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典镜头分析
偶尔拍纪录片的美食家陈晓卿说过一句话,地球上不缺的是钢筋水泥的都市,缺的是人间烟火。
而对于王海龙来说,在某些时刻,他感觉自己也捕捉到了这些烟火。比如炎热的夏天,在酒楼包间里大家正襟危坐着吃火锅,那怎么都不对,得换到马路牙子上趿拉着拖鞋吃。要是此处正好有穿堂风,那就更妙了,用他的话来说是“这个地方的吃法会跟你想要的心境很搭。”
火锅还是那个火锅,妙的是那阵穿堂风。
对吃这件事颇有思考的王海龙正是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总制片人,这个片子最近在B站火了,播出4集之后点击已经过了一千万,豆瓣评价直接上了9分。
和此前那些聚焦在精美高端食材的纪录片不同,《人生一串》瞄准的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形形色色的烧烤摊。第一集开篇就是生猛的凉山小猪肉,老板小二哥把大块肉用小米椒、蒜、盐简单腌制,半小时后放到架子上一烤,兹拉声中香气四溢,西昌人民的夜生活也开场了。
“烧烤是太LOW了还是太接地气太寻常了?没有人做,我觉得这个没有道理的。你硬着头皮仔细想,确实没有道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但也分菜系江湖,没有哪种比烧烤更具有广泛认同了,但它偏偏没有被人拍过。王海龙和同事们对吃琢磨再三,发现了这个“灯下黑”的缺口。
前期的案头准备和踩点共耗费了王海龙等人一年多的时间,团队顺着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两条轴线去寻找可能的目的地,前者是经典食物坐标,后者有都市不寻常的味道,除了西藏、青海、台湾、港澳、江西,他们都去了。
建立烧烤地图的基本逻辑是避开知名店铺,专在网络上打捞那些隐秘的当地人点评,“比如说一堆学生可能会怀念某地学校前面的烧烤摊,或者是一些上班族可能每天晚上加班经常去吃的烧烤摊。”
分集导演张岳明和一部分同事承接了这些田野调查,任务的难点在于由于烧烤摊的“人迹罕至”,老板们往往没有宣传需求,因此沟通拍摄就成了一个需要耐心和技术的活儿。老板们大多嗜酒,昼伏夜出,导演们至少得花上三两天功夫同进同出才能取得信任。
总导演陈英杰在B站的评论区就记录了自己第一次踩点的经历:要感谢老婆和儿子,没有她们,不少烧烤店会把我们当骗子,蹭吃蹭喝那种,真的,很多烧烤摊根本不相信我们,不相信有人拿拍电影设备去拍他们,觉得不可能。
老板们的质疑不难理解,《人生一串》里选的拍摄地都是那种市井之地,不是出没在深夜街头的流动摊点,就是待拆老城区无名巷子里的小店,这些地方是都市之中的“隐世”。
在第三集《来点解药》里,有一对父子十几年以来一直操持着无名小摊,摊位不大,但胜在细致,比如拿蒲扇轻扇沾了水的韭菜,掐着点使娇嫩的烤韭根儿火候恰到好处。拍摄的夜晚,有隔壁社区的姑娘踏月而来,这的确就是穿着睡衣就能遁入的一个异世界。
“我们没有想做一个推荐店的节目,如果做成一个生活美食服务类节目就错了,所以未必是本地第一或者全国第一。只要是当地人觉得还不错,那其实就已经OK了。”在剧组看来,吃无第一,毕竟最好吃的可能永远是你家楼下烧烤,最重要是留存那份日常之中的烟火气。
这种气质击中了观众,有人点评:致那些食欲色欲交织的夜晚。把酒言欢,肆意江湖,当代风陵渡。
一共6集的纪录片,在制作顺序上也是按照人们点菜的日常来的,肉、素、筋头巴脑、暗黑系、骨头,看完《人间一串》仿佛也吃了一桌。这是王海龙的主意。
他不是公司里唯一一个对吃有思考的人,在提到第五集拍摄的凤爪、烤排骨、羊蹄的时候,陈英杰将吃这些食物的过程感性地形容为“专注地去啃”和“注意力非常集中”,而在看到食物的残骸的时候,张岳明说会有一种“成就感”,那是一种放松和释放。
他们的这些“黑话”也很快被B站的用户注意到了。比如在描写罗布羊的烤法时,剧组配的文案是“吃肉的动静是对罗布羊最好的赞美”,弹幕马上回应“羊:不需要赞美,谢谢您了”。而在记录湛江地带的生蚝时,节目组将“小小贝壳”形容为“男人人生的味道”,弹幕随之飘过“开车了”。
作为一个向来高互动的社区,B站用户对某些细节的感知能力惊人。在去年B站走红的另一部纪录片《寻找手艺》里,摄影师小蒋由于有事临时退出,弹幕马上发现了“真相”:他就是来治鼻炎的。在这一集里,《寻找手艺》刚刚拍摄了一个中医针灸医师,她顺便治疗了小蒋的鼻炎。
