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乔伊斯照片
美国
乔伊斯·梅尔 来自基督教,一位富有魅力的基督徒作家和布道家,1943年7月4日出生于Pauline Joyce Hutchison。梅尔和丈夫大卫(Dave)现居住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育有4名已成人的孩子。她的事工总部设在圣路易斯的芬顿郊区。
乔依丝·迈尔从1976年开始教导圣经,并於1980年投入全职服事。她著有超过70本激励人心的好书,包括畅销书《心思的战场》、《如何管理你的情绪》、《拒绝的根》(以上皆由以琳书房出版)等。她也发行了数千卷教导录音带,并拥有完整的影音图书馆。她主讲的广播与电视节目「享受生命的每一天」(Enjoying Everyday Life),在许多国家皆可收听或收看;此外,她也经常应邀到世界各地主领聚会。乔依丝及其夫婿戴夫(Dave)育有四名子女(皆已成年),目前定居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
2. 乔伊斯造型
1.外滩共有33座建筑, 一部分仍为一些单位机构征用,比如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成的外滩13号海关大楼,仍然是上海海关的驻地;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是外滩最年轻的一座建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由上海总工会使用。
2.另外一些则为各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高级宾馆,比如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日清大楼,又名海运大楼,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成,原是日清洋行的建筑;汇丰银行大楼,又名市府大楼,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造;
3.英国总会,一层楼酒吧间的110.7英尺的酒吧柜号称东方最长,如今则是东风饭店;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今天为和平饭店;外滩22号沙逊大厦,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成,是外滩上最高的建筑,今天也属于和平饭店。3号、6号、18号被整修开发为高档消闲购物娱乐场所,为上海奢侈消费的坐标。
4.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5.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
6.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民国五年(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该楼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均衡对称的建筑风格,但装饰上又多采用巴洛克风格的漩涡型图案。
7.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
8.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竣工,是外滩现存最老的建筑之一。该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拥有一排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9.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
10.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1.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
12.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解放后上海市政府曾在此办公。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由英国乔伊斯公司造好后到上海组装,
14.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另两座是英国议会大本钟和俄罗斯红场斯巴斯克大钟),原来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
15.14号:现为上海市总工会,由鸿达洋行设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陶馥记营造厂承建,是上海解放前外滩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幢楼。
16.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竣工。
17.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清宣统三年(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8.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字林西报》创刊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
