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马1770和尼康1685
这个,没用过1685,不过相信比锐度是1685更强,不过1770是恒定光圈,操控上有先天便利性,而且更便宜1770这个头在宾得的镜头里成像算没啥特点的,锐度还不错,长焦端有点软,广角端色散有些重,畸变控制还行,总之就是差不多的一个挂机镜头,没啥明显的弱点
2. 尼康18200和适马18200
论画质的话,原厂的18-55会好点论焦距的话,适马的要好些,基本日常焦距都覆盖了其实适马那个价格,买个原厂的18-015也差不多了。适马镜头做工、精确性、兼容性都会比原厂的差点。虽然200比105好像多了很多,其实,105和200差的不是很大,而且200端成像肉,200端没防抖会拍糊。
3. 适马1770和佳能1585
商末 泰伯、仲雍南奔吴地,教民农耕,三以天下让,号为至德,堪称吴地文化的开化之祖。
春秋时期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也是将北方儒家文化传播吴地的第一人,世称“南方夫子”。
孙武,齐景公时齐国贵族,因齐国内乱而奔吴。
著就《兵法》十三篇,帮助吴王阖闾南服越国,西破强楚,争霸中原,号称“兵圣”。
三国 陆绩(187—219),字公纪,天文学家。
一生成就除了著天文专著《浑天图》外,“二十四孝”故事中“怀橘遗亲”,为官卸任“载石表廉”,即廉石的故事,都堪为后人楷模。
两晋 陆机(261—303),字士衡,文学家。
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与弟陆云并称“二陆”。
20岁时写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完整的文学论著。
他的《平复帖》被誉为法帖之祖。
南北朝 张僧繇,梁天监至大同年间大画家。
擅长人物及佛教画,所绘佛像,自成样式,有“张家样”之称,被雕塑者取作模范。
亦精绘肖像,作风俗画,尤善画龙,曾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故事。
僧繇作画,骨气奇伟,“六法”精备。
用笔多依书法,有意到笔不到之妙。
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中国古代画家“四祖”。
陆探微(?~约485),著名画家。
画学东晋顾恺之法,画史上常与顾恺之并称“顾陆”。
平生爱画古圣贤肖像,骨秀神清,严正生动。
后人谓其画笔迹周密,劲利如锥刀刻划,号为“密体”。
亦工绘蝉、雀、马、猴,及绘捣衣、荡舟、斗鸭等,被誉为中国古代“画中四祖”之一。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文字训诂学家。
曾搜罗和考证古今文字的形体和训诂,著《玉篇》30卷,收字16917个,先以反切注音,再引群书,解释颇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文字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唐 张 旭(658—747),字伯高,一字季明。
著名书法家。
能诗,长于七绝,与包融及贺知章、张若虚都有名当时,号称“吴中四友”。
其书法以草书名世,所书“狂草”逸势奇状,潇洒豪放,连绵回绕,别具一格。
人们尊为“草圣”。
张旭嗜酒,常于大醉后呼叫狂走而后落笔,甚至以头发濡墨而书,酒醒后,自己都认为是神来之笔,不可能再写出第二幅,世称“张颠”。
文宗时诏以李白诗歌、斐旻剑舞与张旭草书为“三绝”。
杨惠之,唐开元天宝年间(712~755)雕塑家。
先学画,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后专攻雕塑,成为天下第一雕塑手,与“画圣”吴道子齐名。
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
其塑像能抓住人物的外形与神情特征,生动传神,对后世塑像艺术影响甚大,被尊为“塑圣”。
昆山慧聚寺大殿佛像、吴县角直保寺圣罗汉像相传出自其手。
韦应物(737—约791),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洛阳人。
贞元四年(788)秋,由左司马郎中任苏州刺史,在任3年,清正勤政,又能宾礼儒士,顾况、刘长卿、邱丹、秦系、皎然之辈,与之酬唱。
其性高洁,以清德为唐人所重,号称“韦苏州”。
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得建安风韵。
著有《韦苏州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宝历元年五月任苏州刺史,翌年九月因病离任。
任苏州刺史时,勤政除弊,主持修筑苏州虎丘山塘河堤,使人“免于病涉,亦可以障流潦”,后人纪念他,与西湖之堤同称之为“白堤”。
他离任苏州时,百姓啼哭相送,刘禹锡赠诗云:“姑苏十万户,皆作婴儿啼。
”白居易文章精切,最长于诗,多至数千篇,在苏州时也有歌颂姑苏山水和友人酬唱的诗歌。
陆龟蒙(?—876),字鲁望,唐代长洲县人。
隐居甫里(今吴中区角直镇),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
他生活清贫,一面亲自下田耕作,一面读书论撰不辍,史称“乐闻人学,讲论不倦”。
他擅长诗文,与皮日休友善,互相唱和,同负盛名,人称“皮陆”。
所作诗多写闲适隐居生活,写景咏物为多。
所著《耒耜经》,是研究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文献。
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
