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悟空邀答:拍微距必须要三脚架和灯吗?为什么?这问答题的关键词是“必须要吗?”。答案是:没有规定必须要用。微距摄影中用不用三脚架和灯,这得根据拍摄环境和拍摄主体,以及拍摄者的习惯来定。
如果是在室内或是户外较宽敞的环境下,进行静物或近似于静物(如花卉等)的微距拍摄,那么不妨用上常规三脚架,从容的进行微距拍摄。如下图,是在室内的兰花展中,利用窗户的自然光,借助于独脚架进行拍摄的《兰花》
如果是在户外山林荒野中进行微距摄影,许多的拍摄环境是不太允许正常的支开常规三脚架的。如下图
特别是在微距拍摄诸如活体昆虫,小动物等被摄主体时。常规三脚架时常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是很不适合微距摄影的抓拍。如下图中,微距抓拍飞行中的昆虫,得不时改变拍摄机位,如果用上常规三脚架,追踪拍摄那是很困难的
户外微距拍摄,虽说在单反相机的高感ISO的支持下,容易达到一定的安全快门,双手持机稳定拍摄并不难。但在实践拍摄过程中,时常的需要用另一只手做些诸如拨开遮挡物,或是改变被摄主体的光照条件等等的辅助动作,那么,单手持机(特别是在较长时间下)的稳定性就会缺乏保障了。如下图,手动辅助调整被摄主体受光照后的拍摄。
那么,在这些情况下,不用常规三角架,还有什么好办法,增加微距拍摄的持机稳定性呢?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备支微型三角架。
在十多年的微距摄影中,用过独脚架,八瓜鱼支架,最终都放弃了,原因有二:一是独脚架,或是完全伸开,或是收纳后的长度,在实用中“借点稳定”上,还是欠点灵活性。二是八瓜鱼支架,适时调节不灵活,且收纳后体积过大,占位。直到后来某宝上有了微型三脚架,配上个合适的云台,就一直用到了现今。如下图
微型三脚
架+云台,收纳和伸展后的长度约25-40cm,这是非常适合户外微距拍摄的。更主要的是,单反相机+微型三脚架后,能借助自身的肢体做支撑点,增加微距拍摄的稳定性,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既能不受限于微距拍摄现场环境的条件,增加拍摄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同时也可以腾出另一只手来做些有利于微距拍摄的辅助动作。如下图
户外微距摄影,我喜欢以使用自然光为主。有备只LED环形
镜头前置补光灯。但用的少,因容易在一些昆虫身体上留下反光。如果采用闪光灯(或离闪)再加上柔光罩等等配件,这又是与我的户外微距拍摄尽量从简的想法与习惯相违背了。如上图。
如果是在室内微距拍摄昆虫,或是微小静物。我使用的是微型摄影棚。如下图中的小图图中的这只姬蜂,和专题拍摄《蝉的蜕变》整个过程,都是在这微型摄影棚中完成的。如下图,蝉变中的二图。从这些方面以及个人习惯上来说,户外微距摄影,我喜欢用自然光,会带上只微型三脚架,并时常的会用到的。
(原创图文,分享实拍感受,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观看支持与赞赏)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微距拍摄,灯和三架角是必备的辅助器材,用与不用没有强制性规定,完全取决于现场拍摄的需要。
野外拍摄时,因定焦镜头焦段固定,拍摄时取景构图范围受限,也就是对焦有一定难度,如果用三角架拍摄微距,对焦更不容易,因此,在野外光线较亮的环境下进行微距创作时,一般不借助外置灯和三角架,光圈优先模式、大光圈,取景构图,即可完成拍摄任务。当环境光线较暗时,如室内拍摄,就需要借助外置灯和三角架进行微距拍摄,确保画面通透,有张力。
摄影创作时,三角架和闪光灯的辅助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上年纪的摄影爱好者,有些体弱、少力,拍摄时手抖、发颤,容易造成画面晃动发虚,借助三角架就能较为缓解和消除抖动现争。
I: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互动!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