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鲍照作品艺术风格
一、首先是直接化用原句。 1、李白行路难一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出自《拟行路难》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2、李白行路难三中的:“吾观自古贤达人”引用《拟行路难》:“自古圣贤尽贫贱”。 杜甫也说李白的诗“俊逸鲍参军”可见鲍照的诗对李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其次李白不仅在诗歌的豪迈奔放上借鉴了鲍照的创作经验,与其有着共同的诗风,而且还能巧妙地化用鲍诗的意境.如李白的《出自蓟北门行》,就明显地保留着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的胎记.且看下面一段比较:“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鲍)“,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李)“;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鲍)“,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李)“;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鲍)“,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李)“;箫鼓流汉思,旌甲披胡霜”(鲍)“,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李)“;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鲍)“;途冬风沙紧,旌旗冻凋伤”(李)“;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李).从这些诗句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两诗不但主题相同,篇章结构完全一致,甚至连使用的词语,创造的意象都何其相似.此类影响在其他诗中也不乏例证.鲍照:“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拟行路难》其四),李白:“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拟行路难》其六),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等等.从以上诗句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李白无疑是接受了鲍诗的启迪和沾溉,而李白对鲍诗的学习创新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其次,鲍照和李白的诗歌在体裁和语言表达的特征上,也有着相同之处.李白是盛唐大家,他“得古今之体势”,兼采各家之长.当时的各种诗体,他都能够运用自如.但他最擅长的体裁是乐府歌行和七言古诗.他吸取了鲍照乐府音节高亢、气势凌厉、风力遒劲的特点,形成自己天才纵逸、落笔惊挺、跌宕有序、酣畅自如的格调.可以说,李白的歌行体是对鲍照诗歌体裁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将进酒》、《行路难》等诗风韵调都近于《拟行路难》组诗,而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杜甫赞赏李白的歌行体:“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指出李白的歌行体深受鲍照的影响,这是后来人们所公认的.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说:“太白乐府,杳冥变幻,极才人之至.”可谓切中肯綮.鲍照在诗歌语言运用上,既有“运语极拙,述情颇尽”〔2〕之妙,又有语言丽辞彩赡华之美.二者有机地结合在鲍照所要表达的内容之中,因而形成俊逸遒丽,奔放流畅的语言风格,其遣词造句之功是不朽的.李白的诗歌语言是真率自然,音节和谐,浑然天成,呈现出清水芙蓉之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气势何等雄伟;“长啸《梁甫吟》,何日见阳春”(《梁甫吟》),情感何等激愤;“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遣词造句又是多么的清新隽永,通体光华.