景佑元年(1034)知苏州时,大水成灾,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导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
他在苏州还创设郡学,成为苏州有学之始。
范仲淹工诗词散文,善书法。
文章阐述其政治主张,词多写塞上风光,风格较为明健。
其《岳阳楼记》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凝聚了范仲淹毕生心志,成为激励后代志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致能),号北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著名诗人。
乾道六年(1170),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学士名义出使金,不畏强暴,敢与金主力争国权,终于不辱使命,全节而归,受到当时南宋朝野的称颂。
晚年退居故里,在石湖筑“石湖草堂”。
范成大工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家”。
其《田园四时杂兴》诗60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尤为突出。
他撰写的《吴郡志》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苏州地方志乘。
明 高 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县人。
元末隐居吴淞青丘(今属吴中区角直),自号青丘子。
与杨基、张羽、徐贲同以诗名,称“吴中四杰”,洪武五年(1372)苏州知府魏观以张士诚府重修府治,被谗受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而被腰斩于南京,年仅39岁。
其诗作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
况 钟(1383—1443),字伯律,号龙岗,别号如愚。
江西靖安县人。
宣德五年(1430)七月出任苏州知府。
在巡抚周忱的支持和协助下,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削减高额田赋,减轻人民负担,兴修太湖水利,设置“济农仓”,清理历年积案,维护社会治安,发展教育,培养选拔人才等,苏州人民把他比作“青天”。
况钟因丁忧、考满,三次离任时,苏州府先后有十三万五千余名群众联名上书,请求夺情起复和留任。
明正统七年(1422)十二月卒于任上,享年60岁,“郡民罢市,如哭私亲,七邑绅耆人等俱奔赴哭奠。
邻群苏、松、常、嘉、湖之民,赴吊者络绎弗绝”。
蒯 祥(1398—1481),字廷瑞,杰出建筑大师,北京明故宫设计者。
吴县香山(今属胥口)人。
出身木匠世家。
父蒯福“能大营缮,永乐中为木工首”。
永乐十五年(1417),蒯祥参加北京宫殿的设计和建筑,被任命为“营缮所丞”。
正统年间(1436~1449)负责重建皇宫三大殿及文武诸司。
天顺末年(1464),又主持规划建造裕陵。
精尺度,擅长榫卯技术,被誉为“蒯鲁班”。
吴 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书法家,长洲县(今苏州)人。
少时勤奋好学,“好古力学,至老不倦。
”善诗文,为当时文章领袖;擅绘画,尤长书法。
平生学宗苏轼,书法亦酷似东坡。
好藏书,且多亲手抄录。
故居在苏州城区乐桥西尚书里。
其待人宽厚,讲人情,重友谊,常慷慨解囊救人之困。
卒于任,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沈 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著名书画家、诗人,“吴门画派”创始人。
长洲相城人。
擅画山水,初得法于父沈恒吉、伯父沈贞吉,兼师杜琼、赵同鲁;后学宋元,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尤有心得,并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
与其学生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居其首。
书法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
其诗、书、画,被时人视作“神品”,称之为“三绝”。
唐 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著名书画家。
少与张灵相善,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
29岁中乡试第一,次年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入狱。
后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卖画为生。
生性不羁,常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
后皈心佛教,自号“六如”。
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学元人。
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画苑,被称作“明四家”,又善书法,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宠同为明代中期的中兴书法家。
