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彩色摄影作品
1985年有彩色照片
1860年,英国人麦斯威尔率先采用红绿蓝分别摄影,再重叠放影,形成彩色影像。1861年,麦斯威尔拍摄了第一张彩色照片。1881年,照像的底片已可以对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光有了色感。1894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出真正的彩色底片,是公认的彩色摄影革命性大事件。
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是1944 年援华美军于昆明拍摄的彩色反转片,1949年开国大典照片也是彩色照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开始盛行彩色照片
2. 彩色摄影作品动物
狮子的眼睛能看到彩色,狮子是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能看到色彩的,但狗狗只能看黑白色
3. 彩色摄影作品画面中色彩有哪些主要作用
彩虹是五颜六色是因为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
我们所见的太阳光是由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红光的折射率比蓝光小,而蓝光的偏向角度比红光大。
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造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总共经过一次反射两次折射。
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频率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红光的折射率比蓝光小,而蓝光的偏向角度比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倒过来,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
4. 布列松彩色摄影作品
是的
这张照片的题材意义并不重大,但却是摄影师布列松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照片表现了一个男孩,他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坚持的基本摄影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5. 彩色摄影作品的颜色混合模式
真彩色:是指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值都分成R、G、B三个基色分量,每个基色分量直接决定其基色的强度,这样产生的色彩称为真彩色。
全色图像:颜色是对人眼而言。全色是指全部可见光波段0.38~0.76um,全色图像为这一波段范围的混合图像,一般为黑白图像。
后面的我还真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
6. 彩色摄影作品分析
这张照片的构图是普通的三分法(“井”字构图法),猛禽与小女孩分别位于“井”字四个交叉点的左上点和右下点;空旷的环境使两个主体更加显得突出,而本不该处在一起的一个虎视眈眈的强势猛禽与一个倒伏在地奄奄一息的弱势孩子,出现在一个画面上,禽类的强势与孩子的弱小与人们的正常思维形成巨大反差,给人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冲击。
色彩是普通彩色胶卷成像效果,基本没有进行后期处理;在中午强烈的太阳光下,加上空旷荒芜的环境突出显示了当时非洲大地的干旱(如非必需,一般拍片时是尽量回避这个时间段的)。所以,这张照片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是一些基本手法(但基本功扎实),是抓拍来的照片。它之所以获奖,关键并不是照片的拍摄水平,而是它所包含的信息,给人以触目心惊的感觉,突出了苏丹的大饥荒。
7. 彩色摄影作品图片
最大的区别就是黑白少了色彩的介入,其余的没有孰好孰不好之分,都在于拍摄者的掌控能力
8. 彩色摄影作品名称
彩色拖拉片也称“天然色感光片”,是彩色摄影用的感光片。
可记录、再现原物的色彩。根据构成原理可分为加色法彩色片和减色法彩色片,后者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按感光乳剂所使用的成色剂不同,可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为适应摄影光源色温的不同,有日光型、灯光型和日光灯光通用型三种。
9. 彩色摄影作品著名
《生死恨》影片用16厘米彩色影片摄制,再放大成35厘米标准影片。又因摄制时灯光不足,色温不稳定,缺乏拍摄彩色片的经验,以致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它却是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
该片源于舞台艺术,高于舞台艺术,对唱腔、表演以及场次、灯光、布景、化妆、服装等作了一系列革新。梅先生在舞台、银幕上塑造的韩玉娘的艺术形象,把京剧艺术美学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拍摄《生死恨》的时候受电影容量所限,导演费穆与许姬传共同对舞台剧本再次增删裁剪,从原来21场缩成19场。一切准备就绪,于1948年6月27日在上海开拍。韩玉娘、程鹏举仍由梅兰芳、姜妙香扮演,张万户改为萧德寅扮演。
其他配角分别由朱斌仙、李庆山、李春林、新丽琴等人担任。乐队伴奏则由王少卿操琴,王燮元司鼓。头一天开拍,戏剧界、文化界、新闻界许多朋友都赶去助阵,从当晚9点一直拍到天亮。梅兰芳卸妆时,这部影片的摄影师黄绍芬不住声地称赞梅兰芳“摄影机一动就进到戏里去了,这在电影演员里也很难得”。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