对于节目组来说,这也是有意的若干小玩笑,但他们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王海龙早些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国内纪录片的势头涨起来了,但基本上以“舌尖类”和“小清新”为主流,他一直想做出一部有点辨识度和锐气的东西。选择烧烤这种国民食物虽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但《人生一串》还是隐隐有了一些高于现实的情怀。
“很多人对街边的烧烤越来越没有机会吃到了,不单是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哪怕是三四五线城市也越来越少了。城区改造、环境治理,市容市貌规划等等,总之是已经越来越少。”王海龙倒不大想跟情怀扯上关系,他觉得只要能让人们回味一下往日滋味,这就挺值得拍一拍。
在某种意义上,《人生一串》和出自陈晓卿手笔的“舌尖”有微妙的共性。比如它是一部烧烤纪录片,但片子里的边边角角都捻了生活的褶子:电动车启动时发出的人工语音、烤全羊店里日落时分工人在洒水、小二哥凌晨三点收摊后没喝完的那杯酒…烧烤可能跟其他食物一样,本身没有意义,但是融入生活之后,被人们赋予了市井的热辣哲学。
这种哲学在早期的“舌尖”里也一样存在,虽然后者的出发点似乎更高,从中国的地缘出发,以山川湖海的分野来展现各地的文化基因,但朴素的生活哲学一样贯穿始终。这种哲学是香格里拉采松茸的单珍卓玛、绥德骑车卖黄馍馍的陕北大爷和兰州拉面的马师傅们提供的:他们决定了人们的日常吃什么,而这种日常逐渐印刻成各地人们的口味喜好,最后诞生出食物的文明。
“古人通过‘茹毛饮血’区分自己和蛮族,后来用‘南稻北麦’的分野,仔细一想竟然都是关于食物的。”一位豆瓣用户在“舌尖1”的页面里留下了自己的评论,标题是:以美食的名义,远离精英。
远离精英有时候意味着更贴近生活。在关于吃这个私人化的议题上,王海龙跟他的妻子偶尔也有不同的想法,“我老婆经常问我哪好吃,她说的哪好吃和我说的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她说的东西就是食物好吃,有时候我说的好吃,坦白说跟人家拼的话食物没有那么好吃,但是整个地方的劲、人和气氛会很舒服。”
陈晓卿也形容过这种“舒服”,他爱和朋友去蓟门里一个朋友的小店打牙祭,点的是炒螺和脆皮下酒,大碗螺蛳粉加豆泡、酸笋和豇豆。听起来规格不怎么高,但正是这个老地方使得他流连忘返——
“桌子支在院子里,旁边路灯杆上贴满了租房小广告,创文的横幅(海淀也创文哈)打着卷儿,知趣地缠在国槐的枝头,晾晒衣服的居民不时从身边穿过……我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吃东西,微风过处,偶尔飘落几片秋天的叶子,空气里弥漫着酸笋的味道,这是迷人的人间烟火气息。”
有意思的是,给这种人间烟火带来加持的恰恰是具有亚文化气质的B站。这个以聚集了核心二次元用户闻名的社区,在近两年成为了各种小众纪录片的推手。除了《人间一串》,《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重器》、《五年规划》、《超级工程》等一系列看似不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纪录片在B站都有比较好的播放量。2016年12月14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纪录片推动者大会”上,B站获得“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称号。2017年,B站在中国国际纪录片节公布了纪录片“寻找计划”,将为用户“寻找”更多优秀纪录片内容,同时为创作者进行全产业链的扶持。
社区氛围和弹幕或许是B站与优秀纪录片产生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弹幕将原本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变为双向,一定程度上扩张了内容的边界。而B站倡导的“bilibili干杯”这种分享、陪伴的精神,在穿越次元壁之后,与三次元的烟火气其实有某种意义上的重叠。
《人生一串》火了之后,王海龙和他的朋友们也开始琢磨着第二季要拍点啥了,虽然还没有确定主题,但应该还是发掘平常生活中那些被遗忘的主题。播出了4集,片子里提到的店已经火爆了起来,连暗黑系食物烧烤蚕蛹都多了六桌客人。
“那老板们有特意表示感谢吗?”
