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两边视镜怎么调到一样清楚
望远镜分为两种调焦方式,中调和双调。
中调式望远镜,正规的都带有视力补偿。也就是右目镜可以转动。
调节方法如下:
一:找一个目标,用左眼看,右眼闭上,调焦到最清楚。
二:还是看这个目标,用右眼看,转动右目镜的视力补偿到清楚。
以后你看其它地方就只需要调焦就行了。
天文望远镜 校正光轴的方法
1、调节光轴必须进行充分的热平衡:以前我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体会到热平衡的重要。今天天还没有完全黑,看到地平30度左右木星很亮,于是抬出210进行观测。从来没有看到如此差的木星,基本上和一个刺猬球一样,差不多就是一个虚焦状态,云带只能看到最浓的那条,而且还时隐时现,没有任何细节可言。仔细分析了一下,第一个原因是木星太低,气流影响大,第二个原因是光轴可能不准,造成口径缩水,锐度下降,第三个原因,就是没有做热平衡。为了确认这一点,我拿出来TMB115又看了一下,虽然没有木星在天顶那么壮观,但是至少可以清晰对焦。对比之后,210确实不应该有这么差的表现,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热平衡的问题。
今天的天气凉,风也比较大,加上210开放式的镜筒,热平衡倒也快,热平衡前,星点散焦的衍射圈呈五星状,根本没法看出同心圆情况,半个小时后基本上衍射圈就比较稳定了,但是只能看出内圈和外圈。热平衡做的越彻底,衍射圈越稳定,对光轴的调节越有利。在热平衡的开始半个小时,我勉强可以做到200倍下分辨出衍射圈,400倍下无法调节。不过随着我不断的折腾,最后镜子热平衡做的应该说还是比较充分的,因此在最后阶段取得了调节的胜利。
2、选择好的目标:从前为了图省事,都是用地面的灯光调节。但是即使是几公里外的灯光,在望远镜的高倍下,仍可以看出细节来,因此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上次我的210就是借助我能找到最远的地面灯光调节的,当时衍射圈已经非常规则,但是今天一看真正的星点,明显的看出不是同心,这也说明如果不是非常完美的地面光源,就一定要选择真正的星点,否则只能越调越差。
对星点选择也有讲究。通过我的反复对比发现,亮星是不合适的,亮星的衍射圈的跳动会更加明显,非常不利于辨别,效果最好的应当是肉眼依稀可见,寻星镜中亮度适中,无毛刺的星体。这种星体在高倍下衍射环会比较暗弱,但是相对稳定得多,有利于辨别调整。
3、准确的区分出位置:折返通常都是三个或者是三组螺丝调节副镜位置。使用90度天顶,目镜中的成像是“上下不变,左右颠倒”,如目镜中看到的左侧,实际上是主镜的右侧,目镜中的上就是主镜的上部,目镜中的左上,就是主镜的右上部,其它依此类推。掌握这个规律后,你就可以知道如何根据衍射环该调节三个螺丝,,完全可以实现一个人自行调节。因此以后再也不用求我们家掌柜子跟我一起弄了,人多手杂,一个人想怎么干怎么干。
4、光轴调节的手法:前面的3项准备工作都做充分了,就要进行最重要的一步,光轴调节。调节前要确保三个螺丝全部都是拧紧状态的,否则即使你最终调节好了,但是螺丝不紧,造成了光轴的稳定性降低,微小的振动就会移位,因此必须在三颗螺丝全部是拧紧状态下进行调节。其实原理非常简单,这三颗螺丝相互联系,当你松A,紧B和C后,A仍然是紧的,因此整个调节过程中始终保持三个螺丝都是在拧紧的状态。
折返的调节一般是焦点内调节的效果比焦点外调节好。焦点内调节的规律是,衍射圈肥的那一边(注意第三条说的上下左右)松,瘦的那边紧,一般都是先松应该松的那一边,然后再做该紧的另一边。
举例:目镜中衍射圈左面肥,那么对应副镜就是应该松右面的螺丝。如果右面正好有一颗螺丝,则没有问题;如果没有罗斯,那这一边的对面肯定有一颗螺丝,因此就是先松其他的两颗螺丝,再紧对面的一颗螺丝。原则上是松多少紧多少,具体幅度根据情况,原则上是不能急于求成,一点一点来,始终保持三颗螺丝的紧张状态。掌握好方法后,很快就能得到要领。
5、找一个好的目镜:一个视场平、边缘好的目镜在调节中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今天的调节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目镜中心的衍射圈变形情况其实和边缘是不一样的,越靠边变形越大,明明调节规则了,但是由于目镜带来的像差就会给你很大的误导,这时一个好的目镜就会省却你很多麻烦。如果目镜素质一般,那么调节过程中尽量使目标始终处于目镜视场的中心位置,这时候反应的图像是最真实的。个人感觉阿贝尔无畸变目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R目镜最适合光轴调节,好处是无变形,但是缺点是视场窄,不利于在经委台高倍调节,因为目标容易丢失。
6、倍数选择:选择倍数也很重要,记得一个国外教人调节光轴的文章,C8要上到800倍进行调节,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实践,感觉基本不可行。理论上说,当然是倍数越高,光轴越精确,但是上到800倍,那怕是600倍需要的支持因素太多了,比如SEEING,支架的稳定性,自动跟踪等,这些都是影响上到高倍的因素。对我的210,实际使用中不会超过200倍,因此首先要保证200倍下衍射圈完美,如果可能的话,对倍数进行翻倍也就是400倍,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调节,更多的是验证衍射圈的规则性,确保200倍下的完美表现。至于其他型号的镜子,我的建议就是在常用的最高倍下调节,然后翻倍验证即可保证目视的精度。我今天使用ZOOM在600倍下测试恒星星点,但是衍射圈跳动太厉害,但是从偶尔稳定的衍射圈来看,基本规则,因此我确定我的光轴已经接近精确了。
7、衍射圈的大小选择:散焦后出现的衍射圈,大小选择也是经验。一般来说,衍射圈越小,精度越高,也越容易看出不规则性,但是,衍射圈越小,受SEEING的影响越大,衍射圈越不稳定;另一方面,同样的衍射圈大小,倍数越高,越不稳定。因此一般在较低倍数下使用较小的衍射圈,倍数高了以后,就尽量放大衍射圈,使能够稳定在可以辨别的状态就可以了。
另外,调节光轴需要耐心,除了标准的反射有可以调节光轴的工具外,折反射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工具,即使有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既然决定要玩带“反”字头的镜子,光轴调节还是需要掌握好的,否则对镜子的口径绝对是一个浪费,真的不如玩折射。从今天晚上我又再次深刻的体会到,折射仍然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115和210根本不存在什么可替代性,一句话,一个都不能少。。。。。。打字很累啊,望采纳!
查看更多关于【写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