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马18-35 1.8适合拍什么
适马18-35配72mm的uv镜。
扩展资料
UV镜又叫做紫外线滤光镜,即UltraViolet。
通常为无色透明的,不过有些因为加了增透膜的关系,在某些角度下观看会呈现紫色或紫红色。
许多人购买UV镜来保护娇贵的镜头镀膜,其实这仅仅是它的一项附属功能。
UV镜能减弱因紫外线引起的蓝色调。
同时对于数码相机来说,还可以排除紫外线对CCD的干扰,有助于提高清晰度和色彩的效果。
但是由于CMOS的普及,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大大减小,所以如今uv镜的作用越来越小,质量一般的uv镜有时还可能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UV镜适用于海边、山地、雪原和空旷地带等环境下的拍摄,能减弱因紫外线引起的蓝色调。
2. 适马镜头28-70F2.8
适马的20-40F2.8,10-20F3.5,24-70F2.8,腾龙的24-70F2.8等等,尼康的18mmF3.5定焦都是82mm的滤镜口径。
新出的 24-70镜头是 82mm 口径,除此之外,其它的很少。
尼康原厂并没有推出82口径的消费级镜头
只有一些副厂推出过尼康口的 比如:
腾龙24-70
适马24-70
适马20 1.8
图丽17-35
适马100-300
适马20-40
腾龙28-105
等等
3. 适马18-35f1.8评测
sigma推出的18-35mm F1.8 ART镜头,打破了这个局面!使用这枚镜头,让APS机身大致在28-55焦段获得了与FF单反搭配F2.8变焦镜头同样的虚化能力!虽然在变焦倍数上有所欠缺,但考虑到APS+1835系统的资金投入仅仅是FF单反+2470的50%不到,这便使得sigma的这枚新镜头具有非常突出的性价比!
先吐槽下这个镜头的几点不足:
1、sigma镜头变焦环跟对焦环上面使用的橡胶明显跟佳能镜头不一样,手感有点黏糊糊的,而非常容易粘灰。(用户体验上讲,这点明显不如佳能的L头。)
2、镜头的设计比较奇葩,变焦环很窄,而且太靠后,握持的时候偏离重心,有点别扭。(令人不解的是变焦环反而很大,这样的镜头有谁会经常玩手动吗?为什么要把变焦环设计得那么窄而对焦环那么宽?)
3、变焦转动的方向跟佳能变焦镜头是完全相反的。顺时针转动的时候,焦段变长,而佳能镜头是焦段变短。(作为佳能用户,我对此表示非常不满,既然是EF卡口的镜头,sigma为什么不能跟佳能保持一致呢?)
吐槽完毕,接着谈谈这枚镜头的其他方面:
1、18-35ART是一枚比较沉重的镜头,裸镜重量810克,加上UV跟遮光罩之后,重量高达870克左右,重量直追各家的24-70镜头。“体型”偏细长型,装在我的450D上面时,重心很靠前,明显头重脚轻。从手感上说,我觉得70D、80D、7D2(甚至小马4)这类准专业、专业机身搭配这枚镜头会合适一点。
2、这枚镜头最出色的闪亮点在于恒定F1.8光圈,在佳能aps画幅上等效全画幅28.8-56mm F2.88的视角及景深效果。对于喜欢变焦镜头,又追求虚化的朋友而言,选择一个“aps机身+Art 18-35”即可组成一个廉价而大致性能又能媲美“全画幅+24-70/F2.8”的系统。
3、对焦速度上,我与佳能的EF1635LII做了个对比:1835ART的对焦声音与佳能USM马达基本相当,对焦速度略慢,大概是1635LII的1.5~2倍时间。
4、也对着太阳拍了一次逆光,感觉18-35ART跟EF1635LII表现基本相当。
5、在5D2的机身上,EF1635L的色调偏青,而18-35ART偏红。EF1635L的色彩我一直不太感动,这两枚镜头的直出图色彩来说,我觉得半斤八两吧。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暂时也没发现Art18-35有低端狗头那种黄绿色的色彩倾向。
6、art18-35虽然是一枚aps镜头,但它是可以安装在佳能全画幅相机使用的。而且在26-35mm,它的暗角非常轻微,完全可用。也就是说,使用FF相机挂上这枚镜头的时候,你便拥有了26-35mm F1.8的超级变焦!
4. 适马18 50f2.8
5个版本。买18-50 F2.8-4.5 DC OS HSM这只带防抖的或恒定光圈带微距功能的18-50 F2.8 EX DC Macro镜头,前者2000左右,后者3100左右。
其他3只分别是:
18-50mm F2.8 EX DC
18-50mm F3.5-5.6 DC
18-50mm F3.5-5.6 DC HSM
这三只不需要考虑,都是前代产品。
5. 适马17-50 f2.8镜头效果
腾龙17-50 F2.8和适马17-50 F2.8这两款副厂镜头要说孰优孰劣真不好下定论。这两款镜头都是半画幅单反镜头,都是2.8的恒定光圈,都会有镜身防抖设计,镜头重量也相差无几,市场售价也相差不大,镜头光学特性、成像素质也是伯仲之间。要说谁比谁好,更多的是个人对品牌的偏好情绪。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