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镜头入瞳距
能。
1.取出准备好的牙膏和湿巾。
2、挤出一点牙膏在湿巾上。
3、用湿毛巾将牙膏均匀地涂在玻璃杯上,然后来回擦拭。
4、用水清洗镜头。
5、镜头抛光完成。
2. 眼镜为什么要瞳距
我们在配眼镜的时候他聊你的瞳距,就是你的两眼瞳孔距离,他跟你的眼睛近视度数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这个镜片的中心位置要对着你这瞳孔的位置,我们正常人的瞳孔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为他眼睛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是有的时候测瞳距不准确,所以要多测几遍才行。
3. 镜头入瞳位置
镜头在影视中有两指,一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学部件,二指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上去的一段延续的画面,或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段,也叫一个镜头。一指和二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了区别两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称光学镜头,把二指称镜头画面。依据镜头的产地分类次要是日系镜头和德系镜头。日系镜头次要是颜色的恢复性比拟好,德系镜头的层次感比拟强。市场上中国的镜头也逐步占领一定的市场,次要是价钱比拟昂贵。1) 自动定位镜头,自身瞳焦曾经调理好,需求检验从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的明晰度,能否分歧、能否明晰。(2) 检验同轴度,即最大倍率到最小倍率取像在同一地位,不能偏移或偏移太大,均视为不良品,必需重新改换镜头。(3)光学增加倍率为0.7—4.5X,即0.7倍到4.5倍之间共九种倍率。(4) 明晰度依据校正块、实际对象成像反映来中止判别。
4. 入瞳直径和焦距
我们常用的拍照设备,例如单反相机,手机摄像头等,明显单反镜头有更大机械光圈在同样的时间内进光量更大,为什么和手机镜头遵守一样的曝光表?同样光圈值的单反镜头,焦距大的机械光圈更大,也即在同样时间内进光量就越多,为什么曝光时间要设定为一样?接下来就这两个问题来做解答。
将光圈值公式(光圈值 = 焦距 / 入瞳直径)中焦距和入瞳直径这两个参数分开来看,焦距决定物体的放大倍率,入瞳直径决定单位时间进光量的多少。
5. 镜头入瞳直径
1、固定倍率的望远镜的表示方法:倍率x物镜口径(直径,mm),比如7x35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7倍,物镜口径35毫米;10 x 50表示该种望远镜的倍率为10倍,物镜口径为50毫米。
2、望远镜的倍率是指一架望远镜的倍率是指望远镜拉近物体的能力,如使用一具7倍的望远镜来观察物体,观察到的7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和肉眼观察到的100米远的物体的效果是相似的。
3、出瞳直径出瞳直径这个参数非常重要,但却往往被人忽视。实际上出瞳直径照相机镜头的最大光圈,它决定望远镜像场的明亮程度。
6. 入瞳距的定义
一, 问诊
1, 基本礼节性问候,年龄、职业、生活习惯。
2, 视力状况,戴镜史,家庭眼睛病史。
3, 眼病史(加膜,结膜,晶体,眼底),有无全身病。
4, 原眼镜佩戴情况
5, 眼镜的使用目的,视力要求。
02
二, 客观检查
检影或电脑验光
03
三, 验光准备工作
1, PD测量,瞳距尺或瞳距仪
2, 裸眼视力和原戴眼镜的矫正视力的检查并记录
3, 检测主(利)导眼
4, 验光设备清洁,消毒,确保肺头镜片清洁,透明。
5, 肺头数据回零(辅助镜片、球镜、柱镜等),
6, PD置入
7, 被检者坐姿调整(高低位置,前后距离)
8, 调整额托调节钮,调整镜眼距,肺头视窗处可观察,竖线与角膜顶点相切。
9, 肺头水平,垂直,前后,使游标气泡居于正中位。
04
四, 雾视
1, 置入电脑验光仪或检影验光结果
2, 双眼同时处于开放状态
3, 出示0.2视标,调整球镜至双眼刚好识别0.2视标
4, 双眼同时减负度数或加正度数(0.25D一档)
5, 视标模糊时,让双眼努力分辨视标3-5分钟,直至无法看清
05
五, 散光轴位和度数初步检测
1, 雾视后,关闭左眼,开放右眼,将右眼柱镜度调整为零
2, 出示0.5-0.6视标,加负球镜片视力调整至0.5-0.6
3, 出示散光盘视标
4, 让被检者辨认最清晰的线方向
5, 计算散光轴向(最清晰线*30)
6, 加柱镜至各条线清晰度基本一致
06
六, 红绿平衡测试
1, 加球镜至视力0.8以上
2, 出示红绿视标或在0.8的视标上迭加红绿背景
3, 被检者先绿再红再绿,比较红绿视标清晰度