诗初多秾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不拘成格,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誉为“吴门四才子”。
王 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年又号拙叟。
文学家,吴县东山陆巷人。
明成化十年(1474)乡试,明年会试均第一,廷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
王鏊秉性耿介,与宦官刘瑾势力斗争,与大学士李东扬力救被刘瑾加害几死的崔璿、姚祥、张玮、韩文、刘健、谢迁、杨一清、刘大夏等官员,得以免死。
但终因刘瑾专横,祸流缙绅,自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归。
辞官返里后,蛰居东山14年。
其间廷臣交相荐举,终不再出。
著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纪闻》、《震泽编》、《守溪文集》等。
嘉靖三年(1524)卒于家乡,墓表坊上镌有唐寅书“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对联。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号枝山、枝指生,长洲县(今苏州)人。
著名书法家。
5岁能书径尺字,9岁能诗。
稍长,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当众疾书,思若涌泉。
青年时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等交游,世称“吴中四才子”。
工书法,擅直、行、草、章;尤长草书,名动海内。
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天下书法归吾吴,而京兆允明为最。
”有“明代草书第一人”之誉。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著名书法家,长洲(今苏州)人。
少时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并常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相切磋。
工行、草书,有智永笔意,大字仿黄庭坚,尤精小楷,推为第一,亦能隶书。
擅画山水,师法宋元,多写江南湖山庭园和文人悠闲生活,构图平稳,笔墨苍润秀雅。
早年所作多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粗细兼备。
亦善花卉、兰竹、人物。
亦能诗,宗白居易、苏轼。
以诗、书、画“三绝”兼擅,驰誉艺苑,名满天下。
沈周、唐寅死后,推为吴门画坛领袖。
魏良辅(1502—1583),字上泉、尚泉,太仓州人,昆曲“水磨腔”创始人。
他早年习北曲,经过十年潜心研究,在原来流行吴中的南曲声腔基础上,研制成既保留南曲纡徐回环的特点,又兼收北曲雄健刚劲风格的新昆山腔,被后人誉为昆曲的“鼻祖”、“曲圣”。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著名文学家、戏曲家。
长洲县(今苏州)人。
少有才气,惜怀才不遇。
冯梦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
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
还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等,并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
戏曲创作有传奇剧本《双雄记》曾修改汤显祖、李玉、袁于令等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
另外还著有《春秋衡库》、《春秋指月》、《别本春秋大全》、《智囊》、《智囊补》、《七乐斋集》、《情史》、《笑府》等上百卷。
兄梦桂、弟梦熊皆有名,称“吴下三冯” 。
文震亨(1585—1645) ,字启美,长洲人。
造园艺术家。
文徵明之曾孙。
其造园专著《长物志》12卷,阐发了独特的造园理论,认为园林必须内外配合,融合直接和间接的各种有关要素,方能形成综合之美。
李 玉(1591—1671;一说1596—1676),字玄玉,一作元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
吴县人。
明末清初著名戏曲作家,为“吴县派”戏曲作家领袖。
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
与毕魏、朱素臣、张大复等相友善,研究曲调,从事戏剧创作,形成“吴县派”。
作有传奇40余种,今存《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麒麟阁》等18种,剧作为戏班所争演。
又编订《北词广正谱》,是研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
金圣叹(1608—1661),本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
明末清初长洲(今苏州)人。
明诸生。
