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好友 摄影技巧首页 频道列表

    古傣族摄影(傣族剪影图片)

    技巧  2023-02-031100

    1. 傣族剪影图片

    中国戏曲剧种介绍: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2. 傣族剪影图片高清

    蒙面舞王第三季第二赛段六位明星分别是(陆柯燃)、吃肉的兔子(吴宣仪)、白龙(朱正廷)、公子半遮面(刘宇)、姐有点拽(隋俊波)和无人区玫瑰(曾可妮)。

    《蒙面舞王》第三季在延续前两季风格的基础上,重点加入了国潮和科技元素。第一赛段中,率先登场的六位蒙面舞者分为两支队伍参与竞演;第二赛段则以战队为单位进行三轮齐舞比拼,评审团进行打分,总积分更高的队伍在下一轮竞演中还有额外加分。

    首期节目播出后,“兔子”曾一度凭借可爱的风格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此次登台她风格大变,与她的合作舞者“白龙”共同选择了一身仙气飘飘的白色长裙。

    极具故事感的舞蹈动作设计,花瓣,红色绸带等道具为整个作品锦上添花,让不少观众沉浸在他们的舞蹈中,为两人展现的凄美爱情故事动容。

    与上周一身极具傣族风情的造型不同,本周“无人区玫瑰”选着了一件姜黄色的旗袍,完美的凸显出她姣好的身材,婀娜多姿的剪影舞引起全场观众的惊呼。而另一边与她同台表演的“姐有点拽”则换上了一套活泼的背带裤,风格相差极大的他们展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美感。

    周节目中展现了升级版叶问蹲的“公子半遮面”,这次更是带来了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花鼓灯是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于一体的民间舞种,“公子半遮面”通过优美的舞姿、可爱的表情、精妙轻捷的技巧,带大家了解了与众不同的花鼓灯艺术。

    3. 傣族风景照片

    最完整的傣族古城位于云南省的孟连。 孟连在傣语中就是“傣族先民找到的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娜允,傣语意为“内城”,因孟连土司署建于此地而得名,是当年傣王的“小紫禁城”。

    娜允古城有“三城两寨”,三城分为上城、中城、下城,背靠金山,面临南垒河,风景非常秀丽。上城,是统治阶层住的地方,中层则是商人、医生等中层人士住的地方,下层是普通平民百姓居所。

    4. 傣族舞蹈剪影图片

    1、1988年《孔雀舞》

    这时候的杨丽萍,初出茅庐,还没有表演一个独立节目的资格,是作为特邀嘉宾,在舞蹈《民族大联舞——节日之夜》中,代表傣族,跳了一段《孔雀舞》,纤细的身姿,灵动的表演,瞬间惊艳;

    2、1989年,三舞扬名

    1989年的春晚舞台上,杨丽萍大放光彩,一人独跳了《舞之魂》、《版纳三色》、《孔雀》三个舞蹈,将她在西双版纳州歌舞团近十年的积累和体验浓缩在了每一个舞蹈里,厚积薄发,令人赞叹不已;

    3、1992年,《瑞雪》

    这一年,杨丽萍身着红色基调的长筒裙在“瑞雪”中漫舞,像一个精灵,表达出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也传递出生机和希望;

    4、1993年,双人舞《两棵树》

    将近6分钟的舞蹈,没有伴舞、没有华服,没有炫丽的舞台装饰,就杨丽萍和搭档陆亚两个人,在方寸之间,用肢体动作表现出两棵树的生死不离,从手臂的扭动角度到身体的延展、曲度,全都超出想象,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被深深地震撼和吸引,那种如雕塑如剪影、融合了力与美的舞蹈形式,完全可以与她的孔雀舞并称“双绝”;

    5、1998年,独舞《梅》

    说实话,这支舞蹈我印象不深,只记得杨丽萍一身红衣,从网上的评论中,说这支舞舞姿优美,情感热烈,具有深沉的韵味和独特风格——这样的评价我觉得完全是套话,放在任何人、任何舞蹈身上都说得过去,所以姑妄听之吧;

    6、2006年,《岁寒三友——松 竹 梅》

    这一年的春晚,杨丽萍与谭元元、刘岩分别化身竹、松、梅共同表演了《岁寒三友——松竹梅》,属于杨丽萍的时间只有2分钟多些,但是她的片段是整个舞蹈的精粹,从拔节而出到沐阳生长到蔚然成林,依旧令人动容动情;

    7、20 12年,双人舞《雀之恋》

    她最擅长的孔雀舞,加上令人过目难忘的化妆、服饰,她孔雀公主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她的舞蹈不仅仅是舞蹈,而是故事和情感。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春晚或许会有更多的百花来争艳,但杨丽萍也一定会有适合她的舞台,现在的消息,她编排的的节目将出现在云南春晚上,看是否会给人带来新的视觉冲击。

