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
2020国家科学技术奖还没有颁发,何人获奖还未定。2020年1月10日颁发的是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以下两条信息可能对答案有所帮助:
1.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 目前已经有包括李兰娟院士在内的13名专家获得了提名。下面是这13名专家的介绍。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
1947年生。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作为中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她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
1934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先进陶瓷研究、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和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等方面贡献突出。
曾获国家一等发明奖、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盛纲,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
1933年生。电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联合国发展计划总署(UNDP)高级科学顾问。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微波电子学、相对论电子学、电子回旋脉塞、自由电子激光、微波等离子体等领域做出了国际上公认的原创性及奠基性工作,首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建立了一系列理论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30多次获国家级、部、委及省级科技进步奖,2003年荣获国际K.J. Button奖,是中国大陆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
1936年生。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海洋微体古生物及古环境的研究,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微体化石埋藏学的研究,开拓和发展了古海洋学的研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重大奖励多项。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
1939年生。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武汉·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30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王大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
1935年生。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
早年从事高温气冷堆研究,提出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后从事低温核供热堆研究,开创了核供热堆的新研究领域,主持设计、研制、于1989年成功运行了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壳式低温核供热堆。并进行了利用核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供、空调制冷及海水淡化等研究。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还荣获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徐至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
1938年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光学与光子学、激光科学、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等前沿学科领域的研究,首次在国际上用类锂和类钠离子方案获得8条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在开拓与发展新型超短超强激光及强场超快物理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等。1998年荣获何梁何利奖。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941年生。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研究,包括黄土与环境、地层学、古土壤与古气候学、磁性地层学和微形态学、季风变迁与过去全球气候变化、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与治理。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64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院士、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煤化工、石油化工领域应用催化研究与技术开发,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工业性试验和首次工业化。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多项个人科技奖励。
赵梓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932年生。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
创立了完整的光通信系统(包括器件、光纤)设计理论,在国内率先提出 ‘用石英做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做光源、数字编码做通信机’的正确技术路线,组织研制生产出中国的首批实用化的光纤光缆、设备及首条实用化光纤通信工程等,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
参与和负责的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1997年被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选为Fellow会士称号。
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
1934生。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 “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等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劳动模范,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
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943生。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长期从事冻土学和干旱区生态水文和生态经济研究,创建了地下冰重复分凝机制,在过渡层的形成过程方面的研究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并被称为“程氏假说”;提出的工程理论为中国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先后获得各类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并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杰出科技成就奖、自然科学奖等。
吴祖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1935年生。中科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
40多年来致力于辐射防护、实验血液及胎肝临床疗效机理等多方面研究,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人缘性干细胞生长因子,完成了世界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1999年获得中央军委颁发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被总后勤部授予 “一代名师”荣誉称号。2015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7809号小行星命名为“吴祖泽星”。
2.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
遥感专业不学目测。
遥感专业主要学习遥感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系统与遥感信息工程集成理论和方法,并能组织和实施各类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主要包括:掌握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遥感机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信息工程及应用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其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掌握相关学科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系统、测绘工程等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等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应用、航空与航天摄影、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学、微波遥感、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模式识别、遥感图像解译、环境保护与规划、数学规划与测量中的应用、计算机视觉、海洋测绘、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信息论、地图投影与变换。
3. 摄影测量与遥感和遥感科学与技术
摄影测量是遥感的一种应用。
遥感是向地表或近地表发射一定频率的波然后根据反射回来的情况储存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得知所测区的情况。供参考
4. 摄影测绘与遥感
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数字地面模型;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而遥感涉及的领域更广,而且,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
总的来说,摄影测量与遥感与图像处理打交道,这些图像不同于一般图像,它是卫星拍摄或者航摄而来,是真实地表的写照。
关于就业,现阶段急缺摄影测量的毕业生,尤其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在,就业的部门也很多,像城市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图像处理公司多的是了。
5. 摄影测量与遥感期刊
jstars期刊是中科院scI分区遥感领域2区期刊。
6.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简介
研究生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测绘工程,土地资源利用与信息技术
本科 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大地测量 ,测量工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土地资源利用与信息技术
专科 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与监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矿山测量,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测绘工程技术,测绘与地质工程技术
7. 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技术人员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很多大型公司做测绘地理信息的越来越多,对遥感专业的人才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再加上环境本身发展日新月异。可以想见的是,遥感技术将在气象、水利、交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区测绘、国土、交通、规划、建设、水利水电、地矿、气象、煤炭、房产、石油化工、园林等行业部门从事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工作。还可到政府部门、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测绘产品生产、航测与遥感制图、地理国情调查与监测等工作。还可以在测绘、水利水电、地矿、交通、城镇规划、市政建设、房产、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利用等部门,从事地形图测绘、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航测内业成图、遥感图像处理等生产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计算机软件、新能源、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计算机软件
2、新能源
3、建筑/建材/工程
4、航天/航空
5、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6、互联网/电子商务
7、房地产
8、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就业单位:
遥感建模(就业方向主要是科研和教学单位);
遥感应用(就业方向主要是科研和教学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像国土资源局);
和遥感软件开发(这个主要是面向企业的);
军校也有遥感这个专业,毕业之后派遣到部队去。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土建工程师、测量员、机械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土建工程师
2、测量员
3、机械工程师
4、遥感科学与技术师
5、测量工程师
6、测绘员
7、机械设计工程师
8、施工员
工作城市:
毕业后,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北京
2、武汉
3、广州
4、秦皇岛
5、成都
6、杭州
7、郑州
8、合肥
8.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评估
包括以下专业:
(一)国土空间规划工程类: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地理及海洋规划、防灾减灾等专业。
(二)土地工程类:国土调查与监测、土地评价与评估、土地利用与保护、确权登记、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土地开发与经营、土地经济、土地信息技术等专业。
(三)林业工程类:林草资源调查规划与监测评价、林草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培育、景观绿化、林产工业、林业勘察设计、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木遗传育种等专业。
(四)地质勘查工程类: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及遥感,地球化学勘查,地质实验测试,探矿工程,地质机械仪器,地质勘查信息技术等专业。
(五)测绘工程类: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服务等专业。
(六)海洋工程类:海洋调查与测绘、海域与海岛监测、海洋预报与减灾、海洋及海岸工程、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渔业资源环境调查与监测、水产增养殖与遗传育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捕捞、水产病害防治、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产品储藏与加工、渔业船舶设计与维修制造、渔港设计与建设、渔船检验。
9.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这个专业比较好,因为仅是从应用层面来讲,对于数学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也不难,大多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毕业后都是和计算机打交道,这样的工作还是很不错的了,就业前景也非常不错。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属于资源开发与测绘中测绘类专业,毕业授予资源开发与测绘学士学位。这个专业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毕业就业都不错,这个也是个技术,而且大专可能更注重职业技术,本科太理论和应试化了反而学不到太多东西。就业前景还是看好的,只要掌握好该学的,无论大专还是本科都无所谓,只要你学精学好就业是没问题的。
10. 摄影与测量遥感技术
联想拯救者,这款是高配置的笔记本电脑。是轻薄型电脑,比较容易携带。这款笔记本的内存大,运行速度快,适合运行各种大型专业软件和各种大型游戏。这个笔记本是联想电脑比较经典的一款笔记本型号,销量一直都很好。这个笔记本电脑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查看更多关于【视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