颖敏绝世,奇才横溢,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生性不羁。
好饮酒。
能文善诗,绝意仕进。
善衡文评书,议论发前人所未发。
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
他将《水浒》七十回以后的情节全部删除,并续上他写的“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作为全书的结局。
清顺治十八年(1661),金圣叹与一些秀才于顺治皇帝治丧期间,控告县官贪污仓粮,酷刑逼税杖毙乡民的罪行,遭巡抚朱国治镇压,逮捕诸生5人,金圣叹等又与一批群众哭于文庙,以示抗议,朱国治又以大不敬罪逮捕金圣叹等13人,是为“哭庙案”。
清 毛 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人,著名出版家、藏书家。
毛氏汲古阁前后收藏书籍8400余册,并聘请各方名士精心校勘出版,40多年时间里,毛晋刻书共600多种,为中国古代出版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流传下来的毛刻本,至今为学者珍视。
孙云球,字文玉,号泗滨。
原籍吴江,迁居长洲。
明末清初光学家。
他除了研制出近视镜、老花镜外,还制成了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留给后人《镜史》1卷,对后世光学仪器和眼镜的制造技术的发展有独特的贡献。
叶 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吴县人。
著名医学家,中国温病学说主要创始人、奠基者。
世居苏州阊门外下塘上津桥,世代业医。
叶桂继承家学而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著《温热论》,倡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和治疗方法,为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
其临床处方精简,用药配伍有独到见解。
尤擅治奇经、脾、儿科等病,曾有“天医星”之誉。
与薛生白、缪遵义合称“吴中三名医”。
毛宗岗,康熙年间长洲县人,字序始,号子庵,清初小说评点家(批评家)。
其父毛纶,字德音,晚更号声山,有文才,曾评论过《琵琶记》、《三国演义》,称《琵琶记》为“第七才子书”。
毛纶晚年双目失明,毛宗岗继承父业,评刻《三国演义》。
毛氏父子对罗贯中原本重新加以修订,整顿四月,修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使之更加紧凑畅达,成为至今流传的120回本,为小说流传及价值的揭示作出了贡献。
王周士,元和人,清评弹艺人,善说《白蛇传》、《游龙传》。
乾隆南巡时,奉召至御前弹唱,赐以七晶小京官之冠,并随驾回京,在南府中供奉,以说书游公卿大夫间,名著京华。
病乞归乡后,在苏州创建光裕公所(后称光裕社)。
惠 栋(1679—1758),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著名经学家。
原籍吴县东渚,后迁居苏州城区元和县境,故又作元和(今苏州市)人。
祖父惠周惕,本名恕,字元龙,故居在东渚砚溪,故自号砚溪。
后徙苏州葑门冷香溪侧,宅有红豆树,故又号红豆老人。
父惠士奇(1671—1741),字仲儒,一字天牧,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
惠栋传祖、父之学,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评赡博识,集“吴派”经学之大成,为“吴派”经学的奠基者与领袖。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
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初学诗于吴江叶燮。
中年以前授徒为生,并以诗名。
曾筑屋居木渎山塘街,著书作述,后归居苏州城区。
曾为乾隆帝校《御制诗集》,深受赏识,称为“江南老名士”。
其论诗主“格调说”,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
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
其诗学深邃,曾选编《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辨析源流,指出名家得失,为研究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著作。
薛 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晚号牧牛老叟,著名医学家。
吴县人早年学诗于吴江叶燮,博学多才,不求闻达。
善诗,工画。
尤精于医,长于温病,与叶天士齐名,为温病大家。
临诊多奇验,治学不拘成说。
其《湿热论》系探索研究湿热病之力作,条分缕析,深切详明,与叶天士《温热论》齐名,堪称阐发湿热、温热病的姊妹篇。
吴大澄(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清末学者,书画家、金石学家、古文学学家。
吴县人。
善书画,工篆书,精于金石学与古文字学。
著《古籀补》、《古玉图考》、《字说》、《权衡度量实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诗文集》等。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后寓居苏州。