    5. 傣族剪影图片欣赏

     傣族服饰在民族服饰中是具有当地地理的特色,也有傣族文化的元素在里面,而服饰的花纹也有很多,但是多以动物为主,花卉,几何纹路也是有的。

    1.几何图案。几何图案是德宏傣族服饰中使用数量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种装饰手法。一般为曲线组成的图案,有圆形、三角形、方形、椭圆形等。这些图形一般成组使用,构成了锯齿纹、回纹、十字纹、万字纹、水波纹、云纹等多种纹样。还有一些通过几何图案构成抽象的绕线板、象鼻、象腿、六芒星、八芒星等纹样。

    2.动物图案。傣族服饰中的动物纹样总结归纳起来大致有:牛、马、鱼、象、龙、蛇及麒麟等动物的图案。与云南其他民族相比较傣族所使用的动物图案更为抽象简约,基本上这些图案都是用彩色的纬线编织成一个大概的轮廓或基本的剪影。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动物图案是孔雀,在德宏傣族群众心中孔雀是美丽和善良的象征,代表了吉祥如意和健康幸福,因此,在德宏傣族服饰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孔雀图案。傣家姑娘经常被称为“金孔雀”,德宏州也是著名的“孔雀之乡”。孔雀是傣家人的图腾与象征,他体现了德宏傣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3.植物图案。植物图案在傣族服饰的图案题材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大多数傣族服饰都会用到植物纹样,单独使用或搭配其他纹样使用的情况都有。常见的植物纹样有芭蕉花、刺桐花、红毛树花、四瓣花等等。这些植物都是德宏傣族人民居住环境中常见的植物,将这些植物的造型简化、抽象,变形后融入民族服饰图案中,不但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同时表达了德宏傣族人民爱美的心态。另外,菩提树也是傣族服饰中常见的植物纹样,有别于其他植物,菩提树在傣族人民心中是“佛树”,所以备受人们的崇敬。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

    展开全文
    反对 0
    举报 0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推荐文章
    佳能红圈头系列里“最近对焦距离”最短的是哪个头?
    一、佳能红圈头系列里“最近对焦距离”最短的是哪个头?首先说下最近对焦距离和微距特写虽然有关系 但是并不是影响最大的还要看放大比率 打个比方比如某个镜头 最近对焦距离是0.2但是放大比例只

    0评论2023-08-19105

    【提问】NEX-5N 如何使用峰值对焦,请指点
    我前几天试了一下,K5的手动对焦模式,我的操作是,先把镜头上的AF/MF按钮切换到MF,竖肆机身对焦模式按钮还是AF-S,然后按着机身的AF对焦键,转动镜头的对焦环,当焦点处到达最清晰时取景器中

    0评论2023-08-19150

    70d配ef 50mm f/1.8镜头好用吗
    一、70d配ef 50mm f/1.8镜头好用吗视角相当于全画幅+85定焦. 光圈得2.8以上才好使.此头色彩中规中矩.焦外成像偏硬.对焦速度稍慢如果不是对影像要求很高.日常完全可以胜任.毕竟那个价钱摆在那里.

    0评论2023-08-1819

    在众多单电中难以选择
    EM1是这里面最好的,首先M43系统虽然底子小但是对焦速度几乎能赶上中高端单反,而且奥林巴斯的OMD系列(EM1\EM5)作为专业系列,其高感也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并不会比残幅差,而EP5做为业余

    0评论2023-08-1886

    尼康z30和m62对比画质
    一、尼康z30和m62对比画质1、分辨率:尼康Z30的分辨率为2070万像素,而M62的分辨率为1600万像素。因此,Z30在细节表现上可能更加出色。2、对焦系统:尼康Z30采用了273个对焦点的自动对焦系统,

    0评论2023-08-1868

    适马35 1.4 art怎么样
    死马50/1.4,是副产头里面的高素质产品之一。 经常有影友遇到会跑焦的现象,不过所占比例也不是特别大的,到手的镜头是否跑焦,那就看运气看人品了。 这个镜头,对于爱拍美女的爱好者来说,很值

    0评论2023-08-1763

    悬浮照怎么拍
    一、悬浮照怎么拍相机要好,像素高,反应快,动作要灵敏,拍起跳的动作二、悬浮照片是如何拍摄的?快门优先定格瞬间相机的设置上建议快门速度设置为1/500秒甚至更快,采用快门优先曝光模式。尽