“没有,言语上有一些。”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弹幕上纷纷刷过的“多谢款待”就是最好的答谢,这一句已经足够让他们体会到:有烟火气的人生就不会孤独。偶尔拍纪录片的美食家陈晓卿说过一句话,地球上不缺的是钢筋水泥的都市,缺的是人间烟火。
而对于王海龙来说,在某些时刻,他感觉自己也捕捉到了这些烟火。比如炎热的夏天,在酒楼包间里大家正襟危坐着吃火锅,那怎么都不对,得换到马路牙子上趿拉着拖鞋吃。要是此处正好有穿堂风,那就更妙了,用他的话来说是“这个地方的吃法会跟你想要的心境很搭。”
火锅还是那个火锅,妙的是那阵穿堂风。
对吃这件事颇有思考的王海龙正是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总制片人,这个片子最近在B站火了,播出4集之后点击已经过了一千万,豆瓣评价直接上了9分。
和此前那些聚焦在精美高端食材的纪录片不同,《人生一串》瞄准的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形形色色的烧烤摊。第一集开篇就是生猛的凉山小猪肉,老板小二哥把大块肉用小米椒、蒜、盐简单腌制,半小时后放到架子上一烤,兹拉声中香气四溢,西昌人民的夜生活也开场了。
“烧烤是太LOW了还是太接地气太寻常了?没有人做,我觉得这个没有道理的。你硬着头皮仔细想,确实没有道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但也分菜系江湖,没有哪种比烧烤更具有广泛认同了,但它偏偏没有被人拍过。王海龙和同事们对吃琢磨再三,发现了这个“灯下黑”的缺口。
前期的案头准备和踩点共耗费了王海龙等人一年多的时间,团队顺着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两条轴线去寻找可能的目的地,前者是经典食物坐标,后者有都市不寻常的味道,除了西藏、青海、台湾、港澳、江西,他们都去了。
建立烧烤地图的基本逻辑是避开知名店铺,专在网络上打捞那些隐秘的当地人点评,“比如说一堆学生可能会怀念某地学校前面的烧烤摊,或者是一些上班族可能每天晚上加班经常去吃的烧烤摊。”
分集导演张岳明和一部分同事承接了这些田野调查,任务的难点在于由于烧烤摊的“人迹罕至”,老板们往往没有宣传需求,因此沟通拍摄就成了一个需要耐心和技术的活儿。老板们大多嗜酒,昼伏夜出,导演们至少得花上三两天功夫同进同出才能取得信任。
总导演陈英杰在B站的评论区就记录了自己第一次踩点的经历:要感谢老婆和儿子,没有她们,不少烧烤店会把我们当骗子,蹭吃蹭喝那种,真的,很多烧烤摊根本不相信我们,不相信有人拿拍电影设备去拍他们,觉得不可能。
老板们的质疑不难理解,《人生一串》里选的拍摄地都是那种市井之地,不是出没在深夜街头的流动摊点,就是待拆老城区无名巷子里的小店,这些地方是都市之中的“隐世”。
在第三集《来点解药》里,有一对父子十几年以来一直操持着无名小摊,摊位不大,但胜在细致,比如拿蒲扇轻扇沾了水的韭菜,掐着点使娇嫩的烤韭根儿火候恰到好处。拍摄的夜晚,有隔壁社区的姑娘踏月而来,这的确就是穿着睡衣就能遁入的一个异世界。
“我们没有想做一个推荐店的节目,如果做成一个生活美食服务类节目就错了,所以未必是本地第一或者全国第一。只要是当地人觉得还不错,那其实就已经OK了。”在剧组看来,吃无第一,毕竟最好吃的可能永远是你家楼下烧烤,最重要是留存那份日常之中的烟火气。
这种气质击中了观众,有人点评:致那些食欲色欲交织的夜晚。把酒言欢,肆意江湖,当代风陵渡。
一共6集的纪录片,在制作顺序上也是按照人们点菜的日常来的,肉、素、筋头巴脑、暗黑系、骨头,看完《人间一串》仿佛也吃了一桌。这是王海龙的主意。
他不是公司里唯一一个对吃有思考的人,在提到第五集拍摄的凤爪、烤排骨、羊蹄的时候,陈英杰将吃这些食物的过程感性地形容为“专注地去啃”和“注意力非常集中”,而在看到食物的残骸的时候,张岳明说会有一种“成就感”,那是一种放松和释放。
他们的这些“黑话”也很快被B站的用户注意到了。比如在描写罗布羊的烤法时,剧组配的文案是“吃肉的动静是对罗布羊最好的赞美”,弹幕马上回应“羊:不需要赞美,谢谢您了”。而在记录湛江地带的生蚝时,节目组将“小小贝壳”形容为“男人人生的味道”,弹幕随之飘过“开车了”。
作为一个向来高互动的社区,B站用户对某些细节的感知能力惊人。在去年B站走红的另一部纪录片《寻找手艺》里,摄影师小蒋由于有事临时退出,弹幕马上发现了“真相”:他就是来治鼻炎的。在这一集里,《寻找手艺》刚刚拍摄了一个中医针灸医师,她顺便治疗了小蒋的鼻炎。
