪。蹲下捡了众人的钱财后并没有走的意思,却又看向了轿子并来到跟前,便走仍不忘恐吓众人,一副横行的土匪形象。打开轿帘后一把掀开女主的盖头,这是第二次盖头被掀,第一次自己掀开盖头接着被调戏,这次又是被土匪掀开也呼应了开头。

    土匪一把握住了女主的脚,这在旧社会是一种轻薄的行为,但女主却笑了出来,她似乎把土匪看做是一个来改变自己悲剧命运的出现,土匪对女主的异常稍稍后退显的很惊讶,但同时因为女主的样貌不打算放弃,拔出了枪喝道:高粱地里走!女主笑容冷却了下来,眼神变得轻蔑,土匪终究是土匪,不会是侠士。

    这时女主在被顶着走的时候回了一下头,和男主眼神相对,这是两人的第一次目光接触也互相看到了对方的样貌。这个眼神像是在求救,男主自然明白,但是在这时候英雄救美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为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女人值得吗?这时女主再一次回头,再一次的目光相接后,这次男主直接从背后扑倒土匪,一见钟情便赴汤蹈火。

    接着众人一哄而上,土匪毙命,这时议论中得出,土匪只是个假冒的货色,在那个年代胆量比很多东西重要。女主重新回到轿上,男主却目光不离的看着她。一个刚刚奋不顾身救了她的清白,却没有感谢。女主坐在轿子上也盯着他,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拉下了轿帘。这时男主大步上去,接下来的画面就很有意思,轿帘下面漏出了半个脚,这就是一个女人式的暗示。男主俯身抓住女主的脚,女主才将脚缩回轿中,但对方并没放手。这时两人心理都已明白,两个人互相之间都爱上了对方。这时男主起身,众人疑惑又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这段故事其实是影片细节最为丰富的一个段落,从女主偷看,男主感觉到后回应,捉弄女主,女主哭了以后男主的怜香惜玉,再到遭遇土匪后的英雄救美,两目对视,一握定情,影片把一见钟情这种很难讲清的爱情方式用了足够多的剧情和细节讲了出来,没有一点多余。 自此第一段故事也告一段落。

    接着画面转换,一行人已到达一个土城,旁白第五次出现,介绍到下一个主要场景,十八里坡,女主被送入李大头的酿酒作坊。这里有一个特写的镜头男主站在十八里坡的土门旁的土堆上,凝望女主,女主在进入作坊大门时后头看向男主的方向,同时响起唢呐声,显得有些悲凉。虽然是一见钟情,心有灵犀,但是还是没办法冲破现实,有情人相聚。

    太阳落山余霞尽散,画面一转,女主在床上靠着角落卷缩着紧握剪刀,时刻准备保卫自己的清白。此时外面秋月如镜,却被云遮住了一半,画面切换出现了一个男子,穿着麻衣在抽着旱烟。早些接亲的伙计睡在一个通铺上,一个挨着一个进入梦乡。画面又给回抽旱烟的男子,这时他为何不睡给了观众一个疑问,这时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他停下抽烟,眼睛眨了几下,好像思考些什么,原来他心有所虑。画面换到外景,风吹着高粱,一片宁静。抽旱烟的男子眉头紧皱,但又无可奈何,吹灭了灯。