《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1951年停刊。大楼室内有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和金色马赛克穹庐顶。
19.18号: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自1955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
2004年11月20日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来自200年前意大利的Tuscani教堂。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
大堂的二24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20.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清咸丰四年(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1.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22.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3.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4.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25.29号:现属光大银行,原为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3. 乔伊斯图片
没有找到亲人。
乔伊斯的中文名字叫益素兰,民警同志解释说,这应该是福利院起的名字,益是益阳,素兰是素兰花。
乔伊丝被抱养时,我国的户籍信息还没有网络化,无法为乔伊斯查到相关信息。
乔伊斯联系了一家媒体,并且发布寻亲信息。
两个最符合乔伊斯情况的家庭经过DNA亲子鉴定,发现都不是她的亲生父母。
后来,乔伊斯因为花光积蓄,被迫返回比利时。
临走之前她表示,自己还没有放弃寻亲,以后有机会还会来中国的。
4. 乔.乔伊斯
Jack, 杰克, 希伯来 上帝仁慈的赠礼。
Jacob, 雅各, 希伯来 取而代之者;跟随者。
James, 詹姆士 拉丁, 取而代之者。
Jared, 杰瑞德 希伯来 家世,血统,出身。
Jason, 杰森, 希腊, 治愈伤口的人;具备丰富知识的人。
Jay, 杰, 法国, 蓝鸟的美丽。
Jeff, 杰夫, 法国, 神圣的和平。
Jeffrey 杰佛瑞 法国, 神圣的和平。
Jeremy, 杰勒米 希伯来 上帝之崇高。
Jerome, 哲罗姆 拉丁, 神圣的名字。
Jerry, 杰理, 拉丁, 神圣的名字。
Jesse, 杰西, 希伯来 上帝的恩赐;上帝安在。
Jim, 吉姆, 拉丁, 取而代之者。
Jo, 乔, 希伯来 上帝还会赐予。
John, 约翰, 希伯来 上帝仁慈的赐恩。
Jonas, 琼纳斯 希伯来 和平鸽。
Jonathan, 强纳生 希伯来 上帝赐予。
Joseph, 约瑟夫 希伯来 上帝还会再赐予。
Joshua, 乔休尔 希伯来 上帝所援救。
Joyce, 乔伊斯 拉丁, 欢喜的。
Julian, 朱利安 希腊, 头发柔软的,也代表年青人。
Julius, 朱利尔斯, 希腊, 头发柔软的,毛茸茸的。
亲我的英文名字也是J 开头的,所以找了些J 开头的给你
5. 乔伊斯是男的吗
丹·布朗,一个没有多大名气的惊悚小说作家,教师出身,先前有过三部作品,反应平平,在好手如云的西方畅销书界算是个新面孔。今年3月《达芬奇密码》出版后,一下子登上《纽约时报》等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一时好评如潮。这真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既混合了谋杀,侦探,解谜,悬疑,追捕等常规的畅销要素,又加进了大量艺术史、宗教史、象征学等文化佐料。令人惊叹的是,他把那些高级调味品洒得恰到好处,丝丝入味,与惊心动魄的故事完全融为一体。这可不是等闲的本领。
哈佛的艺术史和宗教象征学教授罗伯特·兰顿正在法国讲学,半夜里他被法国国家司法警察局(DCPJ,相当于美国的联邦调查局)的人从旅馆里叫醒,请他协助一起血腥谋杀案的侦破。他们来到犯罪现场——卢浮宫的大画廊,死者是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雅各·索尼埃,也是著名的象征学学者。为什么偏要叫兰顿这么个美国教授来?第一,他是索尼埃的日程表上最后要见的人。第二,索尼埃的死状恐怖邪异,他被枪击中胃部,可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里,他竟把自己全身的衣服剥去,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四肢伸展开来,做成一个达芬奇“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的姿势,用手蘸自己的鲜血在腹部画了一个五角星,还在身旁写下几行谜样的数字和诗句:
13-3-2-21-1-1-8-5
O, Draconian devil!
Oh, lame saint!
