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德蔡司镜头
mc是德国肖特玻璃牌子。
德国肖特玻璃厂( Schott Glaswerke AG)是德国制造光学玻璃的 工厂,1884年由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在耶拿创建。
最初的肖特玻璃目录只有不到五十种光学玻璃。二战后,肖特玻璃厂一分为二:一个在东德耶拿,一个在西德美茵兹。德国统一后,两个工厂合并为一个公司(Schott Glaswerke AG)。
现在的美茵兹肖特玻璃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学玻璃厂,其肖特玻璃目录有一百多种光学玻璃。肖特玻璃厂的光学玻璃是设计和制造光学透镜的重要材料。卡尔·蔡司集团拥有肖特玻璃厂的全部股分。
肖特玻璃厂现有美国分公司(Schott Glass Technologies,Duryea,USA)和中国分公司:肖特玻璃中国有限公司。
2. 西德蔡司镜头有哪些
卡尔蔡司(Carl Zeiss)从1846年创立至今已有174年历史,形成了半导体制造技术、工业质量与研究、医疗技术和光学消费品市场四大业务部门,是全球领先的光学与光电行业科技集团。现在“蔡司”这个名字,就是世界领先的光刻光学元件的代名词,在芯片领域,这些元件被用于制造半导体组件。在镜片、相机镜头和双筒望远镜等领域,引领世界潮流。
将近两百年前,一个名为卡尔·蔡司的德国人创办了一家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车间,凭借精湛的技术,小小的车间在早年发展得非常繁荣。后来,恩斯特·阿贝博士加盟,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在先进的光学系统设计和制造领域获得全球认可,迅速成长为全球光学领域的引领者。
在卡尔蔡司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少挫折。二战后,公司被迫一分为二,一半在西德,一半在东德。分裂后的两家公司,技术设备几乎被美国和前苏联拿走。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在五十年代恢复了传统产品的生产,同时开始研发的新的产品,迅速恢复了元气。
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不仅成为各自半区的光学技术领袖,同时更是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它们均致力于研究光学、精密机械和电子学原理的结合,给世界带来了全新性能的高科技产品。九十年代,两家公司合并,这个时候的卡尔蔡司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强大。
进入新世纪后,卡尔蔡司对在上百年来涉足的二十几个子领域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半导体技术和微电子、生命科学、视力保健和工业测量,这也是其后来四大业务部门的雏形。值得一提的是,卡尔蔡司在半导体领域有着非常强悍的实力,是世界上极少数可以提供微芯片光刻的企业之一。如今,公司年营收约449亿元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卡尔蔡司早在1957年就进入中国,扎根我国63年后,旗下半导体制造技术、消费者光学等业务领域基本实现大中华区全覆盖。目前,大中华区已是公司快速增长的上次阿红之一,拥有近4000名员工。
与大众集团、戴姆勒、西门子等集团相比,卡尔蔡司在一般民众里知名度确实没那么高,可以说是德国的“隐形冠军”。当然,在玩相机的消费者心中,蔡司那可是鼎鼎大名。蔡司保持了近两百年的霸主地位,中国相关厂商要想实现追赶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
3. 蔡司人像镜头
是蔡司镜头。