4, 调整球镜度数使红绿视标清晰度一致或无法一致时让绿色稍微清晰一点
5, 出示1.0及以上视标,确认视力处于最佳矫正视力状态
07
七, 交叉圆柱镜
1, 红绿平衡后,将交叉柱镜旋转轴与散光轴位对齐,出示蜂窝状视标。
2, 翻转交叉柱镜,翻转速度适中,中间无停顿
3, 根据追红点的原则调整轴位,每次调整幅度为进10退5
4, 直到交叉柱镜两面一样清晰,即为散光轴位
5, 调整散光度数,顺时针旋转交叉柱镜使P点与散光轴位对齐
6, 根据红加白减,调整柱镜度数,直至交叉柱镜两面一样清晰
7, 每增加-0.50柱镜相应减少球镜-0.25。
08
八, 红绿平衡
1, 交叉柱镜后第二次红绿平衡
2, 出示红绿视标,比较红绿视标清晰
7. 镜头入瞳距的定义
1、如果之前戴非球面镜片,新眼镜配成球面的镜片 由于玻璃的球差,物体戴上玻璃后会变形,当通过曲率较大的凸透镜看物体时,会感觉到线是“凹的”;当通过凹透镜看物体时,会感觉到线是“凸的”,这是由于负性变形和正畸变形。 对于非球面镜片的患者,这种情况可能会得到缓解,但非球面镜片的边缘度较低,周边、下方和附近区域的视力可能不够。
2、可能是眼镜的参数存在问题 例如,瞳距和瞳孔高度的偏差也会产生这种现象,瞳距是透镜匹配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矫正度、散光轴向位置和瞳孔距离,如果瞳距不同,就好比在眼前加一个棱镜,让眼睛斜视,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睛可能有视觉问题,所以瞳孔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也可能是镜头和眼睛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测试台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是12毫米,所以眼镜也应该是12毫米,否则,可能会不清楚或不舒服,所以应该调整。
3、由色散现象引起 有些人对色散现象很敏感,所以佩戴高折射率、低色散系数的超薄透镜是不舒服的,对这些人来说,最好戴低折射率、低色散的低折射率镜片,这种镜头通常很厚,不太漂亮,但清晰度高,舒适性好,有益健康。 上述情况是在验光和制镜正确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有时由于验光和制镜不当引起的不适,只能通过重新验光和配镜来解决。
8. 目镜出瞳距离
30*40意思是放大倍数30,物镜口径40mm。视场:1200M/7500M 就是这个望远镜的视场范围是在7500M的距离上能看见1200M宽的范围(正常的参数应该是xxxM/1000M)。出瞳直径:1.5 出瞳直径指物镜直径/倍数,一般来说出瞳在 2.5毫米到4毫米之间的望远镜,比较适合日间使用,4毫米到7毫米之间的望远镜,日间和低照度环境依然可以观测,而2.5毫米以下的望远镜,即使白天,成像亮度也很低,而且和人眼瞳孔对齐困难,观测的舒适性很差。
出瞳距离:9.5 出瞳距离是指能看清整个视场时眼睛离目镜的最远距离。如果出瞳距离太短,则眼睛必须贴近目镜才能看见整个视场,眼睛会非常累,而如果出瞳距离过长且目镜罩太短,则观测时容易出现黑影。长出瞳距离的望远镜适合戴眼睛的人使用。棱镜:BAK7;BaK7 棱镜的材料,BAK4比BAK7要好。分辨率:6.3 就是说这个望远镜的分辨率是6.3秒,指能分辨得张角的角度。视场角:8.1°就是在镜头前方8.1度的范围内有视野,超出这个角看不到东西。
9. 出瞳距离 眼镜
出瞳直径的计算公式为: p = D / M 其中p代表出瞳直径,D代表物镜口径,M代表放大倍数人的瞳孔在白天大约为3毫米,夜晚最大可达7毫米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瞳孔的最大直径会逐渐变小。30岁左右时为6毫米,40岁以上一般只有4.5~5毫米。但是也会因人而异!在用光学器材观察的时候,目镜汇聚光线形成的亮斑将投射到瞳孔上,因此,越大的出瞳直径,给人感觉成像的亮度也越大。但大于瞳孔直径的出瞳直径是没有意义的。出瞳距离,是能够看清整个视场时,眼睛与目镜的最后一片镜片之间的距离。它和放大倍率、镜片数量、物镜焦距视场大小、目镜的结构和焦距有关。出瞳距离是设计望远镜时确定的数值。出瞳距离小于8毫米时,观测的舒适感变差。戴眼镜的朋友尽量选择14毫米至20毫米的长出瞳距离的镜子。
10. 入瞳距离和出瞳距离
1.调节出瞳距离,首先,望远镜都是旋转的眼罩系统,使用时先将眼罩旋到最高,如果您带眼镜或在眼罩旋到最高时仍然看不到全视场或视场有黑影,就需要调整眼罩旋到眼镜最舒服的高度;
2.调节目距,改变望远镜两镜筒的距离,直到左、右视场合为一个圆形视场为止,这时两镜筒的出射瞳孔距离便与人眼的两瞳孔距离一致;
3.对焦,先转动望远镜的中调机构手轮,直到左眼能看清目标为止,再转动右目镜的视度手轮,使右眼也看清目标;
4.观察,将望远镜大致对准观察目标,转动中调机构,双眼就能同时很快看清目标,对于不同距离的景物,只要转动中调机构,就能很快看清楚。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