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防抖1和2
一、构造不同
1、防抖:通过相机内可移动式的部件,如镜片组或是感官器的移动对发生手震的光路进行补偿,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拍摄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抖动造成的模糊现象。
2、不防抖:内部没有可移动部件,直接就是单反机身。
二、使用要求不同
1、防抖:焦距端镜头视角小,轻微的抖动就会对成像造成较大的影响,大变焦镜头和长焦距镜头对防抖的要求较高。
2、不防抖:短焦距端镜头取景视角大,相同程度的抖动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影响相对就较小;
三、优缺点不同
1、防抖:防抖技术可以非常好的解决手抖问题,防抖技术也会造成成像锐度的降低。
2、不防抖:不会造成锐度降低,当时可能会造成画面模糊。
2. 佳能 防抖
佳能90d有五轴防抖。
EOS 90D作为一款正统单反相机,在性能、操作性等多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集高像素与高捕捉力于一身。约3250万有效像素的APS-C画幅大型图像感应器,与性能强劲的DIGIC 8数字影像处理器,为精细的高画质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持。伺服最高约10张/秒的高速连拍,把握精彩一瞬
3. 佳能单反 防抖
是的;佳能6D2短片防抖功能,在录像时可以实现五轴电子防抖效果,简而言之就是手持拍摄时防抖,可以选择开启或增强。不过这个防抖是通过画面剪裁实现的,开启和增强都将会使画面视觉变窄。五轴电子防抖并不是首次出现,它在佳能无反相机MM6里皆是具备,这项功能旨在为手持拍摄视频的玩家提供更好的防抖性能支持。
4. 佳能防抖级别
一般般
比较老的镜头。佳能EF 75-300mm f/4-5.6 III USM这颗镜头没有IS标记, 是不防抖的长焦镜头
佳能 EF 75-300mm f/4-5.6 III USM 远摄变焦镜头具备75-300mm的焦距,480克的重量适中,易于平衡机身 。
镜头配备USM超声波对焦马达 ,让安静高速的对焦变成一种享受。佳能 EF 75-300mm f/4-5.6 III USM 远摄变焦镜头采用金属卡口,减少长期使用对卡口的磨损,让镜头更为经久耐用
5. 佳能镜头防抖级别
其实这个问题很早之前我也想过,当时各家都还在单反时代,佳能和尼康所依靠的防抖都是镜头防抖,而微单相机代表的索尼、富士、松下、奥林巴斯的相机至少都有一款相机有机身防抖性能,我在没有深究的情况下将这一原因理解为——单反相机的机身的构造导致做机身防抖比较困难。
然而从18年中旬,开始佳能、尼康纷纷加入全画幅微单阵营,包括一支在M43领域的松下也开始做全画幅微单了,这时候,佳能的微单相机依然没有机身防抖,而尼康Z7、Z6和松下的S1、S1R均拥有机身防抖。
所以目前主打消费级微单市场分别是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和松下,而这五家中也只有佳能的机身没有防抖性能,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题主提的问题还是很好的。
终于我在最近的一篇新闻中找到了答案。
前段时间佳能公布了最新的机身防抖(IBIS)专利,其美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0094566。专利文件显示,佳能试图在不增加超声波马达尺寸的情况下,消除机身防抖系统或镜头防抖系统中超声波马达带来的反冲。不过
文件中有个细节值得一提,就是佳能还在该项专利申请中还引用了奥林巴斯2008-220031号专利,而这项专利正是奥林巴斯用于机身防抖的专利文件。
这篇专利文件表明佳能正在研发IBIS,而在
这个过程中需要借用到奥林巴斯的防抖技术
:一方面作为最早申请机身防抖专利的厂商之一,奥林巴斯在机身防抖这一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奥巴真能做到手持慢门);另一方面根据原始IBIS专利的编写方式,佳能可能发现很难从头设计一个不侵犯奥林巴斯专利的专利,所以寻求一些专利权完成机身防抖设计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希望双方在此事上达成一致。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佳能不是做不了机身防抖,而是其技术实现需要获得奥林巴斯的专利获准,目前这个事情已经在谈了,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佳能用户也能同时拥有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进一步提升成像的稳定性。
6. 佳能防抖模式1 2
在镜头左边侧面的拨扭,上下一共有四个。防抖拨扭是第三个和第四个,你问的是这两个防抖模式的区别。第三个是防抖的开关,比如手持拍摄,就是拨到开;如果是上三脚架拍摄,就是拨到关(所有带防抖的镜头,在上架子拍摄时,正确做法都是关闭防抖,因为镜头防抖是要牺牲镜头的画质的)。
最下面那个拨扭,左边是1,右边是2,放到1这边,就是水平位置和上下位置同时防抖,放到2这边,就是上下位置防抖,水平位置不防抖。一般情况在使用防抖时候,放到1这边,在抓拍水平方向移动的人或物的时候,就必须要放在2这边,某则就是弄巧成拙了。
7. 佳能镜头的防抖开关是哪个
镜头上有个AF和MF的开关,一个是自动调焦开关,一个是光学防抖开关。 记得在镜头根部,是一个机械开关!不在相机菜单里!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