    0评论2023-08-17148

    单反相机夜景对焦如何把握
    一、单反相机夜景对焦如何把握其实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然则真的好难好难有些工作 不是本身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冷血假装只是想让本身不在那么脆弱吧 想要让本身变的让人难以接近二、单反拍夜景

    0评论2023-08-1732

    佳能6D对焦点,如何设置为中心
    佳能6D对焦点,如何设置为中心1、首先,在机身后部的右上边缘,有一把标有四点十字星的钥匙,按下后,转动相机快门后面的拨号盘以更改和选择焦距。2、然后镜头答碰的焦距模清吵谈式切换到MF模式

    0评论2023-08-17104

    摄影当中应该如何调节裂像?
    摄影当中应该如何调节裂像?只要转动调焦环,是影响重合在一起就行了!胶卷相机如何调焦?这个要看具体是哪个型号的相机,胶片相机基本上电子化程度很低,很多都没有自动调焦功能,是需要手动调

    0评论2023-08-1792

    佳能6d2对焦辅助灯怎么开
    一、佳能6d2对焦辅助灯怎么开对焦辅助灯在菜单里可以设置打开。当环境光线过暗的时候缓没,对焦扰手纳辅助灯可自动启用,协助对焦。薯裤二、佳能6d2怎么样佳戚销滚能6d2怎么样1、画质高佳能6d2

    0评论2023-08-1748

    佳能相机为什么拍完会把对焦点
    佳能相机为什么拍完会把对焦点核心提示:1. 佳能数码相机对焦不准,拍照模糊对于一般佳能光学取景器旁边都会有个屈光度调整的东西,你可以调整下就行了。从目镜取景器中看着模糊,拍出来清楚,说

    0评论2023-08-1798

    a7m2拍视频对焦设置?
    一、a7m2拍视频对焦设置?1、首先进入拍摄界面,点击右下角的“焦距”按钮;2、然后点击“自动对焦”,选择手动或自动对焦;3、点击“对焦框缩放”,可以调整自动对焦区域的位置;4、点击“对焦

    0评论2023-08-16167

    佳能QL17和19的区别?
    速度不同。,佳能QL17和19的区别是速度不同。佳能曾经有过漫长的旁轴相机生产记录,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1960年代可换镜头的Canon7系列,世界上最大光圈镜头纪录的保持者就是用于该系列相机的50

    0评论2023-08-1621

    6D2拍照时翻转屏对焦怎么设置?
    一、6D2拍照时翻转屏对焦怎么设置?1、拿出我们的6D2相机,先将相机前面的镜头上的对焦模式按钮调整为AF模式(自动对焦模式)。2、使用镜头的AF模式(自动对焦模式)我们要拍摄对象的焦点,确认

    0评论2023-08-16157

    佳能的哪个单反镜头是把镜头推出、按入来切换AF/MF的?
    一、佳能的哪个单反镜头是把镜头推出、按入来切换AF/MF的?不是佳能原厂头吧?看价格似乎是腾龙的70 200 2.8,俗称龙炮的。腾龙的几只镜头自动手动对焦切换是这样的。你留意了没?龙袍镜身外圈

    0评论2023-08-1668

    尼康7100相机,镜头不能自动对焦,半按快门能听到镜头马达的声音,就是带不动,形不成对焦。
    一、尼康7100相机,镜头不能自动对焦,半按快门能听到镜头马达的声音,就是带不动,形不成对焦。这种情况估计镜头受到碰撞,造成镜头不能伸缩所致吧!把镜头重新装一下试试,否则应该到电脑城的

    0评论2023-08-16185

    SONY A57镜头选择的烦恼!!!求教学及推荐。
    一、SONY A57镜头选择的烦恼!!!求教学及推荐。16-50F2.8是索尼为单电APS-C设计的,很适合你的A57,国外用户评价的满意度超过28-75。但是如果你有升级到A99的念头,这个镜头就不合适了。28-75

    0评论2023-08-16199

    佳能m6 买22饼和28mm f/3.5冲突吗?
    一、佳能m6 买22饼和28mm f/3.5冲突吗?28微距可以。七工匠是手动头,如果不介意,也是可以的。二、小米mix2s采用什么处理器骁龙845采用三星10nm LPP工艺打造,升级到了Kryo 385内核,依然是八

    0评论2023-08-16167

    单反焦距透镜处有霉点怎么办
    一、单反焦距透镜处有霉点怎么办这要看你镜头的霉斑到底多大,一般情况下小的霉斑不影响成像,所以小霉斑不需要拆开镜头处理,只有比较大的成片的霉斑才需要处理。建议你先购置一个干燥箱保存好

    0评论2023-08-1662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