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摄影构图问题常见问题
摄影构图有很多,比如三分构图法,框架式构图法,S 构图法,对角线构图等等,最常用的构图法就是三分构图法,把被摄物体放在画面三分之一的位置,更能吸引目光
2. 摄影构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动静的关系。在构图过程中,要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
2.注意画面层次感。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要求 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和背景的关系,以恰当的角度和取舍,配置好光、色、影调、线、形等造型元素,以获取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设计画面。
3. 摄影不规则构图
①斜线构图。画面运用各种倾斜角度的斜线构成主要框架,这些线所形成的倾斜关系,赋予了画面极强的倾斜感、速度感、运动感、不安感。
②横线构图。画面运用近似水平线构成主要框架。横线在画面中能让人产生平静、安定、平坦、宽广、博大等象征意义,不过一般构图中较忌讳的是横线从中心串过,需采取上移或下移的办法躲开中心位置。
③竖线构图。画面运用近似垂直线构成主要框架。竖线它有高耸、坚强、生长、挺拔、庄严、有力的象征性。多竖线在画面中运用能产生丰富多彩的印象。如多排透视、对称排列透视等都能产生奇特的效果。
④十字构图。一就是横竖两条线通过画面中心点把画面分成四分,中心交叉点放置主体物。较适合有着中心透视效果的对称式的构成形式。这种构成形式在视觉心理上能产生平静、安全、坚实、和平、庄重和神秘感。
⑤曲线构图。就是弯曲的结构构成主要框架。曲线本身总能给人一种连绵、柔软、浪漫的心理感受和音乐般的节奏感。
⑥不规则线构图。也称无机线,有理性、抽象、杂乱、神秘之感。这些线组合不合理易产生混乱的印象。如果画面运用了大量杂乱的不规则线,这时可以把简洁的主体形态安排在画面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仍然有整体的效果和抽象的、神秘的气氛。
4. 摄影构图问题常见问题有哪些
一忌主次不清,主体不突出。每张照片必须有一个主体,让别人知道你在拍什么。但初学摄影者往往不注意,把主体拍的太小,把观众的目光转移到别的地方,这样你拍的照片没有了主题,就象一个人失去了灵魂一样,没有精神。因此,初学摄影,把主体放大,放在突出位置很重要。当然,熟练运用引导线法、大小对比法去突出主题构图,更能巧妙解决主体醒目的问题。
二忌构图没有前景。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前景是很重要的,前景可以衬托主体,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但有很多刚入门者,往往忽略了照片的前景纳入,对于新手来说,在取景前认真思考,先找一个合适的前景,然后更好地构图,会让你拍的照片更耐看。
三忌主体放在照片正中间位置。刚学摄影,很多人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相机设置上,更关注的是学用相机,当开始拍照时,举手就拍,往往会把主体放在照片正中,这是初学摄影者常犯的错误之一,这样拍出的照片让人感觉很古板、沉闷。只要你用心学用一些如三分法、框架式等简易的构图办法,会让你的作品快速提升档次品位的。
四忌背景杂乱无章。背景太杂乱,读者看不清楚你想表达的主题,这样会令相片失色不少,初学摄影者往往不注意照片的背景问题,要想拍出好照片,就必须学会选择简单、颜色单一的地方来做背景。另一个方法是熟练掌握摄影基础的前提下,使用浅景深来模糊背景,突出主题。
五忌不恰当地使用景深控制。景深很有用,但很多入门者的错误是一旦懂得拍摄景深运用,会喜欢把每张照片都拍出虚化的背景,其实景深控制是有个度的,要因景而宜的,如拍摄大面积风景照,是要全部景色纳入景深范围之内,就是照片有一小区域的模糊也会破坏整体的效果;而拍摄人物、花朵等特写照片,用浅景深会让照片更有深度和突出主体,所以要注意在适当的场景利用适当的景深控制效果。
5. 摄影构图常见错误
会场拍照技巧
会场、大型活动的拍摄类似拍摄中的纪实摄影,所以对拍摄者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能熟练运用相机的各种功能、掌握会场活动的流程、短时间熟记会场主要参与者的活动范围等等。这里把一些会场拍摄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设备准备:
1、相机:确认相机无故障、肩带无断裂,如果有条件,再带上一个备用相机;
2、电池:准备两块以上的电池,并带好充电器,以免电池原因耽误工作。
3、镜头:以24-70焦段作为主要镜头。原因很简单,这个焦段广角端变形不很严重而且包含人像拍摄最佳的50较短。广角镜头边缘变形很严重,谁也不想自己的面部在照片里变形,所以最好不用。如果可能,带上一直70-200活100-300的镜头,长焦镜头拍一些领导讲话的特写十分方便,如果你可以在会场里走来走去 甚至走上主席台,那这个长焦你也不用带了;
4、储存卡:最好带上一个备用储存卡,尽管现在的记录介质储存容量可以达到2千张4兆图片的容量,但是你仍然要带上一个备用的,这种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反正这东西不重。
5、脚架:三脚架在这种需要不停走动的场合一般用不上,但是最好带上一根独脚架,有备无患,反正也不占地,如需拍摄合影,那就别怕麻烦了。
6、闪光灯:带上一只机外闪光灯和两套电池。一般相机自带的闪灯指数较小而且只能直闪,使用局限较大。
7、工具:镜头纸、小皮枪、刷子等清洁用品。
8、包:准备一个能把这些东西都放进去的摄影包,做到包不离身,毕竟那个东西丢了都心疼。
二、现场拍摄:
1、空镜头拍摄:到场后一定不要忘记拍摄会场以及会场各区域的空镜。包括会场(曝光要以会场主体,如舞台等数值为主)、大门口签到处、一些较大的会场活动还会在会场外布置横幅、氢气球一类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还有就是特别的细节拍摄(会场装饰物),比如:准备发奖用的奖杯、奖状特写等等。
2、主要人物会前拍摄:活动前一定要和主办方和承办方的负责人沟通,确定拍摄人物重点(包括主办方领导以及受邀主要来宾等),并且记录主要领导或重要来宾交谈的场面,包括寒暄和互赠名片,尽量能够结合背景的陈设,交代会场场所和环境。