索尼埃是在用这些词句和符号告诉人们关于他死亡的原因和凶手的线索吗?既然死者本身精通宗教、美术史上各种图像符号,那当然用得着他这一行的专家来解读这些符号的意义。可是法国警方似乎还有一些瞒着兰顿的东西,警察头子法歇是个骄横强悍的家伙,急于毕其功于一役,对此案又怀着某种阴暗而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样的开头,当然也不错了,但在我这样熟读大量惊悚小说的人眼里,只能算是平平。要想吊起骨灰级读者的胃口,还要有更好一点的招式才行。但是别急,令人眼睛一亮的人物马上就要来了。一个穿着随便的年轻女子不顾守卫的阻拦,迈着风一样的步伐穿过了警戒线,在法歇的恼怒中昂然登场。这位贸然闯入的苏菲是DCPJ密码破译处的探员,她告诉法歇那组数字她已经破解,就是数学史上最有名的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数字重新排列后,变成1-1-2-3-5-8-13-21,每一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的和,就那么简单。
仅此而已?死者在和活着的人开玩笑吗?在苏菲向法歇解释密码的同时,她交给兰顿一个电话号码,说是美国大使馆托DCPJ转给兰顿的口信,有要事需兰顿马上给美国大使馆打电话。兰顿接通了这个号码后,发现那是苏菲家的录音电话,里面录好了苏菲几乎是耳语一般的声音:
"兰顿先生,不要对这段话作出任何反应,冷静地听下去,你现在身处危险的境地,请完全按照我的吩咐去做。”
看到苏菲这个干净漂亮的暗渡陈仓,我便知道自己是肯定放不下这本书了。在暂时避开了其他警察耳目的盥洗室里,苏菲向兰顿出示了凶杀现场的真实照片,那上面有着被警察们悄悄擦去的最后一行文字:“P.S.找罗伯特·兰顿”。苏菲说,布歇认定了兰顿就是凶手,设计了“协助破案”的圈套,不动声色地请他心目中的嫌疑犯到现场,一面听兰顿的讲解和意见,一面暗暗观察他的表现,然后准备一举把他拿下。
只有苏菲知道兰顿肯定是无辜的,只有她知道那个P.S.不是“又及”的意思,而是她自己的昵称的缩写,因为死者正是她的祖父。《维特鲁威人》是苏菲最喜爱的达芬奇作品,那一串数字是为了把DCPJ密码破译处卷进来,是濒死的索尼埃向苏菲发出的最后召唤。索尼埃要苏菲找到兰顿,是要他们一起合作寻找发现一个被保存了几千年的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秘密。
(三)
这个世界,秘密是太多了,因为谎言太多。我们其实就是生活在无穷的秘密之中,每个秘密都很难说和人类的命运无关,久而久之,难免麻木,任是惊天大密,充其量也就是姑妄听之。而且,所谓的秘密,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么几种类型,令人生厌,最多骗骗那些天真而轻信的菜鸟。说来也奇怪,很多人明明知道所谓的秘密多为无稽之谈,却还要傻头傻脑地趋之若鹜,甘之如怡。是自欺,是无聊,还是因为永恒的窥视欲?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无知,就有秘密。
秘密本质上是雷同的,相似的,乏味的,通向秘密的道路却各有巧妙不同。看悬疑惊悚小说,外行就像那个猴急的贾瑞一样,总是急不可耐地要直奔大结局,完全不解风情,老手却更注重推理和解谜的过程。此中的真味,和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一模一样。在这一点上,丹·布朗干得很出色。
比如说,那个死者在地上用鲜血写就的数列,固然是要把苏菲卷进来,如果和下面的诗句结合起来,难道不是暗示那些字母也要重新组合?果然,这是一个字谜,谜底是一幅绝世名画,至于是哪一幅画,大家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不过,我最佩服的是在小说的后面,这串数字竟然又被用了一遍。根据名画背后的钥匙,兰顿和苏菲来到瑞士银行的密室,外面追兵马上就要破门而入,情形十分危急,里面的保险库却要取物者输入10位数字的密码,而且只允许输入一次。就在电光火石的瞬间,兰顿终于想起了那串数字:1332211185。够聪明吧?不,还有更聪明的人。就在他要按下确认键的当口,苏菲挡住了他,把数字修改为1123581321。想得明白吗,为什么后面的数字是正确的?这绝对是神来之笔,最妙的是作出正确的选择根本不需要额外的知识,只需要一点点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和最合乎逻辑的推理。
上面说到的名画还只是层层叠套的无数画谜的开始。在这些画中,不仅暗藏着通向秘密的钥匙,画中的人物和意像还隐藏着一些尘封已久而又与本书主旨密切相关的故事。这些画都出自达芬奇之手。布朗研究艺术史和地下宗教社团史多年,他告诉我们,达芬奇表面上是个虔诚的教徒,兢兢业业为教皇服务,骨子却是个绝对的异端。他是长期饱受教庭迫害的一个地下教派的首脑。这个名为Priory of Sion的秘密社团,成立于1099年,它的使命是坚守和捍卫一个两千年来教庭既恨且怕,竭力要摧毁的一个关于基督的秘密。这个秘密是——哈,我不是说过嘛,重要的不是秘密本身,更何况我早已坏了规矩,把小说的秘密抖露得太多了。
这个秘密据说是真的,从本世纪以来,已经出现在不少的电影、小说和戏剧里了,像卡赞察基斯的,艾柯的,韦伯的都对此有明确或间接地涉及。 不少学术的或准学术的著作也把它当作严肃的课题来研究,代表作有迈克尔·柏坚特(Michael Baigent)等人的(Holy Blood, Holy Grail)。至于Priory of Sion,随便用google查一下,就可以得到几千个结果。根据在发现的秘密档案,Priory of Sion的历届掌门人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闪发亮的巨星,除了达芬奇,还有波提切利,牛顿,雨果,德彪西等人。是什么样的渊源把这些大师们连接在一条血线上?
就拿达芬奇来说吧,这当然是个在任何意义上都远远超越他的时代的人。按照布朗的说法,达芬奇的思想和他所要保护的秘密既不能容于当世,就只能用他的艺术作品来隐晦地表达,所以他的绘画作品中到处都是暗藏的象征和密码。比如《蒙娜丽莎》,为什么要把人物背后左面的地面画得比右面低?因为画家要让她从左面看过去显得更大,更庄重堂皇。左是代表女性的,达芬奇骨子里是个女性主义者,所以要从“左”的一面来宏扬女性。如果这听上去有些牵强的话,现代电脑扫描的结果发现蒙娜丽莎的面部和达芬奇的自画像有很多相似之处。达芬奇为什么要把自己画进一个永恒的女性形象?因为他要用这种方式隐晦地挑战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男性霸权话语。蒙娜丽莎既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她/他是一个雌雄合体,这是达芬奇心目中人性最理想的结合方式,男人和女人平等地融合在一起。从字源上来看,古埃及的生殖男神叫AMON,生殖女神叫L'ISA,稍微玩一点变体的游戏,合在一起的话,就变成了Mona Lisa。
