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普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描述
中国首个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科普实验卫星是希望一号。
2009年12月1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把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顺利的送入了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希望一号的主要飞行任务是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电台、进行空间摄影以及搭载全国青少年搭载方案竞赛的一等奖作品模型。
2. 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文字说明)
2021年索尼世界摄影奖的总冠军是英国纪录片导演Craig Easton,他的作品名为《Bank Top》
在过去的2020年,他将目光集中在了英国兰开夏郡布莱克浦的一个社区中,这个项目聚焦社会贫困,住房,失业和移民问题,以及过去、现在的外交政策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3. 科学摄影获奖作品
2020国家科学技术奖还没有颁发,何人获奖还未定。2020年1月10日颁发的是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以下两条信息可能对答案有所帮助:
1.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 目前已经有包括李兰娟院士在内的13名专家获得了提名。下面是这13名专家的介绍。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
1947年生。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作为中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她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
1934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先进陶瓷研究、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和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等方面贡献突出。
曾获国家一等发明奖、冶金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盛纲,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
1933年生。电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联合国发展计划总署(UNDP)高级科学顾问。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微波电子学、相对论电子学、电子回旋脉塞、自由电子激光、微波等离子体等领域做出了国际上公认的原创性及奠基性工作,首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建立了一系列理论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30多次获国家级、部、委及省级科技进步奖,2003年荣获国际K.J. Button奖,是中国大陆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
1936年生。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海洋微体古生物及古环境的研究,为我国海洋地质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微体化石埋藏学的研究,开拓和发展了古海洋学的研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奖等重大奖励多项。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
1939年生。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武汉·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遥感、全球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研究,提出了处理测量误差的可靠性和可区分理论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30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王大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
1935年生。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
早年从事高温气冷堆研究,提出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后从事低温核供热堆研究,开创了核供热堆的新研究领域,主持设计、研制、于1989年成功运行了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壳式低温核供热堆。并进行了利用核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供、空调制冷及海水淡化等研究。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金奖、香港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还荣获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及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徐至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
1938年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光学与光子学、激光科学、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等前沿学科领域的研究,首次在国际上用类锂和类钠离子方案获得8条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在开拓与发展新型超短超强激光及强场超快物理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等。1998年荣获何梁何利奖。
安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941年生。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研究,包括黄土与环境、地层学、古土壤与古气候学、磁性地层学和微形态学、季风变迁与过去全球气候变化、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与治理。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964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院士、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煤化工、石油化工领域应用催化研究与技术开发,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工业性试验和首次工业化。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多项个人科技奖励。
赵梓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932年生。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
创立了完整的光通信系统(包括器件、光纤)设计理论,在国内率先提出 ‘用石英做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做光源、数字编码做通信机’的正确技术路线,组织研制生产出中国的首批实用化的光纤光缆、设备及首条实用化光纤通信工程等,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
参与和负责的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1997年被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选为Fellow会士称号。
何继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
1934生。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 “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等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劳动模范,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
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943生。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长期从事冻土学和干旱区生态水文和生态经济研究,创建了地下冰重复分凝机制,在过渡层的形成过程方面的研究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并被称为“程氏假说”;提出的工程理论为中国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先后获得各类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际冻土协会终身成就奖,并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杰出科技成就奖、自然科学奖等。
吴祖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1935年生。中科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实验血液学研究的先驱。
40多年来致力于辐射防护、实验血液及胎肝临床疗效机理等多方面研究,他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人缘性干细胞生长因子,完成了世界首例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10余项,1999年获得中央军委颁发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被总后勤部授予 “一代名师”荣誉称号。2015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07809号小行星命名为“吴祖泽星”。
4. 中国科普摄影大赛作品
中国首个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科普实验卫星是希望一号。希望一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为全国青少年研制的科普卫星,主要飞行任务是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电台、进行空间摄影以及搭载全国青少年搭载方案竞赛一等奖作品“天圆地方”模型。
希望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践行了中国航天“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公益责任。希望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稳定运行,验证了CAST100卫星平台主要核心技术,为后续卫星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研制和运行经验。
5. 中国科普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希望一号卫星(原称“希望号”奥运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我国青少年研制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代号XW-1。是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奥组委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的重要载体,其主要飞行任务是搭载青少年提出的“天圆地方”科学实验方案、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通讯及进行太空摄影。
基于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和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的重要机遇,为能更好地以科技助奥运,以奥运促科技,传播奥运信息,普及科技知识,同时也考虑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北京奥组委、中国科协与中国宇航学会联合面向全国青少年举办科技奥运·梦想航天--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
2008年5月29日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专家学者、相关单位领导及青少年航天爱好者近6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从培育中国未来科技之星的社会公益出发,研制并预计于2009年适时发射一颗小卫星,这颗小卫星将被命名为“希望号”奥运星,这是我国的首颗青少年科学实验卫星,同时也是我国的首颗业余通信卫星。它的主要任务是:
①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竞赛优秀作品;
②建立业余无线电频率的空间通信;
③进行太空摄影。“希望号”奥运星是一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总质量约为35kg;包络尺寸:Φ550mm×350mm;轨道高度499km,为太阳同步轨道;长期功耗7W,短期最大功耗14.3W;入轨初期降交点地方时06:00(标称值),因此,小卫星路过头顶的时间是在每天的06:00和18:00左右;其设计寿命为1至2年,不返回式。
小卫星内有两个彼此独立的长方体空间(科学实验载荷舱),其有效载荷约束条件为:每个长方体安装空间,长220mm、宽60mm、高100mm;每个空间载荷质量≤0.8kg,总质量≤1.6kg;卫星星体内部温度变化范围:-20℃~+45℃,为接近真空环境;每个单次试验可持续时间为1小时;可提供的电源功率:最大稳态功耗<2W;最大瞬态功耗<3W。
6. 第十届中国科普摄影大赛奖状
这个考试证书含金量不高,对你找工作没啥用。不过如果是学校要求考的,那肯定得考,不然学校不让毕业咋办,
7. 第十届科普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1.粉黛乱子草
2.大丽菊、墨菊、丝菊
3.百合花
4.羽衣甘蓝……
音乐百花谷位于新都万科五龙山,是集旅游观光、摄影取材、宴会餐饮、科普教育、萌宠亲子于一体的成都近郊城市山地音乐主题花海项目,景区内各种人文景观与大地艺术融为一体,一年四季花开漫山,遍地五彩斑斓
8. 科普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描述范文
不是5日,是2009年12月15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首颗公益科普实验小卫星“希望一号”顺利送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该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并做了适应性改进。围绕卫星的设计、研制、发射和使用,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策划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全国性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
卫星结构采用整星框架+承力板结构设计,非等边的八边形立柱构形,由卫星框架、承力板以及整星蒙皮构成。通过整星框架与承力板,将整颗卫星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为能源舱、电子舱以及载荷舱,热控方案采用隔热和传导等被动热控方式,实现整星的等温化设计。
9. 摄影大赛获奖作品介绍
有索尼世界摄影大赛
澳大利亚摄影师Adam Ferguson凭借他的《移民》获得2022年的年度摄影师称号。这组照片让人眼前一亮,照片中的人物手持快门线,为自己和家人拍下移民之旅中的一瞬。
除此之外,本届比赛作品分为十个类别——建筑设计、创意、纪实项目、环境、景观、作品集、肖像、运动、静物、动物与自然。每个类别公布了前三名,共30名摄影师“榜上有名”。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