3、活动过程拍摄:
A、领导讲话拍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抵近拍摄。这样可以将主席台的横幅、投影等反映会场内容的信息拍摄在画面当中。拍摄时机需要摄影者掌握,一般在讲话者抬头与参会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势时按下快门,这样可使讲话者显得更加生动。也有的领导自始至终不抬头交流,这样的讲话者拍摄一般可在讲话开始时活结束时会出现讲话这抬头的机会。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低头的时候一定要拍上几张以免内容缺失。拍摄角度一般要与讲话者同高,尽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摄,并和讲话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B、会场拍摄:主席台拍摄一定要有全景和单人的特写。由主席台背景一般色调较暗,拍摄尽量使用人脸曝光值测光数据,注意不要让麦克风、水杯等挡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会场内前排就坐的一般为比较重要的参会者,所以需要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会场进行拍摄。最后还要对会场全景拍摄,拍摄位置一般为后场后左、中、右三个位置各拍一张,曝光值同样应该以主席台测光数值为准。
c、活动拍摄:一定要注意主要领导和重要与会者的活动并兼顾其他与会者。拍摄尽量做到人物和能够表现活动的主题的背景相结合。当参与活动的人员走动时,应尽量走到前面拍摄,而不是从后面跟随。还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时宁欠勿过
三、相机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在室内拍摄时尽量提高iso。活动拍摄曝光速度的提高能更好的提高图片的清晰度。至于噪点,如果你的客户不专业,那么他根本不会在乎;如果你的客户十分专业,那他绝对能理解你的做法。以我对佳能各款相机的感受,5Dmark2以上的相机,iso开到2000,60D以及同技术想能的相机可开1000,噪点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是600D一类的入门相机iso800问题也不大。
2、光圈:就算你的镜头很棒,也尽量不要把光圈开的很大。原因有二,首先尽量不适用镜头的光圈值的两端,画质会有些轻微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如2.8时)的对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物前后相差10厘米,就会出现一实一虚的情况。所以推荐,最好在4.5以上光圈。
3、闪光灯:在房顶不超过4米时最好采用反射闪光并利用眼神光板。反射闪光的好处是在提高拍摄主题亮度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拍摄环境的亮度,且被摄主题后不会出现十分明显的黑影。眼神光板可以增加被摄主体的亮度,调整眼神光板的反光量可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使亮度更高或更低)、改变闪光灯焦段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闪光角度)。
在必须使用闪光灯而且需要交代环境下的情况下,一般应将保证速度最少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于4.5(保证足够的对焦平面)、并相应调整iso值后测出曝光准确值。在使用闪光灯后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量使被摄主体曝光饱和的曝光速度比上述曝光速度稍快即可(一般达到1/100)。这样可以更好表现被摄主体所处的环境。
四、拍摄集体合影
时下,各种会场要拍集体合影,各学校学生毕业更要拍集体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摄集体合影的技术技巧。
一张好的集体合影应该达到以下五点要求:
1)集体群像在画面布局合理,充实。
2)前后排无遮挡现象。
3)最前一排与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没有前排头大、后排头小的透视变形。
5)没有闭眼睛的情况。
要做到以上五点,就必须掌握好以下拍摄要领。
1、应选用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一致,用广角镜头拍集体照时会出现透视变形现象,前排人物离镜头近而头大,后排人物离镜头远而头小。因此,拍集体照不能使用广角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集体照也应选择35-50毫米焦距段(全画幅相机)。
2、光圈和快门速度的选择
集体合影的特点是:人物是静止的且纵深大。要获得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时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时宜用f/11~f/16光圈。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这样可避免个别人在拍摄中突然的晃动。当然,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景深,只好牺牲快门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
因为拍摄集体合影需要较大的景深,所以常选用较小的光圈拍摄,这时快门速度较慢,为防止拍摄中出现“手震”,影响画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须使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