著名学者。
以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古文经学,诸子学见长。
所著《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校正误文,发明古义,为士林所推重。
又擅长诗词,旁及小说、戏曲;亦工书法,尤长篆隶。
其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为其86岁病逝前4月所书,雄浑刚健,被奉为翰墨之宝。
沈 寿(1874—1921)女,初名云芝,字雪君,后名寿,晚署雪宧。
杰出的苏绣艺术大师。
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1974.9.23)生于苏州。
自幼受家庭熏陶,学刺绣。
8岁绣制“鹦鹉图”即显露了她的艺术才智,得到亲友们的称赞。
光绪十九年与余觉结婚。
余能诗善画,夫妻画绣相辅。
沈精心绣事,创造出近10种新的针法。
其绣品押印题识,署“天香阁”三字,为士夫争相购藏。
宣统二年(1910)绣制的《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一等奖。
民国4年,沈寿借鉴油画稿所绣的《耶稣像》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
顾颉刚 (1893—1980) 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著名历史学家。
吴县(苏州)人。
早年就读于长元吴高等小学堂,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民国9年(1920)毕业于北京大学。
20年代,他提出了有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编纂出版了《古史辨》,轰动了整个史学界。
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校点工作,为整理出版这两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巨著作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于草桥中学,先后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小学、角直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鸟语兽言》,短篇小说集《膈膜》、《水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圣陶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小说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三集》、《邻居》等,以及《十三经索引》,与夏丐尊合著《文心》、《文章例话》等。
颜文梁(1893—1988),字栋臣,吴县(苏州)人。
著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
自小随父学画,曾任振华女中、吴江中学、太仓省立四中、苏州第二女师、苏州第一师范图画教员。
民国11年与胡粹中,朱士杰等人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
后赴法国,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留学。
回国,仍任美专校长,并兼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代主任、浙江之江大学、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教授。
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开创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4. 尼康1685适马1750哪个好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有:巴赫 、贝多芬 、舒伯特 、韩德尔 、卡拉杨 、 威尔弟、斯卡拉蒂 、帕格尼尼 、柴可夫斯基、肖邦、舒柏特 、罗西尼 、舒曼、莫扎特、德彪西等。
权威评选出的世界十大音乐家,他们是:
1、〔德国〕巴赫(1685-1750)■代表作:《勃兰登堡协奏曲》
成就:“西方音乐之父”,巴罗克音乐的集大成者。
2、〔奥地利〕莫札特(1756-1791)■代表作:《费加罗的婚礼》
成就:全能的天才音乐家,德国歌剧艺术的不朽拓荒者。
3、〔德国〕贝多芬(1770-1827)■代表作:《合唱交响曲》
5. 适马1835和尼康1755
中国移动:GSM900 上行/下行:890-909MHz/935-954MHz
EGSM900 上行/下行:885-890MHz/930-935MHz (中国铁通GSM-R: 885-889/930-934)
GSM1800M 上行/下行:1710-1720MHz/1805-1815MHz
3G TDD 1880-1900MHz 、2010-2025MHz
4G TD-LTE 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
中国联通:GSM900 上行/下行:909-915MHz/954-960MHz
GSM1800 上行/下行:1740-1755MHz/1835-1850MHz
