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远方儿童
歌曲《听闻远方有你》
完整版原唱:刘欢
儿童版舞蹈:云朵
词:云朵
曲:阿莲
歌词: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追逐沿途的风景,还带着你的呼吸,真的难以忘记,关于你的消息,陪你走过南北东西,相随永无别离,可不可以爱你,我从来不曾歇息,像风走了万里
不问归期,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
2. 去远方儿童歌曲教案
《观潮》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观潮》一课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贺老师在本节课的设计上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
1、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首先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人们在大堤上等潮来的情景,提出“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
2、读中感悟,感受大潮的气势:
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出精彩来,并跟同桌说说自己喜欢读的理由。这就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如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分组读,一层一层,仿佛大潮就在身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也读的很好,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
3、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学生通过感受到了大潮的气势,老师就问潮水真的像作者描写得那样吗?想不想亲眼看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放录像,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气势的雄伟和壮观。最后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给录像配解说词,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复习部分生字,学习3、4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不同景象。
2、过程与方法:
在读、想、演、练的中掌握文中词语的运用。在读读议议中感受大潮到来时的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内心为我国有这样壮观的自然奇观而感到骄傲、自豪。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这一课,了解到江潮还没有来,江面很平静,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等啊!盼啊!直到午后一点左右。听,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同学们,那是什么声音呵?
生:潮来了!
2、师:对,大潮就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吗?说去就去,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轻声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大家要仔细地听潮、看潮、用心体验潮,观后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三、四自然段,并记下问题。)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二、解决问题,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潮来时这一部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大潮声音的词句,用“直线”画出描写大潮样子的词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勾画。)
2、生:我画的描写潮来时声音的句子是──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是──从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师:你听到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闷雷滚动,看到它的样子──一条白线。
(教师点击课件出示潮来时的图片:闷雷滚动、白线。)
3、师:课文既写出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和样子,还写出了观潮人的情绪,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啊!让我们带着观潮人的情绪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会观潮,不仅听到了大潮在远方的声音,看到了大潮在远处的样子,更难得的是你们还体会到了观潮人的情绪,真是不简单。
师:大潮在远处时其声如闷雷滚动,其形似一条白线,难道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潮仅仅是这样的吗?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个句子,想一想这条白线是怎样变化的?
(提示学生重点理解“横贯”一词。与同桌讨论刚才同学提到的“那条白线很快地移来,却慢慢地拉长变粗”是否矛盾。)
(生自由读,并与同桌讨论。)
(指导学生个别赛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去感受了大潮汹涌而来的气势,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组壮观的图片。
(师点击课件,出示画面,学生看着,不由自主地惊讶、赞叹。)
5、师:谁能谈谈你刚才的感受?
(师点击课件出示: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师:大家看了画面后,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此时的感受。
师:你们想不想把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一天下奇观讲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们听呢?大家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生自述。)
(请学生分别依据课文和画面,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了复述。)
三、知识拓展,深化教育
1、师:请大家当小主持人,给画面配解说词!
2、师:当主持人可不容易,你们知道解说词在哪儿吗?对了,就在书上的三、四自然段,咱们就来个《话说钱塘大潮》的第二集《潮来时》。
(两名学生边点击课件“钱塘江大潮图片”边配解说词。)
3、小结:作者围绕着大潮声音、形状的变化,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具体地描写出来,我们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我们就是要学习作者这种细致的观察方法,平时多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想、去体验,这样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3. 去远方儿童歌曲 作者
《热爱生命》是现代诗人汪国真创作的诗歌,是一首富含励志色彩的抒情体新诗。此诗以成功、爱情、奋斗和未来四个肯定的回答,阐释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全诗语言真切、明朗亦亮丽,用了四个较为工整的排比诗节来展现其内容,对称性强而富于音律美。
全文: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4. 去远方儿童考级乐曲
琵琶没有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因此没有统一的证书。不同音乐教育机构各自推广自己的考试,颁发自己的证书。一般称为“社会艺术水平琵琶考级”
中央音乐学院专业演奏水平定为1-9级,9级为最高级。
中国音乐学院琵琶考级定为1-9级,评审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两个等次。
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的等级设置由低至高分10个级别。成绩评定为5个等级:优秀、优良、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上海音乐学院琵琶考级定为1-10级, 八、九级加试简谱视奏,十级加试五线谱视奏。
对于获得合格以上成绩的考生,都会由由对应的协会音乐考级委员会颁发证书。
扩展资料:
琵琶等级考试常见曲目:
一级:1.生日歌、2.小星星、3.我们在一起、4.幸福拍手歌、5.四季歌、6.新疆舞曲、7.听、8.小猪睡觉、9.稻草里的火鸡、10.拉勾勾
二级:1.金蛇狂舞、2.新年好、3.小十面、4.卖报歌、5.孟姜女、6.老六板、7.凤阳花鼓、8.小司机、9.好朋友、10.土风舞
三级:1.旱天雷、2.春光曲、3.马车夫舞曲、4.西藏舞曲、5.歌声与微笑、6.快乐的啰唆、7.种太阳、8.茉莉花、9.龙虎斗、10.迎春舞曲
四级:1.外婆的彭湖湾、2.阳春白雪、3.寿亭侯、4.彩云追月、5.步步高、6.泉水叮咚响、7.秧歌调、8.小猫钓鱼、9.游击队歌、10.小月儿高
五级:1.倒垂帘、2.苏武牧羊、3.欢乐的日子、4.新春乐、5.春江花月夜、6.浏阳河、7.竹楼琴声、8.故乡的太阳、9.三六、10.晚会
六级:1.森吉德马、2.赶花会、3.送我一枝玫瑰花、4.采蘑菇的小姑娘、5.大浪淘沙、6.歌舞引、7.飞花点翠、8.出水莲、9.达姆·达姆、10.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七级:1.火把节之夜、2.高山流水、3.新翻羽调绿腰、4.土耳其进行曲、5.唱支山歌给党听、6.井冈山上太阳红
5. 去远方儿童版
个人觉得可以请假。虽然百分之九十的家长认为学习最重要,但是以我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劳逸结合,去旅游也是很好的看世界和放松的方式。
因为我就是一个对孩子学习很宽松的家长。如果有钱有闲,完全可以让孩子请假去旅游。
只可惜现在我还没钱,只能寒暑假出去游玩,还没出过国,太贵。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风景宜人,都逛完也不容易。
为什么我认为请假旅游完全可行呢?
1: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看看外面世界的风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局限于自己生活的一方小天地。也远比电视、书本要实际真实的多。
2:如果利用小长假出行,大多数是看人,哪里能有闲情逸致看风景。到处排队找罪受,还不如避开小长假高峰,选择淡季出行。
3:既然淡季出行,就必须让孩子请假了。但是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旷课是很不好的行为,影响了学习。其实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法。
4:我是觉得完全可以请假的,毕竟也才几天。耽误不了多少课程。特别是有一些比较难得的行程,能够一家人出行的。
曾经看过李湘的一档节目,就是讲有一个妈妈经常让女儿请假到处去旅行。当李湘问孩子妈妈为什么会这样。
那位妈妈回答,我不想把孩子培养成千篇一律的学习机器。所以我从小培养她要跟别人不一样,即使多玩、多学、多看都可以。
其实我也蛮赞同这种观点。学习也要讲究劳逸结合,能够让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种不错的想法,请假也无可厚非。
当然每位家长的想法和意见都不同,有人认为学习大于天,一刻都不能放松,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有的家长却像我一样,宁愿要孩子在宽松的环境学习。长见识、学习做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所以,对于孩子是否该请假旅行。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有自己的选择。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