    一个老人,骑着驴的女主,出了十八里坡,旁白第六次响起,提及了又一个习俗。这个老人便是女主的父亲,佝偻着背,头发花白,但嘴里仍念叨着女儿,原来是用女儿换了头骡子,还希望女儿能顺从他的安排。女主听不下去,骑着骡子加速前行。回到了清沙口,过了十字路口,向高粱地里前行。这里的十字路口很有意思,十字路口代表着选择,第一次送亲经过的时候,就走过这里,那时女主被迫接受没有选择,但这次她好像有了自己的选择。 走到深处突然出现了一个男子,头戴麻袋,土匪形象,一把把女主从骡子上抱了下来,往高粱地里面走。女主挣扎逃脱,男子在后面追赶,追上了以后摘下面罩原来就是男主。这里这么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不直接露面就好呢,我也思考了很久,最后我觉得可能是一种试探也有一定的仪式感。虽然男女主在前面一见钟情,并且互相爱慕,但是并没有约定以后,因为女主已经出嫁了,他们是为道德所不容的,但男主没有罢休,所以在回娘家这个习俗之际在这里等女主,这里男主带上麻袋象征着抢夺,同时追逐也代表着渴求,最后男主摘下面具,女主便不再逃跑,则是试探的结果。于是男主开始踩倒高粱,清出一片空地,布置好“床铺”,女主也不再反抗,顺从的被男主抱到“床”上。这时一个画面,女主闭上双眼逆着光,然后缓躺下显现出一副圣洁的模样,准备奉献自己,男主则跪倒在女主脚下,洪亮的唢呐响起伴随着鼓点的音乐,这场野合不再是人欲望的表现而变成了一场庄严的仪式,生命的仪式,摇曳的高粱也代表了生命的不息。

    女主回到路上,父亲问她,默而不语。这时野地传来歌声,这次的歌就不再是调侃了,而是有一定的意义,指引了女主的道路,这是本片民俗艺术的第二次表现。这里安插了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女主父亲对着野地大喊,指责,俨然他是不希望女儿自主,但歌声仍然唱了起来。

    女主回到家中,仍然在接受父亲的指责,父亲的冷漠,势利,让女主心寒流泪,在这里女主的情绪第一次爆发。这里不得不说的巩俐的演技非常优秀,把一个被父亲出卖又不屈的农村女性形象表现的非常真实可信。父亲的最后一句台词也很有意思:狗杂种 想不认你爹 没那么便宜 我和你娘弄出你来 容易吗。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把女儿当作人来看待,更多的是当成自己的劳动成果,是物品,所以在他眼里,用劳动果实换物资就很正常。这种封建社会的落后思想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主回十八里坡的路上,旁白第七次响起,交代了第一个加速故事发展的事情,原来李大头被人杀了,虽未点明,但给的意思很明确,观者心照不宣。 画面一转,在一片议论声中,也旁敲侧击地透露了事情的细节,佐证观众的猜想,同时在这个横移画面里也描绘了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这场群戏其实只是一个大面,用来衬托另一个人物,也就是之前抽旱烟的男子。

    这时故事推进,女主因为害怕传染麻风病不敢进屋,睡在院子里,之前是因为对生活失望不畏惧死,但是现在有了爱人又开始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这时男子进屋以高粱酒在女主身边的地上喷了一圈,并称为消毒。这时女主第一次受到关心。

    第二天,酒坊的伙计因为掌柜死了想散伙,女主出来,接下来说了一段非常有头脑的话“大家先别走 我有事要说 咱这烧酒窝 不能散伙”。一句话先说明主题,接下来对男子说到:“您在李家的日子久了,凡事还得您多张罗着。”先尊重了管事的,说明其重要性,并且交代给了观众这个男子叫罗汉。“我一个女人家 全靠大家伙帮忙啦”这时从女性弱视角度出发,博取大家同情。“要是 实在不愿意干的 想走 也不强留 这个月的工钱照发 日后想回来 还是咱烧酒锅上的人”这话一说仁至义尽,同时兼顾了伙计的利益。“你们还是留下吧 咱这买卖办成了 人人都有一份 你们看行吗?”接下来给伙计们分割所获,让大家都有融入感,加上最后一句的二次请求,说服了所有人。女主在前面的篇幅中几乎很少有对白体现性格,但这一段话顾己思彼,利用弱势转化成优势,表现出女主实际上是很有头脑很有思想的女性。最后还拉进自己和伙计们的关系,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出身,九月初九的九儿。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就很有意思,九(酒)儿这个名字就注明了她在这烧酒庄的意义。接下里的安排更是妥当,顺顺当当的就当上了新掌柜。

