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摄影花卉时背景如何虚化
背景的虚化有如下方法:
1 利用大光圈达到背景虚化的目的
2 靠近被摄物体拍摄同样可以达到背景虚化
3 利用专业微距头漏李键(各家都有微距),相如尼康的105VR 不用刻意加大光圈,因为本来微距头的景深就很小,只要注意靠近拍摄就可以达到背景虚化的目的
4 利用50的标头拍摄背景虚化效果也不差
5 反接镜头,这就需要一定得经验了,因为反接镜头的景深极其的小,一般来说可以小到几个毫米,还要注意移动对焦和持稳等,需要多多练习
如果用的是家用卡片机的话那要看相机的微距能力了,如果花卉比较大,不能隔得很近拍摄的话,景深可能会比较大,这个就不好控制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拍好微距返巧就要有拍微距的扰差家伙,如果是发烧友可以上单反加微距头,如果是拍摄玩又有一定的资金的话可是上富士的S系列相机,微距能力不错的(当然看你最近拍摄距离了,也就是说花卉的大小了)。如果现在用卡片机,又不想换机器的话,那就用PS处理一下就是了
(1) 拍花建议的器材
镜头选择
拍摄花卉其实不论使用广角、中距离还是长焦也可以,因为各种镜头也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
长焦镜头:像是70-200mm, 100-400mm等等的好纳镜头,瞎肆用来排除杂乱的背景和便于构图;
微距镜头:拍摄花卉特写时会用到,建议焦距为100mm;
近摄环或近摄筒:若没有微距镜头或长焦,也可以购买近摄环或近摄筒,然后套在其他的镜头便可以拉近最短对焦磨袜轿距离,把花卉放大。
若是在室外拍摄,闪光灯和三脚架其实不是必须的,当然也可以利用它们来创作。有需要也可以带备反光板来作补光。
(2) 好好控制你的景深
拍摄时我们可能会把花朵放大,请小心留意你的景深,景深过浅会令花朵的一小部分清晰而其他会落在景深之外的范围,导至模糊。记着大光圈是会导至浅景深的因素(另外是焦距和背景的距离,详情看此),因此若果发现花朵只有中间部分清楚,请收小一点光圈拍摄。
增大光圈
用50/f1.8的头,就能拍出弯谈很好的虚化照片,这迟颤头才600多块码闹败钱。
尽量开大相机的光圈
然后对焦准确
1楼 回答的不错
二、捷渡d620s后镜头怎么接线
连接方法:
1、把镜头卸下来,反过来再用手直接对到机身上,这种办法最省事的了、还不用花一分钱,只是比较麻烦,核铅拍摄照片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经验。
2.用相机的反接环接到机身上,这种反接接环的结构一边为相机的卡口,用来连接机身,另一边为公螺纹,用来连接镜头,有不同口径如52mm、58mm等可供选择,连接方法是先将镜头取下,再将反接接环接至机身,最后将镜头拧到反接环的螺纹上。
3.用相机反接环接到其他的镜头上,这种反接环俗称“双阳环”,通俗的说,双阳环就是一个画面都有公螺纹的环,两面的口径可以不一致,以接纳不同口径的相机镜头,连接方法就是将镜头先取下,再和氏隐将双阳环接至其他镜头上,最后将镜头拧到双阳环的唤厅螺纹上。
一般从阅读灯上升猛取电,自己做的话先要拆下阅读等,分清正负罩缺极,对应接牢,锡焊 包扎。走线直接从阅读物笑辩等到内后视镜,用铁丝引一下就能过去。
红线接倒车灯的红线,黑线搭铁,我也刚装好,D620S
三、反接50mm 1.8小痰盂之后,光圈自动到最大景深太浅了,求高人指导
这个没办法, 只能用一个光圈拍。 但标头反接还有另一种方法 :就是将标头用双阳环反接在另一只长焦镜头上, 这样就能通滑困过第一只镜头的光圈来控亮隐制景深了 , 可以用光圈优先 ,但是只能使用手动对焦了 ,还需要搭配三脚架才能不虚。 这个我曾经实验过 ,并且成功拍摄了几张, 像质还算凑合 。 像楼上兄台所说 :就是用纸片充当光圈的作用了 ,只是信键念纸片的透光和毛边 ,以及光孔的形状和是否严格处于中央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容易影响到拍摄成功的可能性。 相反只是双阳环反接倒省事了 。摄影的特殊技术技巧还有很多 ,等待这一代代的摄影人去开发创造,这也算是摄影技术的一种乐趣啊
上边说的双镜头应该可调,但是难度比较大,并且像质下降比较厉害。
你可以试试在反接痰盂的入口处,直接用黑色环形纸片挡光,缩小入光口径即可。多剪几块不同雀备友口径的试试,景深应该会有明显改善。但是这方法改变顷槐了光阑位置,也不是太好,但是比较简便。对于反接来说,也就是如此吧。
恕我直言,反接痰盂,非正道,还是买微滚漏距吧。
四、两个镜头反装对接焦距是什么
两个镜头反装对接焦距是会变短。焦距是指从镜头到成像平面(例如相机传感器)的距离,它决定了图像的放大倍率和视角。在正常情况下,镜头的前端朝向被拍摄的主体,后端朝向相斗喊机传感器。这样可以实现正常的对焦和成像。当两个镜头反装时,它们的前端朝向相机传感器,后端朝向被拍摄的主体。这种反装会导致光线经过镜头的路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焦距。反装会导致焦距变短。这意味着相同的镜头在反装状态下,渗纤拍摄丛销仿的主体会更加放大,视角也会更窄。因此,两个镜头反装对接焦距是会变短。
查看更多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