vivo X60 Pro + 拥有蔡司的 T * 镀膜技术,且 vivo X60 Pro + 后置四摄配置分别为:5000 万像素的 GN1 主摄,1/1.3"超大底,f/1.6 大光圈;48mp 超广角,1/2" 底,集成了第二代微云台;14~125mm 等效 5x 的潜望长焦和人像镜头。支持蔡司联合影像系统
4. 蔡司相机镜头
蔡司的单反镜头目前主要包含Classic、Milvus、Otus这三大系列。
蔡司的无反镜头包含Loxia,Batis,Touit系列。
除了上面所说的六大系列之外,蔡司的相机镜头产品还包括与索尼合作开发的ZA系列、适用于旁轴相机系统的ZM系列等等
5. 德国蔡司镜头
蔡司是一个德国光学仪器(包括摄影光学镜头)的著名商标品牌。瑞士哈苏中画幅单反相机,用的便是蔡司镜头。
6. 蔡司镜头科普
蔡司镜头就是卡尔·蔡司光学仪器厂生产的镜头。
卡尔蔡司这家德国的老牌光学厂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生产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品质透镜。以其独有的色彩还原和成像特点令全世界摄影家及爱好者爱不释手(但因其价格高高在上而敬而远之,望而却步)。
7. 蔡司镜头样片
索尼的16-50 f2.8作为α77的套头最大亮点就是f2.8的恒定大光圈。
DT 16-50 F2.8 SSM镜头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像索尼蔡司镜头那样的大量使用金属材质打造,镜头外壳主要还是以塑料材质为主,并且在外壳表面进行了磨砂处理,既起到防滑作用又专业感十足。镜头内部的镜筒和变焦导轨则采用的是金属材质设计,握在手里感觉还是很沉甸甸的。
索尼DT 16-50 F2.8 SSM的镜头体积设计并不是很小,前端滤镜口径达到了72mm,从这点看,该镜头应该是定位于中端产品,而且该镜头镜身最大直径为81mm,整体长度为88mm,外形有些短粗,类似于适马新版24-70的样子。变焦方向为逆时针设计,在16mm广角端时,前端镜筒是不会伸出的,只有在逆时针转动变焦环到达50mm长焦端时,前端镜筒才会伸出大约1/3的镜头长度。这支镜头的设计工艺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完全秒杀那些入门级镜头,不过对于这支镜头没有使用内变焦的设计结构确实比较遗憾,毕竟使用内变焦设计可以在我们变焦时不会让前端镜筒伸缩出来,既美观又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尘被伸缩的镜筒吸到镜头内。
第一组镜片非常巨大,滤镜口径达到了72mm,镜片表面的镀膜采用索尼自家工艺,并非蔡司T*。在光照下呈现出黄绿色的镀膜色彩。
这款新镜头采用了索尼独特的SSM超声波马达对焦系统,在对焦过程中镜头对焦环是不会转动的,同时用户完全可以在镜头自动对焦下随时使用手动对焦功能。另外由于该镜头使用了SSM超声波马达,在对焦时可以比普通马达驱动的镜头具有更快更安静的对焦行程,在抓拍高速移动的物体十分有帮助。对于那些大变焦镜头来说,厂商一般都会为其设计出一个变焦锁定键,以防止镜头前端镜筒自然下垂。而在这支索尼16-50的镜头身上我们依然发现了这个功能,虽然这支头我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发生镜筒自然下垂的现象,但是索尼对用户细致入微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称赞。
该镜头尾部卡口采用的是金属材质设计,并配有8个镀金触点用于与机身进行数据传输,镜头产地为中国。
毕竟这是一款非蔡司、非G的镜头,在F2.8光圈下便可拥有如此优秀的画面锐度,而边缘成像也在通过收缩1-2档光圈后可以得到改善。不过该镜头的小光圈成像质量下降非常明显。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尼康17-55 F2.8这枚非全幅牛头,其在最大光圈下的成像质量非常之锐,而索尼16-50 F2.8的特点与它多少有些相似,不过要想完全超越,那还要看索尼日后的努力程度。