    接下来一幕,伴随着唢呐声,九儿剪了窗花贴到窗上,是一个福字,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只有新年的时候才会贴福字,并且整理了屋子,这里也代表着九儿想在这里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此时男主回来,喝多了酒,大谈高粱地的风流韵事,并且公众了自己和九儿的感情。但是这里的形象塑造也很有意思,在之前九儿是弱者,一个被封建思想压迫的女人,男主在高粱地,在十八里坡,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她,那时的男性形象是勇敢,果断,正向的,女性是弱小,可怜,无助的。但在刚刚九儿的表现和现在男主的表现中又发生了颠覆,男性变成了放纵,随性,自我,女性的精明能干,冷静,领导力又表现了出来。最后九儿教训男主,不承认感情,男主醉酒进酒缸结束。至此,两个饱满的人物形象就完整了。

    这时出现了新的人物,真正的土匪土三炮出现,一个简短的对话表现了九儿的机敏,同时也表现了真正的土三炮的性格。

    旁白第八次出现,不同的是这次是补充叙事而不是介绍。九儿被罗汉赎了回来,狼狈不堪,男主酒醒,误以为土三炮侮辱了九儿。其实这里表现的并不清楚,为后面叙事也补充了铺垫。

    男主惊醒,跑出十八里坡。来到一家肉铺,这里的细节也很有趣,男主和肉铺老板的对垒也剑拔弩张,有点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味道,但是这里其实还没表现明白为什么男主这样,直到老板一句话点题,“牛肉是留给土三炮吃的”这才明白,土三炮的肉铺,男主是来寻仇来了。接着就是戏剧的发展,假意服软然后一击擒住,一个轿夫用刀顶着远近闻名的土匪头子。 这一段剧情怎么理解呢,我觉得是一种发泄,男主在酒醉闹酒厂之后觉得很郁闷,为什么自己全心全意为了九儿,结果还被扔出不说,九儿还被土三炮侮辱,自己的付出都被别人糟蹋,所以进行的一种发泄。但是从进酒铺挑事再到假意服软再到放过土三炮不得不说男主也是个深思熟虑的人,计划充分,勇气可嘉,也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另外就是,姜文的演技在这段得到展现,紧张的气氛营造了出来。土三炮在被男主放过后也并没有杀男主,说明他虽为匪类确也讲些道义。

    画面一转,九儿躺在床上,二愣子娘在照顾,边照顾九儿边说罗汉为了九儿做出的事,这句话是这部电影下一个阶段的提名。

    这时罗汉进来,宽慰了两句,叫九儿去烧锅上看看。这里有几层意思呢?第一,关心九儿,在被土匪掠走后,余惊未散,在这个时候关心九儿的精神状态。其二,自己作为管事的,把烧酒庄的运营管理的井井有条,也让九儿看到能安心。罗汉从一个老大哥的形象开始转变的对九儿有了一定的暧昧。九儿听了罗汉的话,也欣然接受,想要放下心障,在男主为了九儿去和土三炮博弈的时候,烧酒庄这里好像一切都顺利恢复了起来。这里仍有一个细节,九儿让罗汉别叫自己掌柜的,罗汉却改不过来。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男主清沙口救九儿的时候,为什么九没有感谢呢?就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感谢、客气其实会拉远了距离,九儿没感谢男主,是因为她已经心在男主身上了,而罗汉虽然恋着九儿但却不知不觉仍和九儿保持了距离。 到了烧酒锅上,一片和谐向荣,小伙子们逛着身子,仅穿一条内裤,忙活着,而九儿这会没有表现出小姑娘的娇羞,而是大大方方的像个掌柜的一样的在巡视,之余还下去尝试操作。 这一段烧酒的过程也算得上对事实的尊敬,酒在中国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更可算的上是粮食精华,烧酒庄的工艺认真,严谨,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一次次工艺后,鲜红的高粱酒流淌了出来,看到这里就得分析分析片子中的红色,从片名开始,到新娘,到送亲,再到剪纸和高粱酒,影片充斥着大量的红色,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的是喜庆吉祥,但在电影里好像又多了些寓意,像是血液,生命力。等酒酿好后,酒庄伙计们一一排列,庄严肃神圣开始了敬酒神,这时影片的第三次民俗文化展现出来,而这次的表现就又与之前不同,展现的是普通老白姓的信仰,这是纯粹的民俗精神,让人充满尊敬。敬完酒神一口喝干碗里的高粱酒再砸破碗,酣畅淋漓又非常痛快,酒庄伙计豪迈的性格也体现了出来。