4、为避免前后排遮挡,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体合影时,安排队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紧凑一点,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队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还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楼前的石阶照集体合影,人群站队排列应注意的是,无论人多人少都必须隔一级站队(即前后两排之间应空一级),这样才能避免前排遮挡了后排。
拍集体合影构图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摆上过多的凳子,造成队形细长,人物头像很小,构图难看。
一般拍集体合影第一排摆凳子的数量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摆凳子数量=合影人数/5
例如:100人合影,摆凳子数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领导席摆20个凳子即足。
如果拍摄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将桌椅以照相机为轴心摆成一个弧形,因为镜头最清晰的焦点平面是在以镜头焦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队拍摄,就不会出现集体合影中常见的两侧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中间和两侧的人物都一样清晰。
5、光线的选择
拍集体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为好,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逆光。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段,不要在树荫下拍照,以防产生花脸。
6、焦点选择
根据景深原理,镜头应聚焦在整个队列纵深的前1/3处。例如:若共五排人,应将焦点对在第二排的中间人物上,这样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体合影。
7、构图方法
集体合影的构图布局要求上宽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尽量充满画面。
8、拍照时注意力应集中
拍摄前先看看队列中有无前排遮挡后排的情况,如有则应调整一下位置。在按动快门前举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现闭眼或晃动。此外,初拍集体照要避免紧张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在准确曝光,精确聚焦以及构图上,否则,任何小小的差错和失误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为大多数集体合影是无法补拍的。
10. 多作善意提醒
合影前调整合影、坐姿是必要的程序。此乃善意提醒之一。被摄者只要两眼视线没被遮挡就觉自己的整个脸在照片上是完整的。其实不然,他脸的下半部已被前排遮挡。提醒他们:调整自己站在前排两人肩部交界处。挺胸抬头。这样拍出的照片最富有动感。
前排领导们的坐姿一定也要善意提醒:请将两腿并拢、挺胸抬头。贵宾是照片的中心,个别宾客姿态不好不仅他自己会觉失水准,照片人手一张,别人也觉没美感。一般女性一经提醒很是注意。但有些男性则积习难改。此时我一定要再次提醒“座位上的男同志”的坐姿修正要求。
拍摄过程中的提醒决定了拍摄最终效果。因天气不好快门速度慢时一定要加一句“摁快门时请大家一定不要动并保持一些时间,这样像不会虚”。
我们拍摄合影都是双机拍。之前我会紧临受众提醒他们拍摄次数和每次的拍摄意图。当我用击掌的方式提醒大家安静准备拍摄时,我已经站在主摄机的旁边请大家看镜头了。全部过程语言组织紧凑、我的提醒与目的相结合,再配合以适当的动作在很短时间内会沟通得很好。现场会很安静、有序。当然严肃活泼也是要的,尤其是你希望大家笑对镜头时。此时的提醒是幽默式的,用一句话足矣。幽默要正面、是会心的笑的类型。若哈哈大笑,表情和时间都受影响。
6. 对于摄影构图初学者应该这样理解
构图(gòu tú),根据特定主题的要求,在一定的空间,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鲁迅《书信集·致吴渤》:“野夫的两幅都好,但我以为不如用《黎明》,因为构图活泼,光暗分明。”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三:“导演者处理舞台上的线条形体,其实可算是在继续不断地构图。”
7. 摄影构图问题常见问题分析
手晃动,最好弄个摄影支架提高稳定性。
8. 构图经常会出现哪些问题
绘画需要注意的问题
1.构图 构图要合理 大小疏密 都是有讲究的
2.步骤 就是要知道自己完成一副作品的每个步骤 做好一步再做下一步
3.观察方法 要大局意识 不要被局部迷惑 整体意识要时刻保持
4.多看 多画 多想
5.想要画的画就要 胆大 心细 手勤
9. 摄影构图错误
构图在传统画论中称之为“章法”、“布局”、“经营位置”等。是指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形象,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
构图作为摄影的第一步,因其创作手法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事实上,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固有的形式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固有规律之后,在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将最优美、最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给受众。
虽然摄影构图的形式规律不是死的,但了解这些形式规律可以避免一些初级的错误;掌握和运用这些形式规律,对塑造艺术形象、揭示主题思想则是一条捷径。
查看更多关于【视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