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摄影史的发展
1839年1月1日-2月13日仍为清宣宗道光十八年(农历戊戌年),2月14日-1840年2月2日为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1839年12月31日为十一月廿六日)。当时英国的国王是维多利亚女王,首相是墨尔本子爵威廉·兰姆。当年西方其他主要国家的领导人(统治者)分别是:美国总统马丁·范布伦,法国奥尔良王朝国王路易·菲利浦一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六世。亚洲的朝鲜、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分别是:朝鲜宪宗李烉和仁孝天皇(但实权掌握在江户幕府的将军德川家齐手中)。
大事记
托马斯·亨德森用视差测量半人马座α的距离。
玛雅文明遗址被发现。
埃及与土耳其战争,土耳其战败。
1月3日——林则徐奉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
1月8日——林则徐离开北京南下。
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发表银版摄影术的发明。
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
3月22日——林则徐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3月24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潜入广州洋馆,阻止英商交出鸦片。
4月19日——欧洲多国签订伦敦条约,正式承认比利时独立。
5月24日——义律在被迫交出鸦片后,指使英国商人拒绝按照林则徐的要求具结,率领他们退出广州。
6月3-25日——虎门销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7月7日——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嘴行凶杀死一个中国人。林则徐要求英国人交出凶手,遭到拒绝。
9月4日——义律率军舰突然炮击九龙山口,中国水师船和炮台发炮还击。
11月3日——义律率领军舰闯入珠江,在穿鼻洋附近阻拦进口的英国船,并和水师提督关天培所率领的中国师船接战。
11月4-13日——英舰向官涌山岗发动六次进攻。陈连升率领清军官兵在官涌营盘有力地打退了侵犯的英舰,取得了官涌之战的胜利。
11月17日——朱塞佩·威尔第的第一部歌剧《波尼法西奥伯爵奥贝托》在米兰首演。
12月6日——林则徐下令停止与英国进行贸易。
是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自拍照出现,照片的拍摄者是美国摄影师罗伯特·科尼利厄斯。
2. 中国摄影历史发展
1949年以前,中国的摄影师就已经开始了人文地理摄影的实践,像孙明经先生和庄学本先生,都进行过较大规模的西部中国的摄影考察实践。他们拍摄的影像,至今是我们研究历史和人类学、社会学的宝贵资料。新中国的人文地理摄影报道更是成就辉煌,循其端倪得从1953年创刊的日文综合月刊《人民中国》说起。
3. 中国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3年—1924年)
照相机的机身由木箱改变为金属机身,镜头由单片新月形透镜发展为校正像差的多组多片正光镜头,镜头上设置了光圈和快门,以控制曝光量。
第二阶段(1925年—1953年)
1925年德国莱茨公司改进了巴纳克照相机,生产出采用埃尔玛镜头的平视取景的135照相机,命名为徕卡I型。徕卡135照相机便于携带和抓拍,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和摄影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
第三阶段(1954年—1984年)
1954年德国阿克发公司生产出第一台有镜头外测光功能的阿克发EE(电眼)型135平视取景照相机。从此,电子技术应用于照相机领域。
第四阶段(1985 年以后迄今)
1985年2月和9月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由微型计算机控制的135单镜头反光AF照相机—美能达 X7000型、 X9000型照相机的问世,标志着照相机制作进入以电子技术为主导、并逐步智能化的阶段。
4. 中国摄影史略
娟子:3届全国人像摄影大赛冠军 ,商业摄影师, 国内很红 ,摄影界比较资深……
范欣:女摄影师,以前是娟子的摄影助理。现在独立创办!