    这时酒庄伙计让九儿试试新酒,九儿虽是女人可此时已是当家的,也当着众人的面一干而尽。此时男主回来,看着酒庄一片和谐,自己却刚死里逃生,也难免落差。男主搬来酿好的新酒,当众往里小便。挑战,颠覆众人所尊敬的信仰,践踏大伙的劳动果实。然后对九儿说了一句:“你看着 我给你出糟” 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我理解,就和罗汉一样,在九儿面前表现自己,罗汉叫九儿看烧酒锅是看自己的管理组织能力,男主此时则要给九儿展现自己的干活能力。这都是生物的本能,在钟情的异性面前表现自己。

    九儿一动不动,任凭酒糟洒在身上,男主回头,看到了又开始心疼九儿,遂停下了动作,过去温柔的帮九儿拍去酒糟,又用当初高粱地里抱她的方式把她抱回屋内,并关上了门,宣告着众人自己和九儿的关系。

    罗汉因为九儿和男主,夜晚失眠,走到酒槽处闻到酒香,先是抓起一把酒糟,闻了闻,又走到酒槽,闻了闻,最后发现这酒的香气竟然来自被撒了尿的酒,作为酿酒之人,还是拿了勺舀了一口尝了下,这一尝,酒成了。

    这一段很有意思,为什么因为男主的一次蔑视传统的行为,加了尿的酒反而成了呢?我仔细查过,这一段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尿里虽然含有的微量元素和各种酸,但是这个量只会让酒变的拗口,在传统的酒文化里,也没有这一先例。没有了现实意义那么文学意义或电影意义呢?那就是有意而为之了,男主一次颠覆蔑视传统的行为,在高粱地里野合了被迫嫁为人妇的九儿,抗议了旧的思想旧的制度,选择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这次在酒里撒尿则又是一次颠覆了传统,所以这里酒成了,也就暗示着九儿和男主成了。

    罗汉满心欢喜的抱着酒来找九儿,出来的却是男主,表情有些失落,然而平复了心情,把酒成了告诉二人,并让九儿给它起个名字,九儿也就起了十八里红这个名字。这一处也有个细节,罗汉从开始的喜悦到失落,从一直叫九儿掌柜的,而这一次最后却叫了九儿。这一点则暗示,罗汉要走了。看到这里罗汉的形象已经很饱满了,尽忠职守,为人和善,心里暗恋九儿,但是他却无法像男主那样去打破传统,勇敢的追求爱情,所以只能选择成全。 旁白第九次出现,这次则是叙事上的补充,同时第二次加速了故事的进展。八年后,九儿和男主已成了家并生了一个儿子叫豆儿,一家子经营着酒庄,其乐融融。九儿在哄豆包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影在十八里坡土门边上,心中疑惑了一下,这时镜头给过去,原来是罗汉回来了,罗汉远远的看了一眼,并没有想要打扰男主和九儿,九儿则感觉到了是罗汉,便放下孩子,奔向那个身影,此时男主看在眼里,便跟了上去。九儿边追边呼喊着,一直跑到高粱地附近,但是并没有追到人,回头看到男主在后面蹲着一脸百无聊赖的样子,不禁笑了出来,走到跟前还说道,是罗汉大哥,逗的男主吃了醋,干着急。