当然,李白的诗歌因描写内容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风格,特别是他那重于气势和自然的语言,充满了火热的激情,如龙吟虎啸,则又发展了鲍诗俊逸的风神. 还有值得一提的一个共同处,这就是两位诗人都注意向民歌学习,从民歌中汲取营养.鲍照在当时吴歌西曲被视为里巷歌谣的情况下,却十分推崇这些自然天成的作品,吸取乐府民歌质朴自然的特点,创作了大量生动活泼别致新颖的诗篇,如《采莲歌》七首之二《,吴歌》三首之二等,都写得细腻优美,深得南朝民歌妙处.其诗作虽然“零落者多”,今存乐府仍有86首〔3〕.他的艺术风格与当时“典正可彩,酷不入情”(《南齐书·文学传论》)的形式主义倾向大异其趣,从而在刘宋诗坛大放光彩.高评李白诗歌“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辞咸善”,指出了李白善于学习民歌语言的成就.从重视向民间文学学习这一点讲,李白是继承并发展了鲍照的精神的,从而使他的诗歌语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李白诗歌“十丧其九”(李冰阳《草堂集》),现仍存乐府149首〔4,为乐府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鲍照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曾影响过众多的诗人.永明体的代表人物谢眺、沈约,梁代的江淹、吴均,唐代的杜甫、韩愈、白居易莫不从中吸取营养.同样,鲍照的创作风格,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李白.胡应麟《诗薮》说鲍照“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张溥在《鲍参军集题辞》中亦说:“诗篇创绝,乐府五言,李、杜之高曾也.”这些评论,的确很有见地.李白正是从鲍照的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沾溉和启迪,因此,两人的诗歌就出现了本文论及的那些共同之处,而后者又把前者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李白对旧题乐府作了最辉煌,更伟大的发展和完善,使其乐府诗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 鲍照的风格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都写“愁”。
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鲍照的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在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
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因而,和鲍诗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更高。
3. 鲍照诗的艺术成就
鲍照: 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
4. 鲍照诗歌风格
先引两段表述吧,之后的论述大抵围绕其展开。
1,钟嵘《诗品》:“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照。”
2,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
鲍照因为其出身遭遇,可以说是六朝文学的一个变数。主流的文学史也常把他拎出来放在对抗六朝贵族文学的位置,也算是造成一种刻板印象了。
实际上鲍照也是六朝主流诗人啊,不然哪能和颜延之谢灵运被时人并称“元嘉三大家”。
一,主流的方面
钟嵘说鲍照源出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张协之諔诡,含张华之靡嫚。然后我们可以看钟嵘给谢灵运的论述则是“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
杂张协,尚巧似。这说的就是跟鲍照的共同点嘛。而鲍照的山水诗,也正是谢灵运山水诗的继承与发展。
谈六朝诗,肯定跳不过的一个词,巧构形似。六朝把这方面发挥到了极致。刘宋诗可以说是这个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吧。