对于节目组来说,这也是有意的若干小玩笑,但他们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王海龙早些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国内纪录片的势头涨起来了,但基本上以“舌尖类”和“小清新”为主流,他一直想做出一部有点辨识度和锐气的东西。选择烧烤这种国民食物虽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但《人生一串》还是隐隐有了一些高于现实的情怀。
“很多人对街边的烧烤越来越没有机会吃到了,不单是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哪怕是三四五线城市也越来越少了。城区改造、环境治理,市容市貌规划等等,总之是已经越来越少。”王海龙倒不大想跟情怀扯上关系,他觉得只要能让人们回味一下往日滋味,这就挺值得拍一拍。
在某种意义上,《人生一串》和出自陈晓卿手笔的“舌尖”有微妙的共性。比如它是一部烧烤纪录片,但片子里的边边角角都捻了生活的褶子:电动车启动时发出的人工语音、烤全羊店里日落时分工人在洒水、小二哥凌晨三点收摊后没喝完的那杯酒…烧烤可能跟其他食物一样,本身没有意义,但是融入生活之后,被人们赋予了市井的热辣哲学。
这种哲学在早期的“舌尖”里也一样存在,虽然后者的出发点似乎更高,从中国的地缘出发,以山川湖海的分野来展现各地的文化基因,但朴素的生活哲学一样贯穿始终。这种哲学是香格里拉采松茸的单珍卓玛、绥德骑车卖黄馍馍的陕北大爷和兰州拉面的马师傅们提供的:他们决定了人们的日常吃什么,而这种日常逐渐印刻成各地人们的口味喜好,最后诞生出食物的文明。
“古人通过‘茹毛饮血’区分自己和蛮族,后来用‘南稻北麦’的分野,仔细一想竟然都是关于食物的。”一位豆瓣用户在“舌尖1”的页面里留下了自己的评论,标题是:以美食的名义,远离精英。
远离精英有时候意味着更贴近生活。在关于吃这个私人化的议题上,王海龙跟他的妻子偶尔也有不同的想法,“我老婆经常问我哪好吃,她说的哪好吃和我说的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她说的东西就是食物好吃,有时候我说的好吃,坦白说跟人家拼的话食物没有那么好吃,但是整个地方的劲、人和气氛会很舒服。”
陈晓卿也形容过这种“舒服”,他爱和朋友去蓟门里一个朋友的小店打牙祭,点的是炒螺和脆皮下酒,大碗螺蛳粉加豆泡、酸笋和豇豆。听起来规格不怎么高,但正是这个老地方使得他流连忘返——
“桌子支在院子里,旁边路灯杆上贴满了租房小广告,创文的横幅(海淀也创文哈)打着卷儿,知趣地缠在国槐的枝头,晾晒衣服的居民不时从身边穿过……我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吃东西,微风过处,偶尔飘落几片秋天的叶子,空气里弥漫着酸笋的味道,这是迷人的人间烟火气息。”
有意思的是,给这种人间烟火带来加持的恰恰是具有亚文化气质的B站。这个以聚集了核心二次元用户闻名的社区,在近两年成为了各种小众纪录片的推手。除了《人间一串》,《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重器》、《五年规划》、《超级工程》等一系列看似不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纪录片在B站都有比较好的播放量。2016年12月14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纪录片推动者大会”上,B站获得“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称号。2017年,B站在中国国际纪录片节公布了纪录片“寻找计划”,将为用户“寻找”更多优秀纪录片内容,同时为创作者进行全产业链的扶持。
社区氛围和弹幕或许是B站与优秀纪录片产生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弹幕将原本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变为双向,一定程度上扩张了内容的边界。而B站倡导的“bilibili干杯”这种分享、陪伴的精神,在穿越次元壁之后,与三次元的烟火气其实有某种意义上的重叠。
