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理古城有个什么公园
三塔倒影公园
出大理古城西门后北行一公里,过桃溪桥后沿大路左西走百余步,便是三塔倒影公园。三塔倒影之妙,更在于月光如水的夜晚。此时三塔倒影格外清晰,塔影四周水中繁星闪烁,玉兔轻移,人顿觉天上人间,只在一念中罢了。
崇圣寺为唐宋时期,南绍、大理国的王家佛寺。塔因寺名,后寺毁塔存,三塔互为鼎足,始建于唐南诏丰佑年间,历时两千多年。主塔名为千寻塔,高69.13米为十六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南北小塔均为高为42.19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主塔每级东西两面,龛内供有佛像,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质金翅鸟。相传这鸟可以镇住洱海里的妖龙鬼怪。我细观之未发现这金翅鸟,后来在展厅发现这鸟,已是锈迹斑斑,破损不堪,后人可能在维修当中取下而简化成这种形式了。导游讲,在中国的塔中所有的层数为奇数,但是崇圣寺的三塔却是偶数。问其原因是大理是一个母系社会,所以与其它的社会就有别了。
二、大理最好玩的是哪???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境内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汉等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民情,绚丽多姿多彩的民族婚礼,风趣的掐新娘活动,意味无穷的取乳名和抢名习俗,一驮谷子换一驮梨的古朴交易,简朴的回族葬礼,组成了特有的民族风俗“大观园”。云南白族有140多万人,80%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继电影《五朵金花》蛰声中外之后,白族姑娘个个被中外友人统称为“金花”,白族小伙则被称作“阿鹏”。金花、阿鹏们流传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从白文“山花碑”到现在还在演唱的三七一五句式的白族调和大本曲;有着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集市,如:绕三灵、栽秧会、三月街等
大理地方文化灿烂,民族风情浓郁。大理作为数百年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滇西大城的地位,文人名流荟集,史籍文献甚丰。加之,在当地占主要地位的白族人民,文化素养历来较高。因此,明、清以来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历代以来人才辈出。
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及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悠久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中华文化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族人民从服饰、住居、婚嫁、信仰、习俗以及庆典节日,都充满着独特的民族情趣,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增添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荣戴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双重桂冠。大理风景名胜区主要含苍山、洱海、白族风情以及大理、巍山历史文化名城。
气候特点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1)四季温差小。较接近北回归线,太阳辐射角度较大且变化辐度小,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2)干湿季分明。大理州冬干夏雨,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干季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夏半年(5~10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3)垂直差异显著。全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4)气象灾害多。由于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和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大理州气象灾害较多。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洪涝、霜冻、冰雹、大风等。
大理属高原型季风气候,没有明显的严冬酷暑,四季皆宜旅游。但夏秋之交雨后气温下降很快,当地有“一雨成秋”的说法,因此那时来大理旅游的游客最好带上几件秋衣,以防着凉。
不过正如一首歌里唱到的那样:“大理三月好风光”,春季,无论是前往大理古城,或是登苍山、游洱海都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三、大理四绝中的“风花雪月”,分别指?
大理四绝——风花雪月
下关风
《大理县志》载,“由于平阳地面恒热气涨上升,而十八溪涧冷空气时来扑之,又有西南方四十里箐之多数冷空气至下关,为东山所阻,亦时时输入此平阳地面,亦复四周皆山,诸空气旋转其中,一时不能腾空而散,互相博击,其狂如虎,拔木倾舟,有自来也。”特别是市区下关,冷空气流速快,风吹得特别猛烈,时速达12~14米/秒,最大时速达28米/秒,妇人骑车、步行或有掀倒之例。一年之中,大风有35天以上,故下关有“风城”之称。
关于下关风,还有这样两个动人的故事。传说有一个白面书生与一位美丽的姑娘相爱,引起了南诏国王的不满。诏王就命罗荃法师把书生打入洱海。姑娘为救情人,向观音菩萨要了六瓶风,想让大风把海水吹干,救出书生。谁知风瓶才背到天生桥,姑娘一不小心跌了一跤,以至打碎了五个风瓶。刹时间、狂风怒吼,一年四季风吹不断,冬季尤为猛烈,后来人们就把下关叫作“风城”。又传在很久以前,观音化作一个老妪,背着一个风瓶,经过天生桥时,守桥土卒按照贯例要检查过往行人的货物。老妪好言劝说不要检查、士卒不听。还没等老妪说明利害关系,就硬将瓶盖打开、顿时风从瓶中冲了出来,一发而不可收。等士卒明白过来,老妪早已不见了。从此,大风日夜不停地由天生桥吹向下关,故名“风城”。
上关花
相传上关有棵“十里奇香树”,花大如莲,香味胜过桂花,颜色呈粉白色,结的果实黑而坚硬,用作朝珠,故又称为“朝珠花”。据《大理府志》载:“……花树高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应十二月,遇润月则多一瓣,俗以仙人遗种,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以其地名之。”此花种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道在元朝至正年间,花开得很好,年年开、月月开,浓郁的香味散溢百步之外。后已绝种,传说是由于鲜花怒放时,观者云集,一些贪官污吏借观花而敲诈勒索当地百姓,百姓叫苦连天,只好暗中把花弄死。但直到今日,白族人民爱花、养花已成习惯,而且花卉繁多,四季飘香。
苍山雪
主要是指点苍山山顶一年四季不化的积雪景象。苍山的马龙峰、玉局峰、雪人峰、中和峰,即使在夏季也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关于苍山的雪景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瘟神来到大理坝子想残害百姓。这时,有兄妹俩为使人们免遭瘟疫,到观音那里去学法,归来后,就用法术把瘟神赶到苍山顶上,用大雪把瘟神冻死。兄妹俩亦在苍山雪人峰上变成雪神,永远镇住了瘟神。从此,苍山就有了千年不化之雪。
洱海月
传说天上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生活,下凡来到洱海边与一渔民青年成婚。她看到渔民打鱼困难,就把自己带来的一面宝镜放入海底,把鱼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打到更多的鱼。
后来,那面宝镜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这就是洱海月。每当月出,行近洱海之滨,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洱海,地溺银涛,水光接天,万顷芒然,一个明晃晃的月亮在海中随浪飘摇,令人惊叹不已。
查看更多关于【大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