    其实这个阶段算是给罗汉和九儿两口子的关系作了解释,一段三角恋,罗汉选择了成全,这种感情应该是最无私和伟大的,九儿有没有喜欢过罗汉呢?我觉得也是有的,如果没有男主的话,罗汉或许也就和九儿在一起了,但是感情就是这样,不会绝对公平。以罗汉的为人,对九儿的感情必然深藏心里了,而九儿对罗汉的感情也上升成了一种感谢。

    这里又给了高粱林一个全景,风缓缓吹着,高粱轻轻摇曳着,讲到这里,爱情故事结束了。

    接下来第十次旁白出现,交代了时代背景的变化,日本侵华,日军也来到了十八里坡,高粱地里十八里坡的人民踩着高粱。这里给了一个广镜头和一个细节镜头,广镜头展现日军强迫大量人民进行劳动,为修铁路清理路面,细节镜头主要给了男主和老弱妇孺,表明日军的不人道,连老人和孩子都被迫出来劳动。

    这里出现了一组镜头,肉铺的胡二和伙计在剥一只死鹿的皮,剥皮给的非常详细,这个镜头的出现也为接下来进行了铺垫。这里也用了大量对比镜头,一边中国人民不分老幼在踩着高粱进行劳动,一边则是日军拿着武器在车旁抽烟嬉戏。剥下来的鹿皮血红一片,盖在了日军的车头,这一幕则是会让人联想到片头新娘子的红盖头,象征着日军和封建礼教传统一样束缚着人的自由,毁灭人的本性。

    踩完高粱后大家被赶到日军车前,这时几个日本兵拖过来两个伤痕累累的人,吊在车上。这时一个日本军官给一个白衣翻译说了几句命令,要求肉铺老板再拨两张皮,人皮。白衣翻译也就是汉奸在这个时候高声喊着,原来日本人是想当众拨人皮恐吓群众。这个要求和行为残暴的令人发指。

    被吊着的人,虽然已经被打的面目肿胀但仍能认清,是土三炮。胡二这时被迫拿起了刀,面对自己曾经的当家,这时土三炮却指骂道。

    这里其实碰撞很复杂,胡二内心在斗争,不听从日本人的话,自己必然难逃一死,但是如果拨了,自己的人性也一同被拨了去。土三炮虽然是个土匪但是以前也讲些仁义,在被男主用刀顶着的时候没有怕死,但是这里却害怕了起来,他先是要求个痛快,胡二没回应,便只能破口大骂,希望激怒胡二,人在生死面前的选择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是否英雄好汉。土三炮害怕被示众痛苦的死去,胡二却给了他一个痛快并反身反抗,宁死不愿意泯灭自己的人性和良知。两个人和前面的形象的反差也形成了对比。

    第二个人被吊了起来,是罗汉,胡二死了,日本人又强迫肉铺的伙计来拨皮。肉铺的伙计青涩懦弱,在日本人的强威下,当了刽子手,然后发了疯。

    这一幕戏可以说是很让人难受却又能察觉到影片十分用心,四个选角相互之间都形成对比。胡二和伙计,一个年长成熟,一个年幼软弱,胡二和土三炮又一表现得勇敢,一个表现的畏惧,土三炮和罗汉的表现又一个用骂喊声掩盖自己的恐惧,一个面对生死视死如归。四个人的选择各不相同,结局也各有所意。

    这里前面的拨鹿的用意体现了出来,虽然影片没有直接表现剥人的残忍,但通过前面剥鹿的镜头同样加强了这种观感。最后一幕疯了的伙计全身是血坐在倒下的高粱上狂笑不止更是让人痛心。

    旁白第十一次响起,补充了叙事,通过旁白补充和前面的画面,日本侵略者一副血淋淋的画面就展现了出来,用事、人、旁白三个方面简单的几分钟就刻画的很鲜明,最后一幕放给了被踩烂的庄稼,这里也寓意着像罗汉就如同这高粱,而被踩到的高粱一望无边。

