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焦点效应
在意别人对自己看法的人都是好人
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有这样困扰的人通常都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他们善良、在意别人的感受、内心敏感、感情丰富。然而,他们也很难建立真正和谐深入的人际关系。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在沟通中顾虑太多,显得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很怕做错说错,于是干脆不做不说;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惧怕太过于靠近另一个人,错失了许多机会。
为什么有那么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呢?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在乎别人的看法?这样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背后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和我们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有关。自我价值感是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自身的价值。过于在乎别人看法的人常常是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别人说我好我就是有价值的,如果别人说我不好我就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价值感,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所以对这些人来说,被别人说不好就等于抹杀他生存的意义。别人的评价变成了生死攸关的事儿,当然会非常的在意。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呢?
这主要跟儿时的经验相关,特别是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儿童在发展早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后逐渐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得到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反馈,才形成并发展起自我价值感。因此,自我价值感是在个体与周围人及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后天产生并逐渐建立发展起来的。著名心理学专家HaleS等认为,由于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最频繁和最密切的社会基本单位,儿童的内在自我价值感主要是通过父母及其他亲密的家庭成员之间密切的、频繁的、广泛的互动而形成的。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很少获得过父母“无条件的爱”,即“无论我做得好还是不好,父母都是爱我的”。在很多人小时候,就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和自己的外在表现息息相关的,比如:“如果我考了第一名,那么我就是个好孩子,我的父母就会爱我;如果我考砸了,那么我就是个坏孩子,我的父母就不再爱我了。”因此,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我们一直都陷入在好孩子和坏孩子的评价中,我们一直被这样外在的评价束缚着。虽然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在过去的经历中,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建立内在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儿时的习惯被沿用至今,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且更为可怕的是,成人的世界更为复杂,很多时候事情是没有评价标准的,我们无法预知自己的下一个行为会得到怎样的评价,这种失控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恐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莫名烦躁恐惧的部分原因。
那么这种状况有办法改善吗?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从“在乎别人看法”到“不那么在乎别人看法”的转变,当然,这个过程也不会一蹴而就,是需要一点一点来改善的。
第一步,看到自己;
许多人内在的情绪和感受是从来没有被看见过的,包括他们自己。所以第一步我们首先要学习自己看见自己。这个步骤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情绪来临时,什么也不做,只是深呼吸,安静下来,然后试着去分辨自己的情绪分辨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刚才的情绪是什么?烦躁?自卑?愤怒?”。
第二步,认识自己;
当我们可以分辨得出内在的情绪和声音时,就可以继续深入下去和自己对话。“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情绪,我希望得到什么?”“为什么我希望得到这个?”“为什么我需要他的肯定?”总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问自己现在追求的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我们就可以更加看清自己。当对自己有了可观的认识后,我们面对别人的评价时就不会那么的盲目那么的激动。
第三步,接纳自己。
简单来说,我们认识自己后,会发现自己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我们陷入在自己的缺点里不能自拔,那么就变成了自卑,不利于后续个人的成长发展。关于自我接纳也是个很大的话题,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详细来分享。
最后,用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来结尾: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祝愿我们早日活出心中的自己!
2. 焦点效应的启示
《樊登:可复制的沟通力》
3. 什么叫做焦点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种“焦点效应”,也叫“聚光灯效应”,就是说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程度。
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就会感觉自己站在聚光灯下,所有的不完美都会被别人注意到,从而无限放大自己的失误。
4. 焦点效应谁提出来的
是曼德拉效应。
石灰吟本来也是曼德拉效应多发区,焦点在于“粉身碎骨”还是“粉骨碎身”。小时候很多文艺作品的自然混淆,属于曼德拉效应,如还珠格格第二部里面,皇阿玛截获了尔康犯中二写下的诗,这个时候就是记错了。
5. 什么是焦点效应现象
(1)观看物体时有移位现象:近视眼镜的物像向中心移位,远视眼镜的物像向周边移位。这种现象多出现在配戴高度近视镜和高度远视镜的患者,由于观看物体移位,便出现动作不准确,手、眼不协调现象以及行走,时路面出现高低不平,特别是上、下楼梯时更为明显。因此,初戴高度远、近视眼镜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才能适应。
(2)双眼物像移位不等:常由于镜片的光学中心与键距不符和双眼屈光参差度太大时引起。必须重新制作眼镜,屈光参差太大时可考虑戴接触眼镜。
(3)色散效应:主要表现有:①像的边缘着色。通过棱镜看背景较淡的物体时,可见物体周围有彩色光环。②色立体感。
6. 什么是焦点效应的概念
市场营销中,一个热销的产品,是焦点、卖点和售点的统一,缺少其中一项,这一产品的销售基础就可能会受到动摇。
焦点:
用于吸引大众消费者中的目标消费群注意力的资源;
焦点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对于目标消费群体的覆盖面(有效媒体)与有效关注率(吸引力程度);
焦点的基本效果取决于消费群体特性(例如、蕴含性在不同消费群体中的接受度会不一样),但新奇性和简明的冲击力是其基本组织要领;
焦点主要同于沟通,尤其是商业概念和形象推广广告中。
卖点:
提供消费者此产品所具有的利益;
有可能是功能性,也可能是情感性的利益,或者两者的组合;
在同质性产品条件下,卖点主要是情感性的;
卖点可通过产品信息广告、展会、软性广告加以传播。
售点:
提供使消费者实现交易的动力;
保证销售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易接近度、现场优先接触度与利益可体验性是售点的基本构成要件;
在现场基本条件接近的情况下,附加服务及价格调节构成辅助售点;
售点是销售现场铺面资源与增值服务方式的组合利用。
7. 焦点效应的心理根源是
第一,焦点定律
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一切的中心,高估旁人对自己的关注度,认为别人对自己也保持着异乎寻常的注意力。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度关注自我的倾向,过分看重别人的眼光,太把自己当回事。
你越担心某件事情发生,它多半就会发生。外出旅游的计划将近,你小心翼翼的照顾着身体,担心生病影响行程,而偏偏就在出发前一天,因肠胃不适生了病,最后迫不得已,取消了外出旅行。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不能过度担心一件事情的发生。
8. 什么是焦点效应?
基本介绍
“钟摆效应”(PendulumEffect)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描述人类情绪的高底摆荡现象,政治选举钟摆效应不是想当然的规则,当中还有其他客观因素,未有言明。例如新加坡、俄罗斯、菲律宾等。钟摆效应只用于赛果解释,而难准确用于赛前预测。
钟摆效应可能的连锁反应,在多党政治的生态下,焦点只落在两大政党之上。选民分为游离票和铁票,后者不过半数,而游离票选民不想一党独大,永远不满所有执政党的政绩,期望在野党可能有新作为。而铁票选民又太乐观,以为下次也想当会长胜,积极性放松了。在一党胜出后,在野党领导人知错,例牌辞职,新人上台,承诺自我完善。在下一回选举中,游离票相信在野党的承诺,投票率特别高,投向在野党,形成钟摆效应。
9. 焦点效应心理学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焦点效应,在销售上也常常成为业务员的公关手段。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