张协,可能很多人不熟悉。毕竟他是《诗品》上品十二人中,唯一一个到现在完全没了流传度的诗人。钟嵘真的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仲。风流调达,实旷代之高手。调采葱菁,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张协诗流传作品实在太少了,不过在他仅留的作品里,我们还是可以窥见些其擅长状物而景象奇诡的特点。(“浮阳映翠林,回飙扇绿竹。飞雨洒朝兰,轻露栖丛菊。”“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
从张协流传之作,是可以看到大谢的山水景物刻画对张协(或者说太康诗人,潘岳诗如《金谷集作》也有部分对山水景物的描绘:“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 滥泉龙鳞澜,激波连珠挥……”“巧构形似”本身也是西晋努力的一个方向。)有不小的继承的。
大谢的一个贡献呢,在于前人基础上出了一套成熟的山水诗模式——记游,写景,兴情,悟理,并掀起了山水诗热潮。鲍照对他这种模式的继承,比如《从庾中郎游圆山石室》:
荒途趣山楹,云崖隐灵室。冈涧纷萦抱,林嶂沓重密。昏昏磴路深,活活梁水疾。幽隅秉昼烛,地牖窥朝日。怪石似龙章,瑕壁丽锦质。洞庭安可穷,漏井终不溢。沉空绝景声,甭危坐惊栗。神化岂有方,妙象竟无述。至载炼玉人,处此长自毕。
完全就是谢灵运诗的一个结构。至于形状写物,我想也不用我再赘述。
而在这个继承上,鲍照也有着自己的变化。
1,景物描写方面,更多阴沉、夸张的描绘。
孙康宜认为,在鲍照诗中,风景常被夸张了或扭曲了来抒发诗人在感知自然的那一瞬间的孤独情感。
如“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发后渚》)
“凉、孤、独、空”“晦、隐、灭”等词的使用,将景物描述得足够孤独阴沉和令人沮丧,营造一种压抑促迫的氛围,来表现内心的焦灼。
2,想象奇特,下字险仄。
鲍照诗能用新奇想象和险仄奇崛的遣词造句,营造劲健之境。如“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代出自蓟北门行》)”“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登庐山望石门》)等。
3,视角发生了变化。
欧丽娟讲鲍照时引了小川环树的观点,认为鲍照感知自然风景的视野已经超过了山与水的基本构架,而是以天地为构架,把山跟水放到天地中,成为其中一个景象。大谢诗多以身体移动展开线索,长于聚焦山水,进行细部的观察,鲍诗则拉远了距离。
这样,在新的框架下,空气中的杂质:水汽烟雾等元素就被纳入了视野,山水呈现弥漫朦胧之感。
由此,鲍照就创造了“烟景”,开创了一个在天地行旅中“云山烟水”的世界。其诗多出现“霭、氛、雾”“渺、迷、浮”“靡际、漫漫”等词汇。
如其《日落望江赠荀丞》:
旅人乏愉乐,薄暮增思深。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乱流灇大壑,长雾匝高林。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君居帝京内,高会日挥金。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沉。
“日落”以下六句,就表现出了一种苍茫宏敞的景象。
二,非主流的方面。
前边说了鲍照是六朝文学一个变数。我个人认为他不被主流欣赏的主要是两个方面。
1,怨愤之情激烈而直接的倾泻。
这就要说到我最喜欢的《拟行路难》了。这组诗非一时之作,题材也多样,但都以激越的音调、浓烈的色彩表现其特出的个性。读起来气脉流惯而势足,加之鲍照选用的七言体式本身节奏就比五言快,确实让人有“发唱惊挺,操调险急,倾炫心魂。”之感,感染力非常强。
如果用我以前的话来讲,就是“苦逼又气力充足”,同样的感受,我在读李贺的诗时候也有。我觉得中唐那种苦而重的诗风和下字,鲍照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但这同时在当时主流审美看来,是“颇伤清雅之调”的。因为贵族再陷入绝境,大抵也没这么窘迫酸苦之气。当然了,伤清雅,本身也有前边提及其景物诗中下字险仄过重的原因。
这里顺便说说鲍照对七言的贡献了,就是变句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并较自由地还韵,一变此前七言体稍显板滞的风貌。
2,对民歌的吸收。
鲍照的“俗”“淫艳”大概就是体现在这里了。如《夜听妓》其二:
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
这里又有一个说法,明许学夷《诗源辨体》云其“声调全乖,然实七言绝之始也”。虽然声律未协,仍将其视为七绝滥觞。
实际上,鲍照在民歌吸收方面虽然六朝多作批评,但其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之后齐梁的诗歌。注意看萧子显后边说了一句“斯鲍照之遗烈也”,也就说这是后来人学习鲍照而形成的流派风格。也正说明了鲍照的影响力。
齐梁文人乐府对民歌的吸收再明显不过了,加上沈约“三易”原则的提出,齐梁诗整体有浅净化的倾向,这一点,实在有着鲍照开此风气的奠基。