    画面转回酒庄,九儿带领大伙祭拜罗汉,时间是晚上画面黑红交织,四周燃着火焰,中间一张桌子上摆放了两根蜡烛,众人表情肃穆,仪式感再一次在影片出现,九儿先行跪拜,接着命令豆儿跪拜,喝酒。这里也是一处细节,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儿子喝酒呢?因为接下来要说的话必须要让所有人信服,必须先以自身作则,而且豆儿都喝了的酒,其他人也没有办法拒绝。之后抛出话来,复仇,这一幕的画面,对白,仪式都是为一件事情服务的,就是复仇。不得不说九儿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话语的能力十分优秀。男主懂了九儿的意思,带头喝酒,众人遂跟上,唱着酿酒歌,唱罢,一饮而尽。十八里坡这群热血的汉子,敢爱敢恨的气质让人肃然起敬。

    午夜,一行人出发,挖陷阱,做炸药。这里有句对白,男主让大号吹喇叭,越响越好,说明已经下定决心要和日本人一拼生死,为罗汉去报仇。时至中午,烈阳当空,高粱地环境的恶劣也丝毫没有改变汉子们的决心。另一边九儿和二愣子娘也在家煮菜做饭,做了满满一桌子菜等着汉子们铩羽而归。

    旁白十二次响起,这次的旁白看似好像是唯一一次与故事不相关的内容,但细细想想,这句旁白已经昭示了结局,看东西都是红色可能是因为看到了血腥的场面太多,暗示了战斗的惨烈,而桥还在,高粱没了则表示了战斗过后,同归于尽的结果。

    豆儿跑回酒庄,告诉九儿汉子们肚子饿了,九儿听到这话紧悬的心也放了下来还漏了笑容,便和二愣子娘带着饭菜赶了过去,然后又是在清沙口的十字路口处。如果说第一次九儿没得选,第二次九儿是半选半就,那这次复仇就是九儿完全出自自己的选择了。剧情也在这里进入高潮,日本人此时正好来到这里踩入陷阱,而九儿和二愣子娘刚好经过被机枪射杀,豆儿怎么呼喊和奔跑都来不及阻止这件事发生,二愣子爹在看到老婆中枪后激愤跑出高粱地也被射杀,大壮二壮做的火炮一点就炸伤了自己。这里表现得很明显,民兵和军队作战就是以卵击石,然而尽管如此,男主仍带着兄弟们视死如归,冲了出来无人后退,一群脏汉子手里捧着用高粱酒做的燃烧弹向日军冲去。

    这组镜头有很多细节,九儿中枪后酒坛掉到地上砸碎,暗示了九儿的牺牲,但接下来又给了一个镜头逆着阳光向后躺下,显得有些神圣。这里这样加这样一个镜头在现在看来就是穿帮镜头了,但是在这部片里却平添了几分意味。此时背景音乐则是片头颠轿时的音乐,在片头最不严谨的的音乐却用在了最后惨烈的战斗场面上,就像是电影也给观者了一次恶作剧,殊不知这酒,也成了。

    一声爆炸声后,战斗结束,尸横遍地,处处残骸,只剩豆儿一个人在残骸上哭泣,这时男主从后方出现,豆儿跑上去拉着手哭叫着和男主一起往前走。这里电影并没有给出男主的正面,而是逆光拍摄主要突出了后面的场面和一大一小步履蹒跚。这样给了观众一些思考的空间,在这样的战斗后,还剩下什么。走到九儿面前停步,看到了九儿的面容,男主凝视远方。这时响起当处在高粱地的那首妹妹你大胆往前走,这首歌在前面指引了九儿的道路,给了九儿鼓励,在这里可能也是想这样做吧。这时画面给回战场,一片血红,土地,尸体,装甲残骸,红成一片,这个时候才明白十八里红原来也暗示了以后。再给回饭桌,满满的一桌子菜,但这时已经没人能回来了。