3G FDD 上行/下行:1940-1955MHz/2130-2145MHz
TD-LTE 2300-2320 MHz、2555-2575 MHz
FDD-LTE 1755-1765MHz 1850-1860MHz
FDD-LTE实际使用 1745-1765MHz 1840-1860MHz
中国电信CDMA800 上行/下行:825-835MHz/870-880MHz
3G FDD 上行/下行:1920-1935MHz/2110-2125MHz
TD-LTE 2370-2390 MHz、2635-2655 MHz
FDD-LTE 1765-1780MHz 1860-1875MH
6. 适马1770镜头怎么样
支持。
尼康5300相机定位于入门级,是一款学习摄影的好相机,各方面表现都挺好的。是的,摄影作品的好坏,与器材有关系,但与摄影人的拍摄技巧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用好了这个机子,绝不比中端半画幅的差。
尼康d5300因为没有机身马达,所以在配镜头上还是要注意一点,要不买来个别镜头得手动调节,添加了许多麻烦。
7. 尼康1685和适马1750
整机型号 / M1600-D
整机型式 / 两轮驱动
用途 / 一般用途
整机外廓尺寸(长×宽×高) mm 5000×2215×3000
整机轴距或履带接地长 mm 2700
整机轮距(前轮/后轮)或轨距 mm 1385、1485、1585、1685/1608~1996
整机常用轮距(前轮/后轮)或轨距 mm 1485/1750
整机轮距(前轮/后轮)调整方式 / 有级可调/无级可调
整机**小离地间隙 mm 430(油缸座底部)
整机**小使用质量 kg 4500
整机标准配重(前/后) kg 440/480
整机**大配重(前/后) kg 440/480
整机履带接地比压 kPa /
整机档位数 前进/倒退/爬行 / 16/8/0
整机档位数 主变速/副变速/其他 / 4/(2+1)×2/0
8. 适马1735和佳能1740比
丁朝[大瞿越](公元968-980年)
丁部领结束了十二使君之乱,建立第一个独立王朝丁朝。国号大瞿越,被北宋封为交趾郡王。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事迹
丁先皇(大胜明皇帝)丁部领 968-979年 父子同时为杜释杀,尊为先皇。
南越王 丁琏 968-979年 为丁部领长子,同时被杀,并未登基。
丁废帝 丁璇 979-980年
前黎朝(公元980-1009年)
黎桓为丁朝十道将军,趁丁废帝年幼试图篡位。宋太宗派军来救,黎桓趁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败宋军。黎朝分全国为十道,并立佛教为国教。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天福帝 黎桓 980-1005年 天福、应天 黎桓死后诸子争立。
中帝帝 黎龙越 1005-1008年 应天、景瑞
帝龙铤 黎至忠 1008-1009年
李朝(公元1010-1225年)
李朝定都升龙(今河内),并分全国为二十四路,第一次引入科举制度。李朝亦为佛教国家,国王多出家为僧。李朝建国后,仿效中国唐朝和宋朝而采取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模式。在太祖、太宗、圣宗、仁宗四代君主在位的117年里,越南进入了政治集中、国家统一、国势强盛的时期。李朝前期多次与宋朝、真腊、占城发生战争,占领了大片领土。公元1127年仁宗去世后,越南国势开始衰弱,国内封建诸侯相互交战,争夺权力。李朝末年,发生了范猷之乱和陈嗣庆、陈承兄弟专权的场面。最后权臣陈守度趁李昭皇年幼,篡夺政权而建立了陈朝。
世系: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李太祖(神武帝) 李公蕴 1010-1028年 顺天 李公蕴原本是前黎朝权臣、亲卫殿前指挥使。公元1010年,李公蕴趁前黎朝发生内乱而自立为帝,改元顺天,定都升龙(河内)。
李太宗 李佛玛(李德政) 1028-1054年 天成、通瑞、乾符有道、明道、天感圣武、崇兴 败诸弟叛乱而释之,试图支持侬志高反宋,最终不成功。
李圣宗 李日尊 1054-1072年 龙瑞太平、彰圣嘉庆、;龙彰天嗣、天祝宝象、神武 改国号大越
李仁宗 李乾德 1072-1127年 太(泰)宁、英武昭圣、广佑、会丰(符)、龙符、会祥大庆、天符睿武、天符庆寿 派李常杰十万大军陷宋三州,终为郭逵所败。
李神宗 李阳焕 1127-1138年 天(大)顺、天(大)彰宝嗣 仁宗侄,国势始衰。
李英宗 李天祚 1138-1176年 绍明、大定、政(正)隆宝应、天感至宝 宋始封为安南国王。
李高宗 李龙翰 1176-1211年 宝符、天资嘉瑞、天嘉宝佑、治平龙应 陈守度开始专权。
李惠宗 李旵 1211-1224年 建嘉
李昭皇 李天馨 1224-1225年 天彰有道 惠宗女,唯一女王。
陈朝(公元1225-1400年)
1225年,掌握李朝大权的辅国大尉陈承与殿前指挥使陈守度,强迫年幼的女皇李昭圣让位于陈承之子陈炬,并强迫李姓一概改为阮姓。陈朝分全国为十二路,抵抗了蒙古人的三次进攻。
世系: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陈太祖(初谥徽宗,太宗追崇) 陈守度 1225-1264年 终身为太师,未登基。
陈太宗 元孝皇帝 陈日煚 1225-1273年 建中、天应政平、元丰 守度侄,以李昭皇为后,蒙古第一次入侵。
陈圣宗 宣孝皇帝 陈日烜 1273-1279年 绍隆 以李昭皇为后,为乱伦之举。
陈仁宗 睿孝皇帝 陈日燇 1279-1293年 元朝第二三次入侵,仁宗臣服于元朝,为安南国王。
陈英宗 仁孝皇帝 陈烇 1293-1314年 擒占城国王制至。
