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莱卡单反镜头接口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经》中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 ;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 照相机(20张)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 照相机珞)做基片的胶卷。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莱卡的前身)、禄来、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随着放大技术和微粒胶卷的出现,镜头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1902年,德国的鲁道夫利用赛得尔于1855年建立的三级像差理论,和1881年阿贝研究成功的高折射率低色散光学玻璃 ,制成了著名的“天塞”镜头,由于各种像差的降低,使得成像质量大为提高。在此基础上,1913年德国的巴纳克设计制作了使用底片上打有小孔的 、35毫米胶卷的小型莱卡照相机-徕卡单镜头旁轴照相机。
不过这一时期的35毫米照相机均采用不带测距器的透视式光学旁轴取景器。
1930年制成彩色胶卷。
1931年,德国的康泰克斯照相机已装有运用三角测距原理的双像重合测距器,提高了调焦准确度,并首先采用了铝合金压铸的机身和金属幕帘快门。
1935年,德国出现了埃克萨克图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调焦和更换镜头更加方便。为了使照相机曝光准确,1938年柯达照相机开始装用硒光电池曝光表。1947年,德国开始生产康泰克斯S型屋脊五棱镜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取景器的像左右不再颠倒,并将俯视改为平视调焦和取景,使摄影更为方便。
1956年,联邦德国首先制成自动控制曝光量的电眼照相机;1960年以后,照相机开始采用了电子技术,出现了多种自动曝光形式和电子程序快门;1975年以后,照相机的操作开始实现自动化。
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日本的照相机生产主要是引进德国技术并加以仿制,如1936年佳能公司按照徕卡相机仿制了L39接口的35mm旁轴相机,尼康是在1948年才仿照康泰克斯制造出了旁轴相机。
PENTAX的前身旭光学工业公司1923年开始生产镜头,随着日本侵路战争的扩大,日本军队对光学仪器的需求急剧增加,尼康、宾得和佳能等日本光学仪器厂都接到了大量的军队订单,为侵华日军生产望远镜、经纬仪、飞机光学瞄准仪、瞄准镜、光学测距机等等军用光学仪器。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些军队订单已经不再有,战后军工企业为生存不得不转向民用品的生产,光仪厂商尼康、佳能、宾得都先后开始了照相机生产。
1952年宾得引进德国技术并引入德国“PENTAX”品牌,生产出了“旭光学”的第一部相机。1954年,日本第一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旭光学-宾得公司制成。1957年作为日本照相机的后起之秀,又制造出了日本的第一部五菱镜光学取景的单反照相机。此后美能达、尼康、玛米亚、佳能、理光等公司争相仿制、改进单反照相机及镜头技术,从而推动了民用照相机技术在日本的发展,世界单反照相机技术重心逐渐由德国转移到了日本。
2. 莱卡TL系列相机镜头接口与S系列镜头接口
完全可以。XT1的法兰距为17.7mm,徕卡M卡口镜头设计法兰距为28.8mm,所以中间通过富士X口转接环11.1mm的厚度补足就OK了。市面上支持原富士XE1的徕卡镜头转接环,完全适用在XT1上,绝对无任何问题。
3. 莱卡单反镜头吗
nova8的镜头是徕卡的。华为nova8搭载了徕卡四摄,6400万像素+800万像素+200万像素+200万像素,搭配3200万像素的前置自拍镜头,并且支持数码自动对焦和变焦。 华为nova7:采用了后置四摄的设计,6400万像素超感光镜头+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800万像素长焦镜头+200万像素微距镜头,前置则是3200万像素。
4. 莱卡单反镜头接口是什么
镜头标识很多,这里我全部给你列出来,你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来查看。
1、判读数码单反镜头标识
面对数码单反相机那些不同品牌而又多如繁花的镜头群组,如何从实际使用情况出发进行选择,以便达到最佳影像成品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世人皆知,这“利其器”则要先“识其器”,于是便有了如何去判读数码单反相机镜头标识的问题。