16mm广角端的畸变及暗角较为明显,画面边缘线条成桶状畸变形态,而50mm长焦端的畸变非常轻,几乎察觉不到。对于该镜头能有这样的成绩,我们还是表示出肯定的,毕竟与那些专业牛头相比,在价格上和定位都是不一样的。当光圈收缩到F5.6以后时,画面暗角现象基本上就完全消失了。在50mm长焦端最大光圈F2.8时,四周暗角也是可以明显发现的,不过只要收缩一档光圈到F4时,暗角现象就变得轻微了许多,而同样收缩到F5.6光圈以后暗角就完全消失在画面四周了。
索尼16-50 F2.8镜头最大光圈的成像质量给我们留下的非常深的印象,为此我们特意的使用F2.8光圈拍摄了多张样片,一同体验一下大光圈带来的浅景深柔美焦外的独特视觉效果。
索尼DT 16-50mm F2.8 SSM镜头作为一支APS-C画幅专用镜头,外观设计威猛十足,镜头各部分细节处理也是做到了非常专业。镜头内部搭载SSM超声波马达,可以大大的提升对焦速度,并且对焦过程也十分安静,搭配到索尼A77上使用,在12张/秒的高速连拍下抓拍不费吹灰之力。
索尼DT 16-50mm F2.8 SSM镜头优点:
F2.8全开光圈下成像质量非常满意
SSM超声波对焦马达安静迅速
有变焦环锁可以防止镜筒前端
索尼DT 16-50mm F2.8 SSM镜头缺点:
大光比环境下拍摄容易出现轻微紫边现象
16mm广角端畸变控制欠佳
镜头外壳没有使用金属材质
8. 西德蔡司和东德蔡司望远镜
行货水货的话,主要看它上面的序列号,看你序列号的话,你都过去6号去他官网上面查询的
9. 蔡司德味镜头
这个头记得是没有MMG,AEG的。只有MMJ,AEJ。
价格你自己某宝看就是了。
CONTAX这类头,网上一直炒说要买58,59,60开头的号段,因为这类早期镜头玻璃用的含铅肖特玻璃 也有说是牛眼剩下的。不过这些其实根本无法考证的。
我买的是59开头的,成色很新,花了2600。加上黎环EOS-YC,350块。3000左右。
这头1.4光圈全开下还是很肉的,但缩小一点后非常锐,各方面我觉得都很棒,很浓的德味。
施奈德的我不了解,50 1.4的标头王主要三个,LEICA 2000年后出的那只20000+的50 1.4,ConTAX 50 1.4,HFT 50 1.4。 我看样片后者颜色比较清淡,所以买了CONTAX。
对于目前的ZE,ZF,我没横向比较过,就是一直知道,目前的确善能代工的蔡司其实和很多人的要求有些差距,确善能里头21这只头评价还行,我想相机来说,这些确善能的光学标准并不会差,只是可能缺少了一些所谓的德味。
所以建议你如果预算少或者喜欢德味,那么买YC,如果预算充足不太讲究老头,那么买个现代蔡司头更合适。毕竟价格有差距。
我建议你YC没必要太讲究号段,成色可以配好环即可,这个东西比较多,价格在2300,2400左右找找。
10. 东德蔡司镜头
1.Pentacon(潘太康),这是最物美价廉的德头,东德品牌。
2.CarlZeissJena(简称“CZJ”),是现在保有量最大,但已经不再生产,将来最容易升值,且价格合理,能出一流照片的镜头,东德品牌。
3.Meyer(梅耶),是出片特别细腻,高光层次保留得最好,色彩清淡,很接近西德风格的一类镜头。东德早期名品。
11. 德国蔡司镜头好在哪里
索尼的这个24-70头其实并不具有打倒佳能24-70头的能力,更不要说压倒性优势了。
蔡司头一贯傲视群雄的所谓“德头味”,其实是一种偏色,或者说是对某种颜色予以强烈夸张而形成独特的色彩风格,比如对蓝色的强力渲染,对橙色的极度饱和。刚上手时你会欣喜若狂,可看多了还真有些腻味。准确地说,这种德味应该是有针对性地使用,在拍摄某种需要这些色调的题材时,使用这样的镜头。佳能的色彩风格一贯是细腻柔和自然,夸张度较小。初看使人感觉不过瘾,但较耐看,也比较适合大多数摄影题材的要求,具有更广的适应性。说完了镜头的色彩,再说镜头的成像质量,蔡司头的锐利是厉害的,佳能不是对手,除此以外,像畸变、色差、像差等,两家会打个平手。所以:这款蔡司头并不具备对佳能24-70的压倒性优势。至于为什么售价高,则是一种营销策略,强调一种高贵感,不必多想的。最后,如果各自装在自家品牌的单反机上,表现如何?则需考虑机身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由于不像胶片机的机身对成像没有影响,数码单反的CMOS、CCD、图像处理器等均会对画质有重大影响,故很难用不同的镜头加不同的机身来评测。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