陈明宗 文哲皇帝 陈日爌 1314-1329年 开泰 被迫禅位。
陈宪宗 陈旺 1329-1341年 开佑 国势始衰。
陈裕宗 陈日煃 1341-1369年 绍丰、大治
昏德公 陈日熞(杨日礼)1369-1370年 大定 被废被杀。
陈艺宗 英哲皇帝 陈顷 1370-1373年 绍庆 胡氏开始专权。
陈睿宗 钦皇 陈日煓 1373-1377年 隆庆 征占城阵亡。
陈废帝 陈晛 1377-1388年 昌符
陈顺宗 元皇 陈日焜 1388-1398年 光泰
陈少帝 陈(上安下炎)1398-1400年 建新
胡朝(1400-1407年)
陈朝八朝老臣,官至辅国太师,废陈少帝自立,自称虞舜之后,姑国号大虞。袭杀明朝送来继位的陈天平,为明朝所败,以安南为郡县。第一次统一度量衡。
世系: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帝胡季嫠 1400-1401年 圣元
帝胡汉苍 1401-1407年 绍圣 开大
后陈朝(1407-1413年)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简定帝 陈頠 1407年—1409年
重光帝 陈季扩 1409年—1413年
新陈朝(1427-1428年)
世系:
姓名 在位时间
陈皓 1427年-1428年
北属明朝时期(1407-1428年)
1406年成祖派八十万大军南下,灭安南,分其国为十五府。后宣宗退出安南。
后黎朝(1428-1789年)
黎利于1418年起兵反明,终至1428年迫使明朝退出安南,建国号大越。黎朝时期分占城为三小国,彻底击垮了古占城国。分全国于五道,后改十二道。然而1527年后莫氏占据北方建国,黎朝偏安南方,权力尽归郑氏。为越南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后郑氏于1592年虽胁持黎皇短暂统一,但也陷入了和南方阮氏的争斗。1789年黎朝为西山阮朝所灭。
世系:
后黎朝前期(1428-1527)
庙号 溢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黎太祖 高帝 黎利 1428-1434年 顺天 倡儒学,贬佛教。
黎太宗 文帝 黎元龙 1434-1443年 绍平、大宝 阅兵途中而卒。
黎仁宗 宣帝 黎邦基 1443-1459年 大和、延宁 为兄所弑。
前废帝(谅山王)黎宜民 1459-1460年 天兴 弑仁宗,为臣下所杀。
黎圣宗 淳帝 黎思诚 1460-1498年 光顺、洪德 俘占城王,分其国为占成,华英,南蟠三小国。
黎宪宗 睿帝 黎晖 1498-1504年 景统
黎肃宗 钦帝 黎敬甫1504-1505年 泰贞 在位六月。
黎威穆帝 黎谊 1505-1509年 端庆 莫氏开始专权,为襄翼帝所弑。
黎襄翼帝 黎潆 1509-1516年 洪顺 被明使称为“猪王”。
中废帝 黎光治 1516年
黎德宗 建帝(昭宗追崇) 黎鑌
黎明宗 哲帝(昭宗追崇) 黎漴
黎昭宗 神帝 黎懿 1516-1527年 光绍
黎恭帝 黎椿 1527年 统元 为莫登庸所杀,多有重臣骂莫氏而死。
黎朝复辟时期(1533-1789年)
庙号 溢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黎庄宗 裕帝 黎宁 1533-1549年 元和 郑氏始祖郑检立其于哀牢,后回国。
黎中宗 武帝 黎喧 1549-1557年 顺平
黎英宗 峻帝 黎维邦 1557-1578年 天佑、正治、洪福 为郑检所杀。
黎世宗 毅帝 黎维潭 1578-1600年 嘉泰、光兴 郑氏灭莫朝。
黎敬宗 惠帝 黎维新 1600-1609年 慎德、弘定
黎神宗 渊帝 黎维祺 1619-1643年 永祚、德隆、阳和
黎真宗 顺帝 黎维佑 1643-1649年 福泰
黎神宗复辟 1649-1663年 庆德、盛德、永寿、万庆 永寿
黎玄宗 穆帝 黎维禑 1663-1672年 景治
黎嘉宗 美帝 黎维禬 1672-1676年 阳德
黎熙宗 章帝 黎维祫 1676-1705年 永治、正和
黎裕宗 和帝 黎维禟 1705-1732年 永盛、保泰
后废帝(昏德公) 黎维祊 1732-1732年 永庆
黎纯宗 简帝 黎维祥 1732-1735年 龙德
黎懿宗 徽帝 黎维祳 1735-1740年 永佑
黎显宗 永帝 黎维祧 1740-1787年 景兴
黎佑宗(愍宗追崇) 黎维禕
黎愍宗 愍帝 黎维祁 1787-1789年 昭统 郑氏被西山阮朝所灭,愍帝逃往北京。
莫朝(1527-1677年)
莫登庸为后黎朝太尉,杀黎恭帝建立莫朝。但是郑氏扶黎朝后裔复国于南方,莫朝即为南北朝之北朝。1592年莫朝为郑氏所灭,但是莫氏仍盘踞高平一地,直到1677年。莫氏甚为畏惧明朝,莫登庸曾经带数人北上请降,同时安南国被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一直为越南所谓史学家所忌,称为国贼。
世系: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莫太祖 莫登庸 1527-1530年 明德
莫太宗 莫登瀛 1530-1541年 大正
莫宪宗 莫福海 1541-1547年 广和
莫宣宗 莫福源 1547-1562年 永定、光宝、景历
王 莫茂洽1562-1592年 淳福、崇康、延成、端泰、兴治、洪宁、朝安 为郑氏所杀,莫氏一蹶不振。
莫景宗 莫铨 1592年 武安
莫闵宗 莫敬止 1592-1593年 康佑
莫代宗 莫敬恭 1593-1623年 乾统
莫光祖 莫敬宽 1623-1638年 隆泰 降郑氏。
王 莫敬完 1638-1677年 顺德 高平为郑氏所夺,康熙命其归还而不从,敬完逃中国。
金Q公子[8184198] 2007-08-11 14:58
题目:Re:越南历代世系表
郑主(1539-1787年)