判读常识
不论是应用于传统胶片单反相机的镜头还是日渐流行的数码单反相机专用镜头,其镜头标识文字中,都基本包含了 镜头属性、焦距参数、光圈参数、所具特点等信息。
详细地说上列四点可以归纳为:
镜头属性:通常表示该镜头是 AF 卡口还是 EF 卡口,通常还包括一些镜头类别的标识;
焦距参数:表示镜头的焦距范围,单位为 mm ;
光圈参数: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系数,有些镜头还标识出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
所具特点:表示镜头所采用的特色技术等; 这也是后文中重点解释的内容。
这些信息通常的表现格式如上图,在图中我们可以获得“CANON ZOOM LENS EF-S 10 -22mm 1:3.5-4.5 USM ”的信息。这些信息使我们判读出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佳能原厂EF-S电子卡口自动变焦镜头;焦距范围10 -22mm(超广角2倍变焦);最大光圈系数 3.5-4.5;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
另外, 版本序号也是常见的标识文字内容之一,它表示该镜头在同规格镜头中,属于第几代产品。
2、标识详解
初级摄友接触较多的单反镜头里,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的产品占据了大部份,另外如宾得(Pentax)、适马(Sigma)、图丽(Tokina)和腾龙(Tamron)等知名品牌也各有一片天地。下面将系统地简介上述品牌镜头的标识含义。
佳能(Canon)
AL: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 Aspherical 。标记有此“ AL ”文字的佳能镜头,表明其在设计中采用的不是球面镜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另外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宾得的镜头也同样使用“ AL ”来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DO:衍射光学,英文全称 Diffractive Optical 。标记有此“ DO ”文字的佳能镜头,配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简单地理解,这“ DO ”标识一般属于高档的佳能镜头。
EF:电子卡口,英文全称 Electronic Focusing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EOS 系列相机使用的电子自动对焦镜头,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 APS 画幅的佳能 SLR 和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红色圆点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F-S:APS 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APS 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同样也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它只能够应用在 APS 画幅的佳能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MD:电磁光阑,英文全称 Electromagnetic Diaphragm 。拥有此项技术的镜头可以电子控制开放和收缩光圈。
Float:浮动功能,英文全称 Floating System 。这是佳能的一种镜头设计方法。在近距离拍摄时,采取浮动设计的镜片会对近距离的像差进行补偿,以获得更优良的像质。
FP:焦点预置,英文全称 Focus Preset 。拥有此标识的镜头,一般也属于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焦点预置功能可以让镜头记忆一定的对焦距离,设置距离以后,镜头便能自动回复到所设置的对焦距离,此对焦回复功能甚至在手动对焦模式下亦有效。
FT-M:全时手动,英文全称 Full time Manual 。拥有全时手动的佳能镜头,可以在 AF (自动对焦)状态下,再手动调整镜头焦点。
IS:影像稳定器,英文全称 Image Stabilizer 。这类镜头安装了佳能特有的影像稳定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手抖动而引起的影像模糊。这也是佳能高档专业镜头普遍拥有的标识之一。
