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画幅镜头与全画幅镜头换算
尼康、索尼的半幅转换系数是1.5,佳能的半幅转换系数是1.6,奥林巴斯和松下的转换系数是2。转换成全幅就是把半幅镜头的焦距乘以转换系数的就行了。比如尼康50mm转换成全幅就是75mm,佳能50mm转换成全幅就是80mm,奥林巴斯m43的50mm转换成全幅就是100mm。
转换的意义是视角的转换,就是全幅和半幅在同一拍摄位置上,用什么焦段的镜头可以获得相同的视角,比如尼康半幅用50mm的镜头拍摄一张照片,全幅在同样的位置上就要用75mm的镜头才能和半幅拍摄的画面一样。
2. 中画幅和全幅换算
全画幅和中画幅的区别:
1、原来的135相机胶片尺寸是24X36mm,所以引用到数码时代,感光元件(CCD或CMOS)相当于这个尺寸的,叫全画幅。全画幅图像传感器尺寸为36mm×24mm。
2、中画幅是 6x6cm或6x4,5cm 、6x7cm、6x12cm、6x17cm都有。中画幅的优势在CCD大,画质好,像素高。中画幅与全画幅的区别是图像传感器尺寸更大,成像质量更好,价格也更贵。
3. 中画幅镜头与全画幅镜头换算比例
C画幅需要乘以等效系数才能等效全画幅。C画幅与全画幅在焦距上存在等效换算,即全画幅相机接上镜头后,所用的焦段就是实际拍摄焦段,而APS-C画幅则需要加上转换系数才是实际焦段。不同品牌相机的全画幅与c画幅等效焦距的转换系数不一样,如索尼、尼康是1.5,佳能是1.6。由此可知,索尼、尼康全画幅35mm相当于c画幅52.5mm,佳能全画幅35mm相当于c画幅56mm。
4. 中画幅镜头和全画幅镜头光圈换算
从视角的角度来说,m43画幅的42.5焦距与全幅的85焦距视角是一样的。但是在光圈等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景深等也是不同的。
m43镜头的光圈是不是和35mm全画幅镜头光圈值等效。
镜头的景深效果(背景虚化效果)与三个因素有关:
1、镜头的实际焦距,而不是“等效焦距”!!
2、镜头的光圈值。
3、背景-焦平面距离/主体-焦平面距离的比值(这在微距摄影中最容易体现)。
4/3系统的等效焦距转换系数是2X,25mm镜头的成像圈对角线视角与50mm镜头全画幅成像圈对角线视角是一样的,但实际焦距并非一样,故虚化效果较弱。
5. 中画幅镜头与全画幅镜头换算关系
1.等效焦距是以135相机全画幅作为参考标准的,也就是说,无论比135全画幅小的画幅(如135半画幅,M43,1英寸等),还是比135全画幅大的画幅(如120中画幅,或大画幅等),都是通过一定系数,统一到135全画幅来计算的,最大用处是,让用户方便参考自己用的相机配合镜头能取得多大的视野范围。
2.大部分镜头标注的是物理焦距,与画幅大小无关,但是全画幅镜头,设计上是为了覆盖全画幅的传感器成像面积的,半画幅镜头,设计上就是覆盖半画幅的传感器成像面积,更大或更小画幅同理。
3.135相机全画幅用全画幅头,或转接中画幅镜头,等效焦距就是镜头标注的物理焦距。如果半画幅用半画幅头,或者半画幅用全画幅头,甚至半画幅转接中画幅镜头,都要乘以那个固定的机身系数(一般1.5或1.6),比如24mm镜头,不管全画幅24还是半画幅24,等效都大概36-38左右。更大的画幅,也是乘以系数,只是这个系数比1小,如645的中画幅标准镜头一般是80,系数大概0.6-0.7左右吧,大概等效135的50-55左右。这里留意,为更大画幅设计的镜头,向下转接到相对小的画幅的机器使用,视角上是没问题的(有时候老镜头这么玩可能会出现分辨率不佳的问题)。 4.如果全画幅用半画幅头,或者中画幅用135画幅镜头,容易出现像场不够的问题。那么理论上,换算公式是不变的,比如你全画幅用半画幅24,理论上还是24,但是画面中会有大量不参与成像的黑色边框,实际可用视角达不到24,因为镜头设计一般有余量,所以,所以一般会比换算过来的36稍微大点。这个情况理论上用长焦损失会比广角小些。类似你戴帽子挡住了你原本眼睛能看到的一部分视野范围那感觉,只是他是戴了一圈帽子。 5.如果全画幅机身带有半幅裁剪功能,比如尼康FX全画幅有DX剪裁功能,比如Sony全画幅也可以裁剪半画幅,那么裁剪后,要乘以半画幅的系数。
查看更多关于【技巧】的文章