三,其他方面。
鲍照在边塞诗上也有一定贡献。
有论者认为,边塞诗的渊源实则可以追溯到《诗经》,但对唐代边塞诗具有更大影响力的是鲍照。如其《拟行路难》其十四就是一首七言歌行体的边塞诗,其《代出自蓟北门行》景物之粗犷雄健,对唐代高、岑一派的气势壮丽的七言歌行体边塞诗,有较深的影响。
四,文章方面。
鲍照的两个名篇,《登大雷岸与妹书》、《芜城赋》,都有一定的发展贡献。
1,《登大雷岸与妹书》
孙康宜指出,鲍照这封书信将情感抒发与山水描写相糅合,这种写法,在鲍照之前是找不到的。鲍照这种模式,在他死后一二十年,就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如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均《与朱元思书》等。发展到梁,这种书信体模式更是在情景交融方面更进了一步,如萧纲《与萧临川书》。
2,《芜城赋》
《芜城赋》的描写对象是因战争而衰败荒芜的广陵城,鲍照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着重在今之衰败,加以想象和夸张,突出显示了前盛后衰的巨大差距和人事无常的强烈伤怀之感。为之后的咏怀一类作品奠定了基础。
鲍照的诗文不仅内涵深刻,情感丰富,风格俊爽飘逸,而且对后世有重要影响。虽然七言诗和五言诗文人化的时间相差无几,但七言诗的发展却慢于五言诗,曹丕之后一直没有在这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作家。直到鲍照出现,大量作七言的歌行体诗歌,而且博采汉魏乐府、吴歌等各家所长,继承发展,大大推动了七言诗的进步,“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为唐代七言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鲍照与谢灵运以及前述轻视鲍诗的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代表了刘宋文坛的最高成就,他的名字注定将永远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5. 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
出自全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春日忆李白》
这是拿来比喻的的庾信和鲍照两人,主要是杜甫用来高度赞扬李白的诗象庾信那样清新,象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即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鲍照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把李白与庾信、鲍照比较,说明了李白诗歌具有各自特点——清新与俊逸,共同构成了李白诗歌的风格。
这不但照应了“诗无敌”和“思不群”,而且也表现出诗人杜甫对李白的赞美之情。
6. 鲍照最有名的作品
元嘉十七年,文帝出手杀掉刘湛,将刘义康由中央调任地方,任江州刺史,而原本是江州刺史的刘义庆就调任为南兖州刺史。鲍照便跟随刘义庆,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行役”,从寻阳走水路经过京城向广陵。
“行役”是鲍照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是漂泊,是不得不因为为宦而离开家乡,是由不得自己的旅途,所以总是让人感到痛苦,如果再碰上急风险浪,那就更糟糕了: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秋冬的长江,所能见到的是风、浪、黄雾,而白鸥在其中,随风浪上下——如果过分一点儿,似乎可以把这种场景看成一种对现在和将来的暗示,整个环境是动荡的,而白鸥在其中,也只能随着风浪翻飞。在鲍照的多首行役诗中,我们总能见到这种相似的秋冬之景,它们或动荡不安,或孤独凄凉,构成了鲍照笔下景物的主调。这固然是因为鲍照的行役确实总是在秋冬之际的长江上,多少也正是他的心境。
在另外一首行役诗里,鲍照说:“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仕途和远川并列在一起,走上仕途就仿佛漂上了这条广阔的大河,长路让人疲惫,而未知的波涛汹涌,更让人恐惧。
在大概能够被判定为是较早时期的作品中,行旅令人疲倦,远离家乡与亲人让人痛苦,未来全然不可知,对漂泊的厌倦和对未知人生道路的恐惧到底是一种正常仕途上的“人之常情”,异时异代,这种情感也普遍存在着。真正的“仕途险恶”,这时还没有来到鲍照面前。