《人生一串》火了之后,王海龙和他的朋友们也开始琢磨着第二季要拍点啥了,虽然还没有确定主题,但应该还是发掘平常生活中那些被遗忘的主题。播出了4集,片子里提到的店已经火爆了起来,连暗黑系食物烧烤蚕蛹都多了六桌客人。
“那老板们有特意表示感谢吗?”
“没有,言语上有一些。”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弹幕上纷纷刷过的“多谢款待”就是最好的答谢,这一句已经足够让他们体会到:有烟火气的人生就不会孤独。
2. 经典镜头分析怎么写
在电影中除了远景之外很少采用俯视镜头,更多的使用的是平视和仰视镜头,没有俯视镜头带给人的悲怜感,让人感受更多的是对故事本身的记实感和对唢呐匠人,对匠人精神的推崇。
3. 经典影片镜头分析
在影视作品分析写自己的一些观点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统称为影评,现在也又不少的独立影评人,
那么在写自己的影评的时候首先得有自己得观点,不论是从人物性格,剧情分析,画面构图得分析,都可以从不同得角度去阐述自己得观点,比如我们在看周星驰《喜剧之王》电影星爷在塑造得角色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镜头看似无厘头滑稽,但是他其中所蕴含得深意又值得细细得品味,我们可以从如下得镜头着手,该镜头是一个近景得机位,其中周星驰为前景主要人物,背景则是四个黑衣人,我们可以看到得是几人得站位是犄角型得,而周星驰穿着神父得服装则对着画面像是在说什么话,表情是自信得,但是其他几人得表情反应出卖了他,以看怪物一样得眼神在看着他,真个空间是在室内,比较压抑得环境氛围下面进行得,这也是说应该进行得是一场严肃得对话,而这场对话因为周星驰产生了分歧,将周星驰得格格不入凸显出来。在影片作品中景别常用得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他们每一个景别都有着不同得含义,当我们想要表现人物环境关系时我们通常用远景这样得大景别,而当要突出局部表情得时候通常使用特写。
不论怎样去写,最重要得是自己得想法,表达出自己得观点。
4. 经典镜头合集
1. 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2.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3. 意志若是屈从,不论是程度如何,它都是帮助了暴力。
4. 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
5. 我崇拜勇气、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6. 我们一起攀登, 直到我透过一个圆洞, 看见一些美丽的东西显现在苍穹。
7. 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
8. 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9. 人的意志并不总是万能的,因为笑声和泪水会随着那产生这些东西的激情接踵而来,最真诚的人最不能控制它们。
10. 如果爱,请干净地爱,把爱情献给爱情。
5. 十个经典镜头
1: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可以说周星驰拍的《大话西游》成就了一个时代,不管是里边的台词,还是镜头甚至是歌曲都成为了经典,而我个人认为这部大圣取亲为最经典
大话西游
2: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
有人说陈凯歌再也拍不出这样经典的电影了,也有人在纠结到底是程蝶衣成就了张国荣,还是张国荣成就了程蝶衣,其实对我们来说都一样,在影迷心中不管他是程蝶衣还是张国荣,他都是永远的哥哥,一部电影,故事,角色,演员,情感,内涵,光影,剪辑的运用。能有一方面做好便已经难得,而在《霸王别姬》居然全部都做到了。
3;无间道
无间道
这部电影让所有的主演都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曾志伟,包括杜汶泽。所有人,都带着如此鲜明的标签,陈永仁和刘建明,黄志明和韩琛,他们身上的好与坏都太淋漓尽致。人活得过于明白的时候,生活就是这样腥风血雨,但是如果活得糊涂,这些也可以一笔带过,所以说难得糊涂,尤其是面对这种根本无法严格划分的二选一。我们都在为自己辩解,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如同陈永仁一般忠于职守的一面,却也奢望别人能理解自己如同刘建明的一面,只是因为一步错步步错或者其实命运根本就没有安排我们走上那条好人之路。还刘得那句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鬼子来了