    回到现实,男主面如死水,在经历这样一场战斗后,还得思考以后的路,这时太阳发生日蚀,画面一片鲜红,越来越红,直至人物轮廓消失。

    豆儿这时唱起了儿歌,第五次民俗艺术文化展现,但这次,像是祭奠。鼓声响起,电影在一片红色的高粱海上结束。 这部电影的电影语言运用到了极致,一个镜头三言两语都无法说清,整片下来更是没有一处多余,更让人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电影色彩虽然单一但是却浓烈,彰显了张艺谋式独特的个人风格。而在叙事上以简叙繁,在开始用第三人称叙事就说明叙事上必然精减到极致,但是故事的剧情却一环扣一环并没有突兀或零散。音乐上选用的都是民俗歌曲,成功把影片塑造的通俗、淳朴。人物性格表现上更是出色,刻画了一批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群像,歌颂了他们敢于打破传统、敢爱敢恨的精神,也对封建礼教传统对中国人民的影响进行了思考。而最重要的则是影片对生命的思考,崇尚热烈的生命力,有着一股野性。

    早起张艺谋的电影确实不可多得,影片各方面都表现的很优秀,而如今张导的商业作品却除了画面把其他的都丢了连故事都讲不好,看了红高粱不免唏嘘。

    查看更多关于【视觉】的文章

    展开全文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佳能6d对焦时模糊,影像是虚的,可拍出来的片是清楚的,这是为什么?需要调哪里?还是坏掉了?
    佳能6d对焦时模糊,影像是虚的,可拍出来的片是清楚的,这是为什么?需要调哪里?还是坏掉了?开机,让相机对准一物体并聚焦,注视取景器,向左或向右转动屈光度调节旋钮,使取景器中的图像最清

    0评论2023-08-31183

    索尼a7m3手动对焦怎么调?
    索尼a7m3相机手动对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调整:1. 打开相机,将机身或镜头上的对焦方式切换为手动对焦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自动对焦将会被禁用。2. 确保画面在取景器或LCD屏幕中,通过手动对焦环

    0评论2023-08-3161

    佳能m5适马镜头好用吗?
    好用。做工精致,手感俱佳,操作便捷,重量适合出游,可以转接相应镜头,画质锐度不亚于同级别单反,对焦精准迅速,取景器明亮色泽鲜艳,显示屏清晰,各项调节方便,宽容度有待提高,作备用机没

    0评论2023-08-30142

    拍摄风景照片时如何设置超焦距
    拍摄风景照片时如何设置超焦距所谓“超焦距”是指当一个镜头在某一光圈值时,对焦到一定的距离点时,照片的背景清晰度可达“无穷远”。其原理是,镜头的景深包含被对焦的某个点的前景深和后景深

    0评论2023-08-2337

    索尼NEX-3N微单相机
    索尼NEX-3N微单相机对焦设置成中央定点,会相对容易对上。尽量保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拍摄。微距的话必须用微距镜,超过最近对焦距离了当然会模糊。用索尼3n微单如何使用美能达变焦镜头配1个转接

    0评论2023-08-2365

    尼康D7000 镜头18-105对焦后为什么拍出来图片很模糊
    一、尼康D7000 镜头18-105对焦后为什么拍出来图片很模糊只要是对焦都有声音的,大小的区别。兹兹和咔咔的区别。没声音就是没对焦呗。片子糊的原因太多太多了。不知你说的声音是蜂鸣器发出的合焦

    0评论2023-08-2294

    单反相机的自动聚焦点怎么控制瞄准到自己想对准的物体对焦?
    单反相机对焦系统有几十个自动对焦点,要想把对焦点准确对在自己要对准的物体,就要选择对焦点,一般在菜单里有选择对焦点的设置选项,把选项设置成“单点对焦”就可以控制对焦位置了。操作时把

    0评论2023-08-19182

    徕卡q2自动对焦跑焦
    徕卡q2最近对焦距离✎徕卡的黄斑对焦是联动测距对焦(Rangefinder Camera)在取景框里的光学指示方式。这个“联动”就是指相机上的测距仪和镜头的对焦调动的联动使用,通过拧动镜头上的对焦环,