练明乔:国内第一个90后商业女摄影师。四川宜宾人,摄影界新秀。
苏小糖:苏陌C座摄影师,擅长甜美系风格。
醒小C:80后美女摄影师,现居成都。
南瓜子:插画师,现改做摄影。
5. 中国摄影史的发展历史
清代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带来摄影器材留下的是照片。清末和民国初年,西方开始电影艺术后不久,中国就已经有洋人来玩这个了。最早的记录片是西方人在1896年北京街头记录清末北京民间的生活活动。
战争时期的是当时中国和一些国外的战地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下来的.一般都是用的35mm胶片 手摇式或者发条式的电影摄影机 。
6. 中国摄影史的发展过程
世界闻名的大众摄影之父乔治·伊士曼,不但创造了柯达,还在1886年研制出了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以下为初期的发展史:
1878年,伊士曼发明了一种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而在此之前,感光底片都是湿片。湿片片基涂了乳剂之后,必须趁其未干就得曝光和冲洗,而干片则在什么时候曝光和冲洗都可以。
1879年,伊士曼又发明了一台乳涂敷机,开始批量生产干片。干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摄影术的发展,摄影技术从此开始为更多的人所掌握。
1886年,伊士曼又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1895年,柯达公司以卖价5美元的口袋式照相机投放市场,轰动了全世界——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之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1933年,研究出世界上第一个可利用两色冲晒程序的感光彩色胶片问世了。不久,他们进一步把感光片分作5层。从那以后,任何人都会使用柯达彩色胶卷拍照——冲印出色彩鲜艳的照片来。
7. 中国摄影发展史简述
第一阶段:技术发明期(1832-1895年)
1832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和奥地利大学教授丹普弗尔利用“视象残留”原理先后发明了“诡盘”,这种玩具由固定在一根轴上的两块圆形硬纸盘构成,在前面纸盘的圆周中间刻上一定数目的空格,后面纸盘上绘上一个个人的连续动作画面,用手旋转后面的纸盘,透过空格观看,就使静止的分解图像产生了动感
1834年,英国人霍尔纳发明“走马盘”,这种“走马盘”是在硬纸上画有一连串的形象,他预示着未来影片的雏形。
1851年起,英国人阿歇尔、法国人杜波斯克等人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取得了使单张的静止的照片拍摄变成了“活动照相”的拍摄的成功,即在短时间内,将一组连贯的动作姿态,用逐张拍摄的方法分解性地拍摄出来。它的出现意味着直接拍摄活动形象有了可能。
1877年,埃米尔.雷诺改进“走马盘”,制成“活动视镜”,利用“深景“和”特写”,可以使人看到活动的图像。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梅勃立奇用24架照相机连续摄影的方法,将奔马飞驰的动态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在摄影史上完成了一次重大的飞跃,人类的第一个电影镜头就此产生。
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摄影机,名叫“摄影枪”。用一架摄影枪取代了多架照相机拍摄的功能,并再现出更为流畅的分解动作。
1888年,马莱和埃米尔.雷诺创造了“光学影戏机”,人们开始可以在幕布上看到几分钟的活动影戏,并利用幻灯拍摄了第一部动画片。
1889年, 美国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制作成功电影软片,从而革新了感光材料。
1891年爱迪生发明了35毫米的软质胶片,至此,电影摄影机发明和制作已趋于完成。
1892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单个的观众可以透过电影视镜箱体顶部装有放大镜的窥视窗口,来观看箱体内胶片上的活动电影画面。
1894年,爱迪生使用了10台电影视镜在美国纽约进行了电影史上的首次商业演示。电影视镜不仅标志了美国电影文化的诞生,而且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无声电影期(1895-1927年)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1896年,梅里爱对电影所需要的道具、特技、剧本、演技等关键因素进行改良,无声电影正式起步。
1903年,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
1912年,大卫.格里菲斯在《孤独的别墅》中,创造了“平行蒙太奇”,标志着电影已完全摆脱了舞台剧的束缚,电影的时空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1915年,格里菲斯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1916年又拍摄了《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作。
同一时期美国喜剧电影大师查尔斯.卓别林横空出世,创作了《亲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经典无声电影。
1924年,谢尔盖.爱森斯坦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罢工》,创造性地使用了杂耍蒙太奇,把沙俄军警屠杀工人镜头和屠杀牲畜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使之交替出现,造成了怵目惊心的隐喻。1925年,他导演了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史诗式的无声片《战舰波将金号》,成功地在影片里表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1927年,他还导演了《十月》。 爱森斯坦的贡献在于对蒙太奇理论地阐述和艺术实践,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
第三阶段:发展期(1927-1945年)
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1933年以后,由于技术的进步,电影制作中同期录音得以改为后期录音,电影摄影又变得灵活而富有生气了。同时,蒙太奇理论和手法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1935年,马摩里安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彩色电影的问世,标志着电影从诞生发展达到了完善成熟的发展时期,从此电影艺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电影获得了声音和色彩,具备了电影艺术的一切必要的表现元素。人们对反对无声电影的经验开始了总结,并且在运用音响和色彩方面,在探索电影形象表现潜力方面都展开了认真的研究和实验。
第四阶段:成熟期(1945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电影呈现多头并进的曲折发展时期,电影也已在技术上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此后的技术发展不再对艺术表现有重大的影响。电影从此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电影这时也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品,而是一门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的艺术。
8. 中国摄影史发展解放后三十年
感谢邀请!
摄影是借助光线对客观对象进行描绘的视觉纪录和表达方式,是视觉语言范畴其中一种的图像形式。
我们知道,摄影具有纪录客观世界和表现客观世界两个基本功能,这也是摄影本身的真谛。
纪实性是摄影的自然属性,只要具备光线条件,我们手中的照相机就能像镜子那样忠实地再现它所看见的一切情景,转化为影像,可永久保存。
摄影最重要的价值是对自然历史和社会历史细节忠实和形象的反映与纪录,成为文献历史资料,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摄影另一个重要价值是,摄影师通过摄影观察世界,体现自我的独特语言,是典型认识与审美功能结合,将摄影艺术升华高尚境界,形象又客观地讴歌生命的意义、人间的真善美。
图1、《白求恩大夫》作者吴印咸
图2、《艰苦岁月》作者吴印咸
图3、《博斗》作者陈复礼
图4、《解放军解放南京》
图5、《苏军攻克柏林》
图6、《大眼睛》作者解海龙
图片源于网络,谢谢阅读
查看更多关于【创意和灵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