4:鬼子来了
把这总电影放在这里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有意见,不过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是真的很经典,
有人说:《鬼子来了》是一部内涵异常丰富的电影。文青看了以后,装逼谈人性;粪青看了以后,反日冒傻气。脑残看了以后,禁止禁止再禁止——这大概就是本片最成功的地方,连脑残的欣赏趣味都照顾到了。你看了这后呢?
5: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徐克是个魔术师,他把金庸笔下那个人见人憎的“死人妖”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万人迷”。难怪平生最恨别人改动自己作品的金老爷子也委婉地表示:“徐克是我的朋友。”而这里边的林青霞完美的不能再完美,可以说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6:东邪西毒
东邪西毒
在我最美好的时间,我最喜欢的人不在我身边。如果时间可以重新开始该多好
知不知道饮酒和饮水有什么区别?酒越饮越暖,水越喝越寒。
我知道那个人不会再来,可是我还是再等。我在门口坐了两天两夜,看着天空在不断的变化,我才发现原来我到这里这么久,却从来没有看清楚这片天空。
电影经典,里边的台词一样的经典,到现在还有很多人都在引用
7: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
触及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与报仇雪恨之情,堪称多情而善感之作。”侠肝义胆,豪情万丈,句句金言,幕幕动人,子弹芭蕾,暴力美学,义薄云天,热血沸腾。
8:《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
《精武英雄》李连杰功夫美学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功夫片的经典之作!当时李连杰正处于颜值巅峰。他和仓田保昭在师父坟前的那场打斗,意境高于功夫,也是李连杰对功夫的一种认识和思索!和周比利的最后决斗,将自由搏击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绝对经典!
9:红高粱
影片根据莫言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影片公映后,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在当时一张电影票价几毛钱的情况下,该片票价居然炒到5-10元。影片并未照搬小说的意识流结构,而是将故事改为直线叙述,导演、摄影精心复现了小说构造的色彩世界,使画面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如阳光般眩目、热情似火的红色震惊了影坛。
10:花样年华
本来想写《胭脂扣》的,可是怕写了之后又有人吐槽我全是张国荣的电影,的确,这一篇就有3部他的,再写也不好了,所以就写了《花样年华》,它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就影片所讲述的故事本身而言,古老而又普通,没有什么新意,无非就是一个讲述婚外恋的爱情故事;就影片的情节来说,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故事普通、情节简单的影片能被人们称之为经典?关键就在于导演王家卫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内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使这部电影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