还有更惊人的,仔细看看那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壁画。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顿一个男人加上十二个男人的晚饭。可是再好好看看紧挨着基督右手的那个人,这个一头秀丽红发,双手宁静交叠,胸部微微隆起的漂亮门徒真是男人吗?这个人的衣服和基督的衣服彷佛互为镜像,一个穿红袍蓝篷,一个穿蓝袍红篷。他俩的髋部好像是碰在一起的,但是上半身却似乎有意拉开一点距离,构成一个V字的形状。在象征学者的眼里,V长期以来一直是和一些女性的意像密切相关的。
奇怪的是,几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也许,太伟大的作品和过分强大的传统总是会让我们都瞎了眼。可是,现在人们终于开始注意到这个人了。一些研究者说,她真是女人,她就是有名的抹大拉(Mary Magdalene),圣经上说她是个妓女,被基督所拯救和赦免。再看一下画中俩人的姿势,他们俩的身体轮廓连在一起犹如一个大写的M。现在有人相信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那么简单,长话短说吧,他们结婚了,而且生了孩子,血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瞧,一不小心,这个秘密又被我绕回来了。看来在秘密面前,我们实在是无处可逃。不过放心,小说中天机多多,稍微在这里泄露一二是不会严重败坏未读者的阅读兴趣的。而且这些所谓的秘密,本来就是严重争议的话题,足够写好些个博士论文了。达芬奇专家会争辩说,不对,最后的晚餐上哪里有什么女人,那根本就是约翰,达芬奇在原作的草稿上画得清清楚楚,每一个使徒都标上了姓名。如果真是抹大拉的话,约翰到哪里去了?难道基督和达芬奇竟会弃约翰而不顾?那可是主最心爱的使徒啊。
假作真时真亦假,还是别认死理了,让我们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吧。《达芬奇密码》虽然穿插了这些宗教和艺术史的知识,但作者讲得清晰明快,完全不影响故事的高速发展,读者很可以充分地得其要领,绝对不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相形之下,像大名鼎鼎的学者艾柯写的《福柯摆》,也是涉及到基督和抹大拉的故事,他是这个领域方面真正的行家,十分细致严谨,表现的主题当然远比布朗要丰富深刻得多。《福柯摆》应该是最出色的学者小说了,可是读起来实在艰涩沉闷,那种刻板的学究气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说老实话,在领教过《福柯摆》之后,看到学者们写的小说,我总是心存敬意,掩鼻而逃。
(四)
这就触及到我长期以来的一桩心事。我是一个文学系的教师,我在课堂上教学生细读乔伊斯、叶芝、卡夫卡,艾略特,海明威。我剥笋抽茧地给他们分析大师们的主题、象征、风格、修辞,细到毫发,自己也蛮觉得像回事,仿佛是把妙处都发掘钩引出来,把自己都讲晕了。可奇怪的是,回到家里,除了备课和为了写论文完成工作量以外,我很少会有主动要拿一本什么名著出来倚在床上细细品读的愿望。我还是很爱读小说,可是能让我一个饿虎扑食地抢来看的,能让我挑灯夜读的,大多是通俗小说。
我常常而为此感到惭愧。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出了什么毛病?或者说这是文学系的毛病,甚至是纯文学本身的毛病?很难说。但是有一点我算是想明白了:我的通俗文学执迷,与我童年少年时期的阅读经验大有渊源。我小时候狂热阅读的作品,像《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等等,全部同惊心动魄的斗争有关:人物是平面的,性格是简单的,敌人是凶恶的,斗争是激烈的,情节是曲折的,刺激是强烈的,胜利是最终的……这和西方的惊悚小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那是文学最稀缺的年代,也是我个人历史上最热爱文学的年代。这种热爱的程度,同上瘾没有什么两样。我口味就那么早早地被定型了。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我的大脑皮层对刺激所需的阈值早就被提得很高,等闲的刺激根本就不起什么作用。既然今天这些老作品已激不起我的阅读兴趣,我当然会本能地寻找和它们同属一类但却更加“杀根”的东西来看,那就是西方的通俗小说。
《达芬奇密码》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怀旧的感觉,因为通篇没有那些西方通俗小说中常见的性描写,文笔清新干净。以作者的才情,他根本就不屑于写那种无聊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高手风范。像谢尔顿、柯林斯、华莱士之流,总要弄些和情节毫无关系的恶心吧唧的下流场面来糊弄人,令人望而生厌,早已为我所唾弃。布朗不但不写性,连爱情都几乎不写。兰顿和苏菲是那样地相互救助,生死与共,却只是到了小说最后才有一点点微弱的爱情表示,这实在是太对我的胃口了,因为我过去最爱看的革命战争小说中的爱情,就是这么纯洁,这么朦胧。
读《达芬奇密码》,就是我怀念自己童年的方式。
查看更多关于【视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