在元嘉乃至于孝建(孝武帝第一个年号)年间,鲍照算是处在一个“有机会”的时代。在刘宋,“寒人”尽管依然普遍不具有进入士人阶层的资格,但是凭借军功或者与宗室、皇帝的亲近,是有获得权力的机会的。元嘉年间,天下承平日久,争相以文才相尚,鲍照所具有的才华,可能为他带来上升的机会。而到了孝武帝时期,皇帝对自己的权威极为重视,对于宗室和功臣都有意抑制,因而重用身边作为“中书舍人”的亲信,使得这个职位的人,具有了弄权的机会。
作为宗室的幕僚,也有可能逐步升迁,特别是当所跟随的宗室获得大权时,受信任的幕僚往往能够“鸡犬升天”。踏入仕途不久的鲍照是不是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这种“机会”,并不太清楚,但他显然是有凭借才华建功立业的雄心的。不过,除了可能在刘义庆那里获得过一次升迁外,在藩王手下,他的状况并没有太大改善。
元嘉二十一年刘义庆去世,鲍照服丧以后离开了临川王幕府,而不知出于何种契机,可能在二十二年时,他成为了衡阳王刘义季的手下,一直到二十四年刘义季去世。
这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元嘉二十二年,发生了孔熙先兄弟和范晔的谋反。孔熙先是彭城王刘义康的旧僚,他试图拉拢范晔和外戚徐湛之,立已被外放的刘义康为帝。这个图谋在行动之前就被宋文帝察觉,而后徐湛之又亲自去文帝前告密。谋反毫无悬念地失败了,孔熙先和范晔被杀,而刘义康则被废为庶人。文帝对这个弟弟的处置毫无疑问影响了其他弟弟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从这件事情之后,衡阳王刘义季的性格发生了转变。他原本是一位非常能干的藩王,在荆州刺史任上有很好的政绩,为朝野和文帝本人所夸赞,而在此之后,他开始了醉生梦死似的避祸生活。元嘉二十三年北魏入侵,刘义季镇守边境,却依然醉酒不理事,面对文帝的责备也不肯改变,二十四年,衡阳王终于在饮酒与避祸中去世了。
鲍照在衡阳王手下任职的情况并不太清楚,但二十二到二十四年,正是刘义季避祸的年份,主君的状态,鲍照恐怕也会是看在眼里的。而跟随着这样的主君,他显然也不会获得什么发挥才能的机会。
刘义季死后,鲍照又成为了始兴王刘濬的幕僚,这看起来是个不错的机会。刘濬是文帝最为宠爱的儿子之一,先后担任过扬州刺史与南徐州刺史这样紧要的职位。他又有文学方面的爱好,鲍照或许正是因为这方面的才能,再次获得职位。在始兴王手下,他奉命写过游山玩水的诗句,也为主君的宴会写过歌词,不过,到了元嘉二十八年任期满后,鲍照主动提出了辞职。鲍照的辞呈中看不出他这一行为的具体原因,只能看出他依然贫穷。
这次原因不明的辞职,算是一个幸运的选择。两年以后的元嘉三十年,刘濬和他的太子哥哥一起发动了弑父的宫廷政变。当时的诸多名流贵戚如袁淑、王僧绰、徐湛之、江湛乃至于宋文帝本人,都死在这场阴谋之下。很快,一个因为不受父亲宠爱而常年领兵在外的儿子(咦这不是萧景琰的设定吗)带领大批人马杀回京城,除去了两个谋逆的哥哥,继而登上皇位,这就是后来的孝武帝刘骏。倘若此前鲍照不曾离职,刘濬的谋反多少都会牵连到他。
二十八年鲍照离开刘濬后,与当时为宣城太守的王僧达往来,这是鲍照重要的友人之一。在三十年,王僧达举兵奔赴刘骏,遂成为孝武朝的功臣之一,而鲍照集中他与王僧达往来的诸多痕迹表明,鲍照很可能随同王僧达入京,“参加”了这次平乱。
这似乎是鲍照翻身的一次机会。王僧达是刘宋开国元勋王弘的儿子,本就是最有地位的名门公子,又是临川王刘义庆的女婿,鲍照也正因为这层关系,而与王僧达攀上交情。而此时王又成为了孝武帝的功臣之一,很快就升到了尚书右仆射的职位,鲍照有他作为仕途上的“人脉”,看起来似乎有点希望。
而实际上,孝武帝初年鲍照所获得的职位,也确实可能与王僧达有些关系。孝建初期,鲍照获得了海虞令的职位,王僧达是他的顶头上司,孝建三年,鲍照入中央成为中书舍人,成为孝武帝身边的近臣,不知道是不是也与王僧达入中央任职有关
7. 鲍照创作特点
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贫寒,他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
于是常借诗歌来抒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的独特风格。
出处:出自南北朝时期鲍照的《拟行路难》。
原文:《拟行路难》
作者:鲍照 朝代: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8. 鲍照的艺术特色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9. 鲍照的创作特色
是鲍照(约415~466)是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大胆革新,积极创作,使七言诗体取得很大发展,直接影响到唐代七言歌行的创作。杜甫称赞其“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查看更多关于【视觉】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