L:豪华,英文全称 Luxury 。它只会出现在佳能的专业镜头标识信息中,是顶级佳能民用镜头的标志。这类镜头通常前端还有红色装饰圈,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红圈头”。
S-UD:S-UD 玻璃, 英文全称 Super-UD glass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 S-UD 玻璃镜片。 S-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一片 S-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D:UD 玻璃,英文全称 UD glass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 UD 玻璃镜片。 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两片 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SM:超声波马达,英文全称 Ultra-Sonic Motor 。使用 USM 技术的镜头可以实现无声、快速响应的自动对焦。另外,标有“ Ultrasonic ”字样的镜头也同样是指使用了超声波马达。
AF:自动对焦镜头,英文全称 Auto Focus 。此类镜头配合具有 AF 功能的机身,可以实现自动对焦;对于 AF 和 MF (全手动对焦)卡口兼容的机身而言, AF 镜头用在 MF 机身上,通常要丧失自动对焦能力。当然,这样的标识也出现在美能达、奥林巴斯和宾得等镜头之上用于表达同样意思。
AF-S:SWM 马达自动对焦。拥有此标识的尼康镜头,说明其采用了采用 SWM 马达。
ASP: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 Aspherical 。尼康的这个“ ASP ”和佳能的“ AL ”所表达的是同样意思,即该镜头在设计中采用不是球面的镜片,从而减少了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同样的,美能达、腾龙和适马也用“ ASP ”来表示其镜头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CRC:近距矫正系统,英文全称 Close Range Correction 。和佳能的浮动系统具有同样功能。
D:距离信息,英文全称 Distance 。拥有此标识的尼康镜头,可以将拍摄距离参数传递到机身实现 3D 矩阵测光和闪光控制。
DX:DX 系列镜头。这类镜头是尼康生产的专门为 DSLR 使用的 APS 画幅的镜头,不可以使用在全画幅机型上。另外,“ IX ”字样的标识也是尼康用于其 APS 画幅机型的镜头。
ED:超低色散,英文全称 Extra-Low Dispersion 。拥有此标识的尼康镜头采用了复消色散设计和采用特殊低色散玻璃镜片,用于减少彩色像差,从而提高长焦镜头像质,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宾得的镜头也使用“ ED ”字样作为使用超低色散技术的标志。
IF:内调焦功能,英文全称 Internal Fousing 。常规的镜头是靠移动整个镜头系统或者移动前镜组来实现对焦。在长焦和长焦微距镜头中,标记有“ IF ”字样的镜头的是靠移动镜头内部的镜片组来实现对焦的,大大地改善了微距能力。采用内调焦功能的好处是:保持在任何焦点处镜头的实际尺寸不改变。同“ IF ”一样作用的还有“ RF ”(后部调焦)功能。使用“ IF ”或“ RF ”来表示内调焦功能的还有适马、腾龙和图丽。
M/A:手自一体调焦方式,英文全称 Manual/Auto focusing 。拥有该标识的尼康镜头,具备手动 / 自动调焦切换功能。
NIC:Nikon 集成镀膜,英文全称 Nikon Integrated Coating 。它表示这款镜头的镜片使用了尼康特有的镀膜技术。
SIC:尼康超级集成镀膜,英文全称 Super Nikon Integrated Coating 。是 NIC 镀膜技术的改良型。
SWM:超声波马达,英文全称 Silent Wave Motor 。它是尼康特有的超声波马达变焦技术,可以实现无声而又快速响应的自动对焦。
VR:震动降低功能,英文全称 Vibration Reduction 。这是尼康特有的镜头防抖动技术,和佳能的“ IS ”一样,拥有“ VR ”标识的尼康镜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抵消手抖动而引起的影像模糊。
SMC:超级多层镀膜,英文全称 Super Mluti Coating 。标识有“ SMC ”的镜头表示它使用了宾得特有的镜头镀膜技术,对画质的提升有帮助。
实例说明: smc PENTAX-DA 50mm-200mm F4-5.6 ED 镜头