    0评论2023-08-1824

    佳能7的如何实现手动拍照
    佳能7的如何实现手动拍照手动拍照?你按快门就是手动拍照了!你要是说想手动自定义光圈快门感光度的话,就把模式调到M档!AV档是光圈模式,只能设置感光度和光圈大小,快门会根据测光自动调节的

    0评论2023-08-1874

    dc的术语af什么意思
    一、dc的术语af什么意思自动调焦(AF)系指由照相机根据被摄体距离的远近,自动地调节镜头的对焦距离。自从1977年第一架实用型自动调焦照相机诞生以来,许多照相机生产厂家均开展了对自动调焦系统

    0评论2023-08-18124

    用50定焦1.2 装在70d会影响画质么?
    一、用50定焦1.2 装在70d会影响画质么?全幅镜头用在非全幅机上,成像时只用了镜头像场核心的一部分,应该是画质最好的一部分。只是视角变小了。二、佳能70d配合啥定焦合适啊50 1.4还是80 1.8或

    0评论2023-08-18191

    富士xpro3视频能追焦么
    一、富士xpro3视频能追焦么可以。方法如下:对焦放谈模到MF,然后转动对焦环,在你所要对焦的画面含雹缓明暗交界处会有亮斑出现肆段,就表示合焦。二、富士xpro1能不能转接松下或奥林巴斯的微单

    0评论2023-08-1769

    索尼单反不能自动对焦.镜头不动.怎么回事
    一、索尼单反不能自动对焦.镜头不动.怎么回事镜头上的AF是自动对焦,MF是手动对焦,看看是否拨到了AF上二、美能达镜头用到索尼单反对焦不准!什么原因?正常吗?我用了好几只美能达的镜头 35-10

    0评论2023-08-17163

    尼康相机对焦屏装不上
    一、尼康相机对焦屏装不上尼康相机对焦屏装不上,尼康相机对焦屏装简悄哗安具体工作 :1、把镜头拿下来,就能看到对焦屏。上图是固定对运扰焦屏的装置。把卡扣往外按一下,固定装置就能弹开。2

    0评论2023-08-1752

    索尼16一35镜头参数?
    ‍索尼Vario-Tessar T* FE16-35mm f/4 ZA OSS ‍镜头定位: 135mm全画幅镜头‍镜头用途: 广角镜头 镜头结构: 10组12片 镜头卡口: 索尼FE卡口 最近对焦距离: 0.28m 对焦方式: 暂无数据 最大

    0评论2023-08-17110

    佳能24-105二代镜头对焦和防抖打开有噪音
    不谨世是的,佳能防抖当中会有饥启一个烂晌如防抖的电路元件,当你产生抖动的时候,他会自动进行调整,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噪音和抖动,这说明防抖元件在工作,没必要担心,现在所有的厂商,包括

    0评论2023-08-1646

    黑卡5和黑卡6拍照片哪个好
    一、黑卡5和黑卡6拍照片哪个好拍照效果其实是一个水平的,只不过6代改了镜头设计,更偏向于变罩返衫焦能力,所以在相同的焦段里可能5或者5a更好一点点,但是6因为焦世吵距更长,所以有物腔时能

    0评论2023-08-1694

    微距镜的焦段是多少?
    一、微距镜的焦段是多少?微距的焦距一般有60MM.100MM.180MM等.其实和普通镜头一样.由设计者定的.不是固定的.二、求大神,佳能微单微距模式下不能对焦了怎么办微距拍摄,需要在镜头的最近对焦距

    0评论2023-08-1577

    佳能7D单反升级的问题
    佳能7D单反升级的问题佳能7D是APS-C画幅的旗舰机型,其画质是不错的,由于其较高的像素,对镜头的锐度及分辨率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该机对镜头有一定的要求。小痰盂虽然不是高档镜头,但是俗话

    0评论2023-08-15133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