郑氏在黎帝时就专权,为莫登庸所迫。莫氏篡位后,扶立黎朝于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始终未曾称帝。1592年消灭莫朝,但是又与新兴的南方阮氏政权冲突,七次大战。历时半个世纪没有结果。后西山三兄弟起义,郑氏于1787年灭亡。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事迹
郑世祖(谅国公,明康王) 郑检 1539-1569年
俊德侯 郑桧 1569-1570年
郑成祖(哲王,平安王) 郑松 1570-1623年 灭莫朝。
郑文祖(谊王,清王) 郑梉 1623-1657年 取高平,后康熙命其归还。
郑弘祖(阳王,西王) 郑柞 1657-1682年 灭莫氏。
郑昭祖(康王,定王) 郑根 1682-1709年
郑禧祖(仁王,安都王) 郑 1709-1729年
郑裕祖(顺王,威南王) 郑杠 1729-1740年
郑毅祖(恩王,明都王) 郑楹 1740-1767年
郑圣祖(盛王,靖都王) 郑森 1767-1782年
奠都王 郑杆 1782年
端南王(思王) 郑楷 1782-1786年
晏都王 郑槰 1786-1787年 亡于西山阮朝。
前阮朝(1533-1777年)
世系:
庙号 溢号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阮肇祖 嘉裕皇帝 阮淦 1533年-1545年
阮太祖 靓帝 仙王 阮潢 1558年-1613年
阮熙宗 孝文皇帝 佛王 阮福源 1613年-1635年
阮神宗 孝昭皇帝 上王 阮福澜 1635年-1648年
阮太宗 孝哲皇帝 贤王 阮福濒 1648年-1687年
阮英宗 孝义皇帝 义王 阮福溙 1687年-1691年
阮显宗 孝明皇帝 明王 阮福淍 1691年-1725年
阮肃宗 孝宁皇帝 宁王 阮福澍 1725年-1738年
阮世宗 孝武皇帝 武王 阮福阔 1738年-1765年
阮睿宗 孝定皇帝 定王 阮福淳 1765年-1775年
废王 阮晹 1775年-1777年
西山阮朝[归仁阮朝](1778-1802年)
1771年,爆发了由阮岳、阮惠、阮侣三兄弟领导的越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西山农民起义。经过20年的斗争,起义军于1776年推翻了南方阮氏政权,1787年灭郑氏,1789年击退了清朝军队的干涉,统一了越南。l787年,阮岳在归仁称帝,统治从广南至顺化的中部大片土地。次年,阮惠在顺化称帝,年号光中,建立西山王朝,统治越南北部。后来兄弟反目,互相攻击,终至灭亡。
世系:
称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事迹
中央皇帝 阮岳 1778-1788年 泰德、明德
孝公 阮文宝 1793年-1802年
光中帝 阮惠 1788-1793年 光中
帝 阮光缵 1793-1802年 景盛、宝兴 光中帝子。
后阮朝 (1802-1907年)
阮福映为原广南王阮福淳的侄儿,十七岁起兵,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建立了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国号南越。后嘉庆帝以为不合常理,令其改国号越南。阮氏分全国为二十三镇四营。
世系:
庙号 溢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事迹
阮世祖 高帝 阮福映 嘉隆1802-1820年 1803年,阮福映改安南为越南国,清政府命广西按察使齐布森出使越南、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是“越南”作为国名的开始,同化水真腊。
阮圣祖 仁帝 阮福晈 明命1820-1841年 即位后,渐渐地有排斥法国势力的举动,越法双方关系越来越恶化。于是在咸丰、同治年间,法军尽占南圻(按:越南是一个狭长形的国家,分为北、中、南三部份,北圻即北越,中圻法人称之为越南本部,南析即南越,一称下交趾),禁止传教。
阮宪祖 章帝 阮福暶 绍治1841-1848年
阮翼宗 英帝 阮福莳 嗣德1848-1883年 西贡条约,割让东三省给法国。
阮恭宗 惠帝 阮福膺 1883年
郎国公 阮福升 协和1883年
阮简宗 毅帝 阮福昊 建福1883-1884年 由于与法国殖民者签定第二次越法《顺化条约》卖国,朝野气愤,即位不到一年就被大臣所废。清朝放弃了宗主国地位,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阮宣宗 出帝 阮福明 咸宜1884-1886年 由于不甘心听命于法国殖民主义者,于1885年7月5日发动顺化起义,但有于准备不充分而失败。咸宜帝阮福明被法国流配至北非阿尔及利亚,越南被分为三个国家。
阮景宗 纯帝 阮福昪 同庆1886-1889年
成泰帝 阮福昭 成泰1889-1907年
阮继帝 阮福晃 维新1907一1916年 由于不愿做傀儡,参与越南光复会起义的策划,被法国殖民者逮捕流放法属留尼汪群岛。
阮弘宗 宣帝 阮福昶 启定1916—1925年
保大帝 阮福晪 保大1925一1945年 1945年8月30日,保大帝向越南独立同盟的代表交出权利,宣布退位,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
9. 适马2470尼康
最好使用原厂的镜头,如果财力充足,可以考虑蔡司镜头。其他的镜头即使可以使用(如腾龙,图丽,适马),成像质量通常是不如尼康的。当然如果囊中羞涩,这些牌子的镜头也是可以选用的。忠告:不要挑选变焦比大于3的变焦镜头,成像质量很难保证。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