这款镜头的完整参数为:具有超级多层镀膜宾得相机自动对焦镜头;焦距范围50 -200mm ;最大光圈系数4-5.6 ;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APO:APO 镜头,英文全称 Apochromatic。有这样的标识说明这款适马的镜头采用复消色散设计和采用特殊低色散玻璃镜片,用于减少彩色像差,从而提高长焦镜头像质,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
DF:双调焦,英文全称 Dual Focus 。这类适马镜头在自动对焦时,调焦环不转动;在手动对焦时,阻尼适中,所以握持性能很好。
DG:数码单反专用镜头,英文全称 Digital Group 。这类适马镜头的焦距段适合 DSLR 使用。
DL:豪华版本,英文全称 DeLuxe 。这类适马镜头尽管其售价并不太高,但功能齐备。如同其他的适马镜头一样,其配备了专用的遮光罩,具有半档光圈、手动光圈设定、景深指示、距离指示、红外矫正指示等功能。
EX:优秀版本,英文全称 Excellence 。这类镜头属于适马的专业类镜头,特征是镜筒为 EX 涂层和有 EX 的标记。
HF:螺旋型调焦,英文全称 Helical Focus 。这类镜头前端不转动,方便使用定制的遮光罩和偏振镜,属于特殊的镜头。
HSM:超声波马达,英文全称 Hyper Sonic Motor 。这是适马所特有的超声波马达变焦 / 对焦技术。
UC:超紧凑产品,英文全称 Ultra Compact 。这类适马镜头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3、在不同品牌的镜头标识上,还能看到相同的一些信息字样,如:
CF Micro:全程微距,英文全称 continue focus micro 。这类镜头都可以在所有焦距段下直接调焦到微距拍摄状态。
Macro:微距功能。表示该镜头具有微距拍摄能力,通常都是达到 1:2 及以上放大效果。
Fisheye:鱼眼镜头,达到特别的鱼眼畸变效果。
R:红外线,英文全称 Infra Red 。红外线摄影时调焦基线标志,刻在镜头的镜筒上。
SC/MC:单层 / 多层镀膜。
Tele:长焦段镜头。
Zoom:变焦镜头。
这些镜头的标识文字通常是印刷或者蚀刻在镜头前端的压环上,同时也有在镜身上印刷相应字样的做法。一些特殊镜头,会在“f-”制光圈的标识下,进一步标识出“T-”光圈标识,比如:Minolta STF 135/2.8[T4.5]。另外那些初级影友不太常用到的、与德国光学工业有关系的镜头,如徕卡、蔡司等镜头前面都会加上类似“Distagon”这样的单词。
5. 徕卡镜头接口
hektor 135/4.5是L39接口,你需要买一个L-E的转接环,然后将镜头装到转接环上,转接环装到索尼E卡口微单上。目前支持L39接口转接的相机,只有各个品牌的微单和M43系列相机,单反是无法使用这个镜头的。
6. 莱卡镜头相机汇总
第一推荐是M10,水货一般5W多点就有了。性价比最好是M9P,行货也就5W以内搞定。建议不差钱还是买行货,徕卡5年保修的。其实M10跟M9P差距不是很大,M9P的P是PRO的意思,为了强调是适应专业人需要,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易操控。
M10出来之后改善了白平衡,以及高ISO的表现,其他方面跟M9P变化不大,M10和M9P的CCD依然是柯达那块23.9X35.8MM。
但是M10取消了M9P的耐磨液晶屏,机身涂层貌似也与M9P的耐磨涂料不同,回归到M9和M8的那种涂层。
相对别的品牌,徕卡的贬值还是比较慢的,徕卡最值钱还是CCD的机器,CMOS的机器贬值快,像ME这种买的人不多。
7. 莱卡镜头的微单
M是旁轴结构,T是微单结构。
M是全画幅,T是APSC画幅,比M要小不少。
M除了本厂镜头外还有不少副厂镜头,林林总总一两百枚,当然因为得益于微单结构,T可以通过转接同时兼容90%这些镜头,还可以兼容基本所有品牌的单反镜头以及专业领域的各种电影镜头、放大镜头、甚至工业、医疗镜头,保守估计可以使用的镜头大约几百枚不过分,所以在实用性上T更好。
但M毕竟是一脉相承的亲儿子,情怀是无价的,不差钱M显然比T要更有情怀。
至于具体的拍摄成像,全画幅和APSC画幅的区别,如果只是日常使用以现在的后期技术而言差别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使用上显然T更适合现代人随手拍的习惯,而M更适合安静下来使用。
8. 莱卡l卡口相机
可以,bessa r系列(RR2R3R4)机身本看来就是设计为兼容徕卡M口的,可以理解为副厂徕卡比口相机,完全支持徕卡M口镜头,徕卡L39镜头则可以通过L-M转接环变为
9. 莱卡相机镜头卡口
不是,M卡口是徕卡旁轴的通用卡口,M口的机身不多,也有部分禄莱、蔡司依康、福伦达的旁轴机器是M卡口的,M4/3卡口则是奥林巴斯机器的通用卡口,M是mico的简写,是指微型4/3卡口。两者不通用。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